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0評論第1章 序言
對于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絕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懸疑”、“驚悚”和恐怖的代名詞。這位舉世公認的懸念推理小說大師和電影大師,熟練地把懸疑、驚悚、理性和幽默融合在一起,講述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讓人讀后欲罷不能。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年),生于英國倫敦,而暴得大名是在美國好萊塢。他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并于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同年獲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1979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終身成就獎。
希區柯克擅長拍懸疑電影,被稱為“懸疑大師”。除了《三十九級臺階》、《蝴蝶夢》、《西北偏北》等名作外,他還拍過兩百多部懸疑短劇,情節極其緊湊、風格獨特,這些短劇被整理編輯成小說,成為“希區柯克故事集”的主體。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現今流行的《希區柯克故事集》并不全都是希區柯克本人的作品。當初,希區柯克的女兒辦了一個半書籍半雜志的讀物,叫做《希區柯克喜歡讀的懸念故事》,搜羅了當時美國和歐洲最優秀的懸疑推理小說。另外,在希區柯克名聲達到巔峰時,經常有人要求他推介一些小說,其中最合希區柯克口味的小說封面上,還往往印著希區柯克的名字。以上兩種情況,都大大豐富了《希區柯克故事集》。這些小說都帶有明顯的希區柯克的特色:懸疑、驚悚、理性和幽默。
希區柯克貢獻給電影和小說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技巧。他是懸念大師,是推理大師,也是心理大師,其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帶有很深的哲學思考。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他講述的故事,充滿著矛盾和掙扎: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沖動、壓抑與抗爭、誘惑與抵制。通過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最深處;而在最深處的角落里,我們可以感受到希區柯克那犀利的、略帶嘲諷又滿懷溫情的目光。
對于什么是懸念,希區柯克曾經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如果你要表現一群人圍著一張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聲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個十分呆板的炸后一驚的場面。如果換一種方式,雖然你仍是表現這同一場面,但是在打牌開始之前,先給觀眾點明桌子下面有定時炸彈,那么你就造成了懸念,并由此牽動觀眾的心。
希區柯克說:“每個人生來就具有懸念癖,作家就是把懸念兜售給他們,使他們知道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在制造懸念這一點上,他無疑是個天才。他從不把秘密和真相留到最后加以揭示,而是在開頭就使人物陷入某種困境和心理誤區,你會覺得自己無限接近真相,而當曲終人散,你才知道,結局總不是你想像的那個。
正是因為深諳懸念的本質,希區柯克才能夠在自己的作品中營造出緊張、恐懼、神秘、驚奇、懷疑、焦慮等氣氛,無不對懸念進行了個性化和最大化的詮釋,其效果和成就可以說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這本集子輯錄了最能代表希氏風格的經典懸疑小說,包括廣為流傳的《狼狽》、《連環結》、《最后一搏》、《龍卷風》、《逍遙法外》、《頭顱的價格》、《午夜追蹤》、《職業刺客》、《行刑人》、《猩猩的悲劇》、《奇怪的兇器》、《百葉窗》等。這些作品懸念迭出,情節驚險曲折,引人人勝,讓讀者的心時刻都在懸著。對于喜歡懸疑的讀者和希區柯克迷而言,無疑能使自己的好奇心從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獲得最精彩的閱讀享受,值得再三捧讀。
希區柯克的故事,你是猜不到結局的。無論你如何細心,讀到最后都會感到無比意外和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