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
為什么所學的課程枯燥乏味?
在傳統學習中,更多是一種機械記憶去學習,機械記憶就是反復記憶信息,希望以此牢記信息,說白了就是死記硬背,缺點是不明所以,效率太低,哪怕當場記住了,過不了多久就會遺忘。
我想每個人都在學習時,即想學好的同時也希望速度能提升上去,但往往總是學習不得要領,效率達不到期望值,速度就更加不用提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學習時沒有一個目標及方向,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往往會得不到有效的反饋,知識也無法聯系起來。
長期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自然而然就會對該方面知識產生乏味,無法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來。
作者給予我們提供了整體性學習方法,并且如何運用整體性方法,通過這方法可以找到自己問題所在。
那么什么是整體性學習?
整體性學習在于創造信息的網絡,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知識相互關聯,那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使你真正做到對知識的完全理解,從而輕松地駕馭知識。
一、整體性學習主要觀點:
1.結構
結構可以看成是要學習對象,一系列緊密聯系的知識。
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就是繪制一份優秀的地圖,也是建造、規劃一座設計良好的城市,結構就是你大腦中的城市。
2.模型
模型是簡化的結構,模型對于快速學習新概念至關重要。
模型是在結構背景之下的壓縮信息,也可以看成是對信息的一種概括。
3.高速公路
不同的結構相互聯系在一起就會形成高速公路,這也是擴充自己知識面的途徑。
假如說整體性學習是一條龍的話,結構、模型和高速公路就是龍的脊柱。
二、信息結構的分類:
(1)隨意信息
隨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實、日期、定義或規則,它們缺少邏輯分類。
(2)觀點信息
觀點信息是存在爭論的信息,觀點信息在論文中很常見,關于這類信息,大家的意見不一致,至于哪個更加可靠,就看自己的判斷了。
(3)過程信息
過程信息是教導你怎么行動的信息,是講述一系列動作、操作的信息。
(4)具體信息
具體信息是那些在實際中可以觀察到、聽到、觸到的信息
(5)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數學、物理、心理學、計算機和化學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與隨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難以理解,但是邏輯性很強,學習時好比潛入深海的探索,隨意信息則非常淺顯,但是邏輯性差。
當你學習一個新問題時,首先要判斷信息主要屬于哪一類?確定信息的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學習時采用什么技術,以及估計記憶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三、整體性學習步驟:
1.獲取階段
(1)簡化
簡化表示在獲取的信息中將無用的東西盡量刪除
(2)容量
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只讀一句話當然沒有讀完一頁理解得透徹。
(3)速度
當你進行快速閱讀時,你的目的并不是吸收閱讀的內容,唯一目的是訓練自己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
2.理解階段
顧名思義就是理解某段話、某章節是什么意思,但卻是最為基礎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否則你就沒有機會深入下去。
3.拓展階段
(1)深度拓展
知識的背景探究,不斷追尋為什么,探尋事物的本質
(2)橫向拓展
在同一領域中尋求共同點,圍繞這一結論有哪些其他的事實?
