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養(yǎng)生保健指南·壯陽藥膳制作與配方(生活必備叢書)
最新章節(jié)
- 第6章 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
- 第5章 小時尚大養(yǎng)生——男人也需保養(yǎng)
- 第4章 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保障:男性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 第3章 圍城冷暖自己知:男性要“性”福
- 第2章 男性的保健食物
- 第1章 身體是事業(yè)的本錢:男性身體健康堪憂
第1章 身體是事業(yè)的本錢:男性身體健康堪憂
通用電氣前CEO杰克·韋爾奇說:我畢生唯一的工作就是保持健康。由此可見,健康多么重要。身體是事業(yè)的本錢,而健康的身體是一個人立身存世的關鍵。忽視健康,就是在忽視自己的生命,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第一節(jié) 過度疲勞就是在追逐死亡
一、健康的紅燈亮給男性“頂梁柱”們
男,田力也,似乎古人造字時已考慮到了男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作用。一直以來,男人就是主要的財富創(chuàng)造者。在現(xiàn)代社會,男人肩上的擔子有增無減,高壓力快節(jié)奏的生活,為家庭、為事業(yè)、為理想,一往無前地奮力打拼,讓男人無暇顧及自身的健康。有這樣一群男人,他們事業(yè)小有成就,薪酬不菲,社會地位高,人們對之投以羨慕的目光,并送給他們一個光彩無限的稱號:精英。但頭頂光環(huán)的精英們,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卻成為他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成為他們幸福、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關注中國精英男性的健康現(xiàn)狀,已是許多男人與女人共同關心的問題。
中國的歷史上不乏女性精英,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已經(jīng)進入社會的各個行業(yè)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但由于生理特點和角色定位的原因,男性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相對更大一些。而35至60歲的中年男性,更是由于閱歷豐富,經(jīng)驗廣博,在家是支柱,在單位是中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
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教育、科研領域,35歲~60歲的中年男性都是主導力量,人才學研究也表明,人創(chuàng)造力最強的年齡是25~45歲,峰值年齡是37歲。正是中年男人用自己的聰明和才智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說他們是精英,毫不為過!然而,這樣一群精英,健康狀況卻不容人們樂觀,甚至可以說他們用身體的健康換取了頭頂閃耀的光環(huán)。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樣的道理人人都懂。作為社會的主導力量,為家庭、為單位、為社會殫精竭慮的精英們,他們的身體如何?
據(jù)統(tǒng)計,近5年內,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有135位教授死亡,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3.3歲;
自改革開放以來,改革前沿的深圳已有近3000人倒在自己的辦公椅上,平均年齡為52歲;
在北京一份追蹤了10年的在職知識分子早逝情況調查顯示,他們的平均壽命從10年前的58~59歲了降至53~54歲,比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北京市平均壽命低22~39歲;
中國科學院醫(yī)務所丁燕娣大夫曾對某科學院24個所局1984~1992年的死亡人員年齡和病因進行統(tǒng)計,結果表明60歲以下中青年知識分子死亡人數(shù)占42%,其中男性占極大比例。
越來越多的事例、越來越多的數(shù)字,迫切地提示著人們:關注男人們的健康,調動社會、家庭、個人的各方面因素拯救虛弱的男人,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拯救這個社會的主要推動力量,不僅關乎個人和家庭的幸福、最終也將影響到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發(fā)展。
二、體力透支會導致“過勞死”
“過勞死”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從日文“過勞”引申出來的詞。“過勞死”是一種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現(xiàn)象,對其原因的最簡單解釋就是:超過正常勞動強度而致死。造成“過勞死”的根本原因則是長期的高強度、超負荷的勞心勞力,加上缺乏及時的恢復和足夠的營養(yǎng)補充而導致機體細胞的超前老化,這種老化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衰老因子”在體內達到一定量,就容易造成急性心腦血管疾患暴發(fā)而引起死亡。用比較專業(yè)的語言來解釋,“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guī)律和生活規(guī)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并向過勞狀態(tài)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臟腑功能失和,進而出現(xiàn)致命的狀態(tài)”。這種潛性的因過度疲勞引起的死亡在日本媒體上被稱作“過勞死”。這個名詞簡潔形象,所以被廣泛傳播使用。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的突然中風死亡,引起國際社會對“過勞死”的極大關注。其實“過勞死”不僅在日本是普遍現(xiàn)象,目前在中國也廣泛存在,在美國疲勞綜合征與艾滋病齊名,被視為“21世紀人類最大的敵人”。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過勞死亡病例的發(fā)生正應驗了英國科學家貝弗里奇的預言:“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日本人普遍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視為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工作狂或工作至上論者是日本人的代名詞。正是在這種工作理念的督促下,近年來,日本因大腦疾病、心臟病死亡人數(shù)每年在30萬以上,大部分都因勞動負荷過重而死。美國《時代周刊》題為《日本許多公司的老板為何相繼去世》一文中披露,在1995年,日本著名的精工公司、川崎制鐵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等12家大公司的總經(jīng)理相繼突然去世。令人震驚又費解的是,在男子平均壽命高達75歲的日本,生活條件十分優(yōu)越的大公司老板,竟大多在五六十歲猝然去世。日本醫(yī)學專家分析認為,由于近年來日本經(jīng)濟不景氣,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心理超負荷的應激狀態(tài)下,許多人拼命地工作卻休養(yǎng)不足,下班后,差不多每晚都得去參加酒會,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吃得太多,酒喝得太多,而休息時間過少,疲勞不能及時消除,時間久了,勢必積勞成疾,增大了“過勞死”的危險。
中國近年來“過勞死”危機也逐漸顯現(xiàn),許多事業(yè)有成的男士英年早逝。從前,“過勞死”還是四五十歲人群擔心的問題,現(xiàn)在,死亡者的年齡已經(jīng)突破30歲的門檻。專家預言,“過勞死”現(xiàn)象正在中國蔓延。
“過勞死”的發(fā)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男性居多。調查顯示,“過勞死”主要青睞三種人:有錢人,特別是只知消費不知保養(yǎng)的人;有事業(yè)心的人,即“工作狂”;有早亡遺傳基因又自以為健康的人。
然而,在人們的印象中,不論是精英瀟灑男士,還是普通居家男人,都是那么強壯有力,似乎百毒不侵,百病不入,他們似乎永遠都在用自己的身軀承擔來自各方面的責任壓力。誰又能想到正是在對男性的缺乏關愛的社會氛圍中,男士們用一個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遺憾來呼喚人們的關注,這可能是不善表達男性的一個個吶喊。
幾乎所有人對疲勞都有體會,體力透支、思慮過度、久病不愈的時候,疲勞感就隨之而來,且因為常見,往往容易為人們所忽視。長期以來男人一向以強者硬漢的形象出現(xiàn)在社會上,他們錚錚鐵骨,豪氣沖天,可是繁重的家庭和事業(yè)負擔卻會漸漸磨損男人的體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男人會逐步走向衰弱:腰酸膝痛,失眠多夢,體力不支,精神不振,華發(fā)早生,這些警訊常常被自詡強壯的男人當成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
很多男性認為,疲勞只是體力消耗過度的結果,休息一下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體力消耗雖然可以引起疲勞,但用腦過度、情志過激以及各種尚未察覺的疾病才是現(xiàn)代男人疲勞的主要原因。男性最先感受到衰老跡象也是疲勞,它可能持續(xù)時間較短,也可能長久不退,并日益加重,這與是否得到足夠的休養(yǎng)補充有關。但多數(shù)男性健康意識淡薄,加之忙碌無暇,往往任精力透支、疲勞延續(xù),最終形成身體的內耗,體質、耐受力、免疫力逐漸下降,為健康留下隱患,甚至加速衰老過程。
按中醫(yī)的道理來說,男性疲勞的真正原因是精氣虧損。男子的陰精虧損除因先天不足者外,還有其他原因。這是因為:男性乃陽剛之體,臟腑功能強盛,消耗自然很大;男性,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成就動機很強,他們長期處于心理亢奮期,甚至晚上睡覺腦子仍在運轉,為了事業(yè)情愿付出一切;由于大氣、水源、食物的污染形成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積累起來,易損傷腎之精氣;由于承受過重工作壓力、家庭負擔造成的精氣虧損,使得男性患某些疾病的概率高于女性;男性為了工作要四處奔忙,生活起居不規(guī)律;時常參加各種應酬,往往吸煙、酗酒、嗜飲濃茶過量。
