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創客智能電子制作
最新章節:
21.9 處理股票盒子的顯示
“i創客”諧音為“愛創客”,也可以解讀為“我是創客”。創客的奇思妙想和豐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本系列圖書將為讀者介紹創意作品、弘揚創客文化,幫助讀者把心中的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本書匯集了多位創客在開源制作項目上的成果,從硬件到軟件,內容豐富。書中不僅包括充滿奇趣的創意小制作,如用膠卷相機改裝的數碼相機、電視游戲機、夢幻光立方、3D旋轉顯示裝置、盜夢陀螺、體感遙控直升飛機等;也包含有一定實用性和技術含量的智能硬件和設備,如核輻射探測儀、藍牙手表、激光投影鍵盤、微型激光雕刻機、并聯臂3D打印機、微型四軸飛行器等。本書操作步驟清晰、圖片簡明、可操作性強,內容不僅適合創客空間作為開辦工作坊活動的參考,也適合愛好者個人參照DIY。
- 21.9 處理股票盒子的顯示 更新時間:2021-01-06 18:07:48
- 21.8 處理智能網關的服務器通信
- 21.7 處理智能網關的嵌入式網頁
- 21.6 BLE智能網關
- 21.5 程序下載與測試
- 21.4 焊接組裝步驟
- 21.3.3 PCB設計
- 21.3.2 硬件架構
- 21.3.1 設計思路
- 21.3 設計過程
- 21.2 Smart StockBox
- 21.1 項目簡介
- 21 智能股票盒子Smart StockBox
- 20.7 思路擴展
- 20.6.2 BLE Gateway部分
- 20.6.1 Smart AirBox部分
- 20.6 程序設計
- 20.5.4 測試過程
- 20.5.3 焊接過程
- 20.5.2 硬件設計
- 20.5.1 設計思路
- 20.5 BLE以太網網關
- 20.4 焊接過程
- 20.3.3 PCB設計
- 20.3.2 硬件架構
- 20.3.1 設計思路
- 20.3 設計過程
- 20.2 空氣質量檢測節點——Smart AirBox
- 20.1 項目簡介
- 20 空氣質量在線檢測系統
- 19.6.3 未來設想
- 19.6.2 不足之處
- 19.6.1 成功經驗
- 19.6 項目總結
- 19.5 設備的回收與分析
- 19.4 氣球的放飛
- 19.3.5 探測器的最終組裝與系統驗收
- 19.3.4 測試降落傘
- 19.3.3 遠距離圖像傳輸實驗
- 19.3.2 地面接收系統的組裝
- 19.3.1 機載模塊的組裝與電路連接
- 19.3 探測器的制作及調試
- 19.2.8 機載電池的選擇
- 19.2.7 地面接收設備的選擇
- 19.2.6 氣球的選擇
- 19.2.5 回收設備(GPS追蹤器)的選擇
- 19.2.4 圖像傳輸模塊的選擇
- 19.2.3 搭載系統的設計
- 19.2.2 回收方式的選擇
- 19.2.1 氣球的填充氣體的選擇
- 19.2 方案的設計與器材的選擇
- 19.1 項目的緣起
- 19 高空漫步計劃——給地球拍張大頭照
- 18.6 成果
- 18.5 軟件移植
- 18.4 驅動編寫
- 18.3 焊接PCB
- 18.2 電路設計
- 18.1 硬件選型 & 外殼設計
- 18 設計一個基于STM32的可編程圖形計算器
