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02章 注釋
- 第101章 遷西內離間父子情 遣鴻都結證隋唐事
- 第100章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
- 第99章 遺錦襪老嫗獲錢 聽雨鈴樂工度曲
- 第98章 達奚女鐘情續舊好 采蘋妃全軀返故宮
- 第97章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
第1章 出版說明
《隋唐演義》是清初褚人獲編著的一部長篇講史小說。全書共一百卷,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條理清晰,敘事明朗,描繪了自隋朝滅陳、統一全國、因隋煬帝荒淫無道而引發眾英雄起義,直至唐代宗初年前后二百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歷史畫卷,讀之令人蕩氣回腸。
本書作者褚人獲(1625—1682),字稼軒,號石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能詩善文,甚有文名,終身未仕。據尤侗為他的《堅瓠集》所作的序說,褚人獲“少而好學,至老彌篤,搜群書,窮秘籍,取經史所未及載者,條列枚舉。其事小而可悟乎大,其文奇而不離乎正”,可見他的寫作風格。褚氏交游頗廣,與江南的一批著名文人如尤侗、洪升等都有往來。其中修訂和評點《三國演義》的毛宗崗對他創作風格的影響最為直接。
隋、唐兩代的歷史故事,在宋、元間即廣泛流傳于民間,一批以這兩朝為歷史背景的演義小說應運而生,至明、清時達到高峰。在《隋唐演義》問世之前,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已曾編纂了《隋唐志傳》。明中期,林瀚作了改訂,稱為《隋唐志傳通俗演義》。至清初,褚人獲以此書為主要參考依據,綜合明刊本《大唐秦王詞話》、無名氏《隋煬帝艷史》以及《海山記》《迷樓記》《開河記》《開元天寶遺事》《太真外傳》等諸多唐宋傳奇、戲曲以及民間傳說等材料,廣采博收,精編細撰,窮竭心力,細致梳理這段歷史中眾多的人物、繁雜的事件,最終形成今日所見的這部恢宏巨著。
《隋唐演義》的主要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忠勇兼備的秦瓊、憨厚爽直的程咬金、重情尚義的單雄信、足智多謀的徐懋功、忠直敢諫的魏徵、知人善任的李世民等,都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塑造了一批或有情有義,或足智多謀,或忠心護主,或單純可愛的優秀女性形象,如袁寶兒、朱貴兒、竇線娘、花木蘭、花又蘭等,在主要贊揚男性英雄氣概的作品中,這是非常少見的,也為作品增添了異樣的光彩。另外,小說的語言比較簡練生動,頗具世俗氣息,各個人物用語亦且個性鮮明,活靈活現,這對小說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點校以清代的四雪草堂刊本為底本,參校了其他的一些重要版本,在保持版本原貌的前提下,對書中的一些舛誤之處和明顯不妥之處作了適當的校改,對部分較難理解的詞語作了簡易的注釋,方便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