男子長期精氣虧損,意味著根基不固,會導致體質虛弱,周身血脈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削弱,免疫力下降,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減弱,各種致病因素緩慢積累,必然引起體質進一步下降。過度的體力消耗導致機體代謝產(chǎn)物在血液中沉積過多,機體超負荷運轉,這種疲勞稱為體力疲勞。思慮過度會引起疲勞,這種疲勞稱為心理疲勞。如果你長期奔波勞碌,終日昏昏沉沉,精力不足,這說明你的精氣已經(jīng)處于虧耗狀態(tài),臟腑功能已經(jīng)下降,機體的生理功能已經(jīng)由盛轉衰,你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調整機體功能,彌補虧耗,及時休息調整。
從另一個角度講,疲勞也可以說是人體生理功能的晴雨表,疲勞反映的生理功能的衰退是無法回避的,它是身體向男人發(fā)出的健康警號。“小問題”往往是“大問題”的征兆和表現(xiàn),它的背后隱藏著腎、脾、肝等臟腑功能下降的大問題。如果長期忽視,這些“小問題”不但會發(fā)展成為“大問題”,嚴重威脅男性的生理健康,也同時會在心理上折磨著好勝的男人,使其逐漸喪失自信。這種心理上的折磨是對男性更大的挑戰(zhàn)與考驗。
三、警惕不正常的健康信號
為了工作、事業(yè),男人們整日忙忙碌碌,疲于奔命,經(jīng)常超時加班,挑燈夜攻,這種精神著實讓人佩服。然而,當他們累了一天回到家后,精神卻立馬蔫了下來,感到渾身疲勞與不舒適,于是蒙頭大睡,一覺醒來,又開始一天的沖刺。這種疲勞的循環(huán)不斷持續(xù),身體已經(jīng)處于絕對疲勞的狀態(tài)。
身體是最忠實可靠的“情報員”,當身體將要出現(xiàn)“過勞死”的時候,它會向人發(fā)出種種警號,如果你不是粗心大意,也不是對自己的健康漠不關心,那么你應當敏銳地覺察出這些危險信號,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疲勞,走出疲勞狀態(tài),恢復到完全健康的“第一狀態(tài)”。
危險警號一:頭痛、胸悶、耳鳴、目眩
當這些癥狀初起時,可能你并不在意,因為當你睡上一夜,休息過后,癥狀就有所緩解或消失了。其實,這些癥狀是在提醒你,應當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放松身心,強迫休息,讓它們徹底消除。假如你不理睬這些信號,假如你持續(xù)出現(xiàn)上述癥狀,假如你休息睡眠之后仍不能消除它們,那么就是你的身體向你發(fā)出了“危險”的警號,你就要高度重視它們了!假如你對這些癥狀仍聽之任之,無視其存在,那身體將會對你進行更大的“報復”,直接危害你的健康。
危險警號二: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也是過度疲勞的癥狀之一。睡眠障礙是一種廣泛發(fā)生的臥床難眠或間斷多醒、早醒的癥狀。最近的調查顯示,38%的人有睡眠障礙。在2000年對泰國、菲律賓和我國臺灣省的3668例個案的調查更顯示出,超過一半的亞洲人在最近的一年中有睡眠障礙,而75%的亞洲人表示自己曾有睡眠障礙經(jīng)歷。
睡眠不僅僅能使人恢復體力和腦力、消除疲勞,完成自身恢復,更重要的還在于它能使人體保持免疫能力,使自身能抵御疾病的侵擾。美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免疫力主要是在夜間睡眠時產(chǎn)生,缺少睡眠將影響人體的免疫力,從而使人容易生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一個人睡眠時間減少4小時,第二天,他身體內的免疫細胞的活力將大大減弱。
生存壓力、競爭壓力、心理壓力是導致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更加密切,一個人總是處于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中,如何處理好上下級關系、家庭關系、朋友關系、客戶關系、鄰里關系等,人們每天必須面對的問題,成為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娛樂場所如酒吧、夜總會、網(wǎng)吧等,使人們的夜生活更加豐富,因而“越夜越精彩”,導致一部分人的睡眠時間通常是半夜兩點到上午10點。這部分人不到半夜根本睡不著覺,這種情況醫(yī)學上稱“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是睡眠障礙的一種。同時,燈光還會影響人體生理節(jié)律,使體內生物鐘受到破壞。所以一些從歌廳或舞廳里面出來的人經(jīng)常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出冷汗,嚴重時還會休克。同時不少收入豐厚的中年人頻繁地人咖啡廳、娛樂城、夜總會等場所。但他們并不知道,在這些場所享受人生樂趣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感染上了“夜生活綜合癥”——豪華的舞廳燈光變幻無窮,令人眼花繚亂,使人眼的晶狀體超過承受能力,會造成視力的衰退。
工作壓力也容易導致睡眠障礙。人們?yōu)榱俗龀龀煽儯影喟疽梗瑸楣ぷ鲬甓锞疲瑸楸3止ぷ鳡顟B(tài)而飲用濃茶、咖啡等,這些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睡眠節(jié)律紊亂。
危險警號三:性功能障礙
性功能障礙是“過勞死”的性信號。早期的癥狀是每天清晨的自然勃起消失,隨后可能會有腰酸背痛、渾身無力、性欲減退等癥狀。不明原因的陽痿、早泄是“過勞死”逼近的征兆。同時,還應當警惕相反的情況,莫名其妙的性亢進、性欲過旺也是一種過度疲勞造成的不正常生理現(xiàn)象。
危險警號四:健忘
工作、生活上丟三落四,提筆忘字,剛才還在手邊的材料,轉眼就忘記放在哪兒了,或者發(fā)生頭戴帽子還在尋帽子之類的怪現(xiàn)象,總之其特征是近期健忘,而對遠期的事物仍有記憶。健忘是一種腦力疲勞和記憶衰退的表現(xiàn),也是老年癡呆癥的早期征兆。而本該是老年期出現(xiàn)的某些癥狀,卻出現(xiàn)在中年人甚至青年人身上。
危險警號五:肥胖
肥胖可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亦可造成心理障礙,這些很多人都已經(jīng)比較了解了,但肥胖還可引起一些大家尚不熟悉的病癥。首先,腹部大量脂肪堆積,使身體重心前移,腰背肌和脊椎小關節(jié)負荷加大,長此以往,會導致肌肉疲勞、韌帶勞損,使腰背越來越痛,還可以發(fā)生腰痛向小腿及足部放射一系列的坐骨神經(jīng)痛的癥狀,以及椎體滑脫、椎管狹窄等。
肥胖也可引發(fā)高脂質血癥關節(jié)炎,此病與風濕性關節(jié)炎雖然都可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但不是一種疾病。兩者發(fā)病機理不同,治療措施也不同,前者減肥降血脂,后者風濕性關節(jié)炎主要與鏈球菌感染相關,所以要進行抗風濕治療。
肥胖還可以使男人變成“痿哥”,因為人體攝食4~5小時后是排鈣的高峰,很多男人晚餐與飯局時間太長,來不及達到排鈣的高峰時就入睡了,體內的鈣在腎盂或輸尿管存留時間過長,易形成泌尿系統(tǒng)結石。過多的膽固醇在動脈血管內堆積,會形成斑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生殖器的動脈也不例外,再加上肥胖的男人并發(fā)糖尿病也很多見,兩種原因都會影響性功能,導致性衰退。
關鍵肥胖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而“過勞死”大多死于心腦血管病。經(jīng)過對203位死于過度勞累者的死因調查,60.1%死于腦中風,37.9%死于心臟病,2%死于大動脈瘤破裂,這些病均與肥胖有密切聯(lián)系。
危險警號六:煩躁易怒
這是過度疲勞者的典型精神心理狀態(tài)。長期的精神重壓超出了正常的耐受能力,就會使人出現(xiàn)精力難以集中、思維遲鈍、精神恍惚,時而易怒煩躁、時而悲觀沮喪,情緒難以自控等癥狀。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你就應當毫不猶豫地采取消除疲勞的措施了。
危險警號七:食欲不振
過度疲勞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障礙,引起消化腺分泌減少,腸胃蠕動減緩,呈現(xiàn)出各項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人變得懶散乏力,懶得動,懶得睡,懶得吃。人的新陳代謝停滯,免疫力降低,人體的多個器官都面臨著疾病的威脅。
所以男人應當經(jīng)常對照這七大警號,審視自己的身體,采取措施,消除疲勞。如果具有上述七大警號中的兩項,就可以視為黃牌警告,如果具有四項,應當視為紅牌警告。如果你黃牌警告、紅牌警告都不聽,那么你的身體就會給你一個嚴厲的懲罰。它所帶來的將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后果。
四、關于“過勞死”的進一步思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勞死”也不是突然之間就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觀察、警惕、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悲劇的再次出現(xiàn)。
上午,某雜志社組織職工赴溫泉度假村參觀學習。或許是受晴好天氣的影響,中午吃飯的時候,同志們的精神都很飽滿,互相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陸先生像往常一樣,和相處得一直很好的同事們開著玩笑。大概是中午一點半左右,大家吃完午飯,準備回各自房間休息。陸先生來前曾特意吩咐單獨要一間,準備趕寫幾篇稿子。下午原本有一個參觀蝴蝶展的自由活動,大家想到陸先生說過,要趕稿子,就沒有打擾他。四點半左右,看展覽的人陸續(xù)回來,三三兩兩地在涼亭和魚池邊散步。然而這時仍不見陸先生的身影,大家有些不踏實:寫稿寫到這會兒,也該歇歇了,怎么還悶在屋里?大家開始往陸先生房間打電話。鈴聲響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沒人接。大家更不踏實了,馬上讓服務員打陸先生的房間——眼前的一幕讓同事們都驚呆了:陸先生頭朝東俯臥在浴池里,身上沒有穿衣服,右側臉頰有明顯磕青的痕跡!保健醫(yī)生小王不顧一切地跳進浴池,一遍一遍地嘶喊:“陸先生,你干什么,你可別嚇唬我們呀!”她吃力地拉起陸先生的手,然而手腕已沒有脈搏了,同時,她看到陸先生的遺體上已出現(xiàn)尸斑。醫(yī)學常識告訴她:陸先生走了已經(jīng)有幾個小時了!
幾分鐘后,120急救中心的醫(yī)生和110的民警趕到。法醫(yī)檢查陸先生的遺體,初步認定系因病猝死。陸先生的書桌上,攤開著剛剛寫完的兩篇草稿,顯然,他完成兩篇草稿后,準備泡溫泉,好好放松休息一下,結果出了事。這兩篇文稿竟成為了他的絕筆!
