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識別哪些人在說謊:微表情、微動作與識謊藝術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事之至難,莫如知人。”這是宋朝詩人陸九淵的一句名言。這句話是說普天之下千難萬難的事情,沒有什么比了解別人的心理更難的了,揭示了“知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難度。
應該說,了解一個人的確不容易,正如俗語所說:“人心隔肚皮”。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的人戴著面具“游戲”社會;有的人貌似忠厚,卻笑里藏刀;有的人能言善辯,看似博學,實際上卻是空話連篇,徒有其表;有的人耿直開朗,性格忠厚,卻貌似狡猾,面帶刻薄;有的人看似樸拙忠厚,卻是博學多才……
社會中人與人交往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總是輕信他人,別人說了幾句甜言蜜語,他就認為:“他人對己真誠,自己又何需對他人掩飾自己內心呢?”所以,就把心里的秘密全掏出來給對方。然而,他卻不曾想到,對方“真誠”地在自己面前“示好”,也許今天把自己當朋友,但是明天自己可能就成了對方的對手。而自己的那些秘密,恰好給了對方攻擊自己的理由。所以,不能輕易相信他人,如果失去了這方面的警惕性,一則容易上當受騙,二則容易被攻擊而受到傷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這些人中,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厚道之人,也有騙子;有光明磊落的人,也有耍陰謀詭計的人。總之,我們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也必須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要輕信他人,不要被謊言所騙。
生活中處處可能遇到謊言,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你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謊言。不管是善意的謊言還是惡意的謊言,都隱藏著說謊者的動機。而如果你在某些重要的場合被某一個謊言欺騙,你的事業或生活就很可能遭受重創。所以,與人交往,常常需要盡早識別出謊言。你要做的是能通過某些端倪快速判斷出對方所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話,并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謊言所迷惑。
那么,識別謊言有沒有什么立竿見影的有效方法和識別線索呢?當然有,盡管答案不一而足,但長期的經驗總結和研究者的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微表情、微動作來識別謊言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為簡單可靠。因為,表情、動作是人類自發的意識產物,微表情、微動作往往伴隨著人的內心活動,這種表情、動作是人下意識的、很難掩飾的。微表情、微動作像一種無聲的語言,常通過人面部表情、軀體動作、姿勢、神色,甚至個人聲音的語調、音色及音量等向外界傳遞信息,表達一個人真正的內心活動、情緒和意圖。微表情、微動作與普通表情、普通動作的差異只在于微表情、微動作持續的時間非常短,而在外在表現形式上兩者沒有差異。
本書通過介紹無處不在的微表情、微動作,希望讓人預知和了解他人想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和意圖。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書提供了多種精準具體、屢試不爽的測謊技巧與制衡策略,告訴讀者如何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語言陳述、情緒狀態或心理征兆等微妙的線索中嗅出謊言的“氣息”,避開欺騙的“陷阱”。
另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本書試圖解讀人說謊時的一般性特征,但同時也論述了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本書指出,人說謊時的反應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臉上,有些人整個面部都會變紅了,有些人卻沒有,這當然很容易觀察到,而有些人的鼻子則會膨脹,這卻不是肉眼可以觀察到的。還有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具體到某個人,說謊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表現,不能以偏概全。
識別謊言是一門深奧的科學,從一個人的微表情、微動作識別謊言,揣摩對方的真實用意,只要多學習、多觀察,經過充分訓練和經驗總結,才有可能成為識謊高手,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