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焦慮癥候下的迷魂碎步

袁勇

當今時代,病理性焦慮只是一種表象,而精神性焦慮才是本核。較為普遍的認知是,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可以充分地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技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所以,焦慮本身也可看成是“病理情緒”的釋放。這樣說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個沒有焦慮感的人,特別是沒有焦慮狀態的詩人,你才是真正的病人。馬寅木繼《一地月光》之后,又將詩集《三點二刻》推到讀者眼前,而“三點二刻”就是一個很隨機的焦慮癥侯指代詞。一個時間節點光禿禿地擺在那兒,時間節點之前、之中、之后帶給對時間敏感的人的緊張、警覺,一覽無余地暴露了出來。況且“三點二刻”還有一個物理尺度:一天中最夜時分!三更半夜虎露寅威之時,斯人獨醒,這焦慮可以說深入膏肓啊。

馬寅木的焦慮癥候,在詩集《三點二刻》中,集中體現于“意象密植、時空錯陳”這兩個表現特征上。與其說意象密植是馬寅木善于使用的一個表現優勢,毋寧說她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已經進入到了簡單直接的“棄思癡物”的“符號依附”狀態。這是一種逆生長式的存在焦慮態。她怕進入對生命對世界嚴謹而純粹的理性思考。假如這樣,她思考的結果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思故我死”。所以她的詩體就是病理時代典型的詩歌焦慮體?!棒~翅還在,古城的景點還在\可是黎學錦死了,楊瞻死了\三陳死了,落下閎死了\護城河死了,護城河上的橋也死了\我們的城門失守,我們的城池淪陷\四處是高高的樓房,空置的房屋\一間一間又一間\\高漲的欲望像一條一條游魚,涌向城內\廿九夜,霧燈大開\所有的后來都搖頭擺尾穿過郎家拐\河里的水干了\我們被堵在路中間”(《堵在路中間》)。密植的意象和“我們”一起被堵在路中央!這樣的景象是不是很滑稽呢?我們被擠壓在越來越急促逼仄的一個空間里,前不能前退不能退,只有任粉塵和喧囂把我們湮沒。馬寅木的所有作品都有這樣不厭其煩的元素堆積,這種堆積的背后實則是她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日益膨脹的心理壓力和精神焦慮,就算偶爾冒出些美好的情緒也是在密植意象的包圍中努力掙脫出來而發出的一連串疾呼短吁:“葉還綠著,影還正長\少年握著少女的手走過城門\驚駭一株銀杏的黃\清晨還在眼前,夕陽已上山梁\木芙蓉花盛開,樹下擠滿葦草\親愛的,我們到河堤看\水里游魚,石頭上的梅花”(《發現身邊的美好》)。短短7行詩,堆積了“葉”“影”“少年”“少女”“城門”“銀杏”“清晨”“夕陽”“木芙蓉”“樹”“葦草”“河堤”“游魚”“石頭”“梅花”等十數個意象,時光易逝,轉瞬既是陌生之物,“發現身邊的美好”在意象密植交雜中顯得多么倉促無奈!

馬寅木的另一個表現特征就是“時空錯陳”。時空在她那兒喜歡上下左右跳躍,這種跳躍和她頭腦里那些密植的意象又總是同時發生:“從東門到西門又從南門到北門\從華光樓到禮拜寺從靈城巖到上新街\即使千里,都要奔波去\……為一間房為一張床,為一本書\為一場夢的想”(《渡過生存期,才有資格談夢想》)。詩人在一個時空區域里尋覓不到她所要的,她只有到處不斷地尋覓,不管何時何地?!白钕矚g南津關杜甫和陸游的徘徊\寫下的詩句一定隱藏了不少陳年舊事\在藍家壩挖呀挖呀在某一天就會挖出\歲月埋下的易經桃花和不認識的甲骨白沙”(《古城上空,哪只碗也盛不下你的鄉愁》)。在現時中找不到的東西,她到歷時中去找;在地上找不到的東西,她到地下去找。這些年,馬寅木習慣了“詩意游走”的旅居生活,這種生活恰恰適合她不斷探尋發現的精神特質。反反復復從她熟悉如手紋的閬中本土,如《想念永和園的地窩》《再見楊家壩》《澗溪口,觀牧村》《霜降,在風水館》《云臺》《久照亭前》到本土以外的《錢溪三段》《青木川的煙館》《海石灣》《五朵梅客?!贰稄堃住贰豆淘?,我親愛的》《夜過青銅峽》《西海固的冬天》等?!疤μ\在太平缸外洇濕多少短命心事\馬燈在永夜里收藏了大量情殤\那只角落的陶瓶站成月下清影\偷花的盜賊在馬背上抽打無辜皮匠\佛號幽幽,琴音渺渺,蹄聲和著\罌粟的妖艷裊裊在風雷鎮芬芳谷地”(《魏氏宅院》)。此在的時空總不是她所要的時空,焦慮不得不日益加深。在漫長的尋找過程中,詩人自己也有了虛妄的形而上的總結:“被遺棄的生物與植物\經過時間與空間的嫁接\倒騰或者銜接,斷裂或者破碎\在澗溪或者海岸邊變幻,異時空\成另一種物質,恣意地結晶或者開放\成瑰麗的花朵”(《云臺,解讀路邊的一堆鵝卵石》)。既然詩人所尋找的此在沒有,而且她又不放棄,那么,詩人只有玩起“經過時間與空間的嫁接”的游戲,在她認為的“異時空”里去尋找“另一種物質”,長期生活在這樣莫名的虛妄中的柔弱的女詩人,怎么能不日益焦慮?