實際上半個月前,陸先生剛剛從歐洲旅游回來。他滿懷興奮,也滿懷疲憊剛剛回家,就看到一大堆約稿信,陸先生是一位有求必應的作家,雖然歐洲之旅極度疲勞,還是答應了約稿請求。一直以來,陸先生身體都不錯,他每周爬景山,每天游泳,一下水就是800米!他的心、腦血管都很健康,前不久單位體檢,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疾病。家人為他準備的救心丸、硝酸甘油片之類,他從不帶在身上。他對自己身體太自信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種自信害了他!多年來,他夙興夜寐,筆耕不輟,無窮無盡的稿約使他始終疲于奔命,應接不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種要工作不要命的工作狀態(tài)長期積累,使陸先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補充,機器都還需要加油,何況人呢?
我們從陸先生的“過勞死”中,可以得出許多發(fā)人深省的思考以此作為借鑒。
思考一:“過勞死”是猝不及防的。事先誰都料想不到,中午吃飯時還談笑風生的一個人,怎么會幾小時以后就突然失去了生命?死神的到來,既不事先通知,也沒有多少征兆。應當說,這比任何疾病都可怕。就算是得癌癥,也還有個過程,可以讓親人、朋友有個心理準備,病人還來得及對一些重要的事情做出安排交代。“過勞死”卻死不容情,讓人如遭受晴天霹靂。
思考二:身強力壯、經(jīng)常鍛煉、營養(yǎng)良好都擋不住“過勞死”。不少的專家、學者在他們的講座、著作中讓人們警惕疲勞,告誡人們要經(jīng)常鍛煉,增強體質,加強營養(yǎng),以便經(jīng)得住疲勞的折磨。陸先生的教訓告訴我們,男人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男人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人們也高估了男人的“強壯”,畢竟男人的身體對于疲勞的承受能力也是有極限的,超越了極限,再強壯的身體,也抵抗不了死亡的威脅。預防“過勞死”的根本之道在于從源頭上減負,不要在疲勞極限之下工作、學習、生活。也許有人會認為:“事情趕到那兒了,任務擺在那里了,你不拼行嗎?還顧得了疲勞極限嗎?”是的,責任在肩,不得不挑。但是,事業(yè)、任務、擔子是無限的,你就是365天,天天不睡覺也干不完,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體力是有限的,以有限去搏無限,無異于以卵擊石。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疲勞而死不光榮,量力而行也不可恥。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連自己都不珍惜,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人從7歲上學,二三十歲工作,真正為國效力,為社會作貢獻的時間不過四十多年,如果再英年早逝,50歲左右就去見馬克思了,才奉獻了多少年華?再想想,一個正值中年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靠這根頂梁柱撐著,過早地垮了,妻兒老小依靠誰?如果你能夠量力而行,多貢獻10年20年,算總賬于國于民于己還是有利的。
思考三:腦力疲勞對人的傷害比體力疲勞大。人的大腦在思維、記憶、創(chuàng)作、想象的過程中,高速運轉,緊張工作,其對氧氣和多種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是非常可觀的。與體力疲勞不同的是,腦力疲勞不易察覺,也不容易控制。疲勞不疲勞只有自己知道,意志頑強的男人,常常不在乎腦疲勞發(fā)出的信號,而把那些信號當成暫時的、偶然的不適。其實,因為超負荷用腦而導致的腦缺氧、腦缺血、腦缺營養(yǎng),已經(jīng)使男人瀕臨死亡邊緣。仍以前述的陸先生猝死案為例,陸先生多年來夙興夜寐,筆耕不輟,已經(jīng)是疲于奔命,應接不暇。從歐洲歸來后,又勉為其難地應付一大堆稿約,一直到最后一天還趕寫完兩篇稿子。陸先生的腦疲勞早已埋下禍根,他早該調整生活節(jié)奏,厚積薄發(fā),注意休息和補養(yǎng)。如果他能夠對健康少一些盲目自信,多培養(yǎng)一些科學養(yǎng)生觀念,也許他還能為文學史多留下幾部傳世之作。
痛定思痛,通過對于像陸先生這種“過勞死”的反思,我們會發(fā)現(xiàn)“過勞死”離男性真的很近,尤其是對那些“工作狂”。要及時從自己的身體收取疲勞的“信號”,并加以重視,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讓“過勞死”遠離自己。
第二節(jié) 男性需要關注自己的亞健康狀態(tài)
中國經(jīng)濟在高速發(fā)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這些成果背后,有男人們的卓越貢獻。然而,當你走近男人,聽聽他們的聲音,你會發(fā)現(xiàn)風光的背后也有無奈:男人的工作通常是很辛苦的,這種辛苦可能不是來自體力上的辛苦,而是來自于競爭壓力。很多男人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往往是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的。來自社會和家庭的種種壓力使男人像陀螺一樣瘋狂工作,產(chǎn)生多種健康隱患,而不健康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更加劇了他們健康狀況的下滑。于是,亞健康在人們的注視中產(chǎn)生了。
然而,忙碌的生活與沉重的生活壓力往往會讓人們忽視自身的不健康信號,或者認為問題不大,只要挺一挺就會過去。事實上,這是錯誤的,亞健康對人體的危害不能小看。
一、男人們的亞健康生存現(xiàn)狀
“亞健康”是指人體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tài),是一種動態(tài)變化的中間狀態(tài),即健康——亞健康——疾病,亞健康處于中位,較之健康或疾病更為復雜。盡管世界各國醫(yī)學家對“亞健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未發(fā)現(xiàn)特異的致病因素,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手段。醫(yī)學界已經(jīng)把“亞健康”列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
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對全國16個省、直轄市轄區(qū)內各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北京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比例是75.3%,上海是73.49%,廣東是73.41%,這三個地區(qū)的亞健康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
專家指出,出現(xiàn)如此高比例的亞健康人群,主要與人們的工作壓力增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有關。亞健康嚴重者可以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腦血管系統(tǒng),誘發(fā)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影響內分泌系統(tǒng),出現(xiàn)婦女月經(jīng)異常、男子陽痿等癥狀。據(jù)調查,城市中40歲以上的白領階層中,由于負荷過重而引起慢性疲勞、情緒不穩(wěn)和代謝異常的情況比較突出。肩負事業(yè)和家庭雙重負荷的男人千萬不能對亞健康狀態(tài)無動于衷,否則,將會為自己所付出的健康代價后悔不已。
男人們的體質早衰是亞健康的重要表現(xiàn)。
上海首家市民體質監(jiān)測指導中心近年來對近500名體質監(jiān)測者體質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比對發(fā)現(xiàn),約80%被監(jiān)測者的體質年齡大于實際生理年齡。另一項研究表明,目前中國高收入人群的過速老化趨勢已經(jīng)超過歐美國家水平。
男人的體質早衰,與他們普遍缺乏鍛煉、工作壓力大、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有關。據(jù)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上海市健康人群占16%,非健康人群占14%,亞健康人群占70%(其中輕度患者約占40%,慢性患者約占30%),而亞健康人群中又以“男性為眾,知識分子和企業(yè)管理者的比例最高,約達七成左右”。
病例一:4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
王先生今年44歲,在一家企業(yè)任高層領導。因為工作過于緊張,他老是覺得疲勞、乏力,不久前到市民體質監(jiān)測指導中心作體質監(jiān)測,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韌度、耐力、爆發(fā)力、敏捷度等幾個方面評價下來,他的體質年齡為52歲,比實際年齡整整大了8歲。
據(jù)體質監(jiān)測指導中心主任丁先生介紹,前來監(jiān)測者多數(shù)為白領,年齡在20~50歲之間,其中只有20%的人體質年齡小于實際年齡,從檔案記錄來看,他們80%工作繁忙,基本上不參加體育鍛煉,或者進沒有行針對性的鍛煉,體質發(fā)展不平衡。
病例二:35歲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
李先生今年35歲,可不熟悉他的人還以為他今年過50了,很多40多歲的人稱他為大哥。他是一家跨國公司的研發(fā)技術總監(jiān),在國內名牌高校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可他常抱怨“感覺很累”,每天都疲憊不堪,逐漸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由于性能力下降明顯,妻子已經(jīng)開始表示不滿。
病例三:小伙和激情說“BYEBYE”
張先生今年27歲,是某工廠公司部門經(jīng)理,月薪10000元。他一般晚上12點至1點鐘睡覺,經(jīng)常加班,沒有午休,最困的時候走在街上都能睡著;累的時候吸煙提神,經(jīng)常喝酒,吃一些補藥;經(jīng)常漏餐。他有女朋友已經(jīng)好幾年了,一直同居,沒時間談結婚的事情,性方面看得比較淡,且性生活頻率越來越低。他經(jīng)常做夢,夢見諸如恐高,老板交代的任務沒有完成,考試,殺人什么的。他感覺自己壓力比較大,生活沒有激情。他說,25歲前,錢、愛情、性和出國能引起激情,但現(xiàn)在沒有了;常擔心的是老板不信任、身體頂不住;最害怕的日子是星期天晚上,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了,成天很累,吃完飯就想睡覺。身體方面,除了覺得頸椎有一些問題,容易感冒、頭暈、血壓高,但一直沒時間去醫(yī)院檢查。
老年病年輕化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男性流行病。
上海市國際醫(yī)學交流中心醫(yī)療保健中心曾對近3萬例亞健康患者做過檢測,主要檢測對象是外企職員,證券和銀行等行業(yè)的白領。據(jù)該中心徐主任介紹,目前許多中老年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輕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膽囊結石的發(fā)病提前了10年。在亞健康檢查中,常發(fā)現(xiàn)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就有脂肪肝,三十多歲的人尿酸增高,四十多歲的人患慢性前列腺炎,而從前只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才會得前列腺炎。
