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5章 徐志摩與陸小曼——誰是誰的劫,誰蒼老誰的年華
- 第4章 徐志摩與凌叔華——霧里看花,只一朵紅顏
- 第3章 徐志摩與林徽因——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 第2章 徐志摩與張幼儀——你負了我,卻又成全我
- 第1章 前言
第1章 前言
人們好讀徐志摩的詩,除了品賞觀摩,也有玩味詩人詩意人生的意趣。對后世而言,詩人的詩是他的光環,而他短暫一生中令人唏噓的愛情際遇,或許也是促使世人對他始終懷抱獵奇之心的原因。
人們稱他為“浪漫主義詩人”,這天生的浪漫多情,似是成全了他的詩才,但也是這多情的浪漫,令他的情感世界難以太平,風云變幻。只是,這與生俱來的放恣,亦是無罪的。也許好友胡適的評價正好為他那一身浪漫氣質的由來作了注解:“志摩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誰又能說,一個在亂世中一心只追求愛、自由與美的富家子弟是不單純的?
若說徐志摩這煙花一生的情感生涯,真真是配得起他“多情才子”的名號。而正是原配夫人張幼儀、夢中情人林徽因、紅顏知己凌叔華、情之所歸陸小曼四個女人的輪回演繹,成就他快意江湖、痛愛糾結的人生。他辜負過,亦被辜負過,但在他走后,她們無一不哭他念他。他生來縱容自己的單純,而這放縱的單純,最后又被她們寬宥了。
他與張幼儀沒有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最后的結束方式卻是驚世駭俗的。他有不懼流言蜚語的勇氣,卻沒有努力經營平淡婚姻的勇氣,這許這就是他骨子里的“自由因子”作祟吧。
他與林徽因的關系最是難以言說,自始至終的撲朔迷離。他為她負了平淡如水的原配夫人,最后卻被她放棄。只是,她與他的關于康橋關于倫敦的那些浪漫往事,使這位多情的江南才子沒有遺恨,而是在悵惘之余,將這段過往小心翼翼地收存,偶爾的追憶回味,泄露了心內的秘密。借用林徽因詩句里的那一句“你是人間四月天”來形容徐志摩對她的情懷,其實最是形象。
他與凌叔華的這一層關系,同樣被人們拿來大做文章,所有臆測像模像樣。他們之間相互欽慕是事實,至于是否超越朋友的界限,從他們的往來書信中也許能探個究竟。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凌叔華這里,徐志摩是最輕松坦蕩的,他可以時刻做最真實的自己。所以,無論二人是否曾對彼此有意,但對對方來說,他們必定都是可以交心的人。
他與陸小曼的情事,最是讓人費思量。在這場愛情中,他無疑拼盡了全力。而她呢?先是帶他領略了無邊春色,卻又將他置于那萬劫不復的水深火熱中。為她,他的愛火瘋狂燃燒,但那火,最后將他自己灼傷了。誰說他是多情人呢?他只是癡情,只是做不到無情罷了。他平生所愿,就是能自主地擁有一個美好的愛人,他的愿望,于那俗世中也并不顯得突兀。而他在這段感情里未得善終,也并非就是所愛非人,而是婚姻本身并不單純,它必食煙火,任誰也不能免俗。
36歲的一生,是稍縱即逝的一生,如果生命沒有停在這里,他的余生,不知又有多少故事留給世人評說。然而,再多猜度毫無意義,本書精選了徐志摩與他生命中這四個女人的書信往來,還原所有與之相關的“歷史真相”——這里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