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我走上了寫作之路

我叫小鐘,1990年下半年出生于ZS市,我的出生歷程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我由于早產,造成腦部缺氧,因此我一出生就被塞進了保溫箱,不過經過一番波折以后,我總算存活下來了。

我一直居住在石岐,剛出生的那幾年,我生活在黃麻園,1994年我家搬到了蓮峰山莊,2002年的時候,我們全家搬到了天明花園——當時我舅舅一家也住在這里。

說起我與寫作的緣分,那還得從頭說起。

約莫在2000年的時候,我在中山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中山少年報》上看到了一個10歲女孩寫的幾則日記,那女孩名字叫許曉雪,她在9歲的時候就由廣州花城出版社幫她出了第一本書,書名叫《告訴你,我不笨》,當時她算是ZS市年紀最小的知名寫作者了。

當時我剛剛開始學寫話,那是我學習寫作的開端,也就是說,我會寫一些簡單的句子,并且將這些句子組合成一段通順的短文——盡管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文章都很短。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在博雅書店買到了許曉雪寫的書——而且還是兩本,一本是《告訴你,我不笨》,另一本是《我是一只白天鵝》。我從書的扉頁上的介紹中得知許曉雪出生于********日——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日子。只不過我當時還小,根本沒有想到這個日子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么——我也是在長大后才知道的。

有點離題了,我當時認真地讀了曉雪姐寫的兩本書,我發現在她的筆下,記錄的都是自己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一些讀后感(包括讀書和讀報)和觀后感。我覺得她寫的東西很符合我當時的生活實際——因為我當時還只是個小學生。

于是,我在2001年初便懷著出書的夢想開始了我的寫作生涯。我當時就在想,既然曉雪姐能出書,那我也能!當時我也將曉雪姐當成了我的偶像。不過我當時雖然囫圇吞棗地讀了很多書,也會寫一些較為通順的句子,但是我當時寫作是不得要領的。我當時只是憑著一腔熱情寫呀寫,但是我對周圍的生活觀察得并不太細致,我只是從許多書籍、報刊上閱讀大量不同的文章,如果看到一篇我比較滿意的文章的話,我會對其進行仿寫。畢竟,模仿是創作的第一步。

當時我腦子里雖然有出書的概念,但是對于出書要達到什么要求,我當時的認識是很模糊的——我只知道,如果要出書的話,至少要寫15萬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當時我連15萬字的概念也不清楚。

我父親見我這么勤奮地寫作,曾經開玩笑地對我說:“小鐘,如果你真的寫的話,我就幫你出書。”現在回想起來,那其實是一句隨口說說的話,但我當時有了這句話以后,寫作的熱情反而高漲起來。我當時是用鉛筆在小開本的作文本上一筆一劃地進行寫作的,由于當時年紀實在太小,一天能寫上一千多字就算是不錯了,而且我的手肘由于長時間處于彎曲狀態,造成了軟組織損傷,當我要伸直手臂的時候,手肘處會有一陣鉆心的痛。沒辦法,當時我只好到醫院打上石膏。可是,我依然沒有放棄。

我大概辛辛苦苦地寫了一年左右,當時我已經寫完了好幾個作文本,可是字數還是不夠,我只好把我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所有的寫話練習全部拿出來,并且將我在這一年所寫的東西全部合在了一起。當時我家還沒有電腦,因此我只好請我父親將這些手稿拿到他的公司去請那里的人幫忙錄入電腦(當時我父親在中山開了一家音像公司)。

等那堆字跡略顯凌亂的手稿統統變成整潔的電子稿以后,我就希望父親能幫我兌現承諾,為我出一本書。不過當時我顯然低估了在出版社出書的難度,我也沒有看到的一個事實是——我的寫作產量雖然高,但我寫的都是一些“流水賬”,想拿到正規出版社出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當時父親自己掏了一萬元,通過一家印刷廠為我印刷了1000本《金色的童年》,那是我的第一本文集。

2001年7月的時候我家終于有了第一臺電腦,于是我就開始用電腦去寫作了。

2002年上半年我的第一本文集問世以后,我看見有很多寫作者通過投稿,稿件發表后,他們獲得了稿費,因此我也嘗試著向《中山少年報》和《中山日報》投稿,可是都失敗了。不過我倒是跟《中山少年報》的一位年輕的編輯取得了聯系,并且還跟她通了幾次電話。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兰考县| 咸丰县| 五指山市| 吉隆县| 隆化县| 连州市| 廊坊市| 洛浦县| 时尚| 汤阴县| 兴隆县| 腾冲县| 长顺县| 南投县| 惠水县| 泰宁县| 余姚市| 华宁县| 出国| 辽中县| 张家口市| 淄博市| 青海省| 惠来县| 筠连县| 合作市| 四会市| 平利县| 当雄县| 通渭县| 定结县| 昆明市| 永济市| 石台县| 营山县| 蒙阴县| 廉江市| 邵武市| 荆门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