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計算機網絡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本書融入團隊成員最新的科研成果,堅持實用技術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能力和技能培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技術與網絡應用。全書共分8章,主要介紹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發展和相關性能指標,數據通信技術的基礎知識,網絡體系結構中的OSI參考模型、TCP/IP參考模型,局域網的組成、體系結構以及組網技術,廣域網中的數據交換技術以及分組交換網、ISDN、FR、DDN、ATM及網絡互聯,Internet技術與應用,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的基礎知識、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因特網的安全協議、網絡入侵檢測以及防火墻和病毒的相關知識,最后介紹了許多計算機網絡發展的新技術。本書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計算機網絡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網絡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0-12 16:29:28
- 習題
- 小結
- 8.7.5 VoIP應用現存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 8.7.4 VoIP技術的優點
- 8.7.3 VoIP的關鍵技術
- 8.7.2 VoIP控制協議
- 8.7.1 VoIP概述
- 8.7 VoIP
- 8.6 VOD技術
- 8.5.3 Web3D技術應用與發展
- 8.5.2 基于Web的3D技術
- 8.5.1 Web3D技術的特點
- 8.5 Web3D技術
- 8.4 VPN接入
- 8.3.5 下一代互聯網
- 8.3.4 從IPv4向IPv6過渡
- 8.3.3 IPv6的地址結構
- 8.3.2 IPv6的功能
- 8.3.1 IP地址資源不足
- 8.3 下一代互聯網
- 8.2.4 .IEEE 802.11系列標準
- 8.2.3 無線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 8.2.2 無線局域網的特點及應用
- 8.2.1 無線局域網概述
- 8.2 無線網絡
- 8.1.4 存儲式音頻和視頻流媒體
- 8.1.3 音頻和視頻壓縮
- 8.1.2 多媒體應用分類
- 8.1.1 概述
- 8.1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新技術
- 習題
- 小結
- 7.8.4 計算機病毒防治措施
- 7.8.3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及中毒癥狀
- 7.8.2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 7.8.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 7.8 病毒防治
- 7.7.2 網絡入侵檢測的主要方法
- 7.7.1 網絡入侵檢測的原理
- 7.7 網絡入侵檢測
- 7.6.5 防火墻的選擇
- 7.6.4 防火墻的實現方式
- 7.6.3 防火墻的類型
- 7.6.2 防火墻的特點
- 7.6.1 防火墻概念
- 7.6 防火墻技術
- 7.5.3 IPSec
- 7.5.2 SET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 7.5.1 SSL安全套接層協議
- 7.5 因特網的安全協議
- 7.4.2 認證機構
- 7.4.1 數字證書概述
- 7.4 數字證書
- 7.3.5 數字簽名與手寫簽名的區別
- 7.3.3 數字簽名的分類
- 7.3.2 數字簽名的要求
- 7.3.1 數字簽名的基本原理
- 7.3 數字簽名
- 7.2.2 密碼學
- 7.2.1 網絡安全概述
- 7.2 網絡安全基礎
- 7.1.3 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 7.1.2 網絡管理協議
- 7.1.1 網絡管理功能
- 7.1 網絡管理
- 第7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 習題
- 小結
- 6.6.4 交互性社交網絡
- 6.6.3 電子商務
- 6.6.2 即時通信軟件
- 6.6.1 WWW服務
- 6.6 Internet基本應用
- 6.5.6 Intranet技術
- 6.5.5 文件共享
- 6.5.4 文件傳輸協議
- 6.5.3 BBS
- 6.5.2 遠程登錄Telnet
- 6.5.1 電子郵件E-mail
- 6.5 Internet基本服務
- 6.4.2 域名與域名系統
- 6.4.1 IP地址
- 6.4 Internet的地址
- 6.3 Internet的連接方式
- 6.2 Internet的組成
- 6.1 Internet簡介
- 第6章 Internet技術與應用
- 習題
- 小結
- 5.8.3 網絡互聯實例
- 5.8.2 因特網接入技術