在30~40歲的男性中,30%~40%存在脂肪肝、血脂升高的現(xiàn)象。脂肪肝的產(chǎn)生,直接與飲酒、暴飲暴食有關,胃、肝臟疾病與喝酒有關。一般來說,男性的亞健康傾向比女性嚴重,徐主任分析,這可能與男性的工作性質有關,他們常需要吃喝應酬。在20~30歲的男性中,超過10%有脂肪肝、血脂高的癥狀,常喝酒的人脂肪肝、血脂高,個別有尿酸高傾向。許多人體內脂肪增多,以大腹便便為主要表現(xiàn)。
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奚先生認為,這些出現(xiàn)未老先衰現(xiàn)象的辦公族都存在亞健康癥狀,如心慌、氣短、渾身乏力、頭疼、頭暈、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失眠夢多、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等。
醫(yī)學專家、心理專家提出,亞健康狀態(tài)的成因是心理壓力過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行業(yè)的競爭也不斷加劇,特別是中青年人,幾乎每天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精神壓力很大。心理素質好、承受能力強的人,能夠及時調節(jié)心態(tài),化解壓力,大大減小了“積勞成疾”的危險;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人,由于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弱,精神壓力長時間蓄積,大腦超負荷運轉,加之大腦細胞所需氧和營養(yǎng)補充不及時等,最終很可能導致疲勞過度,從而出現(xiàn)亞健康癥狀。據(jù)了解,大多數(shù)工作能力和責任心都很強的人,對自己要求很嚴格,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了他們心理壓力過大,易發(fā)生亞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不同職業(yè)的人群中,亞健康發(fā)生率較高的依次是干部(可理解為白領階層)(19.34%)、大學生(10.95%)、中小學和幼兒教師(9.33%)、中學生(9.02%)、工人(8.98%)、軍人(7.60%)、工程技術人員(7.14%)、企業(yè)經(jīng)管人員(5.36%)、醫(yī)生(3.60%)。所以,此類人群尤其應該重視身體保健,堅持鍛煉,減少不良嗜好。
工作壓力實際上是摧殘男性健康的罪魁禍首。
據(jù)北京零點調查公司發(fā)布的報告顯示,41.1%的北京男人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61.4%的男人正經(jīng)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男人們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男人的壓力有多大?一位合資公司的市場經(jīng)理張先生說:“沒辦法,工作逼得你不得不加班,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天到晚忙啊忙啊忙個沒完,連飯也沒個準點兒。”張先生的情況其實也是眾多中青年男性的情況。
男人們的壓力并不僅僅是忙得要天天加班,加班的背后隱藏的是激烈的競爭、高質量的業(yè)務考核指標、高要求的績效考核指標。現(xiàn)在許多公司都施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許多男人為了多拿獎金,就加班加點跑業(yè)務、干工作,使得本來就滿負荷的工作變成了超負荷工作,更是自己給自己加壓力。為了完成這些指標,為了不至于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許多人不僅忙到顧不上吃飯、喝水,甚至走路、坐車、睡覺都在思考與工作有關的事情。
壓力給男性帶來了嚴重的健康隱患。在緊張的壓力之下,一般人的感覺首先是疲勞乏力,緊接著便是失眠、頭痛。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就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內分泌系統(tǒng)紊亂,身體機能失調,釀成更大的疾病。
36歲的劉先生是一家外企的行政總監(jiān)。3年前,他就感覺自己總是疲勞乏力,常常失眠、頭痛,每次去醫(yī)院檢查,都查不出什么毛病,吃各種補品也都不能見效。醫(yī)生告訴他要多休息,但是工作太忙,他總覺得沒法好好歇一歇,就這么忙呀忙呀。結果,幾個月前,他感覺心口發(fā)悶,到醫(yī)院檢查,被醫(yī)生告知患有冠心病,血脂偏高,并且患有脂肪肝。
有研究者邀請了北京地區(qū)8位名醫(yī)共同探討中青年男人的健康問題。專家們指出,在壓力之下,高血脂、動脈硬化、脂肪肝等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腦血管疾病都在男性身上提前報到;早衰、胃腸道疾病、頸椎病、抑郁癥等在白領中也較為多發(fā);而像失眠、頭痛、視力下降、脫發(fā)、感冒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也都與壓力不無關系。
患者王某,男,36歲,某市銀行分行行長。2年前開始感到右上腹隱隱作痛,時斷時續(xù),一般忍一忍就過去了,當時也打算到醫(yī)院看看,但由于每天工作繁忙,時間很緊,加上到醫(yī)院看病太麻煩,而且腹痛癥狀并不劇烈,疼一陣子就沒事了,所以雖然屢次犯病,但最終都沒有去醫(yī)院看看,事情就拖下來了。他疼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更頻繁了。有一次,妻子發(fā)現(xiàn)他眼珠發(fā)黃,就堅持陪他去醫(yī)院看看。在妻子陪同下,他到了一家大醫(yī)院,快要輪到他看病的時候,單位一個電話要求他回去緊急處理一筆貸款問題,他正等著看大夫等得不耐煩了,于是借機匆匆離開了醫(yī)院。巧的也是,回去后疼痛自然消失了,只是眼珠發(fā)黃沒恢復正常。他妻子還經(jīng)常勸他再到醫(yī)院去看看,他由于害怕在醫(yī)院排隊等候,再加上工作的確很忙,總是沒有下大決心到醫(yī)院再次看病。
后來,他右上腹腹痛再次發(fā)作,疼痛明顯比以往厲害,而且持續(xù)不緩解,眼珠發(fā)黃明顯加重,還有點發(fā)燒。他的妻子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送他去醫(yī)院做了一個腹部B超,明確了診斷:梗阻性黃疸,膽囊癌。
之后王某雖經(jīng)多方醫(yī)治,還是無力回天,就這樣,一個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銀行行長走完了短暫的40年生命歷程,英年早逝。
這是一個悲劇,健康悲劇。而且這種悲劇經(jīng)常在生活中發(fā)生。
對于人類而言,生命只有一次。但多數(shù)男人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健康的重要和可貴。因此,對于男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轉變“身體健康是自然的事”的觀念,認識到健康需要從現(xiàn)在做起,健康需要逐步積累,健康需要立即行動。
二、擺脫亞健康的幾個實用方法
人們通常把“精、氣、神”稱做人體“三寶”。“精”是構成人體的其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及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男子以精為本”。“精”不僅關系人體生長發(fā)育、新陳代謝的全過程,而且與男子的生理功能強弱密不可分。“氣”是有很強活動力的精微物質,對人體的活動起著重要作用。《難經(jīng)·八難》上說:“氣者,生之根本也。”“氣”不僅對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起著推動和激發(fā)的作用,而且是人體熱量的來源,還起著護衛(wèi)全身肌表、抗御外邪侵襲、固攝津液等作用。“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包括面色、眼神、言語、姿態(tài)等。“神”是精、氣充裕與否的“晴雨表”,所謂“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
人就活個“精、氣、神”,對于男人而言,更不能忽視對“精、氣、神”的維護。精、氣旺盛,神采飛揚的男人,往往能夠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佼佼者,而因精、氣不足的男人,則總是神色憔悴,容易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尷尬境地。
精、氣、神是人體健康的標志,精、氣、神的強弱往往是人體抗疲勞能力的表現(xiàn)。要保養(yǎng)正常的精、氣、神,就要積極保健,記住消除疲勞、化解壓力的八個小妙招。
妙招一:合理的膳食結構
工作是人體消耗自身貯存能量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補充所消耗的,才能保持身體的收支平衡,維護身體健康。要補充消耗,必須在日常生活注意合理膳食,營養(yǎng)搭配得當。
①每日喝一袋牛奶。牛奶內含鈣豐富,可以有效改善我國傳統(tǒng)膳食中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現(xiàn)象。
②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250~350g,可依個人胖瘦情況而增減。
③每日進食三到四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g;或大雞蛋1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100g;或魚蝦100g。以魚類、豆類蛋白較好。
④粗糧、細糧搭配。
⑤膳食不甜不咸(廣東型每日攝鹽6~7g;上海型8~9g;北京型14~15g;東北型18~19g。以廣東型最佳)。
⑥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分餐次數(shù)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
⑦每餐只吃七八分飽。
⑧每日進食500g新鮮蔬菜及水果,是預防多種癌癥的有效措施。配餐時可再用適量烹調油、干果及調味品等。
⑨若無禁忌證,每日可飲少量紅葡萄酒(50~100ml),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活血化瘀,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⑩多吃黃色蔬菜,胡蘿卜、紅薯、南瓜、西紅柿等綠色蔬菜,內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對兒童及成人均有重要的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減低腫瘤發(fā)病機會的作用。
多飲綠茶及多吃深綠色蔬菜。飲料以茶最好,茶以綠茶為佳。據(jù)中國預防醫(yī)科院研究,綠茶有明確的抗腫瘤、抗感染作用。品茗又能調適身心,陶冶性情。常飲綠茶有神清氣爽之感。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多吃燕麥粉或燕麥片,可使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下降。對糖尿病患者效果更顯著。
每日食用黑木耳5~15g,能顯著降低血粘度與血膽固醇含量,有助于預防血栓形成。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因為健康一旦失去,不論多少金錢都換不回來,因此,男人們還是不要拿自己的健康不當回事吧!
