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9評論第1章 我真的想做個好人
魏正圣六年,六歲。
潘陽渾身的傷口已經不怎么疼了,只是還有不少淤青,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天,他還是想不通當時為什么會鬼使神差的伸出那一腳。
潘家村不但小,還交通不便。就連炒菜的油,都得翻過兩座山,從青牛鎮里買。
那天,潘陽本來坐在門檻邊百無聊賴的磕著瓜子。
老爹挑著兩大陶缸新鮮榨出來的菜籽油,趕了十來里山路回到家,跨過門檻,滿頭大汗,總算能松口氣:“終于到家了!”
潘陽腦抽伸了腳去絆他…
猶記得那頓打喲,奶奶一邊心疼的給他包扎,一邊哭著絮叨:“要不是你這娃子哭得夠響亮,奶奶就再也見不到你了…”
八歲那年。
二大爺剛在茅廁里蹲下,悠然點燃煙袋,潘陽往茅坑里扔了一串炮仗…
九歲那年。
村里最美的寡婦翠花正在洗澡,潘陽把一條蛇扔了進去。
那一天,村里所有光棍都夸潘陽是個好孩子…
十歲那年。
村里開大會,村長同時也是族長潘老爺子“啪嗒啪嗒”大口吸著旱煙:“小六子,不是叔心狠,潘陽這孩子不能留了。”
“就是,就是。”二大爺第一個附和。
潘陽的老爹潘東仁在家中行六,所以族長叫他“小六子”,咬咬牙,突然跪了下去,哀求道:“族長,各位叔叔伯伯。潘陽這幾年確實很胡鬧,但他還是個孩子啊,或許長大就會懂事了。”
“而且,你們想想,潘陽六歲之前,不是很乖嗎?那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順乖巧,人人夸。”
“是啊,這孩子其實還可以的…”出聲的是村里一個老光棍潘二狗,不過感受到寡婦翠花直欲殺人的視線,他就脖子一縮不敢吭聲了。
眾人七嘴八舌,總的來說,基本都贊成將潘陽驅逐出村。
“好了,都靜靜,”族長制止眾人喧嘩,上前一把扶起潘東仁只輕輕說了一句:“小六子,叔也沒辦法,青牛鎮教化使注意到了。”
只這一句,全場寂靜無聲,潘東仁則面如土色!
家門口,柳青抱著潘陽,一臉緊張的望著遠處。
好不容易盼到遠處出現了潘東仁的身影,但一看那蹣跚的步履,難看的臉色,她寧愿潘東仁永遠不回來。
“一個小孩子懂什么?大家就那么容不得他?當家的,你再求求族長吧。”柳青緊緊抓著潘東仁的胳膊。
潘東仁抬起疲憊的雙眼,搖搖頭:“你以為我舍得?青牛鎮教化使注意到了,要不是那位大人派來調查的幸好是族長兒子潘東,潘東暫且隱瞞下來,此刻潘陽已經被抓走了!”
“什么!”柳青震驚的捂住嘴巴:“怎么可能?潘陽這孩子這幾年雖然淘氣,但也還不至于被那位大人注意到吧?”
潘東仁繼續搖頭:“我們潘家村交通不便,消息閉塞。你不知道,這幾年至圣堂教化天下,咱大魏朝圣人輩出,正氣暖人間,潘陽這孩子干的事在青牛鎮十八個村里已經算出格了。”
第二天清晨,家人聚集一堂,除了潘東仁柳青夫婦、奶奶和潘陽之外,還有個襁褓中的妹妹,桌子上放著個大包裹。
潘東仁艱難的開口道:“兒啊,昨天族里開會…”
不料潘陽不等他說完就打斷道:“爹,孩兒都明白的。今天孩兒只有一個問題,你們信孩兒說的嗎?”
潘東仁沒想到潘陽竟是這種反應,一般孩子這時候不是應該拼命哭泣哀求嗎?
至于潘陽提的問題,是潘陽每次干壞事后被打時,總是辯解稱他不是故意的。
以前潘東仁自然是不信的,每次都要把兒子打得屁股開花。
“信,娘信你,娘知道你不是壞孩子!”柳青已經先一步緊緊抱住潘陽,淚眼模糊。
又轉身對潘東仁說道:“相公,我們不能就這么趕陽兒走,那跟直接殺了他有什么區別?請你給我一紙休書,我跟陽兒走。以后你再找個顧家的女子,一起照顧婆婆和咱瑄兒。”
“這…”潘東仁眼眶紅了。
潘陽卻咧嘴一笑,推開柳青道:“娘,你手無縛雞之力,跟孩兒走還指不定誰照顧誰呢?只要你信我就夠了。”
說罷,先上前給奶奶磕了三個響頭,再給爹娘磕頭,最后親了親妹妹的小臉蛋,背上包裹,頭也不回的走了…
潘家村的人不知道,十年前的這一天,大魏朝廷上發生了一件趣事。
欽天監袁逸景稱昨夜夜觀星象,見“太白食昴,熒惑守心”,此為不祥之兆。
再行占卜,得卦辭“克困泉德,御寇,匪求童蒙,市戰兇”,乃下下簽。
袁逸景請皇帝下旨,將當天降生的嬰兒,無論男女一律斬殺,否則,二十年后當有極惡天魔出世,使大魏禮樂崩壞、綱常淪喪,世間淪為諸般惡念叢生之地獄!