- 5.8.1 網絡互連概述
- 5.8 網絡互連
- 5.7.4 AAL層舉例:AAL5
- 5.7.3 ATM的邏輯連接機制
- 5.7.2 ATM的協議參考模型和信元結構
- 5.7.1 ATM的基本概念
- 5.7 異步傳輸模式
- 5.6.3 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 5.6.2 幀中繼的幀格式
- 5.6.1 幀中繼的工作原理
- 5.6 幀中繼FR
- 5.5 數字數據網
- 5.4 綜合業務數字網
- 5.3 X.25分組交換網
- 5.2.2 公共傳輸系統接入方式
- 5.2.1 公共交換電話網
- 5.2 公共傳輸系統及其接入技術
- 2.報文交換
- 5.1.3 數據交換技術
- 5.1.2 廣域網與局域網的區別
- 5.1.1 廣域網簡介
- 5.1 廣域網概述
- 第5章 廣域網
- 習題
- 小結
- 4.5.4 幾種典型的局域網操作系統
- 4.5.3 局域網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 4.5.2 局域網操作系統的分類
- 4.5.1 網絡操作系統概述
- 4.5 局域網操作系統
- 4.4.6 ATM局域網
- 4.4.5 FDDI光纖環網
- 4.4.4 令牌環網絡
- 4.4.3 千兆位以太網
- 4.4.2 快速以太網
- 4.4.1 以太網
- 4.4 局域網組網技術
- 4.3.2 IEEE 802標準
- 4.3.1 局域網參考模型
- 4.3 局域網體系結構
- 4.2.3 令牌總線訪問控制方式(Token Bus)
- 4.2.2 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Token Ring)
- 4.2.1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CSMA/CD)
- 4.2 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 4.1.2 局域網的分類
- 4.1.1 局域網的定義
- 4.1 局域網概述
- 第4章 局域網
- 習題
- 小結
- 3.3.5 無分類編址方法CIDR
- 3.3.4 子網掩碼
- 3.3.3 IP地址的映射
- 3.3.2 IP地址
- 3.3.1 網際協議
- 3.3 網際協議(IP)和IP地址
- 3.2.5 具有五層協議的參考模型
- 3.2.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 3.2.3 TCP/IP參考模型
- 3.2.2 OSI各層功能介紹
- 3.2.1 OSI參考模型
- 3.2 網絡體系結構參考模型
- 3.1.3 網絡體系結構相關概念
- 3.1.2 協議與劃分層次
- 3.1.1 網絡體系結構的發展
- 3.1 網絡體系結構
- 第3章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 習題
- 小結
- 2.6.3 差錯控制編碼
- 2.6.2 差錯控制
- 2.6.1 差錯的產生原因
- 2.6 差錯控制方法
- 2.5.3 波分多路復用技術
- 2.5.2 時分多路復用
- 2.5.1 頻分多路復用
- 2.5 多路復用技術
- 2.4.3 數字數據編碼
- 2.4.2 模擬信號數字化時的編碼方式
- 2.4.1 數字信號模擬化時的編碼方式
- 2.4 數據編碼技術
- 2.3.5 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
- 2.3.4 同步傳輸與異步傳輸
- 2.3.3 數據傳輸方向
- 2.3.2 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
- 2.3.1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 2.3 數據傳輸方式
- 2.2.4 無線介質
- 2.2.3 光纖
- 2.2.2 同軸電纜
- 2.2.1 雙絞線
- 2.2 數據傳輸介質
- 2.1.2 數據通信系統
- 2.1.1 信息、數據、信號和信道
- 2.1 數據通信基本知識
-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 習題
- 小結
- 1.5.2 計算機網絡發展方向
- 1.5.1 計算機網絡發展現狀
- 1.5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趨勢
- 1.4.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征
- 1.4.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 1.4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 1.3.6 按網絡操作系統分類
- 1.3.5 按傳播技術分類
- 1.3.4 按傳輸介質分類
- 1.3.3 按網絡協議分類
- 1.3.2 按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
- 1.3.1 按網絡覆蓋的地理范圍分類
- 1.3 計算機網絡分類
- 1.2.4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 1.2.3 標準化網絡
- 1.2.2 以資源共享為目標的計算機網絡
