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安全信息工程:以煤礦和交通安全監控為例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本書是作者及其所在團隊多年來工程技術實踐的總結。全書較為詳細地論述了安全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體系結構,闡述了在工業監測、監控過程領域中的設計方法、設計思路,并給出了設計實例。內容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工程概述;安全信息工程的體系結構;安全信息工程的設計方法——礦用乳化液矢量自動配比裝置研究;安全信息工程的監測監控系統——沖擊地壓的監測監控與事故分析;煤礦安全監測大數據平臺的開發與設計;大數據系統分析方法及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輻射劑量實時監測與預警系統;吊管機智能監控儀的設計;煤礦水文監測系統的設計;煤礦安全信息工程實例;安全信息工程在交通智能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本書可作為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5-19 16:36:13
- 11.6 結論
- 11.5.4 智能終端程序設計
- 11.5.3 系統界面程序設計
- 11.5.2 Qt編程基礎及開發環境搭建
- 11.5.1 嵌入式軟件開發簡介
- 11.5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的軟件設計
- 11.4.10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整體設計
- 11.4.9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駕駛員管理模塊設計
- 11.4.8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射頻卡支付模塊設計
- 11.4.7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OBDⅡ模塊設計
- 11.4.6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汽車行駛記錄模塊設計
- 11.4.5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計量功能模塊設計
- 11.4.4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移動網絡模塊設計
- 11.4.3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衛星定位模塊設計
- 11.4.2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主控板的設計
- 11.4.1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核心模塊設計
- 11.4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的硬件設計
- 11.3.8 駕駛員管理方案設計
- 11.3.7 電子支付方案設計
- 11.3.6 車載故障診斷功能方案設計
- 11.3.5 無線互聯功能方案設計
- 11.3.4 汽車行駛記錄方案設計
- 11.3.3 定位功能方案設計
- 11.3.2 計量功能方案設計
- 11.3.1 出租車車載終端整體方案
- 11.3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方案設計
- 11.2 出租車智能管理系統總體結構
- 11.1 出租車智能管理系統功能需求
- 11 安全信息工程在交通智能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 10.2.2 應用界面
- 10.2.1 系統簡介
- 10.2 礦井水文監測系統應用實例
- 10.1.3 軟件運行界面
- 10.1.2 人員位置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 10.1.1 井下人員位置監測系統簡介
- 10.1 煤礦人員定位系統舉例
- 10 煤礦安全信息工程實例
- 9.4 方案設計