(3)縱向拓展
和橫向拓展剛剛相反,是不同領域進行一個知識串聯,縱向拓展有相當的難度,也是最有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不習慣拓展,工作可能要花費些時間,但是一旦變為習慣,拓展就會自然發生。
4.筆記階段
不要呆板、僵硬、貌似層次分明的筆記,在寫下來的觀點之間建立聯系。
記筆記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如果忘記了這個目的,筆記記得再漂亮,思維導圖畫得再標準、好看,也是本末倒置。
5.糾錯階段
糾錯可以看作在整體性知識網絡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刪除一些現實中不存在的聯系,這不是一個完美的過程,修剪工作是必要的。
糾錯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包括閱讀那些與你觀點相反的書籍,以及把結論放入現實世界中看看等方法。
知道了弱點所在,你就可以通過多多練習來改進,只了解字面意思并不符合人的本性,人們都有進一步了解知識來龍去脈的好奇之心,保持這個好奇之心吧,它是我們學習、創造的源泉。
6.應用階段
知識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潛意識中,這部分知識如果不去運用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能做到學以致用方能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
整體性學習的順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線性順序,步驟之間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躍。
每一個步驟對學習都很重要。如果你總是缺少某一步驟,或者某個步驟完成的不好,信息就不會得到很好的存儲,這種學習就是失敗的,因為信息不能整合到你的整體性認識中去。
四、高效率學習的狀態
1.能量管理
我們的身體里都有燃燒細胞,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我們需要增加能量儲備,每周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飲食規范不暴飲暴食,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2.不要“學習”
學習的定義:學習不是指坐在書桌前12個小時,也不是指每天堅持看書。這些是學習的表象,不是學習的實質。
狹義的學習只是發生在學習者腦子里面的變化,但其實學習可以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具體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意味著一系列的具體活動,比如閱讀、做作業、記筆記、比喻、寫文章、寫日記、做練習、搞科研等都是學習,最為關鍵的是任何一種學習都要堅持深入下去,要尋根問底,打破砂鍋問到底,要不斷地問自己為什么。
3.絕不拖延
拿到手里的事任何立刻進行完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如果實在無法完成,則做好規劃來,應該如果采取什么樣的方案把事情解決掉。
4.批處理
批處理的意思就是將那些類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批處理有助于節省時間,因為你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
5.有組織
(1)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
沒有固定地方的結果就是混亂。專門找一個地方放東西,這樣會更容易放得有序。
(2)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
每天隨時記錄,日積月累,必有所獲。
(3)堅持日歷和做事清單
應用做事清單記錄任務和目標,使用日歷來記錄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整體看下來,知識點還是很多的,但真正概述起來并使用也并非很復雜,往往我們需要把知識簡化起來,并擴展起來,讓知識與知識進行一個聯結,最后自然還需要一個反思,來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果記憶力不太好可以嘗試筆記或者日記來分析發現自己的問題。
當然知易行難,一個不懂學習的人邁入學習是很困難的,甚至會害怕學習,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并不斷練習,你將能夠很熟練使用這套學習方法,正如開篇所說的當你掌握了內功心法,柳枝亦可傷人。
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法吧
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法吧
在傳統學習中,更多是一種機械記憶去學習,機械記憶就是反復記憶信息,希望以此牢記信息,說白了就是死記硬背,缺點是不明所以,效率太低,哪怕當場記住了,過不了多久就會遺忘。
我想每個人都在學習時,即想學好的同時也希望速度能提升上去,但往往總是學習不得要領,效率達不到期望值,速度就更加不用提了。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學習時沒有一個目標及方向,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往往會得不到有效的反饋,知識也無法聯系起來。
長期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自然而然就會對該方面知識產生乏味,無法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來。
作者給予我們提供了整體性學習方法,并且如何運用整體性方法,通過這方法可以找到自己問題所在。
那么什么是整體性學習?
整體性學習在于創造信息的網絡,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知識相互關聯,那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使你真正做到對知識的完全理解,從而輕松地駕馭知識。
一、整體性學習主要觀點:
1.結構
結構可以看成是要學習對象,一系列緊密聯系的知識。
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就是繪制一份優秀的地圖,也是建造、規劃一座設計良好的城市,結構就是你大腦中的城市。
2.模型
模型是簡化的結構,模型對于快速學習新概念至關重要。
模型是在結構背景之下的壓縮信息,也可以看成是對信息的一種概括。
3.高速公路
不同的結構相互聯系在一起就會形成高速公路,這也是擴充自己知識面的途徑。
假如說整體性學習是一條龍的話,結構、模型和高速公路就是龍的脊柱。
二、信息結構的分類:
(1)隨意信息
隨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實、日期、定義或規則,它們缺少邏輯分類。
(2)觀點信息
觀點信息是存在爭論的信息,觀點信息在論文中很常見,關于這類信息,大家的意見不一致,至于哪個更加可靠,就看自己的判斷了。
(3)過程信息
過程信息是教導你怎么行動的信息,是講述一系列動作、操作的信息。
(4)具體信息
具體信息是那些在實際中可以觀察到、聽到、觸到的信息
(5)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數學、物理、心理學、計算機和化學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與隨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難以理解,但是邏輯性很強,學習時好比潛入深海的探索,隨意信息則非常淺顯,但是邏輯性差。
當你學習一個新問題時,首先要判斷信息主要屬于哪一類?確定信息的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學習時采用什么技術,以及估計記憶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三、整體性學習步驟:
1.獲取階段
(1)簡化
簡化表示在獲取的信息中將無用的東西盡量刪除
(2)容量
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只讀一句話當然沒有讀完一頁理解得透徹。
(3)速度
當你進行快速閱讀時,你的目的并不是吸收閱讀的內容,唯一目的是訓練自己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
2.理解階段
顧名思義就是理解某段話、某章節是什么意思,但卻是最為基礎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否則你就沒有機會深入下去。
3.拓展階段
(1)深度拓展
知識的背景探究,不斷追尋為什么,探尋事物的本質
(2)橫向拓展
在同一領域中尋求共同點,圍繞這一結論有哪些其他的事實?
