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7評論第1章
一
經歷過人生悲喜而最終還能燦爛微笑的人,心靈往往已經達到了吞吐自如的達觀境界。他們豁達、無私、從容、寵辱不驚、懂得寬恕,真正悟透了人生,讀懂了自己。他們是命運的主人,主宰著自己的心靈;他們是真正的智者,懂得去迎接那美麗而迷人的人生風景。生命,人固有之。與生命同等重要的,就是要時刻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認清自己,讀懂自己……
第一輯心有靈犀——在人生悲喜中讀懂自己愛也有恨,恨也有愛
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界線,情感更是如此。本以為是今生的恩人、知己,不想有一日卻反目成仇;也有看似水火不相容,最后卻好得不可開交。
也許這愛與恨就是這樣,是很難一分為二的,它們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糾纏不清。
故事一:
玉秀出生在農村貧困家庭,那一年,她考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但終因家庭貧困,只能放棄上大學的夢想,外出去打工了。聽說了這一消息,一對老年夫婦很同情她的不幸,主動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玉秀終于如愿以償地上了大學,這對夫婦也一直供她讀完大學。
玉秀對兩位老人感激不盡,發誓今后哪怕是當牛做馬也要報答他們的恩情。畢業后,玉秀很快就有了工作,她像孝順親父母那樣孝順著兩位老人。玉秀每月都要寄一些錢給老人,并且也總愛打個電話問候一下老人的生活情況。
沒過多長時間,她接到了老人打來的電話,得知老頭得了重病,玉秀帶著十萬元,這也是她當年學費的兩倍。她看到老頭仍舊躺在病床上,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治療,然而昂貴的醫藥費已使兩位老人變得一貧如洗了。玉秀也感到背上這個包袱的沉重,不堪重負的玉秀最后又向別人借了三萬元,一次性匯了過去,從此便沒了音訊。兩位老人多方打聽,卻再也沒有找到她的蹤跡。
故事二:
在一個小鎮里住著劉家和王家兩戶人家,他們原本是一對很要好的鄰居,可后來因為一塊宅基地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兩家拼個你死我活。劉家的男人被王家打斷了一條腿,從此兩家成為世仇。因為王家勢大,劉家的官司也沒有打贏,在后來的交涉中也是屢屢吃虧。劉家女人因此虔誠信佛,每日在佛前祈禱,希望老天有眼,能降災禍于王家,讓王家家破人亡。
說也奇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竟真的發生了。先是王家男人得了絕癥,還沒有來得及治就暴亡。沒過多久,就是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把本來很富有的王家燒了個精光。王家女人也在重重打擊之下變成了瘋子。轉眼之間王家的兩個孩子成了孤兒,男孩才十三歲,女孩只有十歲,兩個孩子無依無靠地艱難度日。開始時,劉家人很是幸災樂禍,覺得真是老天有眼,給自己出了這口氣,漸漸地劉家人內心越來越不安。特別是看到兩個孩子那瘦小的身影在田間艱難勞作時,心里總是很愧疚,好像他們的災難是自己造成的。后來,劉家男人經常趁著月夜幫王家孩子犁田,劉家女人也會在夜里悄悄為王家割麥。
人生總是起起落落,反反復復,面對外界的風云變幻,只有做到從容面對、處變不驚才能不迷失方向,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既然面臨著惶恐度日,為何不去從容應對呢?