- 17.6 感受
- 17.5.2 供電部分的焊接
- 17.5.1 樹莓派主板部分的安裝
- 17.5 液晶顯示屏部分的安裝
- 17.4 安裝
- 17.3.4 手鉆
- 17.3.3 雕刻刀、工具刀
- 17.3.2 鋼尺
- 17.3.1 切割墊板
- 17.3 制作外殼
- 17.2 設計
- 17.1.14 雙面膠、膠布、膠水
- 17.1.13 銅柱、螺絲、螺母
- 17.1.12 ABS板
- 17.1.11 開關
- 17.1.10 GPIO擴展延長線
- 17.1.9 USB集線器
- 17.1.8 RJ45延長線
- 17.1.7 充電寶
- 17.1.6 HDMI超軟排線
- 17.1.5 TF/SD卡
- 17.1.4 純銅散熱片
- 17.1.3 USB無線網卡
- 17.1.2 觸摸液晶屏
- 17.1.1 樹莓派主板
- 17.1 準備
- 17 用樹莓派DIY平板電腦
- 16.7.2 試飛
- 16.7.1 調試
- 16.7 調試及試飛
- 16.6 軟件編程思路
- 16.5.2 改造方法
- 16.5.1 元器件準備
- 16.5 自制遙控器
- 16.4 控制原理
- 16.3 知識儲備
- 16.2 完成效果
- 16.1.8 電機保護底座
- 16.1.7 PCB設計
- 16.1.6 電池
- 16.1.5 電機和螺旋槳
- 16.1.4 電機驅動模塊——AP2306AGN
- 16.1.3 無線模塊——微型NRF24L01模塊
- 16.1.2 六軸陀螺儀加速度計——MPU6050
- 16.1.1 控制芯片——STM32F103C8T6
- 16.1 元器件準備
- 16 自制微型四軸飛行器
- 15.5 上位機程序及Kinect算法設計
- 15.4 搭建測試平臺
- 15.3 數字電位器的使用方法
- 15.2 間接控制遙控器
- 15.1 通信
- 15 體感遙控直升飛機的制作
- 14.6.3 3D空間中兩點距離的計算與應用
- 14.6.2 繪制人體軀干
- 14.6.1 用Kinect繪制深度圖
- 14.6 基礎教程
- 14.5 實例測試
- 14.4.2 SimpleOpenNI1.96版本Processing平臺搭建
- 14.4.1 SimpleOpenNI 0.27版本Processing平臺搭建
- 14.4 開發平臺搭建
- 14.3 需要的基本器材及準備
- 14.2 Kinect的硬件構成及原理
- 14.1 我將帶領大家做什么
- 14 Kinect人機交互入門
- 13.3 用蠟質耗材制作PCB
- 13.2 打印蠟模并失蠟鑄造金屬物品
- 13.1 蠟質打印耗材的制作
- 13 用蠟質耗材進行3D打印
- 12.3 總結
- 12.2.3 程序設計
- 12.2.2 底層電路的設計
- 12.2.1 系統工作流程
- 12.2 控制篇
- 12.1 結構篇
- 12 1000元自制并聯臂3D打印機
- 11.6 未來的改進
- 11.5 整機測試
- 11.4 設計思路
- 11.3 木質機身的設計與制作
- 11.2 電機驅動電路的測試
- 11.1 電機驅動電路的制作
- 11 誰都可以做微型激光雕刻機
- 10.5.3 下一步工作
- 10.5.2 性能評價
- 10.5.1 成本分析
- 10.5 討論和下一步工作
- 10.4.7 程序總體界面和完成圖
- 10.4.6 檢測手指對桌面的壓力與多點觸摸板應用
- 10.4.5 鍵盤事件模擬注入
