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成灰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謎案
在半個月前,打更的人在夜里發現了大理寺門前倏然出現“沉冤難雪,天道不公,鬼魂索命,切莫怨尤”這一十六個陰森的血字后,城內就緊接著發生了一連串詭異難言的命案。
命案至今為止已出現了四起,死者有各種各樣的人。
屠戶、妓女、書生、商賈,不但這四個人皮肉干枯如同遭遇了惡鬼吸盡血肉,就連同與這四人有些干系的親朋好友亦被殘忍殺害。
玥城里再也不復往日的蒸騰熙攘,一到落暮時分,家家戶戶皆足不出戶,嚴陣以待。就連那些青樓楚館也不敢在夜間再多招攬生意,都早早的關門閉戶,以求人財兩安。這么個偌大的都城里,夜里竟頃間刻變得空空蕩蕩,宛如毫無生人的鬼域。
朝廷也頒下了宵禁令,甚至已派遣了軍隊前來巡邏,但命案依舊持續地發生。
乃至第五起時,幾乎已經是人人談之色變,內心驚駭不已。這次的死者,是一位戶部的執筆侍郎。且撇開“鬼魂”這一說,僅以這一連串的陰森血案也足以讓人不寒而栗。
連日來的血腥就宛如一根細細的弦絲系在了京畿百姓的心中,如今已是漸系漸緊,若再找不出這個制造命案的源頭,很快便會引起人人自危的境地。這一根已經越來越薄弱的弦絲只怕快要崩斷了,一旦人心思危,對于朝廷久未能破案、恢復清明的怨氣便會越積越高,若果在這一條引子上再給人點燃了火焰,一下子猛地爆發出些事情來,后果就更加的不堪設想了。
這里又是蔚國的京師重地,除卻境外的虎視眈眈,境內的暗流也宛如狼群環伺,不容怠慢。
朝中對于這一直懸而未決的血案,氣氛越來越焦灼,人心也是越來越不穩固,燎原之火在以肉眼不能明視的暗處以迅猛之勢燃燒了起來,在一些敏銳的人眼中,已然可以看到了京都的腐朽暗流。
在如此嚴峻的情勢下,卻有一支浩浩蕩蕩的由豫國出使而來的隊伍已在此刻被迎進了玥城。
在京師各方嚴防下,第六起命案又以囂張的姿態呈現了出來,以此嘲弄著蔚國的朝廷。此次慘死的人卻是剛剛進京不久的豫國使者,又促使了這一次暗涌的波濤到達了另一個頂峰,甚至是已然挑撥起了蔚豫兩國的戰火。
此刻夜色蒼溟,正在巡邏的士兵早已整齊劃一地站立在了原地,嚴陣以待,臉上無一不是恭敬的神色。
一道耀眼的潔白驅散了前方的幽黯,馬蹄聲猶如風卷殘云,雪白的駿騎、皎潔的衣裳,修長的身軀頃刻間屹立于列隊之前,靜候已久的士兵齊聲唱喏軍禮:“云帥!”。
云言徵朝他們頷首,即便是如此靜默地凝視,那巋然而立的身影當中自有一股泰然穩固的氣勢傾瀉而出。這是一種久經沙場的威嚴以及被千萬軍士矢志追隨的信望。
她一頓之后,再次揚韁,從列隊旁縱馬前去。自從鶴州聞訊起一路趕回來,披星戴月,收到的諜報中事情終究還是脫離了掌控。蔚國派遣的官員與豫國的官員在兩國邊境處,就血案一事,久久和談不下。豫國半步不讓,無論蔚國使者如何的舌燦蓮花、賠禮致歉,一律堅決要求蔚國盡快緝拿兇徒,好讓他們將其梟首治罪以慰亡靈,以振國威;但蔚國京畿血案時至今日仍未能告破,又如何交出兇徒給豫國祭奠死者,以慰鄰邦?
這位在蔚國遭遇到離奇兇殺、死狀可怖的使者正是豫國的禮部侍郎樊悟,最重要的是他有另一重身份,是豫國女皇的寵臣之一。豫國歷來以女皇為尊,后宮中除了載入玉牒之首的皇夫外,更有許多寵侍。這些寵侍可是臣工之子;亦可是朝中大臣,更有各方獻上的玉面郎君。
樊悟其人面如冠玉,文質彬彬,風姿清標,出口成章,乃豫國三年前科舉的三甲之一。被女皇相中,招為寵臣,予以禮部侍郎,傳聞甚得帝心,頗為愛重。如今特遣其來出使蔚國商談兩國邊境互通商市一事,不料慘遭橫禍客死他鄉。豫國女皇聞之悲憤莫名,任由蔚國使者前去諸般調解,甚至動用重金買通豫國重臣從中斡旋,許與諸般金銀財物,始終不為意動,堅決地要為其討回公道。
身為統治一方大國的上位者,竟如此的至情至性,舉國能臣竟無一人死諫勸慰,當真可謂引人深思?
