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樹猶如此
面對人世的諸多悲歡離合、生死無常后,白先勇感嘆道:“擁有的從來都是僥幸,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我一向相信人定勝天,常常逆數而行,然而人力畢竟不敵天命……我們全力以赴,卻仍一敗涂地。”在無數次提筆與落筆之間,思索文學的意義、寫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說:“文學是一個民族心靈上,最深刻最心底的投射,替那個民族說出心中話。”“我寫作,因為我希望將人類心靈中無言的痛楚轉變成文字,用文學寫人性人情。”在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懷人憶舊,或自述過往,或抒情感懷,或談文論藝,雖然寫的是個人記憶,根子里其實寫的是歷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記憶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華”,而“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漫長過程閃回的是二十世紀中國人歷史的流變滄桑。
最新章節
- 書寫艾滋·關懷艾滋 ——“面對艾滋:文學界的反應”座談紀實
- 防治艾滋 ——醫學治療vs人文關懷
- 山之子 ——一個艾滋感染者出死入生的心路歷程
- 世紀末最大的挑戰 ——艾滋病(AIDS)對人類的襲擊
- 第三輯 關懷艾滋
- 鄰舍的南瓜 ——評荊棘的小說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時間:2020-09-07 17:42:30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