馬寅木“意象密植、時空錯陳”的創作特色,使得她的詩大多節奏急促,內涵和外延均非常脹實。前面說過,在詩人眼里,具有符合她內心獨特價值的此時此地此物既然已經不在,她只有到處去辨識和尋找。從她偶爾寫出的非常溫柔緩和單純干凈帶有結論性的作品中,我們知道她的所求永無結果,永在他方:

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

目不斜視看著自己的心臟,

感受它的跳動

那些穿越季節的鵲鳥

那些盛開的花草,那些

荒原上的山川河流,那些

金色的幽暗的陽光

那些活著的圣人逝去的亡人

在天地間嘈嘈切切,唧唧踽踽

述說和行走,指引著

心靈的走向

——《西海固的冬天》

縱觀馬寅木的作品,不難看出她的焦慮主要來自這個病理性時代:嘈雜擁擠、原鄉被污、生態盡毀、禮崩樂壞、真愛迷失……她在《元夕》中對當前的現實境況最疼痛地總結。一千多年前詩圣杜甫說出的“感時花濺淚”,看看當今也算一語成讖。馬寅木雖然只是一個纖弱女子,但她不哭不絕望,她以詩歌為靈媒,在她所種植的意象所親歷的時空中,用她細膩的觸覺敏銳的感知探測著世道的內核:“妖魔橫行的時代\請不要笑,也不要研究\不要想那些原木的最初,人和器物的\繁華和蒼涼\精神依然在木頭里,流傳”(《賣古董的異域風情》)。堅信才能堅持,才能明知結果無望也要行動:“道路有多漫長,季節深處就有多冷\還是把手袖進衣兜里,這樣\就可以儲藏一點溫暖\讓希望和愛,走得更遠”(《冬日》)。我曾在序她的詩集《一地月光》中說:“作為一個容易被情所困所惑的女性,特別是像馬寅木這樣對藝術孜孜追求的女性,對愛的要求當然要比常人所求更異,即追求唯美之愛。”如今,在這本即將付梓的新詩集中,馬寅木幾乎只用“親愛的”這三個泛愛的字就囊括了她對愛的“軟埋”并“活祭”:“今夜\所有愛情,都淹死在寬窄巷子傍墻的\那一口太平缸里”(《空空如也》),“太平缸”這一物象恰是當今時代最精妙的喻象。真善、真理、真愛雖然在現實中淪陷缺失,“內傷太深”且從不甘心的馬寅木一直在她的詩歌作品里滿世界尋找,并創建那屬于她心目中真實的存在圖像:

睡不著的時候,就開始數羊

在夢里種下一片草原

又一片草原

陽光照耀每一個角落

風兒輕輕吹過肥美的植物

羊們呼吸著濕潤

空氣,打著響鼻臥下

摟著她們柔軟的毛,日復一日

我就成了草原上的王

——《數羊》

2017年8月于閬中

品牌:寧夏黃河出版集團
上架時間:2021-04-29 18:05:51
出版社:陽光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寧夏黃河出版集團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珲春市| 运城市| 嘉定区| 富川| 阿拉善右旗| 余姚市| 西昌市| 光泽县| 宜兰市| 镇巴县| 旬阳县| 芷江| 通道| 广丰县| 鄂托克前旗| 绥滨县| 北海市| 蓬莱市| 庆城县| 绥中县| 叶城县| 政和县| 康马县| 白山市| 徐州市| 昌乐县| 新密市| 绍兴市| 新邵县| 二手房| 延长县| 龙陵县| 祁连县| 虹口区| 犍为县| 禄丰县| 方城县| 井陉县| 克山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