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0評論第1章 前言
中國的哲學源頭可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兩家為主流,而莊周的《莊子》可謂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強調(diào)積極入世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無為而治”到莊周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周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老聃更遠。
古人常用“入則孔孟,出則老莊”自處和處世,道家之老莊實在是華夏民族在孔孟儒學、宋明理學的束縛之下,能夠關(guān)照人的本真,心靈可以自由遨游的家園。“無為”便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為”是因,是一個過程,是對人們行為、思想強求的否定;而“逍遙”是果,它是人們在執(zhí)行“無為”這個指令或程序后的結(jié)果,是一個狀態(tài),是人的精神處于一種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狀態(tài)。
隨著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馬車代替了步輦,汽車又取代了馬車。世界似乎在縮小,人們因此獲得了更多便捷。但同時人們不得不加快腳步來跟上這個有加速度的社會的步伐。在追趕之中,漸漸迷失在對豪宅、香車、美食的熱望之中,找不到方向,偶爾停下來,才想起來問問累得氣喘吁吁的自己:我活著為什么這么累?人不可以活得輕松自在一點嗎?莊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可以打開你心靈的枷鎖,莊子的逍遙處世可以讓你的人生更加輕快。
首先你要正確認識自己。你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塵埃,所以不要狂妄自大;你是歷史長河中轉(zhuǎn)瞬即逝的一顆流星,雖然短暫,卻能發(fā)出獨一無二的美麗光芒,因此更不要妄自菲薄。“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既然在時空之中,你短暫、渺小,那么在那些比自己生命更加短暫、渺小的得失、恩怨、寵辱面前,你是否可以把它們看得平淡,視其為生命的點綴呢?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然”,人在一生中總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也許你還有一小小的心愿,想把它們做得更精彩,這時你千萬要記住“適時無為,則無不為”。有取有舍,輕松自在。
最后,人是社會的人,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贊同和認可,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會讓你享受到無窮的樂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悅?cè)擞謵偧骸笔侨穗H交往的重要準則。何謂“悅?cè)恕保钦f在交往過程中,坦誠以待,但不可在言語、行為上對別人有傷害,讓別人跟你在一起時有愉悅之感。何謂“悅己”,是說自己在不違背自己內(nèi)心準則的情況下享受親情、友情、愛情。同時和他們保持恰當距離,以免傷害自己。
一部《莊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潛、李白,相信我們也會因此過上流水一樣自在、行云一樣逍遙的人生!
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追求返璞歸真。他鄙視功名利祿,欲求得自身的逍遙,莊子的書大多是通過對各家學派的批判,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當今社會,有莊子一樣的逍遙心態(tài),會讓我們保有一份閑適,一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