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嘴角~淡淡的傷(趙
回復 書友20240704193357811: 軍事因素
加強北方防線:明初北方邊疆形勢嚴峻,蒙古勢力不斷侵擾。遷都北京可直接指揮北方戰事,有效抵御外敵,如“天子守國門”,利用北京靠近長城的地理優勢對抗北元殘余勢力。
控制遼東地區:遼東是明朝與女真族爭奪焦點,遷都利于加強對該地區控制,鞏固邊疆安全。
避免兵變:當時明朝精銳部隊大多聚集在北方,“山高皇帝遠”容易發生兵變,遷都北京便于掌控軍隊。
及時應對軍情:古代守關將領權力有限,遇到突發情況等朝廷旨意會貽誤戰機,皇帝在京能及時
書友20240704193357811 : 我都不能理解了,為什么總有人把北直隸當長城看了,再說朱元璋本就定都南京,還于舊都怎么就那么大意見?
5樓 2025-06-14 14:58:44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書評詳情
全部回復
所以如果讀者使用清修明史的資料,亦或者其他作品作者的小說內容資料對照,很可能會有巨大誤解和難以置信的情況出現。
請讀者自己判斷吧。
我個人傾向是直接放棄北方不太合適,從上帝視角來看,北方災害根本就是個大坑,最后只能是遍地起義軍。
平叛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雙線作戰,后金幾次入關大量殲滅明軍野戰主力,導致起義軍無法壓制。北方天災也破勢后金必須南下劫掠才能維持政權。
退守南方是可行的,但是不能一開始就跑路,中央不在北方對九邊的掌控力肯定是會下降的。起碼要打贏幾次,練出幾萬精兵才能跑到南方。
直接放棄北方會導致后金迅速膨脹,后金在遼東都可以入關跑到江蘇劫掠,占據北方后長江以北都算不上安全。
也許有人會考慮入關后女真兵戰力會迅速退化,這個可以參考蒙元,后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漢人內戰,后金慢慢整合蒙古和北方漢人,至少又是一個大遼。
而且小冰河天災也會往南方轉移,除非科技碾壓,不然直接放棄北方,想收復一代人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