- 9.3 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 9.2 水文監測系統的整體結構
- 9.1 水文監測系統簡介
- 9 煤礦水文監測系統的設計
- 8.9 系統可靠性設計
- 8.8.3 液晶顯示器初始化程序
- 8.8.2 A/D 轉換程序
- 8.8.1 初始化文件,定義變量
- 8.8 源程序示例
- 8.7 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法
- 8.6.2 顯示部分
- 8.6.1 主機部分
- 8.6 軟件設計
- 8.5.4 主機系統的工作原理
- 8.5.3 傳感器與接收單元
- 8.5.2 顯示、操作單元硬件設計
- 8.5.1 主機硬件設計
- 8.5 硬件設計
- 8.4.4 位移傳感器
- 8.4.3 拉力傳感器
- 8.4.2 角度傳感器
- 8.4.1 吊重傳感器
- 8.4 主要傳感器簡介
- 8.3.2 工作原理
- 8.3.1 技術特點
- 8.3 系統組成與結構
- 8.2.3 工藝要求
- 8.2.2 技術性能指標
- 8.2.1 主要實現的功能
- 8.2 吊管機需監控的技術性能指標
- 8.1 吊管機簡介
- 8 吊管機智能監控儀的設計
- 7.7 軟件運行界面
- 7.6 軟件設計
- 7.5 硬件設計
- 7.4.2 輻射劑量傳感器
- 7.4.1 系統要實現的基本功能
- 7.4 輻射劑量監測的基本原理
- 7.3.2 煤礦輻射劑量檢測項目簡介
- 7.3.1 儀表分類
- 7.3 煤礦輻射劑量監測要實現的基本功能
- 7.2 輻射探測器的類型
- 7.1.3 射線探測理論
- 7.1.2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 7.1.1 輻射的基本概念
- 7.1 概述
- 7 輻射劑量實時監測與預警系統
- 6.4.3 結果與討論
- 6.4.2 支持向量機建模
- 6.4.1 基本原理
- 6.4 支持向量機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6.3.4 圍繞中心點的劃分
- 6.3.3 K-means(K均值)算法
- 6.3.2 距離的定義
- 6.3.1 聚類分析的一般步驟
- 6.3 聚類分析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6.2 常用數據挖掘工具
- 6.1 數據來源
- 6 大數據系統分析方法及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5.5 源程序設計舉例
- 5.4.2 數據查詢舉例
- 5.4.1 程序啟動
- 5.4 程序設計
- 5.3 軟件應用環境
- 5.2.2 數據庫結構舉例
- 5.2.1 對象瀏覽器
- 5.2 數據庫設計
- 5.1 煤礦檢測大數據應用平臺的基本架構
- 5 煤礦安全監測大數據平臺的開發與設計
- 4.6.2 回采期間監測危險區域處理措施
- 4.6.1 工作面超前預防卸壓
- 4.6 回采期間沖擊地壓防治方案設計
- 4.5 回采期間沖擊危險監測方案
- 4.4 掘進期間沖擊危險防治方案設計及卸壓解危方案
- 4.3.3 事故分析
- 4.3.2 監測系統的數據表現
- 4.3.1 沖擊地壓事故基本情況介紹
- 4.3 沖擊地壓的發生過程
- 4.2.4 電磁輻射法監測標準
- 4.2.3 鉆屑法檢測
- 4.2.2 沖擊地壓在線應力監測
- 4.2.1 微震監測
- 4.2 沖擊地壓監測監控的手段和方法
- 4.1.4 沖擊地壓危險區域劃分
- 4.1.3 沖擊危險指數評價
- 4.1.2 沖擊地壓危險性分析
- 4.1.1 礦井及工作面概況
- 4.1 星村煤礦3302工作面概況
- 4 安全信息工程的監測監控系統——沖擊地壓的監測監控與事故分析
- 3.6.2 分布式乳化液自動配比系統接入礦井以太網的應用方案
- 3.6.1 分布式乳化液自動配比系統的組成
- 3.6 系統功能的進一步擴展
- 3.5.3 防爆措施
- 3.5.2 軟件抗干擾設計
- 3.5.1 硬件抗干擾技術
- 3.5 安全可靠性分析與設計
- 3.4.5 編程舉例
- 3.4.4 PID控制
- 3.4.3 矢量控制
- 3.4.2 單片機軟件設計
- 3.4.1 單片機C語言簡介
- 3.4 系統軟件設計
- 3.3.9 電源電路設計
- 3.3.8 控制輸出及自動閉鎖電路
- 3.3.7 鍵盤電路
- 3.3.6 液晶顯示電路設計
- 3.3.5 變頻調速電路的設計
- 3.3.4 D/A轉換電路的設計
- 3.3.3 A/D轉換電路的設計
- 3.3.2 單片機系統設計
- 3.3.1 傳感器簡介
- 3.3 系統硬件模塊設計及研究
- 3.2.4 系統的軟件設計
