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宋太祖趙匡胤渾身都是故事。

這些故事生命力之強,傳播范圍之廣,總是讓人心生感嘆。

《千里送京娘》《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燭影斧聲》這些故事,個個膾炙人口,耳熟能詳。在長達千年的時間里,它們在流傳過程中經過傳播者不斷加工和再創作,滋生出許多不同的版本。每個版本都有它生根發芽之地,開枝散葉,根深葉茂,蔚然成林。

在這些故事中,趙匡胤或是豪氣沖天的俠士,或是仁義滿懷的帝王,或是智慧與勇氣并存的將帥,或是被弒于骨肉的悲情英雄,多多少少都伴隨著民間的穿鑿附會,實際上就是歷朝歷代、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在不斷為趙匡胤塑像,讓活在老百姓口耳相傳中的趙匡胤血肉豐滿,活靈活現。

這是中國百姓對一個君主的贊美。

而活在歷史中的趙匡胤,有很多響當當的粉絲。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趙匡胤的鐵桿粉絲,他說趙匡胤“順天應人,統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朱元璋對趙匡胤從雄心到智勇到功業,無不佩服。他一生深研趙匡胤,夢想著自己也能成為像趙匡胤那樣的帝王,連趙匡胤創造的兩句殘詩“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也愛不釋手,反復吟詠,竟然接續“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使之成為相隔四百年之久的兩位開國帝王聯手創作的一首奇詩。

乾隆皇帝也對趙匡胤極為推崇,他說:“吾于開創之君,獨以唐太宗、宋太祖為不可及焉。二君者,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愛之心、寬平之政保養百姓,治功燦然,昭于千古。然家門之政,兄弟之友,則唐弗及也……太祖退藩鎮之兵,只在杯酒片言之間,君臣之分,情義兼隆。而儉約是務,治定功成,制禮作樂,傳之來裔,為萬世法。其成功致治之盛,幾乎唐太宗。而規模之正,則又過之矣。”

能得到這些人的高評,殊為難得。

趙匡胤登基前的中國,正處于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這場大亂從唐中期暴發的“安史之亂”開始,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藩鎮割據,國家分裂,戰亂不息,生靈涂炭。唐朝滅亡后,動亂并未止息,反而日益加劇,在五十余年的時間里,皇帝換了六個姓,十來個人,整整換了五個朝代。

這五個朝代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后梁,農民出身的朱溫造反起家后,代唐而立,后來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但繼位的兒子很快就被另一個兒子干掉,后為沙陀人李存勖所滅。李存勖建立了后唐。

后唐李存勖被弒,李嗣源得江山,再傳閔帝李從厚。李從厚龍椅還沒坐熱,便被兄弟李從珂拉下來,絞死于獄中。但李從珂又被姐夫石敬瑭瞄上,石敬瑭勾結契丹人滅了后唐,建立后晉。他為了當皇帝,以四十八歲的年齡,認三十七歲的契丹皇帝為父,當上“兒皇帝”。更可恨的是,這個“軟腳蟹”不僅給鄰國皇帝當兒子,稱臣納貢,還割讓燕云十六州,讓縱橫八百多里的河北平原門戶大開,無險可守。可笑的是,石敬瑭只傳了一代,至晉出帝石重貴,就讓契丹遼國給滅了。

接著,劉知遠舞刀弄槍建立了后漢,傳子劉承祐。前后四年工夫,大將郭威在征戰途中,被麾下將士將黃色的戰旗披在身上,返回京城坐上皇位,建立了后周。

這五個換來換去的朝廷,雖然是中原正朔,但管理的地域小得可憐,還不及三國時曹魏的地盤大,剩下的地盤,都被人割據一方,分裂成十個國家。

這十個國家是: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荊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漢。

前蜀開國皇帝叫王建,他本來是唐朝的節度使,靠武力合并了東川、西川,見大唐王朝日薄西山,顧頭不顧腚,就自己做了皇帝。不幸的是,皇位只傳到兒子王衍手上,便讓后唐莊宗李存勖給滅了。

