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半部的惡俗(1)
- 上半部·下半部
- 蔣藍
- 9225字
- 2021-04-25 10:25:12
1
洞察秋毫的上半部人士,在宴席上從來就沒有忘記給大家祝酒。等著別人敬了五巡,自己才回敬一杯,雙方都滿意。上半部還有一些神來之筆,他會向為宴席服務的廚師、小姐、保安敬酒,這一借花獻佛的舉動,不但會讓請客的主人臉上放光,還會使下半部的人感動一生!
2
上半部的人工作時可以日理萬機,生活中卻總是深居簡出。這并不是忙于休息和學習,而是這個階層實在不喜歡被無故打擾。他們不可能隨意在家請客吃飯,陪來人去茶坊喝茶。下半部實在要登門拜訪,探視時間要短,話要少說,送禮要快捷,意思到了就行。但一定不要呈上工作報告,因為在家與在辦公室看同一份報告,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能會事倍功半!
3
反問句的功力,比陳述句兇險得多。
反問是一種突襲。你對領導說這個事情很好,領導聽了半天,說:“有什么好?”這就等于全盤否定了你的努力。
但在另外的語境中,反問句就變成了自我肯定——
大家都說這個事情有問題,領導聽了半天,說:“我看這個事情很好嘛!哼……?”這個逐漸升高的尾音如同一把亮出了一截鋒尖的匕首,寒光閃爍。一切都又從善如流了。
4
那種抄寫經典語錄幾百萬言、或者創(chuàng)作一幅長達幾千米的錦繡河山畫卷的書畫家,是極其明智的。更進一步,不用筆而用手指作畫、舌頭、掃帚作書,不用墨水偏要用鮮血。因為除此類技法外,他們實在沒有第二個辦法成為著名書畫家,借此進入上半部。
5
上半部的人物總體講還是比較寬容的,因為他們有資本不怕吃虧。無論是出自真心還是被迫,不懂得“吃虧是?!钡牡览砭陀斜磺宄隽械奈kU。因而,只要不是強人所難,上半部的人一般都會對危難中的求救者假以援手。這不是出于什么義舉,而是身份賦予他們的做派。
6
上半部教育下半部說,既不能講真話,又不要說假話,但是也不準默不做聲,最后還沒忘記提倡反對空話、廢話。下半部的人就問:那么這句話屬于什么話呢?
比《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高級得多的訓令,幽默了人們很多年。而且,遠遠不止是區(qū)區(qū)黑色幽默。
7
一件事情正兒八經商談了幾年也沒辦成,但經過幾十個回合的請客送禮,就水到渠成了。一些人認為上半部貪婪,其實是很大的誤會。
上半部并不喜歡請客送禮,他們根本不在乎!按著不辦,乃是在觀察、考驗辦事人一方的實力、策略、決心。下半部缺乏請客送禮的由頭,上半部怎么才能在酒酣耳熱、耳順之際聽取你的一腔抱負呢?因而,該付出的代價必須付出,何況事情最終辦成了,你一點也沒吃虧呀!