- 1.2.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 1.2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 1.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 1.1.2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 1.1.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 1.1 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
-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
- 1.1 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
- 1.1.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 1.1.2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 1.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 1.2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 1.2.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 1.2.2 以資源共享為目標的計算機網絡
- 1.2.3 標準化網絡
- 1.2.4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 1.3 計算機網絡分類
- 1.3.1 按網絡覆蓋的地理范圍分類
- 1.3.2 按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
- 1.3.3 按網絡協議分類
- 1.3.4 按傳輸介質分類
- 1.3.5 按傳播技術分類
- 1.3.6 按網絡操作系統分類
- 1.4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 1.4.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 1.4.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征
- 1.5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趨勢
- 1.5.1 計算機網絡發展現狀
- 1.5.2 計算機網絡發展方向
- 小結
- 習題
-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 2.1 數據通信基本知識
- 2.1.1 信息、數據、信號和信道
- 2.1.2 數據通信系統
- 2.2 數據傳輸介質
- 2.2.1 雙絞線
- 2.2.2 同軸電纜
- 2.2.3 光纖
- 2.2.4 無線介質
- 2.3 數據傳輸方式
- 2.3.1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 2.3.2 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
- 2.3.3 數據傳輸方向
- 2.3.4 同步傳輸與異步傳輸
- 2.3.5 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
- 2.4 數據編碼技術
- 2.4.1 數字信號模擬化時的編碼方式
- 2.4.2 模擬信號數字化時的編碼方式
- 2.4.3 數字數據編碼
- 2.5 多路復用技術
- 2.5.1 頻分多路復用
- 2.5.2 時分多路復用
- 2.5.3 波分多路復用技術
- 2.6 差錯控制方法
- 2.6.1 差錯的產生原因
- 2.6.2 差錯控制
- 2.6.3 差錯控制編碼
- 小結
- 習題
- 第3章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 3.1 網絡體系結構
- 3.1.1 網絡體系結構的發展
- 3.1.2 協議與劃分層次
- 3.1.3 網絡體系結構相關概念
- 3.2 網絡體系結構參考模型
- 3.2.1 OSI參考模型
- 3.2.2 OSI各層功能介紹
- 3.2.3 TCP/IP參考模型
- 3.2.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 3.2.5 具有五層協議的參考模型
- 3.3 網際協議(IP)和IP地址
- 3.3.1 網際協議
- 3.3.2 IP地址
- 3.3.3 IP地址的映射
- 3.3.4 子網掩碼
- 3.3.5 無分類編址方法CIDR
- 小結
- 習題
- 第4章 局域網
- 4.1 局域網概述
- 4.1.1 局域網的定義
- 4.1.2 局域網的分類
- 4.2 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 4.2.1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法(CSMA/CD)
- 4.2.2 令牌環訪問控制方式(Token Ring)
- 4.2.3 令牌總線訪問控制方式(Token Bus)
- 4.3 局域網體系結構
- 4.3.1 局域網參考模型
- 4.3.2 IEEE 802標準
- 4.4 局域網組網技術
- 4.4.1 以太網
- 4.4.2 快速以太網
