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越學(第五輯)
最新章節:
會稽山香榧林申報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文化背景報告
本輯是區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大致由區域文化總論、江南及兩浙文化研究、越地文化研究以及地域文化個案研究四個板塊構成。有些論文為各個區域文化研究的代表學者所轉,如徐道彬《徽州人文與地域學風》、陳國燦《江南文化務實特性的歷史解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輯內容涉及越文化、閩南文化、嶺南文化、西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蒙古族文化、東北民俗文化等眾多區域文化,提出許多新觀點,新材料,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國當前區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也為今后深化區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目錄(3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編委會
- 區域文化研究專輯
- 徽州人文與地域學風
- 地域文化與孫吳道教
- 河源古邑與客家文化建構
- 南北風土與盛唐之音
- 科爾沁蒙古族的歷史文化與說書藝術
- 東北習俗“拉幫套”的歷史人類學解讀
- 桂東南科舉家族的社會關系與科舉事業
- 新形勢下的廬陵文化研究回顧與展望
- 汪毅夫先生與閩南文化研究
- 文學地理學與區域文學史的重構
- 區域文化視野中的清初明遺民散文網絡
- 江南文化務實特性的歷史解析
- 論江南傳統文化的禮俗兩重性
- 唐代江南顧氏家族的家學精神與文學創作
- 宋代江南書籍供給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
- 明清江南戲曲選本刊行概況及地域文化特色
- 試析唐后期兩浙地區動亂的特點及其成因
- 略論宋代兩浙地區書院的地域特征
- 近代浙江秘密會黨淺析
- 越文化視閾:區域文化與文學關系的思考
- 越文化與區域文化研究
- 兩漢越巫文化探賾
- 東漢六朝會稽名士群
- 會稽本土士族的創作及其對中古文學發展的影響
- 越文化背景下蔡元培的美學選擇與美育實踐
- 魯迅·魏晉風度·越文化
- 胡愈之:膽劍精神的傳人
- 論元代“續蘭亭會”
- 吳興祚幕府與清初文壇
- “楊門七子”芻議
- “西園詩社”遺民詩群考論
- 明末清初陽羨姻戚曲家群體的戲曲活動及其文學意義
- 會稽山香榧林申報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文化背景報告 更新時間:2019-01-04 13:40:10
推薦閱讀
- 當代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
- 趣談邏輯
- 俄羅斯漢學家李福清研究
- 食物語言學(新視野人文叢書)
- 《淮南子》審美理想與文化建構
- 外國文學經典生成與傳播研究(第二卷)古代卷(上)
- 僑日瞧日:扶桑華影
- 南方民族原始信仰文化
- 鼏宅禹跡:夏代信使的考古學重建
- 浙南村落敘事傳統中的共同體觀念
- 跨界網
- 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與保護的文化性格維度探論
- 少林傳奇(中華精神家園書系)
- 先秦至清伯夷叔齊傳說的意義考辨
- 孟子與漢代四家詩
- 游戲的人:文化中游戲成分的研究
- 不舍國學
- 文明的觀察:漢語文化圈的特質
- 人文論叢(2012年卷)
- 世界巖畫:原始語言
- 江南文化資源研究
- 非節目主持藝術(第3版)
-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27輯)
- 武大·哈佛“現當代中國文學史書寫的反思與重構”國際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
- 書法的故事
- 中國鄉賢
- 屈原賦通釋
- 康熙皇帝·耶穌會士·科學傳播
- 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國青少年網絡流行文化現象研究
- 《詩經》祭祀禮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