- 3.2.3 系統的硬件設計
- 3.2.2 系統的總體設計說明
- 3.2.1 系統實現的功能
- 3.2 總體研究方案
- 3.1.3 研究工作的設想
- 3.1.2 國內外概況及技術發展趨勢
- 3.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 3.1 概述
- 3 安全信息工程的設計方法——礦用乳化液矢量自動配比裝置研究
- 2.8 建設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
- 2.7 項目評分表
- 2.6.3 定位卡總數及分配
- 2.6.2 人員定位系統功能實現
- 2.6.1 系統設計要求
- 2.6 人員定位系統
- 2.5.3 主要有線通信設備
- 2.5.2 系統設計方案
- 2.5.1 系統設計要求
- 2.5 通信聯絡系統
- 2.4.4 主要監測監控設備
- 2.4.3 監測監控的技術要求及達到的功能
- 2.4.2 系統主要監測監控方案
- 2.4.1 系統設計要求
- 2.4 監測監控系統
- 2.3.8 大屏拼接顯示系統
- 2.3.7 平臺部分千兆交換機中段布置
- 2.3.6 光纖線路和基站布置
- 2.3.5 系統總體布置及主干環網設計
- 2.3.4 康家灣礦井下擬建信號覆蓋區域分析
- 2.3.3 系統平臺總體布置
- 2.3.2 系統平臺主要技術要求
- 2.3.1 系統平臺設計原則
- 2.3 系統設計
- 2.2.5 整體方案
- 2.2.4 設計依據
- 2.2.3 設計原則
- 2.2.2 主要內容
- 2.2.1 設計范圍
- 2.2 設計方案
- 2.1.2 系統設計的原則
- 2.1.1 需求分析
- 2.1 系統分析
- 2 安全信息工程的體系結構
- 1.5 安全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 1.4 安全信息工程的發展趨勢
- 1.3.5 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 1.3.4 安全監控組態軟件
- 1.3.3 河南義馬煤礦工業視頻監控
- 1.3.2 KJ95N 型煤礦綜合監控系統
- 1.3.1 尤洛卡(精準信息)煤礦頂板動態監測系統
- 1.3 安全信息工程舉例
- 1.2.4 安全信息工程的預測與決策算法
- 1.2.3 安全信息工程的軟件設計
- 1.2.2 安全信息工程的硬件設計
- 1.2.1 安全信息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 1.2 安全信息工程建設
- 1.1.4 安全信息工程的應用
- 1.1.3 安全與信息的關系
-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 1.1.1 安全的基本概念
- 1.1 安全信息工程概述
- 1 安全信息工程概述
- 前言
- 內容概述
- 扉頁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扉頁
- 內容概述
- 前言
- 1 安全信息工程概述
- 1.1 安全信息工程概述
- 1.1.1 安全的基本概念
-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 1.1.3 安全與信息的關系
- 1.1.4 安全信息工程的應用
- 1.2 安全信息工程建設
- 1.2.1 安全信息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 1.2.2 安全信息工程的硬件設計
- 1.2.3 安全信息工程的軟件設計
- 1.2.4 安全信息工程的預測與決策算法
- 1.3 安全信息工程舉例
- 1.3.1 尤洛卡(精準信息)煤礦頂板動態監測系統
- 1.3.2 KJ95N 型煤礦綜合監控系統
- 1.3.3 河南義馬煤礦工業視頻監控
- 1.3.4 安全監控組態軟件
- 1.3.5 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 1.4 安全信息工程的發展趨勢
- 1.5 安全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 2 安全信息工程的體系結構
- 2.1 系統分析
- 2.1.1 需求分析
- 2.1.2 系統設計的原則
- 2.2 設計方案
- 2.2.1 設計范圍
- 2.2.2 主要內容
- 2.2.3 設計原則
- 2.2.4 設計依據
- 2.2.5 整體方案
- 2.3 系統設計
- 2.3.1 系統平臺設計原則
- 2.3.2 系統平臺主要技術要求
- 2.3.3 系統平臺總體布置
