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制度研究
最新章節:
后記
國際法上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都有關于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問題,從而形成了自然保育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知識產權三種法律保護模式。與國際法對應,我國國內的自然保育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知識產權等法律部門也應該將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納入保護對象。但目前我國的自然保育法律體系忽視了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生態作用,將環境保護的靈魂,也就是生態文化保護沒有囊括在其法律體系之內;而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將傳統知識獨立出來進行類型化保護,也忽視了傳統知識與自然保育的相融關系及其保護的生態整體主義法律價值取向。本著作提出了將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旅游法等部門法與自然保育法融合起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構的建議,實際上就是將法律體系的整體性解釋方法運用于自然保育法律實施之中,通過知識產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等多元化、協調治理的方式將傳統知識保護和自然保育整合起來。
目錄(32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節 問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課題的研究動向
-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主要理論范式
- 第二章 法律保護的對象
- 第一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定義
- 第二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法律類型
- 第三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法律認定
- 第三章 我國自然保育法的盲點分析
-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保育知識
- 第二節 傳統農耕文化衰落現狀的調研
- 第三節 傳統知識成為現行自然保育法的盲點
- 第四章 知識產權法保護之不足
- 第一節 著作權法保護之不足
- 第二節 專利法保護之不足
- 第三節 商標法保護之不足
-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嵌入
-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目的
- 第二節 整體性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三節 活態保護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四節 就地保護原則的價值功能與局限
- 第六章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法律保護的實踐探索
- 第一節 名人故里之爭中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二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少數民族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三節 生態景區中寺廟文化的法律保護
- 第四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生態習俗的司法保護
- 第五節 與自然保育有關傳統知識的國際法保護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11-22 16:49:11
推薦閱讀
-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
- 痕跡檢驗技術實訓指導
- 信用風險及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研究
- 監獄警戒護衛學
- 法院審判哲學
- 看守所立法問題研究
- 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
- 勞動關系與勞動爭議現狀和展望
- 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實效研究:基于湖北省的實證分析
- 刑法問題探索
- 數字媒體版權案例評析
- 刑法的邏輯與經驗
- 中國反壟斷法:理論、實踐與國際比較(第二版)
- 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制度研究:類型、選擇及實施
- 經濟立法的生態化理念研究
- 善待兒童: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運用
- 陽光下的隱私:國家公職人員信息公開與隱私保護
- 流域跨界污染糾紛調處機制研究
- 中國水法律立法后評估研究
- 行動中的中國宗教法治
- 地方政府立法權研究
-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軍都法學(第三輯)
- 比較勞動法學
- 不動產物權沖突研究
- 小額貸款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 依法治國與律師:第一屆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
- 繼承法修訂入典之重點問題(第二版)
- 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和制度
- 美國聯邦信息公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