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熱眼中的世相(自序)
自從福塞爾的《格調》和《惡俗》翻譯出版以來,“格調”和“惡俗”這兩個詞就脫離了文本和語境,從名流的談吐到電視里的衛(wèi)生巾廣告用語,都在以“追求格調”為時尚的指南針。泡沫詞匯的泛濫畢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使不熟悉這類詞匯的大眾得到了語文智力開發(fā)。但結果可能就剩下惡俗了。看起來,偶然的出版事件并非偶然,“格調”的溫度太高,自然就進入了惡俗的地界。
這令我想起十年前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流行于人文知識分子當中的盛況,當時就流行小說中的一個主打詞——媚俗。現在,終于讓位于后來者啦。當這類詞語逐漸成為過去式以后,媚俗或惡俗卻繼續(xù)在更多人的作派當中生根發(fā)芽。
上半部指的是名流大腕、款爺、官員等等組成的強勢集團,在時尚迅速更替的當下,它們的很多作派反映出與道德倫理的種種抵牾和心機,實際上是惡俗的真切寫照;下半部指的是貧民、無知者以及整個弱勢群體,在渴望致富的本能沖動下,他們的言行舉止甚至談不上惡俗,而只剩下機關算盡的意味。就一個人而言,以肚臍為中分線,形而上的道貌岸然與形而下的每況愈下交相輝映,就構成了一個自洽的整體,這同樣是上半身與下半身的交錯。現在,這條結合線就是筆者的立腳點。
網絡上有句很響亮的流行語:沒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當然了,這話誰聽了誰也急。其實它的意思僅僅在于說明:網絡上的事兒都是虛擬的,我們并不知道是誰在跟自己套近乎顯親熱,弄不好,是只狗也說不定。這樣來看待這本書是可以的,并由此容易生發(fā)出“狗眼看人低”的結論。但話又說回來,狗眼看人低的另一個原因,是你的很多作派低級到了連狗也不屑的程度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應該明白,事情比自己估計的情況要嚴重得多……
蔣藍
2001年3月19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