- 2.3.4 康家灣礦井下擬建信號覆蓋區域分析
- 2.3.5 系統總體布置及主干環網設計
- 2.3.6 光纖線路和基站布置
- 2.3.7 平臺部分千兆交換機中段布置
- 2.3.8 大屏拼接顯示系統
- 2.4 監測監控系統
- 2.4.1 系統設計要求
- 2.4.2 系統主要監測監控方案
- 2.4.3 監測監控的技術要求及達到的功能
- 2.4.4 主要監測監控設備
- 2.5 通信聯絡系統
- 2.5.1 系統設計要求
- 2.5.2 系統設計方案
- 2.5.3 主要有線通信設備
- 2.6 人員定位系統
- 2.6.1 系統設計要求
- 2.6.2 人員定位系統功能實現
- 2.6.3 定位卡總數及分配
- 2.7 項目評分表
- 2.8 建設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
- 3 安全信息工程的設計方法——礦用乳化液矢量自動配比裝置研究
- 3.1 概述
- 3.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 3.1.2 國內外概況及技術發展趨勢
- 3.1.3 研究工作的設想
- 3.2 總體研究方案
- 3.2.1 系統實現的功能
- 3.2.2 系統的總體設計說明
- 3.2.3 系統的硬件設計
- 3.2.4 系統的軟件設計
- 3.3 系統硬件模塊設計及研究
- 3.3.1 傳感器簡介
- 3.3.2 單片機系統設計
- 3.3.3 A/D轉換電路的設計
- 3.3.4 D/A轉換電路的設計
- 3.3.5 變頻調速電路的設計
- 3.3.6 液晶顯示電路設計
- 3.3.7 鍵盤電路
- 3.3.8 控制輸出及自動閉鎖電路
- 3.3.9 電源電路設計
- 3.4 系統軟件設計
- 3.4.1 單片機C語言簡介
- 3.4.2 單片機軟件設計
- 3.4.3 矢量控制
- 3.4.4 PID控制
- 3.4.5 編程舉例
- 3.5 安全可靠性分析與設計
- 3.5.1 硬件抗干擾技術
- 3.5.2 軟件抗干擾設計
- 3.5.3 防爆措施
- 3.6 系統功能的進一步擴展
- 3.6.1 分布式乳化液自動配比系統的組成
- 3.6.2 分布式乳化液自動配比系統接入礦井以太網的應用方案
- 4 安全信息工程的監測監控系統——沖擊地壓的監測監控與事故分析
- 4.1 星村煤礦3302工作面概況
- 4.1.1 礦井及工作面概況
- 4.1.2 沖擊地壓危險性分析
- 4.1.3 沖擊危險指數評價
- 4.1.4 沖擊地壓危險區域劃分
- 4.2 沖擊地壓監測監控的手段和方法
- 4.2.1 微震監測
- 4.2.2 沖擊地壓在線應力監測
- 4.2.3 鉆屑法檢測
- 4.2.4 電磁輻射法監測標準
- 4.3 沖擊地壓的發生過程
- 4.3.1 沖擊地壓事故基本情況介紹
- 4.3.2 監測系統的數據表現
- 4.3.3 事故分析
- 4.4 掘進期間沖擊危險防治方案設計及卸壓解危方案
- 4.5 回采期間沖擊危險監測方案
- 4.6 回采期間沖擊地壓防治方案設計
- 4.6.1 工作面超前預防卸壓
- 4.6.2 回采期間監測危險區域處理措施
- 5 煤礦安全監測大數據平臺的開發與設計
- 5.1 煤礦檢測大數據應用平臺的基本架構
- 5.2 數據庫設計
- 5.2.1 對象瀏覽器
- 5.2.2 數據庫結構舉例
- 5.3 軟件應用環境
- 5.4 程序設計
- 5.4.1 程序啟動
- 5.4.2 數據查詢舉例
- 5.5 源程序設計舉例
- 6 大數據系統分析方法及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6.1 數據來源
- 6.2 常用數據挖掘工具
- 6.3 聚類分析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6.3.1 聚類分析的一般步驟
- 6.3.2 距離的定義
- 6.3.3 K-means(K均值)算法
- 6.3.4 圍繞中心點的劃分
- 6.4 支持向量機在安全預警中的應用
- 6.4.1 基本原理
- 6.4.2 支持向量機建模
- 6.4.3 結果與討論
- 7 輻射劑量實時監測與預警系統
- 7.1 概述
- 7.1.1 輻射的基本概念
- 7.1.2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 7.1.3 射線探測理論
- 7.2 輻射探測器的類型
- 7.3 煤礦輻射劑量監測要實現的基本功能
- 7.3.1 儀表分類
- 7.3.2 煤礦輻射劑量檢測項目簡介
- 7.4 輻射劑量監測的基本原理
- 7.4.1 系統要實現的基本功能
- 7.4.2 輻射劑量傳感器
- 7.5 硬件設計
- 7.6 軟件設計
- 7.7 軟件運行界面
- 8 吊管機智能監控儀的設計