8
尊嚴,是上半部特殊的憑證。他們寧愿捐獻一筆錢,也不愿損失尊嚴。因而,下半部與之交往,就是委屈自己也一定要把面子給夠。禮多人不怪,事情不成仁義在,日后必有收獲。
9
進入上半部的女人,的確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她們待人親切,又保持難以靠近的距離,舉止做派拼命向持重沉穩(wěn)發(fā)展。結果呢,即使是美麗如花,也修煉得越來越缺少性別特征了。她們在向中性發(fā)展,觸發(fā)男人產生一點綺念的內容都沒有了。
這也是上半部的男人一般都娶出身普通的女人為妻的原因。
10
連兔子都不吃窩邊草,但老板卻不能自持,跟手下的女雇員有了那么一手。如果不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那就只能證明老板是想考驗一番自己的駕馭能耐。在女雇員開始跋扈、老板在眾人面前威信降低的同時,也將大大增加老板的娛樂支出——這比去找回樂子的成本高多了,還會增加被敲詐、被老婆發(fā)現(xiàn)、被同行小看的諸多危險。到頭來,無不以忍痛大放血恭送女雇員遠走高飛而結束。
既然是娛樂,就該到富有娛樂細胞的場所去玩,當當上帝,兩不相欠,不留后患。
11
造神的時代戀戀不舍地快要起身離去了。
在還神以人性的過程中,就讓下半部感嘆:真正的人比神更難靠近!因為,他們只不過由神壇回到了上半部,并繼續(xù)裝神弄鬼。
12
銀行實行實名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制止灰色收入的合理化。實際上,上半部的人是很少光顧銀行的。有閑錢早就投入到賺錢行業(yè)中去了,傻瓜才去存錢!腐敗分子不會此地無銀三百兩,去自投羅網。他們從來就是地主老財?shù)牡諅鞯茏?,不義之財統(tǒng)統(tǒng)埋在自家地下!很多兩袖清風的上半部,不是因為被小偷光顧才“偷”成了腐敗分子的嗎?
13
上半部的人士,在各自的生存空間里,卻有一些近似的作派。他們以堅硬的殘酷,在其周圍形成了崇敬與恐懼的氛圍。沒有這種殘酷,恐怕他們的其他杰出特點都發(fā)揮不了這么一種作用。人們是否喜歡他們,這是見仁見智的選擇;而人們是否感到恐懼,就全部取決于上半部人士的意志。
要達到如此的效果:上半部的人士必須與人保持距離,決不能與之稱兄道弟。即使與下人們親切握手,他們的手前臂一律向下斜伸著,像負了傷一樣;手掌一定要綿軟,但只能使對方握到手指尖,讓人感知其綿里藏針的可能性。如此,讓人既敬且畏,方可繼續(xù)自己的偉業(yè)。
14
這個人有問題!這話如果出自上半部之口,并不是說你有病,而是等于宣判了你前途的死刑。任你怎樣舍己為人學習雷鋒叔叔,在上半部看來,都不過是將問題復雜包裝的一種技巧而已。你連腥氣都沒聞到,就問題成堆了,到頭來卻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
可見,上半部所說的問題是極具內涵且引人聯(lián)想的。一不小心,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會弄成天大的問題。
15
上半部發(fā)明了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表達方式:名詞+好!比如——人民公社好!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這是極其強烈的個人化表達,一個好字透露出了極度的尊嚴和氣勢。現(xiàn)在,一個股長也可以對僅有的兩名手下說,我看這只野雞很好!下屬根本不明白好在哪里,只知道野雞也有兩只腳,反正好就是了。
來自上半部的聲音,總是很簡約,絕對不能挑明實質。因為一旦講得一清二楚,就容易被下半部抓住一點,不及其余,給人水平不高的印象。你向上半部匯報工作,他們嘴里答應著“好、好、好”幾十次,并不是在夸獎你。而是一下找不到詞匯,只能用單音節(jié)的發(fā)音來強迫活動思維,不讓自己睡著了,是下達指示前的熱身運動。也許,你一點也不好啊。這就是為什么要學習文件五十遍以上才能透徹領會精神的原因了。
16
一句西諺說,富人想上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實際上,富人們從來就沒有想過上天堂這類務虛的事。
話又說回來,富人要上天堂也不是什么難事。出大價錢把針眼做得比駱駝還大些,不就行了嗎?
17
厚黑教主李宗吾講的“真經”是——臉要厚,心要黑。下半部的人更上層樓,追求穩(wěn)、準、狠。穩(wěn)即道貌岸然,狠即心狠手毒,準就大有講究了。有時是瞄準上半部羞澀的囊中,有時是大舔他們老婆的腳背,有時是尋著大老板的目光拉拉皮條。所謂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是也。
關系就是生產力,但??心瞎喜恢獜哪睦锵驴冢诔H伺c上半部的關系遠沒有達成默契的時候,就胡亂打上門去套關系,上半部的人會問你:我跟你有什么男女關系?
