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信息工程:以煤礦和交通安全監控為例
- 張勇 郝生武 蔡輝
- 1079字
- 2020-05-19 16:35:40
3.1.2 國內外概況及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煤礦企業仍采用手控配液方式或簡易機械定量配液方式,這種方式依靠人工觀測液位,靠開關控制水、油比例調節濃度。對于乳化液濃度的檢測,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礦井采用的檢測手段主要包括:糖量計法、折光儀檢驗法和破乳法等。這些檢測方法都需要人工取樣與目測讀數,而且都不能在線檢測乳化液濃度的變化。煤礦的生產條件十分復雜,井下環境惡劣,工作人員責任心因人而異,由于操作者不易掌握,故配制的乳化液精度很差。
1980年以后,我國引進了國外的一些泵站,但以電液控制為原理的控制系統不易維持和掌握,棄置不用者居多 。對于乳化液濃度的配比,國內外泵站的配液方式,已經由人工地面混合、手控配液,發展到自動配液。自動配液代表了乳化液配制方法的發展趨勢。配制合理、穩定濃度的乳化液是國內外生產廠家設計研究的課題。
1990年以后,隨著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煤礦的計算機控制水平獲得了長足進步。隨著我國煤礦高產高效綜采、綜放工作面的不斷涌現,綜采工作面及生產工藝也在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挖掘機電設備的內在潛力,提高生產能力,對綜采工作面設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乳化液泵站作為綜采工作面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監測的參數包括壓力、流量、液位、溫度,泵站流量測量選用特殊的渦輪流量傳感器。分站對檢測參數綜合處理后,根據預置控制流程,對配液過程自動控制,并對欠壓力、漏液等故障現象進行報警,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外多數新生產的乳化液箱都裝有自動配液裝置,但其自動化程度低,價格昂貴,僅限于各種液控閥或者電磁閥,在一定程度上還依靠手動調節,不能保證測量精度。
2000年以來,煤礦乳化液自動配比系統研制引起了我國煤礦企業的高度重視,國內的一些大學、科研機構和生產廠家也相繼研制了一些乳化液配比裝置。
但乳化液的濃度配比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水壓、溫度、流量、配比裝置準確度等。現有的乳化液配比裝置配制精度不高,配制效率低,受人為因素影響,且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
綜上所述,國外的此類裝置操作復雜,價格昂貴,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國內的自動配比裝置存在上述許多問題,不能滿足現有煤礦生產企業的生產要求。
因此,根據客戶的需求,我們開發設計了礦用乳化液矢量自動配比系統。具體性能要求如下:
① 滿足煤礦企業乳化液自動配比的要求,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② 系統的實時響應較好,能完成在線測量;
③ 有良好的人機界面,便于現場操作;
④ 有完備的報警及自動閉鎖功能。
因此本系統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煤礦自身特點,設計開發了具有較高性能價格比的礦用乳化液矢量自動配比系統,較好地滿足企業的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