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7評論

第1章 前言:知識就是力量,世事也有學問(1)

◎什么樣的知識有力量?

有的人只要說上一句話就能讓人永遠記住。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留給我們的名言是:“知識就是力量。”

并不是任何人一張口說話,就能讓人終生難忘。說出的話要想具有影響力,必須是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地方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一個孩子說“宇宙開始于一次大爆炸”,遠沒有一個天體物理學家說出這句話來得可信。有了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說“我們要影響社會”,而政治家則說“我們要改造社會”。要想說出有影響力的話,你必須處在有影響力的位置上。你當然可以越位發言,但那不能達到你的發言目的。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這套道理頗易引起爭論。但沒關系,我不是要你一定相信這套道理。我只是在轉述弗蘭西斯·培根的想法。這位英國大哲人當年就是這么看待問題的。所以他的一生總是在忙著兩方面的事情:第一,在仕途上奮進,努力獲得更有影響力的職位、更優厚的俸祿;第二,在學問上猛下工夫,以“科學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努力構造自己的理論體系。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建議年輕人在以學術為業和在以政治為業之間挑選一樣,而培根則努力平衡兩種活動,努力在兩種活動中都有所成。這種平衡會遇到非常多的麻煩,世俗事務常常迫使一個人模糊原則甚至犧牲原則。而原則喪失,又會招致品行上的惡評。通常的學問家都不敢冒這種風險。他們寧愿固守學術之本業,而不愿招惹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的政治。

對于自己這么做的原因,培根是這樣表述的:“我希望如果我在政府中能夠升到尊貴的地位時,我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權力,能夠動員更多的勞力和才智來幫助我的工作;因為這些緣故,我就一方面努力學習政府工作,一方面又在廉恥和誠實所許可的范圍之內,盡量自薦于那些在政治上有力量的朋友們。”

他完全相信,如果自己處在合適的職位上,有助于幫助自己實現自己的學術構想。名正才能言順,言順才能事成。不僅如此,培根這么做,還因為他所真正關心的是現實而不是理論。他認為一個人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還是從事實際工作,都不要流于空談。一個健全的人,不但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藝和敬業精神,還要十分諳熟人世的冷暖,通曉待人處世的方略。所以他留給我們的,既有科學的歸納方法,對古代哲學的批判,又有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世的論說文集。他不但教給我們觀察使用自然的新工具,還教給我們明智的處世本領。“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國人的這種智慧概括,用在培根的身上,或許是再恰當不過了。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所說的知識,應當是這兩方面的知識。而我們的這個本子,也致力于體現作者的這種想法。至于下文對培根的詳細介紹,也不脫上述的培根宗旨。急于享受培根文采的朋友,完全可以先跳過這段文字去看正文,待有心進一步了解這位大哲之時,再回頭研讀介紹。

◎坎坎坷坷走上仕途

弗蘭西斯·培根,1561年1月22日生于倫敦。培根的祖父曾為圣·愛德蒙斯大寺院的管家。由于祖父的關系,培根的父親尼古拉·培根以俗家身份進入劍橋大學并參與政治活動。他曾擔任過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也是一位知名的、有學問的、受人尊敬的大法官。他以智謀、干練、中庸、清廉著稱。他的許多“新”思想對兒子影響很大。

培根的母親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女士,嫻熟希臘文、拉丁文。她是一名加爾文教派的教徒,熱心于宗教改革。

培根在童年時就表現出過人的智慧。他在答問時所表現出的少年老成的莊重態度和成熟的智慧深得伊麗莎白女王的贊許。女王常稱他為“小掌璽大臣”。

培根就讀于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他對于所學的課程,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智和獨立思考的精神。他對亞里士多德的評價很高,但認為亞氏方法毫無效果。這種方法只是富于辯駁和爭論,卻完全不能產生為人類生活謀福利的實踐效果。

劍橋三年,培根獲得的評價是“精通和勤奮”。1576年,培根隨英國駐法大使到了法國,在法國工作了兩年多。后來,他根據自己對歐洲大陸政治狀況的觀察,寫成了《歐洲政情記》一書。

1579年,父親突然去世。培根中止了他在法國的工作回國。父親去世后,培根的經濟狀況突變,一下子陷于窮困之中,自此,他一直處于負債的境地。當然,后來的一些負債不全是由于生活困難,而是因為他生性奢華,生活上不能量入為出。

1582年,培根通過考試成為正式律師。1584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后來幾屆又連選連任。在國會和法庭上,培根以雄辯著名。時人對他的辯才印象深刻,詩人本·瓊生曾描寫道:“沒有第二個人比他講得更清楚、更持重、更有感召力了。他所掌握的材料比其他任何人都要豐富,他所演講的內容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充實。他的演講每一部分都緊密相連、無懈可擊。所以聽他演講的人連偶然抬頭向外看的機會都沒有,因為稍一走神就可能遺漏一些重要的東西。他的演講控制了聽眾,人們心無旁騖,生怕他的演說會戛然而止。”看來,培根在演講這門從政的必修課上狠下了一番工夫。