18
大躍進年代,搞經濟建設講求四個字——“多、快、好、省”。仔細想想,四個字的四個意思既相互重復,又相互矛盾,四個字就預示了一場鬧劇。老百姓說得實惠得多——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釣魚還要舍得撒窩子噻!在當下,不是還有很多來自上半部的這類自相矛盾的指令嗎?
試想,天下哪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妙論呢?
19
上半部布置的事情,你用盡吃奶的力氣,事情只成功了一半。上司就皺起了眉頭:咋不辦成?!實質是全盤否決了你的努力。
你把這個職責就是動口的家伙恨得牙癢癢的,但是你必須向他鞠躬,感謝他的教誨,批評就是動力。你把淚水隱藏在汗水里,從頭再來。你知道:不辦咋成……
20
記得西方有一位哲人說過,名望有時就像是一種蘑菇,它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因為它沒有根居然還能成長。這比之于我們的上半部,就小巫見大巫了。
一截腦滿腸肥的木頭坐在眾人景仰的位置上,他的根須卻縱橫交錯,直通人心。這并非是他的神通。乃是有太多景仰這個位置而不管座位上是誰的下半部勇當觸須。這一既不能同甘也不會共苦的網絡,卻比網絡時代還要迅捷和準確。這難道不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奇跡嗎?
21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罵聲不絕,這是指小文人的勾當。進入上半部的大文人則是韜光養(yǎng)晦,口不臧否人物。可素來官官相護,一團和氣,卻是指所有的官員。
說小文人可憐,就在這里。
說上半部可敬可畏,其實,還不在這里。
22
一當進入了上半部的人,對那些羞于提及的經歷,現(xiàn)在不但可以從容道出,而且還要進一步自貶,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億萬富翁承認起家時只有5塊錢;著名作家承認自己小學都沒畢業(yè),或干脆就沒進過校門;明星則感嘆曾經打著赤腳上學;領導就回憶是如何擦掉腳上的泥、8歲就參加了革命……反差越大,越讓下半部的人羞愧,更平添了崇敬的力量。
23
上半部的人,不可能冒失言之險去交往同級別或者更高領域的人物為朋友。他喜歡結交那些毫無地位的人。他不慍不喜于行色,給人親切、暢所欲言的寬松暗示。對他來說,施以友情也是牢固群眾基礎的方式,而且能夠聽見很多對自己有益的小道消息。通常,小道消息往往極其迅速、準確,正是上半部最需要的。
24
上半部人士必須退下來的時候,在慣性作用力下往往剎不住車。但人還沒走,茶就涼了,他會感慨:我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其實他說的是一回事。
一個人要干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就難免會犯錯誤。因而,對一些上半部的人士來講,能夠一生不干實事,也不說三道四,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功勞了。
25
包養(yǎng)金絲雀是勢利階層的時尚休閑方式,就跟窮人買只鳥來娛情一樣。如果他們換把椅子坐,上半部的人仍可以溜鳥,等待東山再起。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氣度和心理素質;但窮人一有錢就可能沖進妓院暴飲暴食。這就是暴發(fā)戶永遠進入不了上半部的本質原因。上半部的人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就跟干革命一樣,來不得半點虛假。
26
容易發(fā)現(xiàn),最有力的人都是上半部的發(fā)言人。他們可以慷慨激昂地念完一卷衛(wèi)生紙厚的發(fā)言稿,還沒喝一口水熄熄火。讓聽眾疑心他流暢的快感是因為排泄器官堵塞了,才從嘴巴倒灌出來。
表達宏大激情是時代賦予他們的特權,也是他們的職責。明朝大作家張潮說:“鏡不幸而遇嫫母,硯不幸而遇俗子,劍不幸而遇庸將,皆無可奈何之事。”我們說,有宏大激情的發(fā)言人不幸遇上了耳背的年代,人們全部都在拼命賺錢、找樂子!