妙招二:補鈣偏堿,調節(jié)平衡
工作中為了避免上火、發(fā)怒、爭吵等過激情緒,可以在飲食中有意識地加入牛奶、酸奶、奶片等乳制品,以及魚干、骨頭湯等,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鈣質,研究表明鈣具有防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發(fā)生的鎮(zhèn)靜作用。堿性食物還有抗疲勞作用。高強度體力勞動后,人體內新陳代謝產(chǎn)物——乳酸、丙酮就會蓄積過多,造成人體體液呈偏酸性,產(chǎn)生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有意識地多吃以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櫻桃、草莓等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現(xiàn)代人少不了應酬,飯店的食品味美誘人,但往往含碳水化合物過多,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相對不足,常在外就餐者應注意飲食調節(jié),平時應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以及豆制品、海帶、紫菜等。
妙招三:減輕負擔,善待自己
一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年輕的時候,人們總是不經(jīng)意地犧牲青春與健康去追求名利與金錢,而年老的時候,又企圖用名利與金錢來留住生命與健康。”
現(xiàn)代化的快節(jié)奏生活給男性帶來種種壓力和負擔。有些單位的領導或者私營企業(yè)的老板,他們都是超負荷地工作,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僅僅睡5小時的覺,身體疲勞、精力不足使他們的性功能衰退,妻子不理解他們,常常認為他們在外邊尋花問柳。因此建議這類男人最好減輕工作負擔,活得自在一些,因為工作是無限的,而人的精力、體力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血肉之軀去拼無限的工作,遲早要拼倒、拼垮。所以,一定要處理好工作與休息的關系。要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起居有度,勞逸適度,讓身體得到休養(yǎng)生息。千萬不可長期過度勞累,讓身體超負荷運轉,那容易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男人們,一定要學會善待自己,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減輕工作壓力和思想負擔,這樣才能保持健康。
妙招四:每周一天,放松自己
持續(xù)而高強度的快節(jié)奏生活,難免讓人不堪承受;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也難免會有痛苦和煩惱。要想應對各種挑戰(zhàn),就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做到每周至少空出一天徹底放松自己。讀一點輕松的書,喝杯咖啡,唱首自己喜歡的歌,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靜思,關鍵是讓內心享受一份寧靜,一份放松。
有一位白領談了他消除疲勞的體會:“一天我要工作十多個小時,期間要不停地和人談話,幾乎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一周下來,疲勞是肯定的。為此,我每周要保證自己有一天休息時間,這一天任由自己睡到自然醒,吃過午飯后,到街上逛逛,或者坐進茶樓,要了一壺碧螺春,慢斟細品,一盞茶工夫下來,一周的工作重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論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我都在努力尋找讓自己身心舒緩的方法:到花店里挑自己喜歡的花,到咖啡店里喝喝咖啡,甚至看雜志,都能讓我的精神從工作上挪開。”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放松方式,它可以讓你的身心在悠然自得中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
妙招五:午睡小憩,調養(yǎng)精神
當你感到疲勞時,抽空打個瞌睡,只用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會感到輕松許多,精力得以恢復,工作效率比混沌狀態(tài)提高不少。尤其是午飯之后,血液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人會感到疲乏困倦,如果趁此機會小睡片刻,既符合生理需求,又為下午的工作儲備了精力。國外一些公司還規(guī)定職員必須午睡,以保證工作效率。午睡時間宜在半小時左右,關鍵是質量。睡時最好能平躺,使身體舒展開來,不要趴在桌上睡,因為這種體位容易使呼吸受限,頸項和腰部的肌肉緊張,醒后很不舒服,易發(fā)生慢性頸肩病。
睡眠是放松神經(jīng)的最好方法,也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頭昏腦漲仍然強打精神堅持工作,不僅工作效率很低,缺乏創(chuàng)造力,而且容易出差錯,于公于私都不利。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疲倦了還是抽空打個盹更實際。美國有些公司允許員工白天工作中小睡,有的公司還設立了休息室,專供職工白天打盹用。
妙招六:開懷大笑,愉快發(fā)泄
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fā)泄方法。不要一天到晚都讓自己太嚴肅,工作之余不妨幽它一默,開個小玩笑,在笑聲中放松心情。笑是一種精神治療方法,笑能減輕疲勞和緊張,還會提高人體免疫力。笑不僅能使膈肌、胸腔、腹部以及肺臟、肝臟得到鍛煉,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異物,還能使面部、臀部、腳部的肌肉都得到松弛,從而解除厭煩、抑郁、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妙招七:家庭工作,互不干擾
有人把家庭比作避風港,在外面奔波勞碌,一回到家就變得輕松舒暢起來。人都向往一個溫馨的家,熱愛一個寧靜的家。男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家,珍惜家庭的良好祥和氣氛,而不要輕易破壞它。首先,不要把煩惱帶回家,你無論在工作中蓄積了多少煩惱,進家之前都要從頭腦里排除掉。家是洗去一身疲勞的驛站,家是撫平心靈創(chuàng)傷的療養(yǎng)院。有一位職業(yè)經(jīng)理講他回家的體會時說:“家和辦公室分得一清二楚,是我緩解壓力的一種好辦法。我是那種寧愿在辦公室加班也不愿回家工作的人,辦公室里的筆記本電腦我從來不帶回家,家里的電腦也從來不存工作方面的資料。可以說家里沒有任何東西和工作有關,這也讓我的精神得到真正的休息。同時,只要抽得出時間,我一定會回家吃晚飯。如果心情好,還會自己炒菜。”
妙招八:適量運動,持之以恒
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勞累工作之余,可以與三兩好友相約一起去運動,或者在健身房,或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讓疲勞隨著汗水的揮灑消失殆盡,讓精神隨著肌體的張揚而充滿活力。
但是生命需要運動,也需要安靜,運動不可過量,過量有害健康。最佳的有氧代謝運動是步行,因此有車一族最好每天能有一段時間以步代車。簡單的參照標準為:每天步行3km,30分鐘以上;每周運動5次;運動的強度以運動后的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這相當于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自行車、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適量的運動可讓人樂在其中,健康也將隨之而來,如果能持之以恒,則可拒亞健康于千里之外。
第三節(jié) 健康殺手逼近年輕男性
這里的健康殺手是指大肚腩、糖尿病、“帝王病”、頸椎病等等嚴重威脅健康的疾病,這些本來應該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而現(xiàn)在卻在越來越多青壯年男性身上發(fā)生,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男性們應對照自身情況,約束自己,如果自己的生活方式將帶來這些難纏的疾病,那還是盡快改變一下吧。
一、“發(fā)福”對男性健康影響重大
也許有人認為:男人胖點不算什么,胖點是福氣,象征著富有。“將軍肚”是成熟、成功的標志。實則不然,用現(xiàn)代醫(yī)學觀點來說,肥胖并不是福,而是禍。為什么說肥胖是禍?因為肥胖至少有以下兩個禍害:
1.體態(tài)笨重,行動不便:一位較肥胖的男士說,他常有雙下肢沉重感,活動時氣促,易疲勞,彎腰困難,特別怕熱,動輒汗流滿面,所以整天不想動,連走路都嫌累,只想躺下睡大覺,而且越胖越懶,越懶越胖,造成惡性循環(huán)。
2.慢性疾病,常伴左右:據(jù)報道,青島某醫(yī)院接診過一名中年男子。他是名司機,個頭約1.8米,體重100余千克。某天夜里睡覺時,他突然喘不動氣了,被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就給他診斷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但在脫離危險后未能系統(tǒng)治療,最終他還是因打呼嚕被憋死了。
專家分析,中年男子之所以命喪呼嚕,都是肥胖惹的禍。肥胖者因體重增加,肺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隨之而增加功能;相反,由于腹部脂肪堆積,腹腔內壓力升高,橫膈抬高又使胸腔壓力增高,限制了肺的呼吸功能,故可造成缺氧。同時,肥胖者頸部脂肪堆積,使氣道通氣不暢,產(chǎn)生肺通氣不良綜合征。該類患者可表現(xiàn)為嗜睡、打鼾、紫紺、呼吸困難、右心肥大,甚至心肺功能衰竭、睡眠窒息,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25%。
肥胖癥還常伴有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富貴病”。據(jù)統(tǒng)計,肥胖者并發(fā)腦血栓和心力衰竭比正常體重者多1倍,冠心病多2~5倍,高血壓多2~6倍,糖尿病多4倍,脂肪肝多4.6倍,并發(fā)大腸癌、前列腺癌等惡性腫瘤的幾率也大大增加。肥胖癥直接威脅男性的健康。199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明確宣布肥胖為一種疾病,而且與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為世界性四大醫(yī)學社會問題。
美國統(tǒng)計證實,如果標準死亡率為100%,則超重者死亡率為128%,超重35%~40%,死亡率高達151%,表明死亡率隨肥胖程度增加而相應增加。有報道,成人體重如超過他應有體重的14%,就有早夭的危險性;長期超過正常體重15%,可減壽約11年。醫(yī)學界已把肥胖所經(jīng)常伴有的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冠心病和腦中風稱為“死亡五重奏”。在美國,所有可預防的致死原因中,肥胖僅次于吸煙,居第二位,每年導致30萬人死亡。
此外,肥胖者還易患腰腿痛、骨關節(jié)病變。肥胖的中年男性由于內分泌紊亂,雌激素分泌增加,常有乳房發(fā)育,也容易成“痿哥”,為婚姻生活埋下隱患。
那么怎樣衡量一個人是不是肥胖呢?教您兩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1.理想體重公式: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上下浮動10%為正常范圍,>10%為超重,>20%為肥胖。
2.體質指數(shù)法:體質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身高(米)。中國成年人的體質指數(shù)在18.5~23.9為正常,超過24算超重,超過28算肥胖。從預防高血壓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的角度看,體質指數(shù)最好≤23。