不過由于這位袁大人之前已經多次鬧過笑話,比如預言魏開平五年兗州將有大旱,結果那年兗州暴雨連連,大河決堤,兗州成為一片澤國。
預言魏開平七年晉州將鬧蝗災,結果蝗蟲沒來,反倒是北方蠻族南下晉州搶掠,跟蝗蟲過境似的,后被魏軍擊退。
因此朝廷也沒太把袁逸景的預測當真,加上所請又太過殘暴,皇帝最終也沒有同意,只是將年號改為“正圣”,討個吉利就算了。
…
話說潘陽離開潘家村后也沒走遠,他一個十歲的小孩子也別想著走多遠。
青牛鎮下轄十八個村,離潘家村最近是李家村,跟潘家村隔著一座山。
潘陽直奔李家村而去,山路難行,還沒等他爬到山頂,天色就已經暗了。
潘陽又累又渴,幸好包裹里有爹娘給他準備的干糧,水就直接在山上的小溪流里喝,干凈。
吃飽喝足,天就完全暗了,潘陽選了棵大樹爬上去,用藤蔓將自己牢牢綁在樹干上,就這樣睡覺。
睡在樹上也不是完全安全,但至少能避開一些食肉動物,已經是現在最好的條件了。
湊合一宿,潘陽繼續前行,下山就容易多了,日當中午,他就走到了李家村。
潘陽可以在李家村住下來,只要不作奸犯科,不連累李家村即可。
他之前之所以被潘家村驅逐,并非村民不能容忍他那些惡作劇,而是大魏朝廷律法規定,出現惡人的村子將被處罰。
不過李家村沒人會收留潘陽,他只能睡在村口的古井邊。
這是至圣堂教化的要求,禁絕世間一切罪惡,不勞而獲也是一種原罪。
所以,潘陽不僅沒房子住,甚至也沒有人會賞他一口飯吃,他要是敢行乞,會被直接抓進官府!
至少第一步算成功了,只要睡在村子里,哪怕席地而睡,至少不用擔心被狼叼走。
至于接下來的生存問題,潘陽也早有計劃。
第二天,李家村的人發現,村里多了個賣柴火的小男孩。
老爹給他的包裹里有一把斧頭,潘陽現在只能靠上山砍柴來維持生計。
一捆不大的干柴遞過去,一位胖大嬸只舀給潘陽一小勺的稀飯。
對此潘陽倒沒有異議,至圣堂教化下,貪便宜可是重罪,所以一切交易所有人都會自覺遵守“公平”二字。
一捆干柴只換到這么點稀飯,但潘陽也沒辦法,他的力氣還太小。
沒有力氣,就砍不了足夠的干柴,就換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導致吃不飽,吃不飽又會導致更沒有力氣砍柴。
如此反復惡性循環,僅僅幾天,潘陽不但吃光了包裹里的干糧,還餓得頭暈眼花,眼看是不成了。
“喔喔喔,”一只大公雞高聲啼鳴著從潘陽面前走過…
半個時辰后,在一個山洞中,潘陽一邊啃著香噴噴的烤雞腿一邊念叨著:“我真的想做個好人。”
隨著村里雞鴨隔三差五的丟失,李家村村民很快懷疑到了潘陽頭上。不過此時,潘陽已經向著下一個村莊出發…
魏正圣十三年。
“我真的想做個好人!”這句話潘陽在從李家村出發后的三年里,幾乎天天都要說上一兩次。
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手上腳上都戴上了鐐銬,背后還有個虎背熊腰的大漢一腳狠狠踢在他屁股上:“小兔崽子,下輩子再說吧。”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雖然潘陽偷吃雞鴨是流竄作案,但畢竟大魏如今天下太平、正氣暖人間,小偷也是稀罕物了。
捕快又閑得沒事干,恨不得從地縫里挖出幾個作奸犯科之輩,所以潘陽雖然機靈,終于也被抓了。
他被押送到了靈臺鎮,鎮中央的斷頭臺就在眼前,四周早已站滿了一圈圈圍觀的百姓。
幸好這幾年不停流竄,靈臺鎮離青牛鎮很遠,爹娘和奶奶應該不會收到他被砍頭的消息吧,潘陽此刻心中暗自慶幸著。
依然瘦小的脖子被一只粗糙大手狠狠按在了斷頭臺上的凹槽里,潘陽知道,接下來劊子手會燜一口酒,噴灑在手中那把砍頭刀上,以前聽說書的講過。
“可憐啊,這孩子還那么小,就要被砍頭了。”
“可憐個屁,這小子可鬼精了,官府愣是找了三年才把他抓到。”
“是啊,從小就這么鬼精,一旦讓他長大成人,豈不是要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至圣堂萬歲,大魏朝萬歲,皇上萬歲!多虧他們教化天下,除惡務盡,我可不想身邊有這種惡人存在。”
人群中議論紛紛,潘陽已經聽到背后劊子手往刀上噴酒的水聲,他緩緩閉上了眼鏡。
是善是惡,都不重要了,反正他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