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豪放派,是形成于宋代的一個詞學流派,文豪蘇軾是第一個用“豪放”品評詞風的人。其與婉約派并為宋詞兩大詞派。
從詞風的遞進發展來說,范仲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時寫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是其先聲。這首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蘇軾、辛棄疾等人影響深遠。
至北宋中后期,為了與柳永的詞風分庭抗禮,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雖然文壇中學其詞風的文人極少,但豪放詞派真正肇始于此。
經由蘇軾的發力,豪放詞派獲得迅猛發展,集為大成。這一時期產生了如辛棄疾這樣的豪放詞領袖,其后優秀的豪放派詞人層出不窮。他們的詞風慷慨悲涼,相激相慰,以愛國恢復的壯詞宏聲組成雄闊的陣容,統治了整個詞壇。
到了南宋后期,由于國事衰微,恢復無望,及時行樂的思想開始占據社會主流。在這個背景下,風雅靡麗之詞日盛,豪放派的詞作也日趨灰暗,至末期,這種風格成了當時所有豪放詞人的共同趨向。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豪放”是該詞派唯一的風格,實際上,豪放詞也不乏清秀婉約之作,很多詞壇名家都寫過這類詞作。
如果說婉約詞好似庭院中的桃花,千朵萬朵壓枝低,占盡了春日的風光,那么豪放詞就如山澗中的梅花,縱然用盡整個生命燃亮了闃靜的山谷,卻仍是自顧開自顧落,滿山皆是翩然而下的紅,瞬間就搶了人們眼球。
豪放詞真正將詞推向成熟的巔峰。蘇軾臨風高唱,大江東去,浪花淘盡千古英雄;辛棄疾喝得酩酊大醉,亦不忘挑燈看劍,不忘聽聞吹角連營;張孝祥壯志滿懷,在夢中也要乘風歸去,橫掃千浪;岳飛走遍八千里路和月,只為踏破賀蘭山,收拾舊山河;文天祥——那個對生死有著別樣見解的堅韌男子,縱然一生在時代的荒漠中流浪,卻始終捧著一掬清泉。
歷史終究有情,世人終究有感,翻開一頁頁染著殷紅熱血的辭章,不動聲色的人又有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