但有些情況下不宜用體質指數(shù)來衡量男性是否肥胖,如肌肉發(fā)達者、水腫者。例如健美運動員的體質指數(shù)往往超過正常上限,但由于增多的是瘦肉體而不是脂肪,所以不算肥胖。
此外,按照脂肪在身體內不同部位的分布,可將肥胖分為兩種類型:蘋果形肥胖和梨形肥胖。顧名思義,蘋果形肥胖者狀似蘋果,細胳膊細腿大肚子,又稱腹部型肥胖、內臟型肥胖,屬于男性型肥胖。這種肥胖,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皮下以及腹腔內。而女性型肥胖脂肪主要沉積在下腹部、臀部以及大腿部,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故又稱梨形肥胖。
梨形肥胖者肌肉中有較多脂肪,所以存在胰島素抵抗,為代謝綜合征埋下定時炸彈。相對梨形肥胖者,蘋果形肥胖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由于脂肪常包圍在心臟、肝臟、胰腺等重要器官周圍,且腹部脂肪新陳代謝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活躍,容易進入血液循環(huán),所以,患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危險要比梨形肥胖大得多。有人發(fā)現(xiàn),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蘋果形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機會則是體形正常者的10.3倍!歐洲權威營養(yǎng)學家詹姆斯教授說:“一個人的腰圍能顯示出他患糖尿病、高血壓和膽固醇過高的可能性。腰圍94厘米以上者,患病率比別人高1倍;超過100厘米的人,危險性要高5倍”。“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所以說,“梨”比“蘋果”好,不胖又比“梨”好。
那么,您想知道自己是“蘋果”形還是“梨”形嗎?簡單方法就是量量腰圍和臀圍。
腰圍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直立,雙腳分開25~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將皮尺放在最下面一根肋骨下緣與骨盆骨上緣(髂嵴)連線中點的水平位置,在正常呼氣末進行測量。皮尺要緊貼皮膚,但不能勒壓軟組織,測量應精確到0.1厘米。國人男性腰圍≥85厘米,即2尺6寸,應視為蘋果形肥胖。
臀圍是水平測量臀部最寬的部位的周徑。如果男性腰圍除以臀圍的比值超過0.90,也應考慮為蘋果形肥胖。
而吃得多、運動少、消耗少則是肥胖的根源。
1.人過三十歲以后,隨著年齡增長,各器官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逐漸減退,新陳代謝下降10%,即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熱量減少。加上很多中年男子生活相對穩(wěn)定,物質生活很好,很多人希望能夠好好享受一下生活,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活動量過少,住電梯洋房,外出以車代步,加上肥甘厚味、大吃大喝,使熱量攝人遠高于消耗。
2.由于工作繁忙,早餐顧不上吃或隨便對付的人比比皆是。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發(fā)胖。因為人在饑餓面前的抵抗力往往很脆弱,常導致午、晚餐時攝入的食物較多或增加零食,反而使熱量攝入過多,導致增加肥胖的可能。
3.約四成人士的晚餐出現(xiàn)過晚、過飽、過于豐盛的“三過”現(xiàn)象。尤其南方大都市,夜生活豐富多彩,人們在晚餐后,喝茶、吃夜宵者比比皆是。殊不知在品嘗美味,撫摸著微凸肚皮的悠然中,已喪失了對“無聲殺手”的警惕性。
由于晚上運動相對較少,熱量消耗少,晚餐吃得過多或睡前加餐,尤其是吃含糖類較多的夜宵,多余的熱量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使人發(fā)胖。
4.男性工作中應酬頻繁,好多事情都得餐桌上解決。吃大餐的弊病在于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過多,而谷物食物較少,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yǎng)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量偏低。已有研究證實,含脂肪多而其他營養(yǎng)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還有一些人工作失意時就借酒消愁,攝人大量的酒精,造就了“將軍肚”。
5.吃飯狼吞虎咽之人易發(fā)胖。正常人進食后,經(jīng)過消化吸收,血糖和血脂會升高。升高的血糖和血脂就會給下丘腦攝食中樞發(fā)去“夠了,別吃了”的信號,人就產(chǎn)生了飽感,“食”可而止了。但如果吃得太快,食物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吸收,也來不及給攝食中樞發(fā)信號,就全都吃進去了,待有飽腹感時,熱量已大大超標,那還能不胖嗎?
6.男性由于工作緊張,經(jīng)常熬夜,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更有一些肥胖的人相信少睡能減肥,結果體重非但不降反而升高。日本研究證實,人體內有許多激素對新陳代謝起調節(jié)作用,其中一種生長激素的物質,不但促進生長發(fā)育,而且能加速脂肪的分解燃燒。生長激素隨年齡增大而分泌減少,至三十歲步入中年后,其分泌量迅速降低,所以肥胖大多自中年開始。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可通過刺激內分泌而影響體重增加。
總之,“發(fā)福”是機體代謝功能下降的表現(xiàn)。中年朋友們,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體重吧,切莫再為肥胖冠以“壯”的美名而自欺欺人,對自己不健康的體重等閑視之。
在肥胖面前,我們要堅決與之說“拜拜”,采取果斷措施,且堅決執(zhí)行之,讓肥胖絕跡于我們的健康生活。
1.合理安排膳食結構:多吃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粗糧;少吃肥肉、豬皮等油膩食物,多吃豆類、魚、禽、蛋白、奶類;適量喝茶,少吃甜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特別是晚餐要吃半飽,吃得飽,睡不好。
2.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快食、貪食、零食、咸食、酗酒等都是減肥大忌,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養(yǎng)成運動好習慣:我們每天所需要的熱量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脂肪和糖類。脂肪進入人體后,能夠轉變成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儲存在脂肪細胞內。糖類如果過剩,在體內也可轉化成脂肪蓄積。科學合理的運動能有效地消耗體內的脂肪和糖,使儲存的脂肪組織被“動員”釋放供身體所需,使多余的糖無法轉變?yōu)橹緝Υ妗?
運動除了能降低體重外,還能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管彈性,改善心肌代謝;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增加胃腸活動,減少腹脹、便秘等不良反應;有助于調節(jié)血脂,增加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骨鈣含量;運動還能調節(jié)心情,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男人應該經(jīng)常參加適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一般飯后2小時開始運動,以快走、慢跑、走樓梯、打球、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宜,時間通常30分鐘以上,運動后心率達每分鐘100~110次,身體出汗,但不覺辛苦、勞累為好。可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幾種運動方式,穿插進行,如開始慢跑10分鐘,接著快走10分鐘,再慢跑,如此逐漸增加活動量。有氧運動最好每周不少于5次,持之以恒。
4.保持心情舒暢:男士們既是事業(yè)的中堅,又是家庭的頂梁柱。過度操勞會使身心健康走下坡路,做好心理調整,保持心情豁達暢快,有利于健康長壽。
5.持之以恒:減肥是一場持久戰(zhàn),很重要。理想體重固然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然而現(xiàn)實中,每月能穩(wěn)步減肥1~2千克已經(jīng)不錯了。有研究證實,只要能減少原有體重的5%~10%,就能有效地減少各種肥胖相關疾病的發(fā)生,這是減肥成功的標志。有些人減肥心切,過度節(jié)制飲食,結果導致營養(yǎng)不良性脂肪肝、體質下降等不良后果,這是不可取的。一般而言,每個月最多減體重2.5千克為宜。另外,您不必每天稱體重,因為頻繁稱重會給您一種錯覺,認為感覺體重下降很慢而喪失信心。
在減肥過程中,也許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連續(xù)2周以上體重不下降,甚至反彈,這是減肥進入了平臺期,是正常現(xiàn)象。專家認為,當體內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時,機體避免能量完全耗竭,會產(chǎn)生保護性機制,使能量消耗下降。此時消耗的物質以脂肪為主,脂肪產(chǎn)熱高而密度小,體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紋絲不動。平臺期長短因人而異,可能1周至幾個月,但度過了就會有驚喜收獲,千萬不可因此半途而廢。
6.藥物治療:減肥者可適當服用減肥產(chǎn)品,幫助您擺脫煩惱。市場上的減肥產(chǎn)品頗多,減肥機制也各不相同。究竟何種藥物適合您?最好求得醫(yī)生的幫助,不要盲目選用。
肥胖者只能靠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熱量攝入,增加熱量消耗,才會一點一點地瘦下去。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但是,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利于減重的誘惑,如各式各樣的點心、飲料、飄香的油炸雞、可口的薯條、醉人的啤酒、讓人上癮的麻辣火鍋……這些都為意志薄弱的人設下了陷阱。美食當前,何去何從?健康由您自己決定。
二、頸椎病不是小毛病
當城市里一幢幢高樓崛起,一臺臺電腦搬進大樓,一批批躊躇滿志者翩然入駐時,一種新型的都市疾病開始蔓延開來,一天天地侵蝕著“精英”們的身體……這種新型的都市疾病在國外被稱為“白領職業(yè)病”,頸椎病等脊柱病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由于脊柱異常而直接引發(fā)的頸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寫字樓里的白領、辦公室里的工作人員以及整天工作在電腦前的人員,忙碌了一天后常常覺得脖子發(fā)僵、發(fā)硬、腰腿疼痛,甚至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等異常情況。據(jù)統(tǒng)計辦公室工作群體頸肩腰腿痛的發(fā)病就緒高達70%~80%,2005年10月專家在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發(fā)表的統(tǒng)計報告令人震驚:我國有5000萬至1.5億頸椎病患者,患者年齡呈現(xiàn)出低齡化趨勞,且發(fā)病率在逐年提高。辦公室職員、外科醫(yī)生、教師、刺繡工人、汽車司機、足球運動員、雜技演員等頸椎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6倍。西裝革履的男士們每天為追求幸福而奔波忙碌時,付出的是最為寶貴的健康與生命。假如您把健康與生命看做是奔向幸福彼岸的車或船,那么,維護它就應當成為您每天的必修課。男士們,是該關注您的頸椎的時候了!