諜報在途中傳來時,豫國的軍隊已有異動,似乎在陸續地糾集,向著蔚國的邊境隱隱有逼近的趨勢。
蔚國與豫國一旦在北方開戰,若現出敗績,那么與蔚國東土相連的漠國恐怕也不會只作壁上觀了,豫國似豺狼,漠國便如猛虎。
漠國若不是在東境參戰虎視眈眈蔚國的城池,必然就是要趁火打劫讓蔚國為了維持兩國的平靜而借勢威壓對其俯首納貢。
三國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了,與蔚國隔洋相望的承國又將做如何的打算?是要與蔚國聯盟成友國共抗敵酋,還是要在蔚國的大地上再參進來一腳,加入了這一場混戰中謀取最大的利益?
云言徵駑著駿馬逡巡著玥城的四方街衢,所到之處,戍巡的衛兵皆在她那不容錯辨的白衣白袍、銀鈴雪馬映入眼簾時,迅捷地列隊致禮。蔚國的士兵人人都以能加入大小戰役從無敗績,捍衛國土,守護黎民而戰功彪炳的九天騎為榜樣,都以能得到九天騎主帥的贊賞和青睞為榮譽。
她曾是蔚國以才貌雙絕而聞名天下的四公主,九州四美之一。如今是獲得新皇封號的“鳳舞長公主”,是以一人之力重塑了當年的輝煌,并統領著這一支震懾邊境的九天騎的云帥。她此刻在民間與軍隊中的名聲,日益盛隆。
她在先皇在世時已在邊關與蠻族的大戰中收復瓏煙三城,帶領著她的九天騎一戰成名,不僅獲得了先皇獨賜的公主府,更在其后輾轉各處平亂與對外戰爭中擴充了九天騎的實力,使得他們成為了蔚國三分之一的實戰軍隊,當時就成為了先皇的左膀右臂,攘外安內皆是不可缺少的一支鐵騎軍。
但在先帝駕崩,新皇繼位后,這種榮耀與信任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九天騎擁護的人由始至終都分明只有云言徵一人,而非他們的新帝。此事,新帝無能為力,云言徵心知肚明。
她萬萬不能拋下這些曾與之出生入死,甚至是一手提拔起來的將士,縱然明知自己如此的愛惜羽毛、擁兵自重,將會引火燒身,將會使得新帝對她的猜忌越來越甚;但是她一旦放手,只怕不僅不能全身而退,就連銅墻鐵壁般守護著蔚國的九天騎也會被分崩瓦解,那些忠于家國的將士們也會遭受到來自至高無上之人的迫害。
手握重權,亦無疑于懸刀頭頸之上,時刻便會有斷頭之險。
她是先皇后的唯一血脈,本應身份尊貴,但若非女兒身,早已不能保全自身;新帝乃德妃所出,一母同胞尚且同室操戈、血刃相向,更遑論是他們?新帝氣量狹窄,心存多疑,她想掌控軍權,保護自身與繼承白家的苦心意詣守護家國軍民,便無疑是與虎謀皮,一步步皆如臨淵履冰,如何能不步步為營,三思而后行。
玥城,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還不知是沖著她云言徵?還是沖著登基未穩的新帝?亦或是他們的一整個蔚國?
還有三哥信中提及將帶一個人回來,在玥城這樣危機四伏的時刻,那又將是怎樣的一個人,才值得被一貫游手好閑的珩王爺如此的重視?這幾日珩王府里忙碌異常,據說是王爺還沒有到家,路上就派人送回來了一份專門為客人準備的采買單子,并交代管家必須親力親為,盡善盡美。
云言徵勾唇痞痞一笑,心中不免有些好奇了。
三天后的黃昏,天邊層云鋪疊間爍日熔金,暮氣渺渺。
一輛駢騎輕轅的馬車紛揚了喧囂的塵土,在日落西山前急驟地驅近了蔚國玥城。
到了城門口,白錦珩從袖囊里掏出了一枚白玉雕成的四爪應龍令牌,向車窗外遞了過去。
守門的將領候在馬車旁,雙手奉過他的玉牌仔細端詳后,隨卻指揮士兵和出入京城的百姓隊伍皆讓出一條道來,還派遣了一隊士兵給他在前面開路。近日出城避禍的人流日漸增加,而這一輛馬車卻通暢無阻的入城而去。白錦珩放下了手中的窗幔,目中的憂慮毫不掩飾。
再無心的人,若看到此刻玥城的境況,也要生出了悒郁來。
縱然旁人不覺,但熟知往日京都物寶天華盛況的人,眼下這種透露出詭異的冷清街衢,不禁讓人心底里生出了長長的一聲喟嘆。
顧析一直未曾將窗幔放下,而是拿起了窗畔的帶子將那些白紗束起來。平靜的目光透過了窗緣,審視著這一個顯得格外沉寂的都城。沿途每一處街景,商鋪府衙錯落的位置一一地映落在那一雙清正的眼眸里,腦海中又一一地將這些景物的位置與早已看過的玥城地圖對照了起來,一一地更正了錯漏之處,星星點點地快速地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張嶄新的地圖來。
蔚國玥城,他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