27
在現(xiàn)在的女人看來,雷鋒、王杰不一定是英雄。這并不是說他們不是英雄,而是以前的英雄只有一種標準。現(xiàn)在,商海英雄、數(shù)字英雄、股海英雄、網絡英雄、知識英雄紛紛浮出海面,連未來英雄也提前出山,這讓更多的俗人,圓了“英雄遇美人”的舊夢。
可惜的是,英雄畢竟只有一種。是不帶定語修飾的那種。
28
也許是出于對歷史的誤會,一些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一旦進入上半部,總是技癢難耐。走到企業(yè)就揮毫題詞,走到風景區(qū)就寫首古體詩詞,考察回來沒忘了寫篇游記,時常見諸報刊,有的還結集出版,廣為流布。
當人們讀到“我到榮縣去出差,一路風景不夠看”之類的力作時,上半部的同僚驚嘆其才華;老百姓驚訝其對民情的認真體察;作家們只能驚詫其大無畏的勇氣了。
上半部自然可以有自己的業(yè)余愛好,但最好不要把一己的娛樂建立在大眾的忍耐之上,甚至將別人的寬容視為一種繼續(xù)奮筆疾書的動力!
29
有句老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身后就站著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
也可以講,上半部的男人身后站著一幫風姿綽約的女人。我們從來就沒見過上半部的男人不喜歡靚女的先例。那就不妨這樣說,不喜歡美色的男人幾乎是注定進入不了上半部的。
上半部對女色的欣賞,并不一定非要想得那么骯臟,非要用娛樂業(yè)的惡劣例證予以猜度。他們希望的是一種精神體操或感情太極拳,他們需要在觥籌交錯或翩翩起舞中,領略女色對自己的傾倒,從而激活潛藏的性力和創(chuàng)造力。
30
齷齪骯臟的勾當歷來都發(fā)生在宮闈之間。這也成為了開啟民智與世風效仿的緣由。
可是,收拾局面的工作卻往往是從下半部開始的,越往金字塔上部收縮,因懸空而牽扯掣肘太多,甚至還可能波及到清查者自身,最后就不了了之?;蛘咔宀檎哂植辉竿O聛?,那就又從下半部開始重新收拾舊山河。無論下半部解決得如何干凈,上面都是病入膏肓。
不妨作個比喻,一對赤身裸體的男女,突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首先找塊遮羞布擋住私處。但他們的上半部里,卻洶涌著滿腦殼的黃色!真是欲罷不能,欲想還休……
31
一本時尚指導性著作說,在商業(yè)事務中,“上流社會人士”必須具有七項技能——1、尊敬;2、容忍含義不明的言行;3、同“人”處好關系;4、做到不輕易下判斷;5、觀點的個性化;6、同情;7、堅持。
如此“七項全能”全面發(fā)展的上流社會人士,大概還沒有從我們當中出現(xiàn)的任何可能性。我們的上流社會只要出示勢、利兩種東西,就可憑票入場。倒是有一點提醒我們,能夠“堅持”“做到不輕易下判斷”,遇事就沉吟,絕不表態(tài),倒是上半部的共同特征。
32
所謂“運籌于幃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計謀,并不一定就偉大光榮、英明神智。而是上半部的首腦們太深諳人與事物的本質了。
一件事情的出現(xiàn),事情本身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自身的運轉。把事情拖下去,研究研究再研究,實質上他們一點也沒研究,不過是在等待,等待到人與事已經暴露出很多本質時,才因勢利導地四兩撥千斤!一只瓜熟了,不必動手,而要在饑餓狀態(tài)等待瓜熟蒂落,才是首腦們的真功!
下半部卻做不到火鏟落到腳背還可以研究研究問題。功夫太淺了,就只能當炮灰。
33
在下半部與上半部的禮尚往來當中,下半部奉送的禮品,往往是自己從來就不敢奢侈過問的東西;而上半部收禮收順了手,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意思,賞賜給下半部的多是自己不想要、多得不勝其煩的東西!