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就讓我們以閑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心境,從從容容地去面對。這就是一個人的一種氣度,一種風范。
據說在古羅馬時代,有個皇帝常常會從死囚中選拔將軍。在把囚犯們送進斗獸場的前一天晚上,他會派人去觀察這些人在等死前的表現。如果有誰能在惶惶凄凄的犯人中,面不改色呼呼大睡,便在第二天早上釋放他,并會把他訓練成帶兵打仗的猛將。
無獨有偶,據傳中國也有這樣一位君王,他在接見新上任的臣子時,總是故意讓他們在宮外等待,遲遲不予理睬。如果這個臣子能夠悠然自得,毫無焦躁之容,那么他必會受到重用。
一個人的胸懷、氣度、風范總是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表現出來。之所以古羅馬的那位皇帝和中國的那位君王要對死囚和新臣委以重任,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處變不驚、遇事不亂的從容,這正是一個人的氣度和潛質。
從容可以做到“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傲松之于嚴冬;從容可以做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義士之于刑枷;從容可以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智者之于聲色利誘。從容,是一種理性,一種堅忍,一種氣度。從容,才能臨危不亂;從容,才能舉子若定;從容,才能化險為夷。
三國故事里,諸葛亮以“空城計”擊退司馬懿數十萬大軍,他那過人的膽略和超常的鎮定與從容,被傳為千古佳話。只有從容地面對人生的選擇,不懼怕危難,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在瞬息萬變、誘惑四伏的現實社會里,更需要人們保持一種從容與沉穩的心態。遠離浮躁,從容選擇,成為一個現代人適應社會環境的基本要求。因此,有一家公司在提升一個員工時,也許會在公司職員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時,對其進行降職處理。
能在一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對金錢的誘惑心如止水的,還能有幾人?心平則欲止,當一個人能做到對任何財物誘惑心靜如水時,他便不會喪失自己那一份寧靜與質樸、快樂與輕松。
夫妻兩人都是江南水鄉一所中學的教師,已從教二十多年,他們觀念不舊,物質生活不是很富有,但是也不差。最讓人欽佩的是那份從未有一絲改變的質樸。
水鄉風景自然不同別處,為了一飽眼福,五一假期我們一幫親戚朋友都聚到了他們家。女主人的侄女剛大學畢業,在一家銀行工作。在我們到達的當天,她的侄女正打算告辭,臨走前她才發現自己新買的那枚白金戒指不見了,屋里屋外找了個遍,怎么也沒有找著。怕誤了班車,女主人說,你先走好了,我來幫你找吧。
侄女走后主人夫婦就陪我們撐小船過小橋穿小巷,晃晃悠悠,玩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回家。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地吃完晚飯,才想起戒指的事。夫妻兩人在床底下、沙發縫里、食品柜角找了個遍,還是沒有。女主人又想起上午侄女曾幫著擇薺菜了,可薺菜皮已被倒掉了,便一手提著節能燈,一手拿著根棍子來到樓下,在垃圾箱里翻了個遍,仍沒有找到。
正折騰著,侄女來電話了,侄女沒顧得上說什么,開口就焦急地詢問戒指的下落。女主人說,別擔心,肯定在的,并問能值幾個錢。侄女說了個大概價錢,我們這些客人都有些不自在起來。
女主人卻不緊不慢地說:“在我這兒,不會丟的。”
電話掛斷,大伙都自告奮勇要幫著徹底尋找,女主人卻不以為然地笑著說:“沒事的,都累了先休息吧,明天再找。”
次日早起,女主人一邊慢慢地梳理著頭發,一邊說著話。無意中她想起了什么,她拉開放針線雜物的小抽屜,一會兒就搗鼓出一樣小東西,問眾人道:“她說的,莫非是這個呀?”
眾人湊近一看,只見一個簡單的小箍,一粒小小的鉆石,式樣毫不起眼,卻正是侄女所說的那枚昂貴的白金戒指。
女主人頓時雙頰飛紅,笑了起來:“昨天我還以為是個窗簾上脫落的舊箍呢,就這么隨手給扔進抽屜了,不好意思,害得大家虛驚一場。”她帶著歉疚對大家說。
這真令人羨慕她,她說不會丟,就真的不會丟失。即使一時找不著她也堅信不會丟失。永不丟失的,恰是她對物欲的平靜。
地獄、天堂只一步之遙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一個人的成敗只在轉念之間,它們之間只有一步之遙,然而卻是天堂地獄。所以在遇事之時,一定要冷靜下來,作一番思考,三思而后行,以免鑄成大錯。
悲從何起,怒從何來,人生在世,悲、歡、喜、憂……風情萬種,這一切構成了人生的一幅絢麗畫卷。
有這么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坐在路邊,雙目閉合,兩手交握,盤腿端坐,一動不動地冥思。
忽然闖來一個武士,打斷了他的冥思,武士大聲而又懇切地說:“大師!告訴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吧!”
剛開始老和尚一點反應也沒有,好像他根本就沒有聽見這個武士在說什么。武士又很耐心地重復了幾遍,老和尚才漸漸地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武士站在旁邊,迫不及待地又問老和尚:“你能告訴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嗎?”