在某市一家電腦公司當工程師的李先生,三十出頭,風華正茂,工作很勤奮,在電腦前一干就是一整天,在公司的職位年年提升,可謂春風得意,可近來常常出現(xiàn)手指麻木、頭暈,脖子僵硬,工作一會兒就酸痛難忍。起初他以為是工作忙所致,也沒太在意,誰知癥狀逐漸加重,變得沒法工作,甚至連走路也有點困難。到醫(yī)院一檢查,發(fā)現(xiàn)重度骨質增生,壓迫頸部神經(jīng)和脊髓,已是嚴重的頸椎病,必須馬上接受治療。
正如李先生一樣,很多人是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頸椎病的。頸椎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病還不知道,任由其自然發(fā)展,以致延誤治療,失去康復機會。那么什么情況下應當懷疑自己正在受到頸椎病的困擾呢?當身體出現(xiàn)下列癥狀時,頸椎可能已經(jīng)出了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頸肩部隱痛不適。
(2)偶爾發(fā)作的頸痛伴上肢放射痛。
(3)經(jīng)常落枕。
(4)常發(fā)作頭痛、頭暈,并且與頭部的活動有關。
(5)手指麻木。
(6)雙手握物不穩(wěn)或無力。
(7)腹部束帶感或飽脹感。
(8)血壓過高或過低。
頸椎病癥狀錯綜復雜,具體表現(xiàn)因人而異,有的病人可以有脖子發(fā)僵、發(fā)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的癥狀;有的表現(xiàn)為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里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有些病人出現(xiàn)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更有少數(shù)病人出現(xiàn)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當然不是表現(xiàn)每一個頸椎病病人都會在身上表現(xiàn)出所有的癥狀,往往是僅僅出現(xiàn)部分癥狀,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現(xiàn)輕微,病程也比較長。頸椎病的發(fā)生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找出原因并改正,可以預防頸椎病。慢性勞損是頸椎病的病根。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的最大限度的活動。包括有:工作的姿勢不當,處于坐位,長期低頭工作并且保持一種姿勢,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發(fā)病率特高。如現(xiàn)代白領、文秘、計算機員、會計、公務員、電子行業(yè)員工,教師、大中專學生等都為頸椎病的高發(fā)人群。另外,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亦可造成慢性勞損。
睡眠的不良體位是助因。因其持續(xù)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的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加速退變過程。特別是枕頭過高,頭部一直處于屈曲狀態(tài),更加容易誘發(fā)頸椎勞損。
不適當?shù)捏w育鍛煉也會引發(fā)頸椎病。超過脊柱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脊椎負荷,造成脊椎的韌帶、關節(jié)和椎間盤的微小損傷,長期積累下來就容易發(fā)生脊柱的退行性變。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下進行,一旦遭受外傷,則后果更加嚴重。
在日常生活中針對上述原因采取正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以減少頸椎病的出現(xiàn),讓頸椎病無機可乘。
1.睡姿好
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枕頭高度以本人一拳高為宜,或與自己的肩部等高。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tài)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
2.工作姿勢好
坐姿要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保持正常生理曲線。通過升高或降低桌面與椅子的高度比例,調整最適合自己的體位。如果有條件,不妨設一塊與水平線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如同畫板一般,在這塊斜板上進行寫字工作,同樣有利于保護頸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操作電腦時,應確保整只腳掌著地。使用讓您的腳部平穩(wěn)著地的可調節(jié)工作臺、椅子。在上班時間,要實行多次短時休息,每工作1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堅持頸部保健和強身鍛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韌帶的強度和頸椎穩(wěn)定性,有利于改善頸部關節(jié)的生理功能。緩解頸、背部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疲勞,減輕臨床癥狀,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另外爬山、游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3.合理飲食,預防感染
首先要防止酗酒,因為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使人易患骨質疏松癥、骨質軟化癥,加速頸椎退行性變;減少脂肪攝入,適當補充氨基酸,飲食中應富含鈣、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yǎng)物質。應多吃魚類、豆類、新鮮蔬菜,多吃乳制品。
其次要預防咽喉部炎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因為這類炎癥一旦經(jīng)淋巴系統(tǒng)向頸部及關節(jié)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平時要注意保暖,預防各種上呼吸道炎癥,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應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剎車或突然轉頸。已有頸椎病者應避免猛然回頭和頭頸部負重,坐車不要打瞌睡,按摩時切忌猛烈的手法。
長期以來由于社會普遍缺乏對頸椎疾病的認識和必要的防治手段,缺乏從日常生活、居住環(huán)境、職業(yè)特點及預防保健等對頸椎病全方位進行保健和康復的方法,頸椎疾病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如果您想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做到“站直了,別趴下”,就請關注您的頸椎,保護您的頸椎。
三、糖尿病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糖尿病本應是老年人的“專利”,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然而現(xiàn)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罹患此病,這已不是個別現(xiàn)象。
王先生,三十五歲,是一家公司總經(jīng)理,他平時工作壓力很大,業(yè)余時間還要應付來自各方面的應酬,經(jīng)常熬夜,生活無規(guī)律,要參加很多社會活動、趕些場面、幫親戚朋友撐個面子,在飯桌上,他為人豪爽,一如電視上演的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俠士。回到家里,愛喝可樂解渴。由于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做運動,幾年下來,1.70米個子的他體重增加到85千克,王先生一直仗著自己年輕力壯,對健康不太在意。但最近他晚上常覺得渾身無力,口唇干燥,到醫(yī)院去看病,結果查出了糖尿病:空腹血糖9.6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5.8毫摩/升,尿糖4個“+”號。醫(yī)生說他的糖尿病史可能已有好幾年了,因為此病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癥狀,不易被發(fā)現(xiàn)。
警惕糖尿病,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比如你總是感到口渴,需要不停地喝水才感到舒服,但回想一下,自己并沒有吃什么特別咸的東西;腎臟也不爭氣,時不時就要去趟洗手間,食量大增,吃得很多,身體卻日漸消瘦等。如果出現(xiàn)以上的狀況,你可得注意了,這是機體給你發(fā)出的信號——你可能患上糖尿病了!快點去趟醫(yī)院,查查你的血糖吧!