- 8.1 吊管機簡介
- 8.2 吊管機需監控的技術性能指標
- 8.2.1 主要實現的功能
- 8.2.2 技術性能指標
- 8.2.3 工藝要求
- 8.3 系統組成與結構
- 8.3.1 技術特點
- 8.3.2 工作原理
- 8.4 主要傳感器簡介
- 8.4.1 吊重傳感器
- 8.4.2 角度傳感器
- 8.4.3 拉力傳感器
- 8.4.4 位移傳感器
- 8.5 硬件設計
- 8.5.1 主機硬件設計
- 8.5.2 顯示、操作單元硬件設計
- 8.5.3 傳感器與接收單元
- 8.5.4 主機系統的工作原理
- 8.6 軟件設計
- 8.6.1 主機部分
- 8.6.2 顯示部分
- 8.7 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法
- 8.8 源程序示例
- 8.8.1 初始化文件,定義變量
- 8.8.2 A/D 轉換程序
- 8.8.3 液晶顯示器初始化程序
- 8.9 系統可靠性設計
- 9 煤礦水文監測系統的設計
- 9.1 水文監測系統簡介
- 9.2 水文監測系統的整體結構
- 9.3 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 9.4 方案設計
- 10 煤礦安全信息工程實例
- 10.1 煤礦人員定位系統舉例
- 10.1.1 井下人員位置監測系統簡介
- 10.1.2 人員位置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 10.1.3 軟件運行界面
- 10.2 礦井水文監測系統應用實例
- 10.2.1 系統簡介
- 10.2.2 應用界面
- 11 安全信息工程在交通智能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 11.1 出租車智能管理系統功能需求
- 11.2 出租車智能管理系統總體結構
- 11.3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方案設計
- 11.3.1 出租車車載終端整體方案
- 11.3.2 計量功能方案設計
- 11.3.3 定位功能方案設計
- 11.3.4 汽車行駛記錄方案設計
- 11.3.5 無線互聯功能方案設計
- 11.3.6 車載故障診斷功能方案設計
- 11.3.7 電子支付方案設計
- 11.3.8 駕駛員管理方案設計
- 11.4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的硬件設計
- 11.4.1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核心模塊設計
- 11.4.2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主控板的設計
- 11.4.3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衛星定位模塊設計
- 11.4.4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移動網絡模塊設計
- 11.4.5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計量功能模塊設計
- 11.4.6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汽車行駛記錄模塊設計
- 11.4.7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OBDⅡ模塊設計
- 11.4.8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射頻卡支付模塊設計
- 11.4.9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駕駛員管理模塊設計
- 11.4.10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整體設計
- 11.5 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的軟件設計
- 11.5.1 嵌入式軟件開發簡介
- 11.5.2 Qt編程基礎及開發環境搭建
- 11.5.3 系統界面程序設計
- 11.5.4 智能終端程序設計
- 11.6 結論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0-05-19 16: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