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天空中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我看向那陰沉著的,像是要與世隔絕般的天空,太陽的身影終究湮沒在這秋日的悲傷之中。沉重的雨水敲打著身旁的楓樹,啪嗒啪嗒地落在樹干之間,蒙蒙的水霧遮掩著人們的視線,火紅的楓葉也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靄,不再像往日那樣鮮艷火紅。陰暗下來的不只是楓葉,還有那一連串的回憶,以及她的名字,那個永遠錯過了的名字。
我和她第一次的相遇是在去往學校的路上,那個時候我們兩個并不同班,她是在我的隔壁班,一年級九班,而我是一年級十班,盡管只有著一班之隔,但我們的生活卻毫無相交之處,如果說是兩條平行線一般,毫無關系地度過這平淡的高中三年,互不相識,互不聯系,這樣渾渾噩噩地過去,對她對我而言或許并不會留下什么遺憾,有很多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就是人所見到的模樣,如果一樣事物無法被人看到,那么它便和不存在別無二致了。這些事是政治教師在哲學課上講的,具體的內容我并沒有留心去聽,因為我已經決定了選擇理科,所以盡管在高一時還要學習文科的課,但聽與不聽對我的將來并沒有多大的影響。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我沒有聽講,其實腦子里裝的都是我和那個女生的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我們開學是在秋天,夏末秋初的九月,天氣依然是非常炎熱,路邊的草木也都因為悶熱的空氣而東倒西歪地垂在黏濕的空氣中,蟬在樹上吱吱地叫嚷著天氣的罪過,在這種日子里,本來心情就很煩悶,聽了這樣的叫聲,更使得煩悶在心中進一步擁堵了起來。
身后響起了啪嗒啪嗒的腳步聲,看來有人在急著趕路,或許是和別人約好了時間然而馬上就要遲到了,像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我的身上過,并不是說我不會遲到,而是沒有人會和我約好去做什么事情。
就在我這樣想著的時候,那個腳步聲越靠越近,但悶熱的天氣竟然讓我連回頭看的力氣都懶得使用,所以我還是不緊不慢地走著。后來當我回想起那天的時候,我總在感嘆,如果我那時回頭看看身后,或者向路邊避讓一下身后的那個人,或許也就不會有之后的那些故事了。
她從我身旁經過時,不小心撞到了我的肩膀,我向前一個趔趄,才算是穩住了身體。站穩之后,我終于回頭看向了那個腳步聲的主人,此時她也因為受到沖擊而剛剛穩住平衡,不好意思地笑著,仿佛在向我說抱歉。
我一向是對任何人都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并不是為了高冷或者耍酷,只是單純的不想和任何人牽扯上關系,“對有愧于我的人秉持互不相欠,對有恩于我的人保持點到為止”,這是我至今為止的人生信條,這樣的我,很喜歡自己,但身邊的人,并不喜歡這樣的我。不過我毫不為此失落,只是因為我為自己活著,他人的評價只是他人惡意的表達而已,為了他人的惡意而改變自己的本心,這是舍本逐末的愚蠢行為。
我沖著她輕微地點了點頭,示意沒有關系,又重新提了提即將從肩膀滑落的書包。
“那個……非常抱歉。”
我的身后傳來這樣的聲音。那聲音很好聽,如果非要讓我做個比喻的話,我想“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樣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她還是趕到了我的身邊,看我沒有回應她的話,或許她以為我生氣了。
一葉裊裊而落,之后便看得,群雁齊飛。
我曾經反感美麗的人,我認為美麗只是來自于影視劇里的特效或者化妝品的堆砌,那些美是不真實的,虛假的美。或者,我希望看到的美,盡管流連于皮囊,但仍要是真實的皮囊。我不相信這樣的人的存在,知道我認真注視了身后的那個人。
“不好意思同學,我不是故意撞到你的……”
她看著我,似乎真的以為我因為生氣而不回答她。
思路大概停止了幾秒鐘,也或許沒有那么久,但對我來說卻有幾個世紀那么長了。我已察覺不到的程度做了一個深呼吸來穩住自己的理智,提了提由于被撞到而差點滑落的書包,把目光從她的身上收了回來,看著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說著。
“你應該在趕時間吧,我沒事,多謝關心。”
同時,我用下巴指了指前面的人群,提醒她學校馬上要開門了。
“誒?啊!糟了,要遲到了,非常抱歉,我先走了。”
她給我留下一個微笑,便急急忙忙地擠進了熙攘的人群,去尋找那個和她約好的人。
我不想和任何人有任何牽扯,獨自一人前行,獨自一人承擔,我一直這樣,并大受裨益,所以我會維持現在的狀態。如果是善于交際的人,或許會趁此機會留下她的聯系方式,手機號碼也好,微信QQ也好,之后尋找共同話題,增加兩個人的感情,再順便說一些什么“命運使我們相遇”這樣的話,順理成章地成為戀人,再順理成章地牽手約會。我很憧憬這些嗎——我并不憧憬,我不想要了解別人,更不想要別人了解我,我只是一個人,所以,這樣的我,最棒了。