- 4.4.3 千兆位以太網
- 4.4.4 令牌環網絡
- 4.4.5 FDDI光纖環網
- 4.4.6 ATM局域網
- 4.5 局域網操作系統
- 4.5.1 網絡操作系統概述
- 4.5.2 局域網操作系統的分類
- 4.5.3 局域網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 4.5.4 幾種典型的局域網操作系統
- 小結
- 習題
- 第5章 廣域網
- 5.1 廣域網概述
- 5.1.1 廣域網簡介
- 5.1.2 廣域網與局域網的區別
- 5.1.3 數據交換技術
- 2.報文交換
- 5.2 公共傳輸系統及其接入技術
- 5.2.1 公共交換電話網
- 5.2.2 公共傳輸系統接入方式
- 5.3 X.25分組交換網
- 5.4 綜合業務數字網
- 5.5 數字數據網
- 5.6 幀中繼FR
- 5.6.1 幀中繼的工作原理
- 5.6.2 幀中繼的幀格式
- 5.6.3 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 5.7 異步傳輸模式
- 5.7.1 ATM的基本概念
- 5.7.2 ATM的協議參考模型和信元結構
- 5.7.3 ATM的邏輯連接機制
- 5.7.4 AAL層舉例:AAL5
- 5.8 網絡互連
- 5.8.1 網絡互連概述
- 5.8.2 因特網接入技術
- 5.8.3 網絡互聯實例
- 小結
- 習題
- 第6章 Internet技術與應用
- 6.1 Internet簡介
- 6.2 Internet的組成
- 6.3 Internet的連接方式
- 6.4 Internet的地址
- 6.4.1 IP地址
- 6.4.2 域名與域名系統
- 6.5 Internet基本服務
- 6.5.1 電子郵件E-mail
- 6.5.2 遠程登錄Telnet
- 6.5.3 BBS
- 6.5.4 文件傳輸協議
- 6.5.5 文件共享
- 6.5.6 Intranet技術
- 6.6 Internet基本應用
- 6.6.1 WWW服務
- 6.6.2 即時通信軟件
- 6.6.3 電子商務
- 6.6.4 交互性社交網絡
- 小結
- 習題
- 第7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 7.1 網絡管理
- 7.1.1 網絡管理功能
- 7.1.2 網絡管理協議
- 7.1.3 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 7.2 網絡安全基礎
- 7.2.1 網絡安全概述
- 7.2.2 密碼學
- 7.3 數字簽名
- 7.3.1 數字簽名的基本原理
- 7.3.2 數字簽名的要求
- 7.3.3 數字簽名的分類
- 7.3.5 數字簽名與手寫簽名的區別
- 7.4 數字證書
- 7.4.1 數字證書概述
- 7.4.2 認證機構
- 7.5 因特網的安全協議
- 7.5.1 SSL安全套接層協議
- 7.5.2 SET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 7.5.3 IPSec
- 7.6 防火墻技術
- 7.6.1 防火墻概念
- 7.6.2 防火墻的特點
- 7.6.3 防火墻的類型
- 7.6.4 防火墻的實現方式
- 7.6.5 防火墻的選擇
- 7.7 網絡入侵檢測
- 7.7.1 網絡入侵檢測的原理
- 7.7.2 網絡入侵檢測的主要方法
- 7.8 病毒防治
- 7.8.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 7.8.2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 7.8.3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及中毒癥狀
- 7.8.4 計算機病毒防治措施
- 小結
- 習題
-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新技術
- 8.1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 8.1.1 概述
- 8.1.2 多媒體應用分類
- 8.1.3 音頻和視頻壓縮
- 8.1.4 存儲式音頻和視頻流媒體
- 8.2 無線網絡
- 8.2.1 無線局域網概述
- 8.2.2 無線局域網的特點及應用
- 8.2.3 無線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 8.2.4 .IEEE 802.11系列標準
- 8.3 下一代互聯網
- 8.3.1 IP地址資源不足
- 8.3.2 IPv6的功能
- 8.3.3 IPv6的地址結構
- 8.3.4 從IPv4向IPv6過渡
- 8.3.5 下一代互聯網
- 8.4 VPN接入
- 8.5 Web3D技術
- 8.5.1 Web3D技術的特點
- 8.5.2 基于Web的3D技術
- 8.5.3 Web3D技術應用與發展
- 8.6 VOD技術
- 8.7 VoIP
- 8.7.1 VoIP概述
- 8.7.2 VoIP控制協議
- 8.7.3 VoIP的關鍵技術
- 8.7.4 VoIP技術的優點
- 8.7.5 VoIP應用現存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 小結
- 習題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0-12 16: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