其實,上半部并不一定非要收受下半部的重禮,他要的是那一份“忠心”;而下半部卻一定不能拒絕上半部的小小禮品,因為個中體現(xiàn)了“愛心”。
34
搞音樂出身的著名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曾解釋道:以往的人文科學之注意主旋律,而不注意變奏曲。實際上,在一個樂章中占有最大比重的是變奏曲,有時它甚至淹沒了主旋律。所以真正的欣賞和演奏的功夫,其實都是放在變奏曲而非主旋律上。
可是,上半部的人總是看好主旋律而輕視變奏曲。比如,當一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旋律的時候,卻要突出主旋律,極易成為指揮家的獨舞表演。音樂會變成了獨舞晚會,而且,臺下既沒有樂隊,只有正在退票的觀眾。
35
上半部雖然視宴請、娛樂為常事,但極其講究赴宴的人員構成、宴席水平、赴宴時間以及座位的安排。如果有比自己更高規(guī)格的人物參加,那就必須提早一點到達,坐在面對門口的主位旁邊;如果是勉為其難又不得不出席的宴請,那就晚一點去,讓一桌人在茶水洗腸的等候中進一步增加對自己百忙中抽出時間踐約的尊敬;如果上半部的人士帶妻子一同前往某人家宴的話,這已經是最高規(guī)格的賞臉了。不僅蓬蓽生輝,而且還摻和有親情,這也只有在上半部對爆發(fā)戶或特殊人物有所求助時,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垂青”之舉。
36
在《莊子·說劍》當中,莊子講述的三把劍看來均已擊中了趙文王的要害。天子劍,長;諸侯劍,中;庶民劍,短。
但莊子和趙文王都不是理想的劍客名家。以莊子的書生眼光,談論的自然是用心殺人的誅心之劍。這就是形而上之劍與形而下之劍的紙上談兵了。當一個人已經鋒利如劍鋒時,大概就不會去著意計較劍的長短。
心智的鋒芒,如果缺乏實際的劍光的洗禮和磨礪,又怎么能獲得王者之劍的駕馭快感呢?
那些金屬的純響,是任何音響也無從模擬并讓人感受教化的。因此,在歷史關鍵的抉擇中,往往都是上半部利用庶民劍的刃口,以最具現(xiàn)實性和威脅性的搏殺,割舍世界的命運。所謂攻心為上,用心殺人,即便是一次愚蠢的行為,也足以影響格局幾十年!可以發(fā)現(xiàn),并不在于哪把劍的長短,而在于哪柄劍距離對手的咽喉最近!
37
例行的時事學習,規(guī)矩是每人分發(fā)一份資料,然后聽學習組長朗讀相同的文件,還兼教大家識字。一邊聽,一邊看,耳到眼到,就出現(xiàn)了幻覺,覺得聽到與看到的文字,指的是兩件完全無關的事。
談學習體會時,我一律從文件上有“但是……”的地方開始現(xiàn)炒現(xiàn)賣,深得領導、同事的欽佩,被評為積極分子,獎茶杯一個。
38
容易發(fā)現(xiàn),高大的樹木都是長在樹林里,不可能單個兒長在光禿禿的山坡或山頂。原因并不在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而是山地根本就缺乏讓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條件。
上半部就如同一片樹林,那些更為出眾的人物之所以行高于人,還在于他不但處理好了前后左右的關系,還花費心血處理著來自下半部的關系。猶如一棵榕樹,很多藤蔓氣根纏繞在樹上,既依靠大樹,又拼命為它穩(wěn)住根基,就比別的樹木強壯偉岸得多!