也有一些人沒有出現(xiàn)上述典型的癥狀,但是如果有下列的表現(xiàn),也應引起高度注意,因為Ⅱ型糖尿病往往是以這些不典型癥狀開始的:
1.經(jīng)常感到疲乏、勞累;2.視力下降、視物不清。3.皮膚瘙癢;4.手、足經(jīng)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5.傷口愈合非常緩慢。6.經(jīng)常或者反復發(fā)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癤腫及霉菌感染。7.極易饑餓。8.惡心、嘔吐。
糖尿病并非空穴來風,其致病根源就隱藏在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里。
男人,尤其成功人士,經(jīng)常會出入酒場,由于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低纖維素的食物,體力活動減少,令過多能量堆積產(chǎn)生肥胖,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代償性分泌增加,過重的負擔最終使胰島素細胞失代償,發(fā)展為糖尿病。
同時男性由于在社會和家庭所處的特殊地位,不得不擔負起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為沉重的擔子。常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煩惱等不良情緒,此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會直接抑制胰島素分泌,同時交感神經(jīng)還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間接地抑制了胰島素分泌,如果不良情緒長期存在,則可能引起胰島B細胞的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糖尿病。
即使真的得了糖尿病,也不需要慌張恐懼,因為糖尿病是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自我保健,合理用藥,完全有可能控制糖尿病的病情,防止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1.糖尿病知識教育
糖尿病知識教育就是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教育。通過糖尿病知識教育,使病人了解自己疾病的知識,知道如何對待和處理糖尿病常見的各種緊急情況,加強醫(yī)患之間的溝通配合,使各種治療方法達到最佳效果。另外,通過糖尿病教育,還可以使患者家屬多了解一些相關疾病知識,增加他們對患者的理解和幫助,這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2.飲食治療
即病人要擁有正確健康的飲食計劃。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安排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病人必須掌握“吃飯”的基本知識,因為病人都是自家安排飲食起居,只在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時才住在醫(yī)院里。
有些病人以為吃糧食血糖就會升高,不吃糧食就能控制糖尿病,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糧食是必需的,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應該是有足夠熱量的均衡飲食。應根據(jù)病人的標準體重和勞動強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總熱量的攝入計劃:總熱量中的50%~55%應來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糧食來提供;15%~20%的熱量應由蛋白質提供;其余25%~30%的熱量應由脂肪提供,脂肪包括烹調油。如果長期不吃或很少吃糧食,其熱量供應靠蛋白質和脂肪,病人的動脈硬化、腦血栓、腦梗死、心肌梗死及下肢血管狹窄或閉塞的發(fā)生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糖尿病病人宜少食多餐。每天多吃幾頓飯,每頓少吃一點,可以降低餐后高血糖水平,有助于血糖的平穩(wěn)控制。
此外,糖尿病病人的飲食宜低鹽、低脂,多吃新鮮蔬菜。
3.運動治療
運動能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運動是糖尿病治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運動療法還需遵循一些特殊原則:
(1)準備充分,循序漸進。運動應循序漸進,可從10分鐘開始,逐步延長至30分鐘,主要根據(jù)個體的耐受能力而定,可作間歇休息。每天運動1次,或每星期運動3~4次,若運動次數(shù)過少,就達不到預期效果。
(2)有氧運動,方式多樣。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也稱耐力運動),是一種可以增強呼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陳代謝,糾正血糖和血脂代謝紊亂的鍛煉方法。通常采用有較多肌肉群參加的周期性運動,如步行、跑步、騎自行車、爬山、登樓、劃船、游泳等,其中步行既簡便易行又效果顯著。
(3)掌握竅門,事半功倍。
①運動安排在餐后30分鐘至1小時為宜。運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藥物作用高峰時應避免運動,以免引起低血糖反應。例如,使用正規(guī)胰島素者,應避免在注射后2小時前后運動。清晨未注射胰島素前,體內胰島素很少,運動可引起酮血癥,從而加重病情,也應避免。
②從靜止到運動,身體需要逐步適應。
③運動后不要馬上說話或進行冷、熱水浴,應把汗水擦干,待脈率恢復正常再進行溫水淋浴。
④應密切觀察運動后個體的反應,如果每次運動后感到食欲和睡眠良好,精力充沛,清晨脈率平穩(wěn),且有逐漸減慢的趨勢,說明運動適宜。反之,運動后食欲、睡眠不好,應停止運動,接受醫(yī)生的檢查。
⑤嚴格遵守規(guī)定的運動量和進度。不要過度勞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刺激交感神經(jīng),引起腎上腺素反應,以致血糖升高。
⑥運動必須與飲食、藥物治療相結合,合理安排好三者之間的關系,以獲得最佳療效。
⑦易發(fā)生低血糖的患者,應減少運動前胰島素的劑量,或在運動前適當攝入食物。還應攜帶餅干、糖果等食品,以備發(fā)生低血糖先兆時食用,防止運動中低血糖的發(fā)生。
4.藥物治療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口服藥物治療和胰島素治療。
口服藥物治療:適合于Ⅱ型糖尿病患者,但常常是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的。目前用于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物主要有磺脲類降糖藥、雙胍類降糖藥、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每劑等。糖尿病患者根據(jù)個體因素、病情、病程的不同狀況,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制定正確的個人用藥計劃。需要提醒的是,患者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綜合性的專業(yè)醫(yī)院進行治療。
胰島素治療:Ⅰ型糖尿病患者一經(jīng)診斷,將終身依賴胰島素治療;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時候也需要胰島素治療。
5.血糖監(jiān)測
使患者隨時掌握自己的病情。
建議患者到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醫(yī)生會根據(jù)其糖尿病類型和嚴重程度,給出專業(yè)的建議。
有人將上述措施形象地稱為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正確駕馭五駕馬車就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穩(wěn)定,結合減少其他有害因素(如戒煙、酒,糾正高血壓、高血脂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等),就能有效防止或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以及低血糖的發(fā)生,最終達到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的目標,享受健康人生。
四、“帝王病”緊盯男性
近年來,以二三十歲青年男性,尤其是男性白領為代表,血液中尿酸濃度偏高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呈逐年增加趨勢。雖然目前我國尚無確切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醫(yī)學家已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趨勢。日本的一項調查表明,將近20%的成年男性,尤其是男性白領患有高尿酸血癥,并可能直接誘發(fā)痛風和尿路結石。研究表明,白領中常見的過量飲酒、大量食用可導致體內產(chǎn)生尿酸的動物內臟等不良飲食習慣,以及肥胖等,都可誘發(fā)高尿酸血癥。許多高尿酸血癥患者還同時并發(fā)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尿酸由人體的肝臟、骨髓、肌肉等生成,在未經(jīng)分解的情況下由腎臟、消化器官排出體外。成年男性體內的尿酸總量為7mmol左右,其中將近一半每天交替排出體外。如果生成量增加,排泄量減少,尿酸在血液中的濃度就會增高,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便會發(fā)展為痛風。
三十二歲的黃先生是某公司的老總,生活優(yōu)裕,好美食,尤嗜麻辣火鍋。一年前單位體檢,發(fā)現(xiàn)血尿酸偏高、血脂異常、輕度脂肪肝。醫(yī)生建議他要低脂低嘌呤飲食。什么是嘌呤,他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反正身體沒什么大礙,照常酒桌應酬。春節(jié)的一天夜里,他被一陣來自右大足趾的劇痛所驚醒。這種疼痛猶如關節(jié)脫位、組織撕裂一般,并伴有寒顫、發(fā)熱。去醫(yī)院診治,發(fā)現(xiàn)右大足趾明顯紅腫,血尿酸高達520微摩/升。
黃先生的癥狀屬于典型的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是尿酸代謝紊亂造成尿酸鹽沉積于關節(jié)而引發(fā)的。從發(fā)生機制看,自身細胞過度分解代謝、攝取大量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謝以及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等因素都可使體內血尿酸水平過高。長期高脂肪、高嘌呤飲食的不良習慣,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罪魁禍首,加上過勞、寒冷等刺激,則很可能誘發(fā)痛風的急性發(fā)作。
高嘌吟為何會引發(fā)痛風?原來“嘌呤”是體內一種物質,它的代謝出了問題,代謝終產(chǎn)物——尿酸在體內濃度增高,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尿酸鹽結晶便沉積于關節(jié)內引發(fā)炎癥;沉積在腎組織內引起腎炎和腎結石;沉積在皮下組織,尤其耳廓部位,形成1毫米至2厘米的痛風結節(jié)。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標準,男性血尿酸值≥416微摩/升,女性≥357微摩/升,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雖然尿酸過高不一定等于痛風,只有10%~20%的高尿酸血癥可發(fā)生痛風,其余終其一生都沒有癥狀,甚至痛風患者在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時抽血,也有相當?shù)谋壤@示尿酸值在正常范圍之內,但痛風的起因是尿酸過高,根據(jù)醫(yī)學研究指出,一般而言,尿酸值愈高或是持續(xù)時間越久,得痛風的機會就越大。尤其每100毫升血中尿酸持續(xù)超過9毫克者,有70%~90%的機會得痛風。所以防治痛風,首先要防治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是怎么得來的呢?凡能引起體內尿酸生成過多和(或)尿酸排出減少的各種因素,均可導致血中尿酸鹽濃度增高。
高尿酸血癥屬于慢性病,遺傳因素所占的作用只占20%,環(huán)境因素對其形成具有更大的影響。如活動較少,高嘌呤、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酗酒都是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
此外,痛風“重男輕女”。原發(fā)性痛風患病率男性顯著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為20:1,也就是說約95%的痛風患者是男性。
流行病學資料統(tǒng)計,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痛風高發(fā)年齡男性在50~59歲,但近來有逐漸年輕化的傾向。中年人高尿酸血癥發(fā)生率約為20%,尤其是腦力勞動者,肥胖者,一些收入高、運動少而應酬多的白領上班族,甚至出現(xiàn)了二三十歲的青年男性患者。據(jù)調查,痛風已和脂肪肝、心理疾患等并列成為城市年輕男性的常見病。
對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來說,遵循科學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合理用藥就可以有效緩解病隋。
1.控制飲食:合理膳食是防治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基本措施。控制飲食既簡單易行,又沒有任何副作用,可是很多人就是難以做到。為什么呢?難就難在必須隨時抵抗美食的誘惑。蝦、魷魚等海鮮類、動物內臟(如肝、腎、腦、心、腸)、某些魚、肉及其湯汁等,雖然鮮美可口,但嘌呤含量高,又是酸性食物,能使尿酸合成增多而抑制尿酸排泄。所以,我們要清楚地認識飲食控制的重要性,腦子里繃緊這根“弦”,千萬不能貪圖口福,斷送健康。不要暴飲暴食,大魚大肉,而應多食含“嘌呤”低的堿性食物,如瓜果、蔬菜。飲食要清淡少鹽、低脂、低糖。
2.控制體重:肥胖是痛風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也是痛風發(fā)展的促進因素,所以痛風病人應從限制飲食和積極運動兩方面來控制自己的體重。但減重不可操之過急,更要避免劇烈運動,因為脂肪等組織分解過快,血中就會出現(xiàn)一種叫做“酮體”的酸性物質,乳酸濃度也會增加,兩者都能抑制尿酸排泄。一般減肥以每月減輕1.5~2.0千克為宜。
3.不要飲酒:尤其是啤酒、白酒和葡萄酒。有些病人停止飲酒后,痛風癥狀便全部消失,血尿酸含量也恢復正常。
4.多飲水:每天飲水量保持3000毫升左右,以普通自來水為好,也可選用礦泉水。多飲水能增加排尿量,使每天的尿量維持在2升左右,可促進腎臟排泄尿酸,減少腎臟和輸尿管結石形成,要養(yǎng)成勤去廁所的習慣,不要憋尿。
5.適當休息:痛風急性發(fā)作期要注意保護疼痛的關節(jié),避免承受重壓。即使癥狀減輕也不能忽視這一點,否則會造成關節(jié)損傷。避免過勞和精神緊張。
6.合理用藥:利尿劑、止痛藥、退燒藥等可能升高血尿酸。
古代只發(fā)生在達官貴族身上的“帝王病”其發(fā)病率與日俱增,這主要是因為生活水平,普通提高,而人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采取錯誤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引起的。只要改變原來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再合理用藥,“帝王病”將遠離咱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