- 10.4.4 按鍵映射和校正
- 10.4.3 手指坐標計算和校正
- 10.4.2 興趣點提取
- 10.4.1 前期視覺處理
- 10.4 視覺算法的設計和程序的編寫
- 10.3.4 總體安裝
- 10.3.3 電子系統的制作
- 10.3.2 攝像頭改裝
- 10.3.1 元器件選擇
- 10.3 激光投影鍵盤的制作過程
- 10.2.4 系統框圖
- 10.2.3 判斷并產生對應的按鍵事件
- 10.2.2 識別鍵盤輸入事件
- 10.2.1 產生鍵盤畫面
- 10.2 原理分析
- 10.1 簡介
- 10 低成本激光投影虛擬鍵盤自制攻略
- 9.9.3 基于3D點云進行物體識別
- 9.9.2 提高掃描精度和速度
- 9.9.1 進行多視角掃描,并合成為一個全局點云
- 9.9 下一步工作
- 9.8 結果和討論
- 9.7.2 測距參數校正
- 9.7.1 攝像頭校正
- 9.7 校正
- 9.6.2 渲染點云
- 9.6.1 圖像處理
- 9.6 圖像處理和渲染
- 9.5.4 數碼管驅動邏輯
- 9.5.3 舵機驅動邏輯
- 9.5.2 HID-USB設備的模擬及與PC通信
- 9.5.1 固件實現的功能
- 9.5 固件以及PC通信
- 9.4.8 總裝
- 9.4.7 制作角度手工控制面板
- 9.4.6 擴充RP USB Connector
- 9.4.5 米字LED數碼管的驅動
- 9.4.4 電子系統的制作
- 9.4.3 底座和舵機安裝
- 9.4.2 制作激光器、攝像頭的固定平臺
- 9.4.1 對攝像頭的改裝
- 9.4 機械和結構部分
- 9.3.2 安裝考慮
- 9.3.1 核心元件原型
- 9.3 設備設計
- 9.2.7 校正和求解三角測距所用參數
- 9.2.6 攝像頭校正
- 9.2.5 激光光點像素坐標確定和求解
- 9.2.4 3D激光掃描的原理
- 9.2.3 2D激光雷達的原理和性能制約因素
- 9.2.2 決定單點激光測距性能的因素
- 9.2.1 使用單點激光進行三角測距
- 9.2 原理和算法
- 9.1.2 低成本的方案
- 9.1.1 市場現狀
- 9.1 激光掃描儀/雷達簡介
- 09 自制低成本激光3D掃描測距儀
- 8.3 項目總結
- 8.2.2 手機App
- 8.2.1 Arduino程序
- 8.2 軟件設計
- 8.1.5 硬件連接
- 8.1.4 中文字庫芯片
- 8.1.3 藍牙模塊
- 8.1.2 屏幕的選擇
- 8.1.1 平臺的選擇
- 8.1 硬件設計
- 08 模仿然后超越,做自己的藍牙手表!
- 7.8 后記
- 7.7 涂裝
- 7.6 固定系統的制作
- 7.5 控制系統的制作
- 7.4 燈光系統的制作
- 7.3 炮塔系統的改造
- 7.2 履帶動力系統的改造
- 7.1 懸掛系統的改造
- 07 讓靜態軍用車輛模型動起來
- 06 磁懸浮“盜夢陀螺”
- 5.7 寫在最后
- 5.6 關于輻射劑量
- 5.5 見證奇跡的時刻
- 5.4.5 總裝
- 5.4.4 蓋革管探頭及固定
- 5.4.3 主控板和電池盒的固定
- 5.4.2 面板元器件的安裝
- 5.4.1 面板設計及開孔
- 5.4 外殼設計與總裝
- 5.3.6 Arduino的供電
- 5.3.5 程序,可以很簡單
- 5.3.4 Arduino擴展板的制作
- 5.3.3 Arduino閃亮登場
- 5.3.2 整形,脈沖可以更美的
- 5.3.1 電力,你要hold住
