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
最新章節:
第9章 后記
間斷而傳承至今的民族,也使中華文明具有了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點。在近代中國喪失文化自信的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人尋到馬克思主義,用以喚醒沉睡的中華民族,激活蒙塵的古老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能夠為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慧源泉和文明支撐。本書旨在深入解讀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根基和文化底蘊,幫助廣大讀者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目錄(9章)
倒序
推薦閱讀
- 遠近叢書:天
- 精品咖啡學·實務篇
- 江南都市文化與審美研究
- 基于傳播問題的跨學科閱讀:“隨波逐流”讀書筆記
- 文化政治學概論
- 文化研究(第14輯 2013年·春)
- 文化創意產業前沿路徑:建構與超越
- 文化創意產業前沿:對話:啟迪與反思
- 《紅樓夢》的意蘊(大家美育課)
- 文化經濟學視野的搭建
- 漫長的革命:中國學術原創的未來
- 文化行政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二期)
- 三蘇文化精選十講
- 文化如此流動
- 面試實戰技法
- 文化是什么
- 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歷史、理論與現實邏輯
- 海派文化新論
- 中華維度
- 諸子言思:墨子 荀子 韓非子 管子
- 后英雄時代:一幅時代畫卷
- 來自歷史與人倫罅隙中的笑聲:比較研究中西喜劇意識的審美意蘊
- 貴州地方傳統生態文化的保護與生態傳播
-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
- 從傳統到現代:浙江現象的文化社會學闡釋
- 科場現形記續編
- 中衛文化縱橫
- 視覺文化的轉向
- 曹雪芹生活時代:北京的自然與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