白色的校服上衣,黑色的校服褲子,成群結隊的學生,這些大概是開學以后最常見的場景,幾十年后總會有些人回憶起來,一邊感嘆著自己的青春,一邊為自己浪費了的時光找著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什么和朋友的籃球時光要比學習更加重要,或者和同學的五黑戰績遠超過那些教室里無聊的課程。就像這樣的借口,要多少有多少,根本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
所以我討厭他們,我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集結成群的人們,“羊群才會成群結隊,而猛獸總是獨行”,這句話被刻在我的心上,是我一直信奉的那句話,我厭惡成群結隊,因此,我厭惡青春。
我被分配到了一年級十班,這個年級一共15個班,每個班40個人,前五個班的人都是關系戶,或者是資本勢力,依靠著家庭優勢來到這所學校,而后五個班都是成績優異的學生,或者憑借各色的競賽獎項成為了這所學校的學生,我所在的這中間五個班則是成績一般,才成一般的普通到無法再普通的班級。
我們這所學校是S城最好的一所學校,考上這所學校就意味著你又99%的幾率可以在高考中考入一本大學,如果再努努力,還有可能考入更高層次的學校,所以在成為這所高中的學生的一瞬間,幾乎就有一張至少是一本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向你走來。
但這樣的生活并不會令人滿意,“它的貪婪欲望從來不會得到滿足,它在飽餐后會感到比在飽餐前更加饑腸轆轆”,這就是人性的寫照,我就生活在這樣的寫照之間,周圍都是貪婪的人們,尋求著飽餐的人們,即便是身處普通班的我,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壓力,或許可以逃避這種壓力的之后前五個班的人——他們就算學習不好他們的父母也有實力將他們送出國去留學。所以最享受青春的是他們,而我最厭惡的也是他們。
我回來這所學校,既不是因為我天賦過人,也不是因為我追求上進,盡管努力學習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方式,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則是逃離我曾經的初中,逃離那些成群結隊的牛羊,我一廂情愿的這樣想著,似乎來到了一所以升學為目的高中就可以逃脫那些牛羊的圍困,就不用為無法參加那些愚蠢的話題而假裝在課桌上打瞌睡。但現實告訴我我錯了,這里的高中和我曾經理想中的高中差距很大,牛羊永遠是牛羊,脫離了草原還是牛羊,這與環境無關,只與基因有關。還沒有進行開學典禮,只是學生找到了各自的班級,挑選各自的座位,開始相互認識,僅僅是這種程度,我的周圍就開始被一種“和氣”的氛圍籠罩,攪得人心神不寧,甚至比窗外的蟬聲還要聒噪,每到這時,我只好像初中時那樣,準備好自己的耳塞,開始在桌子上睡覺。
高中的第一天,我一大早就忍著悶熱的天氣來到學校,只是為了可以找到一張獨遺亂世的桌子來充當我世外桃源。根據我初中的經驗,最后一排并不能成為世外桃源,相反,最后一排是最嘈雜混亂的,無論是課間的打鬧嬉戲,還是人們的扎堆聚群,在教室的后面永遠是最好的選擇。與此相對的,第一排則是積極向上和個子矮的代名詞,教師們最喜歡的就是課前和第一排的人聊天,以顯得自己親切和藹;而第一排的同學則是不得不忍著無聊,放下手中的作業或者書本,來陪著笑臉和教師聊天,來顯得自己尊師敬長。
我曾經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因為語文教師向我問話而我裝作沒聽見在睡覺之后就被冠以沒大沒小,目中無人的頭銜,這和我平日里一貫冷淡的作風“交相輝映”,不久之后我就成了教師們嘴里的差生典型。順帶一提,遺憾的是,我以班級第一,校排名第七的成績考入了這所高中,所以我很難理解那些所謂的“差生”差在了哪里。正相反,我認真履行了“學生的任務是學習”這條宗旨,所以,我自認為我應該是“優等生”。
我坐在了中間靠窗的位置,根據我三年的經驗,這個位置是最不受人關注的位置,也是學生投票中最不受歡迎的位置,因為靠著窗戶,所以隨時受到巡查教師的監管,不過對我來是卻是再好不過,因為這樣可以堂而皇之地拒絕其他人的搭話。
這時的我,同時懷有對高中生活的失望與選擇了這樣的一個好位置而高興,兩種情緒相抵消,我的面部表情仍然是死氣沉沉,不用照鏡子我都知道那樣的表情很招人討厭。
“親愛的同學們,開學典禮即將開始,請各位同學到操場集合,跟隨教師的指引,找到各自班級所在的位置。”
廣播中傳來這樣的聲音,我把腦袋抬離胳膊,看著空洞洞的天空——那天空明明藍的很,但我看在眼中的只是灰色的,有些陰沉的。“人眼所看到的,并不全是真實的,更多的是人想看到的。”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么我想看到的是灰色的天空嗎,或者說,我想要的,是灰色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