- 5.3 基于Arduino的電路及程序設計
- 5.2.3 劑量換算“沒那么簡單”
- 5.2.2 聽,那是來自核輻射的聲音
- 5.2.1 掀起“蓋革計數管”的蓋頭來
- 5.2 蓋革計數器
- 5.1 放射現象及其探測技術
- 05 核輻射探測儀DIY
- 4.7 后記
- 4.6 需要改進的地方
- 4.5 安裝調試
- 4.4 程序部分
- 4.3.5 底座盒
- 4.3.4 電機
- 4.3.3 控制板
- 4.3.2 顯示板
- 4.3.1 電源供給和接收板
- 4.3 硬件制作
- 4.2 裝置組成
- 4.1 顯示原理
- 04 3D旋轉顯示裝置
- 3.2 程序設計思路
- 3.1 制作步驟
- 03 洞洞板上的4×4×4夢幻光立方
- 2.7 改進
- 2.6 硬件電路
- 2.5 游戲的文字和聲效
- 2.4 游戲邏輯
- 2.3 游戲畫面的繪制
- 2.2 彈道的計算
- 2.1 準備工作
- 02 70后的電視游戲機制作分享
- 1.3 參與和分享才是最重要的
- 1.2 改裝過程
- 1.1 從思考里得出靈感
- 01 從膠卷到數碼,LOMO相機華麗變身
- 序言 那些開源硬件引發的創意
- 內容提要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提要
- 序言 那些開源硬件引發的創意
- 01 從膠卷到數碼,LOMO相機華麗變身
- 1.1 從思考里得出靈感
- 1.2 改裝過程
- 1.3 參與和分享才是最重要的
- 02 70后的電視游戲機制作分享
- 2.1 準備工作
- 2.2 彈道的計算
- 2.3 游戲畫面的繪制
- 2.4 游戲邏輯
- 2.5 游戲的文字和聲效
- 2.6 硬件電路
- 2.7 改進
- 03 洞洞板上的4×4×4夢幻光立方
- 3.1 制作步驟
- 3.2 程序設計思路
- 04 3D旋轉顯示裝置
- 4.1 顯示原理
- 4.2 裝置組成
- 4.3 硬件制作
- 4.3.1 電源供給和接收板
- 4.3.2 顯示板
- 4.3.3 控制板
- 4.3.4 電機
- 4.3.5 底座盒
- 4.4 程序部分
- 4.5 安裝調試
- 4.6 需要改進的地方
- 4.7 后記
- 05 核輻射探測儀DIY
- 5.1 放射現象及其探測技術
- 5.2 蓋革計數器
- 5.2.1 掀起“蓋革計數管”的蓋頭來
- 5.2.2 聽,那是來自核輻射的聲音
- 5.2.3 劑量換算“沒那么簡單”
- 5.3 基于Arduino的電路及程序設計
- 5.3.1 電力,你要hold住
- 5.3.2 整形,脈沖可以更美的
- 5.3.3 Arduino閃亮登場
- 5.3.4 Arduino擴展板的制作
- 5.3.5 程序,可以很簡單
- 5.3.6 Arduino的供電
- 5.4 外殼設計與總裝
- 5.4.1 面板設計及開孔
- 5.4.2 面板元器件的安裝
- 5.4.3 主控板和電池盒的固定
- 5.4.4 蓋革管探頭及固定
- 5.4.5 總裝
- 5.5 見證奇跡的時刻
- 5.6 關于輻射劑量
- 5.7 寫在最后
- 06 磁懸浮“盜夢陀螺”
- 07 讓靜態軍用車輛模型動起來
- 7.1 懸掛系統的改造
- 7.2 履帶動力系統的改造
- 7.3 炮塔系統的改造
- 7.4 燈光系統的制作
- 7.5 控制系統的制作
- 7.6 固定系統的制作
- 7.7 涂裝
- 7.8 后記
- 08 模仿然后超越,做自己的藍牙手表!