“天堂和地獄這樣的秘密也是你這等粗野之人所能知道的嗎?”老和尚又說,“看你那手腳沾滿污濁,心靈不潔,還手提一把破劍,一看你就不是什么好東西!快滾吧,這個秘密我是不會告訴你的。”
武士被惡狠狠地罵了一頓,他猛地拔出劍來:“你敢罵我?看我不宰了你這個老東西!”說著舉起了手中的劍。
老和尚面不改色心不跳,輕輕地說道:“這就是地獄。它就在你的身后。”
剎那間,武士驚愕不已,忙收起寶劍說:“大師請不要見怪,恕我過于魯莽。”他對眼前這位敢用生命來喚醒他的老和尚充滿敬意。
“這就是天堂。天堂之門已為你打開了。”老和尚說道。
許多人一生都執迷于天堂和地獄之間,甚至最終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結果,到底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事實上,天堂和地獄近在咫尺,存乎于一念之間。只要我們仔細地去尋找,天堂的大門就在眼前。
一個年輕人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臨死之前,他回想了活在這世上的二十多年,家人、親戚、同學、老師,看是否有人曾對自己說過一句贊許、鼓勵或溫暖的話。哪怕是一句,他也給自己這一生一個肯定,也好找回活下去的勇氣。他想了半天,似乎就沒有過這樣的話,他徹底絕望了,他感覺根本沒有必要再活下去了。就在這時,他卻猛然想起了半句,那是中學一個美術老師說的。當他將一幅惡作劇的作品交上去時,老師說:“你畫了些什么?色彩倒還漂亮些。”
這半句贊美的話為年輕人推開了天堂的大門,他找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落腳點,他活了下來,并成為一名畫家。
因為半句贊美的話,年輕人打開了通往天堂的大門。如果沒有這半句話他將會置身地獄。天堂與地獄原來真的近在咫尺啊!
不可或缺的兩種東西
學會正確地判斷事物的本質與增加個人智慧是我們所必需的立世之本。只要我們能夠擁有這兩種能力,我們就會生活得很好,并成為一個富有的人。
十四歲那年我開始去追尋我的夢想。那時我搭便車離開休斯敦,先到加州,后又來到夏威夷。到處漂泊流浪,把自己置身于生活的風口浪尖上。
一日,我在街道拐角碰到一個老頭,他是個討飯的。他看到我行色匆匆的樣子,就叫住了我。他問我是不是從家里偷跑出來的。我肯定地告訴他根本就不是的,是爸爸開車把我送到休斯敦的高速公路上的,并且他還為我祈禱說:“兒子,去追逐你的夢想吧,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它的。”
這個乞丐說請我喝杯咖啡,于是我們一起走到拐角處的啤酒店里,坐在一對轉椅上,喝著飲料我們聊了起來。后來這個友善的乞丐要我跟著他,他說他有重要的東西要與我一同分享,并且說那是我所需要的。我們穿過幾個街區來到市立圖書館。
老乞丐把我領到一個坐椅旁,讓我稍等片刻,他走向了書架。一會兒他從書架上抱著幾本舊書回來了。這就是他說的很重要的東西嗎?我猜想著。他把舊書放在桌上,然后在我身邊坐下來。他開始說話,開頭的幾句意義非凡的話,讓我始終不能忘記,并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
他說道:“小伙子,我要教你兩件事。第一,切記不要從封面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因為封面會蒙騙人。”
他接著說:“我敢打賭,你認為我就是個分文沒有的窮叫花子,對吧,小伙子?”
我說:“是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小伙子,我想你錯了,也許事實會讓你大吃一驚,我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我有別人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就在一年前,我的妻子死了,自那以后我開始沉思反省生活的意義。我認識到生活中光有錢還是不夠的,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有體驗過,比如做一個沿街乞討的叫花子。于是我決定先做一陣叫花子。嘿,瞧見沒,不能以貌取人,它會欺騙你的。
“第二是學會如何讀書。小伙子,你明白嗎?世上只有一種東西是別人無法從你身上拿去,并且你會終生受用的,這就是智慧。”
說著,他伸出手拉過我的右手,把剛從架上抽出的書放在我的手上。那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永遠的經典著作。
我一直銘記著這位老人的忠告。
一個沒有對手的動物,一定是死氣沉沉的動物;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了對手也一定會走向怠惰和沒落。可見,如果我們心中沒有了競爭的對手,必定要走向衰敗,不思進取。對手不僅僅只是對手,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有一只生活在秘魯國家動物園里的美洲虎,它是現在世界上僅存的十七只美洲虎之一。由于這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所以這只虎備受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