39
廣告,只不過想解開你的錢袋。而一些上半部的意志,卻是要強行免費解開你的褲帶和解開你的腦袋。
對下半部而言,反倒是錢袋要緊。
40
士可殺而不可辱。如今敢做“士”的只怕是少得絕了種。尤其是最愛叨嘮著這句古話的知識分子。
文化大革命中,當梁漱溟講出這句話時,攻擊他的革命群眾竟然都罷了手。后人評價梁是當代最后一位大儒,道理多在于他外圣內王的風骨。
當代知識分子其實最缺乏的,就是禪宗大師惠可那種斷臂求悟的意志,那種朝聞道、夕可死的凜然精神!他們在道統(tǒng)依附與學統(tǒng)獨立之間徘徊,絕大部分投入前者,剩下的人最后都把自己變成為兩不歸的蝙蝠。
41
上半部的人都喜歡散步。散步跟走路有天大的區(qū)別。走路是為了節(jié)約車費的行為。散步也不是為了健身、思考,實在是這一身份驅使著自己的腳!不是八字腳也要走出點方步的氣勢?;▓@下著雨,在辦公室也可以雙手反剪或者卡著腰桿來回度步。穿著中山服的話,就把下面的扣子解開,只剩領口處的一顆扣著;是西裝的話,就解開領帶結,但不能取掉。
這種造型怎么不是憂國憂民、胸羅萬象的姿態(tài)呢?
42
上半部社會猶如一列高速列車。由于票價昂貴,利用出眾的歌喉、美色成為明星,顯示過人的才華成為名人,是下半部的人登上列車的通行證。但這些人的“血統(tǒng)”與上半部本無什么關系,自己的做派風格與上半部難以水乳交融。上半部是把他們當做玩偶才將其接納的。躋身于上半部卻是另類,再犯錯誤,就有被趕下列車的危險。
43
人們經常洗耳恭聽上半部的講話,講企業(yè)經濟形勢大好,講計劃生育任重而道遠。嘴里不忘夾雜多國語言和專業(yè)術語,聽得大伙一愣一愣的,更加敬佩上半部的德才兼?zhèn)洹J裁催_摩克利斯之劍、嘎馬刀、CI策劃、MBA學制、PC機、紅移、狄拉格海洋、伊妹兒。他們懂不懂不要緊,大家聽不聽得懂也無關緊要,講得出來本身就是一種功夫。但把加入WTO說成加入WC,也不麻煩,活躍了氣氛,使馬拉松會議可以繼續(xù)下去!
44
讓上半部頭痛的女人多半是來自社會底層的交際花。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她的主,但又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身份和氣度。真要讓交際花上床,成本可就太高昂了。雖然交際花沒什么內容,但一當?shù)米铮茐牧ν质求@人的。因此,寧可義務為她辦事、蝕財免去無妄之災,也不值得招惹她們。
45
上半部的男人在感情生活里,不可能達到女人體悟情感的深度。因為分解他們感情的東西太多,值得牽掛的事情也太多了。他們對女人的需要主要還是形式多于內容,貪多嚼不爛。但消化不了也絕不會分給你一杯羹。他們甚至可以從女人身上爬起來興奮地宣布:我剛剛想好了一個賺錢計劃!
46
上半部也有很多撒嬌癥狀,比如一些文化、經濟、技術官僚,有著編審、專業(yè)作家、作曲家、研究員一類頭銜的人,成年累月進行著學術交流、會議、采風、講座、考察活動,時不時地向單位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不答應,那就是沒有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就以要調離、要跳槽、要封筆相要挾??墒牵麄兪裁匆矊懖怀?、編不了,研究研究倒是可以不斷進行,工作全由小編輯、小文人、助理們默默無聞地干完了,再由他們來辛苦地“領銜”成果。他們連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江湖義氣都遠遠沒達到,卻一直就是當今各自領域牢牢控制著麥克風的權力話語發(fā)布人。
47
明星和領導給公眾形成了一種讓人自慚的心理壓力。在公開場合,為了與群眾打成一片,證明自己的生活水準跟大家相仿,明星幾乎從不化妝,更顯樸素,領導則穿起舊軍大衣四處握手,群眾感動得手都舍不得洗,反而進一步增加了內在的貴賤距離。這正是上半部的傳統(tǒng)套路。
48
上半部的人一般不坐人力車,也不在鞋攤上擦皮鞋,更不會在風景區(qū)乘滑竿。遇到乞丐討錢他們總是繞道而行。平時汽車坐夠了,走走路,活動一番筋骨,這叫安步當車;至于擦皮鞋,保姆早就擦好了;他們可以向母校、上山下鄉(xiāng)時的農村捐獻一大筆錢,至少可以讓人們記住他好幾十年。從這一隱一顯當中,就不難看出上半部的修養(yǎng)與心機,之所以有現(xiàn)在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
49
墮落,本義是指從上到下的墜落過程。以前一律跟女人聯(lián)系在一起。
現(xiàn)在,卻只跟上半部有關。老百姓哪里墮落得起呀!