(3)縱向拓展
和橫向拓展剛剛相反,是不同領域進行一個知識串聯,縱向拓展有相當的難度,也是最有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不習慣拓展,工作可能要花費些時間,但是一旦變為習慣,拓展就會自然發生。
4.筆記階段
不要呆板、僵硬、貌似層次分明的筆記,在寫下來的觀點之間建立聯系。
記筆記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如果忘記了這個目的,筆記記得再漂亮,思維導圖畫得再標準、好看,也是本末倒置。
5.糾錯階段
糾錯可以看作在整體性知識網絡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刪除一些現實中不存在的聯系,這不是一個完美的過程,修剪工作是必要的。
糾錯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包括閱讀那些與你觀點相反的書籍,以及把結論放入現實世界中看看等方法。
知道了弱點所在,你就可以通過多多練習來改進,只了解字面意思并不符合人的本性,人們都有進一步了解知識來龍去脈的好奇之心,保持這個好奇之心吧,它是我們學習、創造的源泉。
6.應用階段
知識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潛意識中,這部分知識如果不去運用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能做到學以致用方能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
整體性學習的順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線性順序,步驟之間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躍。
每一個步驟對學習都很重要。如果你總是缺少某一步驟,或者某個步驟完成的不好,信息就不會得到很好的存儲,這種學習就是失敗的,因為信息不能整合到你的整體性認識中去。
四、高效率學習的狀態
1.能量管理
我們的身體里都有燃燒細胞,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我們需要增加能量儲備,每周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飲食規范不暴飲暴食,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2.不要“學習”
學習的定義:學習不是指坐在書桌前12個小時,也不是指每天堅持看書。這些是學習的表象,不是學習的實質。
狹義的學習只是發生在學習者腦子里面的變化,但其實學習可以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具體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意味著一系列的具體活動,比如閱讀、做作業、記筆記、比喻、寫文章、寫日記、做練習、搞科研等都是學習,最為關鍵的是任何一種學習都要堅持深入下去,要尋根問底,打破砂鍋問到底,要不斷地問自己為什么。
3.絕不拖延
拿到手里的事任何立刻進行完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如果實在無法完成,則做好規劃來,應該如果采取什么樣的方案把事情解決掉。
4.批處理
批處理的意思就是將那些類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批處理有助于節省時間,因為你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
5.有組織
(1)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
沒有固定地方的結果就是混亂。專門找一個地方放東西,這樣會更容易放得有序。
(2)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
每天隨時記錄,日積月累,必有所獲。
(3)堅持日歷和做事清單
應用做事清單記錄任務和目標,使用日歷來記錄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整體看下來,知識點還是很多的,但真正概述起來并使用也并非很復雜,往往我們需要把知識簡化起來,并擴展起來,讓知識與知識進行一個聯結,最后自然還需要一個反思,來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果記憶力不太好可以嘗試筆記或者日記來分析發現自己的問題。
當然知易行難,一個不懂學習的人邁入學習是很困難的,甚至會害怕學習,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并不斷練習,你將能夠很熟練使用這套學習方法,正如開篇所說的當你掌握了內功心法,柳枝亦可傷人。
——斯科特·揚 這是個狠人
唔,我覺得,這本書和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工具書有點類似,很欣賞這些書,但我未必能堅持下去。現階段最好的大概就是,激勵我去努力吧。
其次,如果你不太有時間閱讀,可以直接翻到最后的小結,有主要概念,整體學習的步驟,信息類型技術一覽,對于全書的總結。
那么,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