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場現形記(古典文庫)
最新章節
- 第61章 苦辣甜酸遍嘗滋味 嬉笑怒罵皆為文章
- 第60章 附來裙帶能諂能驕 掌到銀錢作威作福
- 第59章 大中丞受制顧問官 洋翰林見拒老前輩
- 第58章 慣逢迎片言矜秘奧 辦交涉兩面露殷勤
- 第57章 制造廠假札賺優差 仕學院冒名作槍手
- 第56章 呈履歷參戎甘屈節 遞銜條州判苦求情
第1章 出版說明
《官場現形記》列“四大譴責小說”之首,代表了晚清小說的最高成就。作者李寶嘉(1867—1906),字伯元,別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他擅長詩詞八股,考舉人不中之后,去上海辦報。先辦《游戲報》,專門發表一些嬉笑怒罵的文章。后又辦《世界繁華報》,刊載詩詞、小說,《官場現形記》最初就在此報上連載。
《官場現形記》分為五編,每編十二回,共六十回。作者雖曾宣稱寫成十編,已發表的只是“上半部”,但在第六十回結尾處卻這樣說:“如今把這后半部燒了,只剩得前半部……把這半部印出來,雖不能引之為善,卻可以戒其為非,況且從前古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仔細玩味其意,這前半部實際上就是全部了。他又說“后半部方是教導他們做官的法子”,其實這個“法子”,是頗難著筆的。
清末是我國封建社會總崩潰的時期,朝政的黑暗,官場的腐敗,都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官場現形記》用如椽之筆,全方位、多角度地盡情揭露了當時官場的種種丑行:吃喝嫖賭,賣官鬻爵,行賄受賄,貪贓枉法,營私舞弊,壓榨百姓,草菅人命,媚外求榮……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猶如一幅幅官場群丑圖,筆墨酣暢,入木三分。而且,《官場現形記》對官場丑行的無情揭露,并沒有停留在對有關官僚個人行為的道德譴責上,而是嘗試著將封建官僚體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對官僚體制的種種弊病,從本質上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嚴峻諦察,深刻地反映了晚清社會的本質特征。
《官場現形記》繼承了《儒林外史》的結構藝術手法,從一個人寫到另一個人,從一件事寫到另一件事,“其記事遂率與一人俱起,亦即與其人俱訖,若斷若續”。但是,小說并不是漫不經心地隨意聯綴、雜湊,而是借助時空的轉移,圍繞揭露官場丑行這一主題,把大量散亂的故事化為有序的藝術整體,自然融渾,不露痕跡,且結尾處留下一些懸念,給人遐想,回味無窮,真可謂妙不可言。
《官場現形記》于1903年在《世界繁華報》連載后,有1904年粵東書局石印本、1905年世界繁華報館鉛印本等。這次整理,以1905年世界繁華報館鉛印本為底本,參校以粵東書局石印本。除對個別顯誤之處酌作改正外,一些俗字、借字及小說習慣用語均未改動,以盡量保留原作的風貌。訛誤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