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安全信息工程:以煤礦和交通安全監控為例作者名: 張勇 郝生武 蔡輝本章字數: 1606字更新時間: 2020-05-19 16:35:30
1.1 安全信息工程概述
1.1.1 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為預防生產過程中發生人身、設備事故,形成良好勞動環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動。無危為安,無損為全。根據現代安全系統工程的觀點,安全即是通過人、機、物料、環境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于有效控制狀態,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眾所周知,在人類生產過程中,沒有100%的絕對安全,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即為安全狀態。安全生產,預防為主。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
2018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考慮到我國災害多發頻發,很多災害事故又有著復合成因、牽涉多個方面,把生產事故、火災、地震、水旱災害等綜合協調統一管理,從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出發,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進而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應急管理的靈敏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需。應急管理部的主要職責是,組織編制國家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建立災情報告系統并統一發布災情,統籌應急力量建設和物資儲備并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組織災害救助體系建設,指導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承擔國家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指導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防治;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可見,安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安全涉及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從具體行業來講,包括的種類就更多了,如礦業安全、建筑安全、化工安全、交通安全、環境安全、核安全、食品安全、機械安全、核安全等。本書涉及的是和工業生產緊密關聯的信息安全問題。
安全事故源于生產過程中大量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安全生產制度落實不健全,部分人法制觀念淡漠,安全事故頻發,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通報,2016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23534起,死亡14136人,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8.8%和5.3%。其中,較大事故發生了311起,死亡1180人,同比分別下降了12.4%和14.4%;重特大事故發生15起,死亡198人,同比分別下降了25%和23.9%。
從2012年到2015年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已經從59起降到38起,但平均每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是同比上升的,同期每一起重特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由15.6人上升到20.2人。重特大事故發生地區較為集中,非法違法行為導致的較大以上事故比例仍居高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下面舉幾個典型的案例:
① 2013年11月22日凌晨,中石化位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黃復線原油管道發生破裂,導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當日上午10時25分,市政排水暗渠發生爆炸,導致周邊行人、居民、搶險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本次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
② 2014年8月2日,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拋光二車間發生特別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事故造成97人死亡,163人受傷,事故報告期后,經全力搶救醫治無效陸續死亡49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51億元。
③ 2014年12月31日23時35分,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東南角通往黃浦江觀景平臺的人行通道階梯處發生擁擠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
④ 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798人受傷,304幢建筑物、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集裝箱受損。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等標準和規定統計,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為68.66億元。
⑤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區的紅坳渣土受納場發生滑坡特大事故,事故造成7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17人受傷,33棟建筑物被損毀、掩埋,90家企業生產受影響,涉及員工4630人。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8.81億元。
上述事故充分暴露了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法制上存在的漏洞,暴露了基礎工作的薄弱,對安全工作落實的不到位,教訓尤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