- 8.1 硬件設計
- 8.1.1 平臺的選擇
- 8.1.2 屏幕的選擇
- 8.1.3 藍牙模塊
- 8.1.4 中文字庫芯片
- 8.1.5 硬件連接
- 8.2 軟件設計
- 8.2.1 Arduino程序
- 8.2.2 手機App
- 8.3 項目總結
- 09 自制低成本激光3D掃描測距儀
- 9.1 激光掃描儀/雷達簡介
- 9.1.1 市場現狀
- 9.1.2 低成本的方案
- 9.2 原理和算法
- 9.2.1 使用單點激光進行三角測距
- 9.2.2 決定單點激光測距性能的因素
- 9.2.3 2D激光雷達的原理和性能制約因素
- 9.2.4 3D激光掃描的原理
- 9.2.5 激光光點像素坐標確定和求解
- 9.2.6 攝像頭校正
- 9.2.7 校正和求解三角測距所用參數
- 9.3 設備設計
- 9.3.1 核心元件原型
- 9.3.2 安裝考慮
- 9.4 機械和結構部分
- 9.4.1 對攝像頭的改裝
- 9.4.2 制作激光器、攝像頭的固定平臺
- 9.4.3 底座和舵機安裝
- 9.4.4 電子系統的制作
- 9.4.5 米字LED數碼管的驅動
- 9.4.6 擴充RP USB Connector
- 9.4.7 制作角度手工控制面板
- 9.4.8 總裝
- 9.5 固件以及PC通信
- 9.5.1 固件實現的功能
- 9.5.2 HID-USB設備的模擬及與PC通信
- 9.5.3 舵機驅動邏輯
- 9.5.4 數碼管驅動邏輯
- 9.6 圖像處理和渲染
- 9.6.1 圖像處理
- 9.6.2 渲染點云
- 9.7 校正
- 9.7.1 攝像頭校正
- 9.7.2 測距參數校正
- 9.8 結果和討論
- 9.9 下一步工作
- 9.9.1 進行多視角掃描,并合成為一個全局點云
- 9.9.2 提高掃描精度和速度
- 9.9.3 基于3D點云進行物體識別
- 10 低成本激光投影虛擬鍵盤自制攻略
- 10.1 簡介
- 10.2 原理分析
- 10.2.1 產生鍵盤畫面
- 10.2.2 識別鍵盤輸入事件
- 10.2.3 判斷并產生對應的按鍵事件
- 10.2.4 系統框圖
- 10.3 激光投影鍵盤的制作過程
- 10.3.1 元器件選擇
- 10.3.2 攝像頭改裝
- 10.3.3 電子系統的制作
- 10.3.4 總體安裝
- 10.4 視覺算法的設計和程序的編寫
- 10.4.1 前期視覺處理
- 10.4.2 興趣點提取
- 10.4.3 手指坐標計算和校正
- 10.4.4 按鍵映射和校正
- 10.4.5 鍵盤事件模擬注入
- 10.4.6 檢測手指對桌面的壓力與多點觸摸板應用
- 10.4.7 程序總體界面和完成圖
- 10.5 討論和下一步工作
- 10.5.1 成本分析
- 10.5.2 性能評價
- 10.5.3 下一步工作
- 11 誰都可以做微型激光雕刻機
- 11.1 電機驅動電路的制作
- 11.2 電機驅動電路的測試
- 11.3 木質機身的設計與制作
- 11.4 設計思路
- 11.5 整機測試
- 11.6 未來的改進
- 12 1000元自制并聯臂3D打印機
- 12.1 結構篇
- 12.2 控制篇
- 12.2.1 系統工作流程
- 12.2.2 底層電路的設計
- 12.2.3 程序設計
- 12.3 總結
- 13 用蠟質耗材進行3D打印
- 13.1 蠟質打印耗材的制作
- 13.2 打印蠟模并失蠟鑄造金屬物品
- 13.3 用蠟質耗材制作PCB
- 14 Kinect人機交互入門
- 14.1 我將帶領大家做什么
- 14.2 Kinect的硬件構成及原理
- 14.3 需要的基本器材及準備
- 14.4 開發平臺搭建
- 14.4.1 SimpleOpenNI 0.27版本Processing平臺搭建
- 14.4.2 SimpleOpenNI1.96版本Processing平臺搭建
- 14.5 實例測試
- 14.6 基礎教程
- 14.6.1 用Kinect繪制深度圖
- 14.6.2 繪制人體軀干
- 14.6.3 3D空間中兩點距離的計算與應用
- 15 體感遙控直升飛機的制作
- 15.1 通信
- 15.2 間接控制遙控器
- 15.3 數字電位器的使用方法
- 15.4 搭建測試平臺
