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少年
1999年,大秦華國。
天朦朦亮。
父親已經去牛舍放牛,母親在灶臺烙餅,妹妹一定要幫哥哥收拾行李。
“哥哥,你以后真的會上電視嗎?”
還在上小學的妹妹,終于忍不住抬起頭,問起了哥哥。
“應該會吧。”
唐清安笑了笑。
笑容下,是一雙暗淡的眼睛。
19歲,高考復讀落榜的他,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在山區里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很多年輕人已經去了外面的大城市。
而他。
從少年時候起。
腦海里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沖動”。
他會想要放聲歌唱,但是不知道唱什么。
他會想要妙筆生花,但是提起筆后又無從下手。
課堂上,這些“東西”讓他無法專心學習,同學們經常會看到,唐清安又在看向窗戶不認真聽講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又出神發呆了,想要看清楚自己內心里那些奇怪的“東西”。
但是卻怎么也抓不住。
有時候感覺看到了,摸到了,最后卻又仿佛什么都沒有。
他總是感覺到憂傷。
而他,真的為自己的成績而在憂傷。
但是,那些憂傷又不止與此。
“你有時候能寫出一些優美的短句,有時候能哼出從來沒聽過的音樂,你是個多愁善感的少年,你具有搞藝術的天賦,可惜你沒有生在大城市。”
耳畔,又想起了老師的話。
“快出發吧,還要翻兩座山呢,別耽誤了汽車。”媽媽走了進來,隱藏住自己的舍不得。
哥哥真的要走了。
妹妹眼睛里終于濕潤,“哥哥,我舍不得你。”
“在家聽話,好好學習,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學,替家里爭光,為哥哥爭一口氣!”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在山區,只有能讀書的孩子才會被大人們稱贊,而上不了大學的孩子,會成為反面教材。
那怕在大城市賺到錢了,地位也遠遠不如大學教授。
大秦華國,大學教授,檢察院法官,科學家,醫生,老師,工程師,學者這些都是地位最高的職業,受到人們尊敬。
在村頭告別了母親和妹妹。
留下堅強的背影,越走越遠,走了幾里路后,停留在一個高坡上,前面要進入山路了,茂密的樹林,會擋住家。
唐清安提著行李箱,再也裝不了堅強,忍不住回頭,眼睛里充滿淚水。
他不想離開家。
他害怕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
此時。
遠遠的坡下,模模糊糊出現了一個身影,牽著一頭牛,緩慢的走在天際邊。
父親應該在抽著旱煙吧。
以后你可打不了我了。
唐清安嘴角笑起,抹干了眼淚。
……
浦京,東宇傳媒會社大樓,三樓。
吳秀妍和張建廣鬧到了社長陳敏章辦公室。
“這是不負責任的!”
吳秀妍四十三歲,在東宇傳媒工作了二十二年,從實習期開始,一個小職員,到今天的監理,在競爭激烈的娛樂行業,作為一名女性,并不容易。
“我為夢想成為藝人的青少年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平臺,跟不負責任又什么關系?”
聽到張建廣的話,吳秀妍嗤之以鼻。
“你讓那些從來沒有學習過聲樂,沒有學習過舞蹈的人,和公司精心挑選,從小培養的練習生來比賽,你這是耽誤他們的時間。”
“公司也會培養一年啊,如果真的有能力,還怕競爭嗎?”
坐在辦公桌后的陳敏章,看著劍拔弩張的二人頭疼不已。
東宇傳媒聯合上合推送社,打算推出一檔節目,新星藝人夢。
節目策劃一年的時間,通過練習生們專業課的培訓,生活中的日常來制造節目效果。
吳秀妍認為用公司簽約的一百多名訓練生。
張建廣則認為觀眾已經看厭了訓練生的節目,效果不會好,所以應該對外宣傳全國海拔。
重點就是純新人出道,全國選拔,名氣最高的幾位,成立男女兩個組合,男組合叫做東方少年,女組合叫做水晶女孩。
東宇傳媒作為國內作為老牌的幾個娛樂經紀公司之一,在全國都有機構。
每個練習生從外貌到形體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然后從十二三歲就開始各方面才藝的培養。
從這些人中,公司早就已經確定了五個男孩和七個女孩。
這十二個孩子,能從眾多訓練生中脫穎而出,每一個人都是多才多藝。
公司花了大量的資源進行了出道前的鋪墊,每個人都有了一些粉絲。
所以,什么全國海選,就是一個噱頭而已。
“秀妍,這檔節目,會社已經討論過了,由張監理主導,此事不需要再議。”
社長陳敏章直接一錘定音。
他不希望兩個人再繼續糾纏這些,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到節目制作上,要知道這個節目是未來公司的重頭戲,不容失敗。
“你們不覺得可怕嗎?”吳秀妍咬牙切齒。
“給了孩子們不可能實現的希望,努力了一年,然后被打回原形,這太殘酷了。”
“一年里,公司也會進行各方面的培養,就算不能出道,也不算浪費時光吧?要知道,公司的培訓可比外面的什么舞蹈班,音樂班強多了,都是諸多名師親自訓練。”
“我們不光免費,還遠遠勝過那些才藝班,你要明白這一點。”
……
唐清安第一次知道。
火車站能這么大!
就像一個迷宮一樣。
下火車的時候,每節列車的車門,源源不斷的烏壓壓的出來的人流匯聚成一條“河”。
唐清安一頭霧水摸不清方向,他茫然的跟著人流涌動,莫名其妙的就出來了火車站。
火車站前的廣場是那么大。
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廣場,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寬的馬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汽車。
火車站的人,比老家的人好熱情。
“小兄弟,要住宿嗎?”
“小兄弟,去哪里我帶你?”
“小兄弟,第一次來浦京?”
每個人都好熱情。
所以,他跟著一個“好心人”上了一輛車。
海選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在地方上已經完成了,來浦京的人,吃住培訓都需要公司花錢。
當然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人數在五十人。
現在,應到五十人,實到四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