1589年,培根成為星法院(即當時的英國民事法院)出缺后的書記。這個職位薪俸不低,年收入達1600英鎊。不過雖然數字可觀,對培根來說卻是望梅止渴,因為直到1618年他才得以繼任。

培根曾經多次謀求官職,他曾直接寫信給他的姨父博萊伯爵,但伯爵認為他不論在行為上還是在性格上都過于傲慢自大。他還寫信并拜見國務秘書弗蘭西斯·沃辛漢,請求得到他的幫助。最后他找到了女王的寵臣艾塞克斯伯爵。伯爵對他非常熱情,并極力向女王推薦。1593年,首席檢查長位置空缺,培根提出申請這個職位,艾塞克斯也非常支持。培根還分別直接給女王、掌璽大臣、財政大臣寫信,請求得到他們的支持。但是伊麗莎白女王和博萊以培根年輕、缺乏經驗為由加以拒絕。直到1596年,他才被任命為女王的私人特別法律顧問。

對于培根不被重用這件事,有人推測有兩方面的原因。問題之一出在博萊身上。在給博萊的求職信中,培根流露出改革人類知識的遠大志向。這在博萊看來,是一種狂妄自大的表現。不僅如此,培根還提出要剔除兩種人:一種人是煉金術士,另一種人是經院哲學家。因為在培根看來,“一種人以浮夸的爭辯、相互的批駁和言之無物的廢話,另一種人以盲目的實驗、用耳聞的傳說和欺騙的手段,造成了很多的損害”。培根決心要對一切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知識加以改革。

培根的想法,正好與博萊的興趣相抵觸。博萊一直致力于把數學、天文學、魔術與煉金術結合起來。據說有一次有人從布拉格捎信說,約翰·凱利已經發現了把基本金屬變成黃金的方法,博萊立即寫信乞求凱利:“把這些秘密禮物中屬于您的那一部分,拿出來奉獻給女王陛下,以便她能夠支付相當數量的款項,作為她的海軍艦隊夏天出海的費用。”看來,培根一方面主張革新、反對煉金術,另一方面又想得到博萊的支持,實在是不夠明智之舉。

培根還曾得罪伊麗莎白女王。伊麗莎白為了對付西班牙,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就要求國會增加稅收。培根對此持反對態度,在國會辯論時他說:“窮人的地租不是土地所能生產出來的,通常都不可能立即支付那么多。紳士們只需賣掉他們的鍍金器皿,而農民們則需要賣掉他們的水壺。”他并且說:“現在要求增加稅收,無疑是在王國的傷口處再插上深針。”女王對他的言辭非常不滿,認為培根冒犯了她。后來,培根也承認他有些魯莽和直率。他曾寫信請求原諒,但是女王卻始終耿耿于懷。所以,在伊麗莎白時代,培根一直沒能得到重用。

◎友誼:忠誠還是背叛?

培根與艾塞克斯之間的關系,曾經經歷了從忠誠到對立的急劇轉變。培根的行為,使得許多人對培根的個人品行產生了懷疑。培根自身的經歷,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人生的真實樣例。問題的矛盾、混亂與復雜,使得后人長時期爭論不休,但又莫衷一是。

艾塞克斯比培根小五歲。他1581年從劍橋大學畢業,1584年入宮為臣,1585年隨軍遠征芬蘭并立下功勛。艾塞克斯年輕英俊,年齡差不多大他三倍的女王曾經青睞于他,因此他成為宮廷里的寵臣。

由于哥哥安東尼的關系,培根與艾塞克斯得以經常接觸。培根經常給艾塞克斯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或忠告,艾塞克斯也很同情培根仕途上的坎坷。艾塞克斯曾三次在女王面前為培根謀求要職,但是每一次都落空了。艾塞克斯過于自信,他以為憑著自己在宮廷和女王心目中的位置,足以使他可以提名培根為委任官員。但事實上卻遠非如此,女王雖然寵幸艾塞克斯,但她歷來都小心地避免人們在政治上利用自己的感情。

艾塞克斯為培根求官不成,感到有一些對不住培根。1595年,他把自己一處價值1800英鎊的莊園贈與培根。艾塞克斯在給培根的信中說:你倒霉地選擇了我作為你的依靠,在我的事情上,你已經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希望你不會拒絕我的禮物。

培根在復信中并沒有講到感謝艾塞克斯的話(他是打算讓女王看到該信),他說他接受伯爵贈與的禮物,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更好地為女王服務,為了更好地從事哲學事業,為了公共的善。培根在信中暗示說他并不是依附于某個個人的。艾塞克斯的初衷是要拉攏一批政治支持者,培根卻宣布自己是完全獨立的。這樣,兩人之間的關系就逐漸疏遠了。