- 15.5 上位機程序及Kinect算法設計
- 16 自制微型四軸飛行器
- 16.1 元器件準備
- 16.1.1 控制芯片——STM32F103C8T6
- 16.1.2 六軸陀螺儀加速度計——MPU6050
- 16.1.3 無線模塊——微型NRF24L01模塊
- 16.1.4 電機驅動模塊——AP2306AGN
- 16.1.5 電機和螺旋槳
- 16.1.6 電池
- 16.1.7 PCB設計
- 16.1.8 電機保護底座
- 16.2 完成效果
- 16.3 知識儲備
- 16.4 控制原理
- 16.5 自制遙控器
- 16.5.1 元器件準備
- 16.5.2 改造方法
- 16.6 軟件編程思路
- 16.7 調試及試飛
- 16.7.1 調試
- 16.7.2 試飛
- 17 用樹莓派DIY平板電腦
- 17.1 準備
- 17.1.1 樹莓派主板
- 17.1.2 觸摸液晶屏
- 17.1.3 USB無線網卡
- 17.1.4 純銅散熱片
- 17.1.5 TF/SD卡
- 17.1.6 HDMI超軟排線
- 17.1.7 充電寶
- 17.1.8 RJ45延長線
- 17.1.9 USB集線器
- 17.1.10 GPIO擴展延長線
- 17.1.11 開關
- 17.1.12 ABS板
- 17.1.13 銅柱、螺絲、螺母
- 17.1.14 雙面膠、膠布、膠水
- 17.2 設計
- 17.3 制作外殼
- 17.3.1 切割墊板
- 17.3.2 鋼尺
- 17.3.3 雕刻刀、工具刀
- 17.3.4 手鉆
- 17.4 安裝
- 17.5 液晶顯示屏部分的安裝
- 17.5.1 樹莓派主板部分的安裝
- 17.5.2 供電部分的焊接
- 17.6 感受
- 18 設計一個基于STM32的可編程圖形計算器
- 18.1 硬件選型 & 外殼設計
- 18.2 電路設計
- 18.3 焊接PCB
- 18.4 驅動編寫
- 18.5 軟件移植
- 18.6 成果
- 19 高空漫步計劃——給地球拍張大頭照
- 19.1 項目的緣起
- 19.2 方案的設計與器材的選擇
- 19.2.1 氣球的填充氣體的選擇
- 19.2.2 回收方式的選擇
- 19.2.3 搭載系統的設計
- 19.2.4 圖像傳輸模塊的選擇
- 19.2.5 回收設備(GPS追蹤器)的選擇
- 19.2.6 氣球的選擇
- 19.2.7 地面接收設備的選擇
- 19.2.8 機載電池的選擇
- 19.3 探測器的制作及調試
- 19.3.1 機載模塊的組裝與電路連接
- 19.3.2 地面接收系統的組裝
- 19.3.3 遠距離圖像傳輸實驗
- 19.3.4 測試降落傘
- 19.3.5 探測器的最終組裝與系統驗收
- 19.4 氣球的放飛
- 19.5 設備的回收與分析
- 19.6 項目總結
- 19.6.1 成功經驗
- 19.6.2 不足之處
- 19.6.3 未來設想
- 20 空氣質量在線檢測系統
- 20.1 項目簡介
- 20.2 空氣質量檢測節點——Smart AirBox
- 20.3 設計過程
- 20.3.1 設計思路
- 20.3.2 硬件架構
- 20.3.3 PCB設計
- 20.4 焊接過程
- 20.5 BLE以太網網關
- 20.5.1 設計思路
- 20.5.2 硬件設計
- 20.5.3 焊接過程
- 20.5.4 測試過程
- 20.6 程序設計
- 20.6.1 Smart AirBox部分
- 20.6.2 BLE Gateway部分
- 20.7 思路擴展
- 21 智能股票盒子Smart StockBox
- 21.1 項目簡介
- 21.2 Smart StockBox
- 21.3 設計過程
- 21.3.1 設計思路
- 21.3.2 硬件架構
- 21.3.3 PCB設計
- 21.4 焊接組裝步驟
- 21.5 程序下載與測試
- 21.6 BLE智能網關
- 21.7 處理智能網關的嵌入式網頁
- 21.8 處理智能網關的服務器通信
- 21.9 處理股票盒子的顯示 更新時間:2021-01-06 18: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