50
酒后吐真言。酒后也吐狂言,甚至大吐特吐偽言。
“裝醉”是上半部過五關斬六將的不二法門。他們能夠講出一番結結巴巴的掏心窩的話,在一副醉眼迷離的狀態(tài)中窺視聆聽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如此強大的感染下,下半部的血都被這番情狀、言語點燃了,自然會兩肋插刀,萬死不辭。下半部真是好打整,幾顆鹽巴就放咸啦!
51
“我們認為”,“我們一致同意”,“我們的方針是……”是上半部加重語氣以增強說服力的技巧。這個時候,小我的意愿就是大我的意志。其區(qū)別在于,上半部視我們的妻、女、錢、財,也是他自己的小蜜或存款。
正所謂你的就是我的,但我的還是我的。
52
空前的困境令一個集體施盡招數(shù)仍不得解脫,毛遂自薦者就出現(xiàn)了。他們都是歷來不受關注的人,但企圖想獲得危難之中一顯身手的權力,比本身能力大小要嚴重得多!何況,上半部不會容忍,將集體的命運和自己的職位交給不被信任者去一試身手。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很多事即使捂爛了又何妨!不是自己無能,而是敵人太狡猾。何況造成的過失都是以集體名義承擔的。
53
著名的管理經典《彼德原理》的實質是:一個人終將升遷到他無法勝任的職位。移植過來,就顯示出老外傻不雞雞的。上半部明明知道他是個弱智,是個顛三倒四的家伙,卻一邊嘲弄他,一邊重用他,提拔他。在一驚一乍中,使一個最大優(yōu)點就是聽話的混蛋,升遷到他想都不敢想象的職位。
54
名貴樹木本來有很多用途,可偏偏被用做棺木。
有些人志大才疏,被稍加點化,也順理成章地被移作棟梁之材。如此速成人材,就該是百年樹木,一年或幾個月就可樹人了。
偉大的人物雖然屈指可數(shù),可是已經令人們目不暇接了。
55
四川人有很多惡毒的俗語,如:“遠看像朵花,近看是坨牛屎粑”。
有些上半部的人近看還算個人物,可一登高展覽,遠看就根本不是個東西了。
56
在所有懲罰里,“洗腦”是最文明的工程。
把勇士洗腦成惡棍都可以忍受。
把美女洗腦成干部才是使人不寒而栗的事情。她的下屬們就快要被洗白了。
57
上半部喜歡在消費場所以“記帳”的方式來顯示力度,這并非企圖賴帳之舉,而是他們時時想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信譽和個人價值,這點區(qū)區(qū)小帳,跟自己的聲望相比,簡直是九牛之一毛!
上半部還明白有兩種帳絕對不能欠。
一是賭帳,一是嫖帳。
但喜歡在瓜瓢上記帳的,卻都是視金錢如糞土的腐敗分子!
58
下半部的小生意人斤斤計較。上半部的大老板從不承認自己的功利,跟公仆們不承認想獲得升遷一樣,但均異口同聲地承認是為了事業(yè)。
在事業(yè)的名義下,還有什么不能干的事?!
59
名聲,是社會向公眾拋出的一只繡球,老弱病殘都一擁而上了。奪得繡球的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忘記了一件事——
這只繡球并不意味著單純的御用和御女!而是自己首先要脫下褲子來,擺在那里讓上半部“操練”,交出初夜權!然后,穿上了黃馬褂,名人才擁有亂操大眾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