第二年,當監護法院首席法官的職位空缺時,培根提出了候選申請。這一次,艾塞克斯就已經不那么熱心了。1597年,培根出版其第一本著作《論說文集》,他沒有把書題獻給艾塞克斯,而是獻給了自己的哥哥安東尼。

不過,艾塞克斯仍然需要培根,因為培根畢竟有著豐富的閱歷,可以給他提供不少有益的建議。此時的艾塞克斯與女王的關系已經開始走下坡路。1596年,艾塞克斯摧毀西班牙無敵艦隊殘部,一下子成了民族英雄,于是開始高傲自大起來。培根因此而感到擔心,他警告艾塞克斯要注意自身修養,要在智慧上能與女王相匹配。

1598年,艾塞克斯率軍遠征愛爾蘭,鎮壓泰龍伯爵所領導的愛爾蘭起義。出征前,培根曾建議他不要親自帶兵,因為泰龍機智善戰、不易征服。而女王則志在滅敵,所以肯定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任務。果然,兩個月的戰役過去后,他所率領的三萬軍隊只剩下了四千。9月,他會見泰龍,同意了相當于英國無條件投降的條款。伊麗莎白女王非常震怒,明令他不得離開愛爾蘭。艾塞克斯無視命令,擅自離開愛爾蘭返回英國。女王下令逮捕了艾塞克斯,直到第二年6月才釋放。

培根對待艾塞克斯的態度有些矛盾。從感謝艾塞克斯和私人友誼考慮,在有人控告艾塞克斯時,培根曾經以不同的筆調偽造通信,以證明艾塞克斯非常忠誠于女王,并證明有人在散布謠言、嫁禍于艾塞克斯。他又寫信規勸艾塞克斯,希望他“不要飛得離太陽太近”,以免蠟翼融化、墜海而死。另一方面,他也明確表示自己首先還是要忠誠于女王。

不過艾塞克斯早已開始防備伊麗莎白女王了。他擔心國內政敵要置他于死地,所以在愛爾蘭時就開始外結蘇格蘭、愛爾蘭,內結天主教派進行謀反。1600年9月,伊麗莎白女王拒絕了艾塞克斯一項甜酒專利延長期限申請。艾塞克斯氣憤難平,大罵女王詭詐易變。他開始精心策劃,秘密造反。

反叛行動失敗后,培根作為女王的法律顧問,和首席檢查官一道起訴艾塞克斯。在掌握確鑿的證據后,培根認定艾塞克斯犯下了謀反罪,在法庭上駁回了艾塞克斯關于“私人爭吵”和“以請援方式哀求女王”的辯護。最終,被處以極刑。

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培根在這一事件中的表現議論頗多。許多人譴責培根忘恩負義,缺乏倫理感情,缺乏道義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背叛。人們認為,友誼需要忠誠,當原則威脅友誼時,事情就變成了是服從理智還是服從情感的問題。盡管從理智層面講一件事情是對的,但是在情感的標尺前,這件事情也會變得嚴重起來。朋友可以為賊,但你不能站出來指證他為賊。除非有更高的正義感(已成了一種情感)激發了人們。這里邊要遵守的邏輯非常復雜,甚至有一些混亂。

不過也有不少人對培根持理解態度。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就指出:“把培根描繪成忘恩負義的大惡棍,這十分不公。他在艾塞克斯忠君期間與他共事,但是再繼續忠誠下去就會構成叛逆的時候拋棄了他。在這一點上,并沒有讓嚴峻的道德家可以指責的地方。”法靈頓也指出:“誰也不能否認艾塞克斯犯了謀叛罪,所以很難理解那些責難培根的人到底要培根做什么?”

培根后來自己申辯說:“我的辯護不需要冗長和繁復,在那件案子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女王和國家的忠誠。在這件事上,我絕不會因為世上任何人的看法而表現出虛偽與膽怯。因為任何誠實而居心端正的人都會寧愿舍棄他的國王而不愿舍棄他的上帝,寧愿舍棄他的朋友而不愿舍棄他的國王,而在某些情況下,則寧愿舍棄塵世的利益乃至自己的生命而不愿舍棄朋友。”

看來,這不能被簡單地看作是忠誠還是背叛的問題,而應看作是忠誠誰、背叛誰的問題。這就成了價值排序與價值取向,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倫理是非之爭。

◎巔峰:是對是錯?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14-01-17 17:01:49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嵩明县| 高平市| 西乌| 内江市| 林州市| 万州区| 克什克腾旗| 上高县| 大同市| 灵璧县| 健康| 凤台县| 山西省| 南漳县| 庆城县| 夏邑县| 宁安市| 武宁县| 连山| 武汉市| 旅游| 哈尔滨市| 越西县| 德阳市| 福泉市| 陵水| 黄陵县| 亚东县| 嵊泗县| 丰宁| 宁陵县| 商河县| 安庆市| 奈曼旗| 涡阳县| 合阳县| 平遥县| 瑞安市| 徐水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