李存勖又派孟知祥去鎮守蜀地。孟知祥去了不到一年,后唐發生政變,李存勖被殺,孟知祥便自己當起割據一方的霸主,后來干脆也當起了皇帝,是為后蜀。

造反起家的楊行密創建了吳國,楊行密傳子楊渥,為大將徐溫所殺。徐溫交權于養子徐知誥,徐知誥稱帝,建立南唐,恢復本名李昪,傳子李璟,李璟傳李煜。

私鹽販子錢镠創建了吳越國,一直奉中原王朝正朔,享國七十余年,傳五世。

楚國為馬殷所立,他死后十個兒子爭奪王位,自相殘殺,為南唐所滅。

創建閩國的王潮、王審知兄弟出身貧苦,能與民休息,但王審知死后二十年間,閩國換了五個國王,兄弟子侄為奪王位自相殘殺,相繼死于爭斗,被南唐所滅。

南漢皇帝劉?出身豪富,皇帝當得還可以,但他死后幾個兒子爭權奪位,也是殺,殺,殺!輪到劉即位后,怕手下謀朝篡位,勒令當官的自宮,形成了閹人治國的奇葩局面。

南平國建在當今湖北荊州一帶的彈丸之地,到處稱臣求賞賜,經常截扣經過的貢使和貢品。一旦對方質問或發兵追索,就馬上歸還,國王高從誨因此被稱為“高無賴”。

北漢立國于今山西中部和北部,為后漢皇帝劉知遠的弟弟劉崇所立,其子繼位后奉契丹皇帝為“父皇帝”,奴顏婢膝,以求茍延殘喘。

在這樣的亂世,皇帝是高危職業,從來都不安穩,就算能過一把皇帝癮,說不定哪天就會被人拉下來,不僅自己腦袋搬家,還要連帶上全家的性命。

這中間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朋友背信、部屬棄義的事,隔三岔五就會冒出來,司空見慣。為了當上皇帝,這些人真是夠拼的,不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且明知上到最高層很可能就是一個死,卻總有人爭先恐后,為當上皇帝冒死一搏!

這樣的亂世,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越是有權勢,越不講規矩。

上行下效,規矩都沒有,講道理的人就更少了。

歷史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節點,選中趙匡胤擔當重任,在必然性之外,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趙匡胤從社會底層到統軍主帥,只用了十一年時間,而從統軍主帥登上皇位,竟然不到一年時間。這樣的大逆襲,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奇跡。盡管亂紛紛的世道給他提供了機會,但所有的平臺和資源都是他奮斗的結果。他的抱負、能力、智慧、心胸、見識和勇氣,在奮斗過程中不斷升華,終于以雄才大略,決定并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趙匡胤深知百姓疾苦,透徹了解國家禍亂之源,并在不斷的觀察、思考和實踐中找到了根治之策。他講情懷,重仁義,掌權前講坦蕩做人、道義相濟的小道理,登基后講治國平天下、重社稷安黎民的大道理。以理做人,更以理服人。

他用法令約束驕兵悍將,使他們不能為所欲為,然后改革藩鎮體制,徹底解決了藩鎮割據這個兩百多年的歷史大難題。他力主仁政,不殺功臣,用“杯酒釋兵權”,平穩收回威望過重將領的兵權,并賞賜這些將領巨額財物,與他們結成姻親,讓他們安心退休,做衣食無憂的富家翁。對統一過程中俘虜的幾個割據自立的國主,也以仁愛待之,修建專門房舍給他們居住,保全他們性命。甚至連落在契丹遼國手里的燕云十六州,也首選用財物贖回,不行再用武力。

總之,他愛護百姓,與民休息,輕易不動干戈,在基本實現國家統一的基礎上,清除了武力擾政、軍人亂國的根源,建立了面貌一新、行之有效的文治體系。

趙匡胤獲知弟弟趙光義廣結黨羽、密謀篡位的陰謀后,拋開一己之私,從國家大局出發,認真對待,體現了一位帝王博大的胸懷——如果清除趙光義,不僅要與自己的弟弟骨肉相殘,還將株連一大批有才干的臣屬,他一手創建的文治體系將會崩潰,自己身體力行立規矩、講道理的心血將付諸東流,國家可能重新陷入內亂不休的局面;如果不殺趙光義,讓兒子繼位,以趙光義的才能和勢力,勢必不受約束,極有可能出現趙光義謀朝篡位、叔侄相殘的慘劇,國家同樣會陷入動蕩分裂。

殺趙光義,是不講道理;不殺趙光義,也是不講道理!最后,小道理得讓位于大道理。為了平穩過渡,讓國家在文治體系下實現長治久安,他不僅沒殺趙光義,反而決定把皇位傳給趙光義。他自己在“燭影斧聲”中猝然離世,卻為國家留下了穩定發展的文治體系,使兩宋迎來三百多年的繁榮,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書寫了輝煌篇章。

此書是作者多年研習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點心得,并借鑒了前輩專家的很多研究成果,在此謹致謝忱。因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未有定論,個別立論純屬作者自己的看法,內容上也一定存在不當之處,懇請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蕭樹

2019年1月,于杭州青山湖畔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20-05-18 14:32:24
出版社:貴州民族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太仆寺旗| 中西区| 湟中县| 沛县| 普陀区| 乌什县| 湘潭市| 漳浦县| 中山市| 嘉义市| 定边县| 枞阳县| 都安| 荆州市| 安远县| 靖州| 沙雅县| 遂宁市| 崇阳县| 磐石市| 册亨县| 梅州市| 丰顺县| 长泰县| 迁安市| 轮台县| 得荣县| 彰化县| 临高县| 天门市| 拜泉县| 颍上县| 克拉玛依市| 南宁市| 靖远县| 育儿| 崇明县| 和田市| 扶绥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