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磁粉檢測
最新章節:
附錄D 磁粉檢測使用的單位制及換算關系
本書是由中國南車焊接和無損檢測培訓中心組織編寫的磁粉檢測人員資格鑒定培訓教材,按照ISO/TR25107《無損檢測無損檢測人員培訓大綱》和EN473、ISO9712及GB/T9445《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標準要求編寫。本書共分11章,主要內容包括:概述,磁粉檢測物理基礎,磁化電流、磁化方法和磁化規范,磁粉檢測器材,磁粉檢測設備,磁粉檢測工藝,磁粉檢測應用,磁痕的觀察與分析,磁粉檢測質量管理與控制,安全與健康,國內外磁粉檢測標準對比分析等。為了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本書還收錄了磁粉檢測術語,實際操作培訓實驗,以及常用材料的磁性參數與磁粉檢測常用單位制及換算等內容。本書既符合歐盟及國際標準要求,且與國內及行業實際相適應;既注重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結合,又緊跟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并及時介紹國內外磁粉檢測的新觀點和新技術。本書除可作為磁粉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考核培訓教材外,也可供各企業生產一線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安全監督人員、工藝技術人員及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目錄(26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提要
- 編寫委員會
- 前言
- 1 概述
- 1.1 磁粉檢測的歷史和現狀
- 1.2 漏磁場檢測和磁粉檢測
- 1.3 磁粉檢測的應用
- 1.3.1 磁粉檢測的適用范圍
- 1.3.2 磁粉檢測基本操作步驟
- 1.3.3 磁粉檢測的優點及其局限性
- 1.4 與其他檢測方法的比較
- 2 磁粉檢測物理基礎
- 2.1 磁學的基本概念
- 2.1.1 磁場
- 2.1.2 磁力線和磁感應線
- 2.1.3 磁場強度
- 2.1.4 磁感應強度
- 2.1.5 磁通量
- 2.1.6 磁導率
- 2.2 鐵磁性材料
- 2.2.1 磁介質
- 2.2.2 磁疇
- 2.2.3 磁化曲線
- 2.2.4 磁滯回線
- 2.3 電流的磁場
- 2.3.1 磁粉探傷中使用的電流磁場
- 2.3.2 通電圓柱導體的磁場
- 2.3.3 通電鋼管的磁場
- 2.3.4 鋼管中心導體法磁化
- 2.3.5 通電線圈的磁場
- 2.3.6 環形件繞電纜的磁場
- 2.4 退磁場
- 2.4.1 退磁場的概念
- 2.4.2 影響退磁場大小的因素
- 2.5 磁路與磁感應線的折射
- 2.5.1 磁路
- 2.5.2 磁感應線的折射
- 2.6 漏磁場
- 2.6.1 漏磁場的形成
- 2.6.2 缺陷的漏磁場分布
- 2.6.3 影響漏磁場的因素
- 2.7 鋼材磁性
- 2.7.1 鋼材的分類
- 2.7.2 鋼材的磁性
- 2.7.3 影響鋼材磁性的主要因素
- 2.8 磁粉檢測的光學基礎
- 2.8.1 光度量術語及單位
- 2.8.2 發光
- 2.8.3 紫外線
- 2.8.4 人眼對光的響應
- 3 磁化電流、磁化方法和磁化規范
- 3.1 磁化電流
- 3.1.1 交流電
- 3.1.2 直流電
- 3.1.3 整流電
- 3.1.4 沖擊電流
- 3.1.5 磁化電流的選用原則
- 3.2 磁化方法
- 3.2.1 磁化方法的分類
- 3.2.2 各種磁化方法的特點
- 3.3 磁化規范
- 3.3.1 國內磁化規范及其制定
- 3.3.2 各種方法的磁化規范
- 3.3.3 ISO 9934標準關于磁化規范的要求
- 4 磁粉檢測器材
- 4.1 磁粉
- 4.1.1 磁粉的分類
- 4.1.2 磁粉的性能及測試
- 4.2 載液
- 4.2.1 油性載液
- 4.2.2 水載液
- 4.3 磁懸液
- 4.3.1 磁懸液濃度
- 4.3.2 磁懸液濃度快速測定
- 4.3.3 磁懸液配制
- 4.4 反差增強劑
- 4.4.1 應用
- 4.4.2 配方、施加及清除
- 4.4.3 反差增強劑噴罐
- 4.4 標準試片與標準試塊
- 4.4.1 標準試片
- 4.4.2 標準試塊(B型、E型、自然裂紋、Ⅰ型、Ⅱ型)
- 4.4.3 自然缺陷試塊和專用試塊
- 4.4.4 提升力試塊
- 5 磁粉檢測設備
- 5.1 設備的分類
- 5.1.1 磁粉探傷機的命名方法
- 5.1.2 固定式磁粉探傷機
- 5.1.3 專用半自動化磁粉探傷機
- 5.1.4 移動式磁粉探傷機(圖5-5)
- 5.1.5 便攜(攜帶)式磁粉探傷設備(圖5-6)
- 5.2 磁粉檢測設備的主要組成
- 5.2.1 磁化電源
- 5.2.2 工件夾持裝置
- 5.2.3 指示與控制裝置
- 5.2.4 磁粉和磁懸液噴灑裝置
- 5.2.5 照明裝置
- 5.2.6 退磁裝置
- 5.3 檢測設備的安裝、使用與維護
- 5.3.1 磁粉探傷機的選擇與安裝
- 5.3.2 磁粉探傷機的使用
- 5.3.3 磁粉探傷機的維護與保養
- 5.4 磁粉檢測用測量儀器
- 5.4.1 特斯拉計(高斯計)
- 5.4.2 袖珍式磁強計
- 5.4.3 照度計
- 5.4.4 紫外輻射照度計
- 5.4.5 通電時間測量器
- 5.4.6 弱磁場測量儀
- 5.4.7 快速斷電試驗器
- 6 磁粉檢測工藝
- 6.1 預處理
- 6.2 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懸液
- 6.2.1 連續法
- 6.2.2 剩磁法
- 6.2.3 濕法
- 6.2.4 干法
- 6.2.5 磁粉探傷—橡膠鑄型法
- 6.2.6 磁橡膠法
- 6.3 磁痕觀察、記錄與缺陷評級
- 6.4 退磁
- 6.4.1 剩磁的產生與影響
- 6.4.2 退磁的原理
- 6.4.3 退磁方法和退磁設備
- 6.4.4 退磁注意事項
- 6.4.5 剩磁測量
- 6.5 后處理與合格工件的標記
- 6.5.1 后處理
- 6.5.2 合格工件的標記
- 6.6 超標缺陷磁痕顯示的處理和復驗
- 6.6.1 超標缺陷磁痕顯示的處理
- 6.6.2 復驗
- 6.7 檢測記錄和檢測報告
- 6.8 影響磁粉檢測靈敏度的主要因素
- 6.8.1 外加磁場強度
- 6.8.2 磁化方法
- 6.8.3 磁化電流類型
- 6.8.4 磁粉性能
- 6.8.5 磁懸液的類型和濃度
- 6.8.6 設備性能
- 6.8.7 工件材質、形狀尺寸和表面狀態
- 6.8.8 缺陷的方向、性質、形狀和埋藏深度
- 6.8.9 工藝操作
- 6.8.10 檢測人員素質
- 6.8.11 檢測環境的條件
- 6.9 磁粉檢測作業指導書的編制
- 7 磁粉檢測應用
- 7.1 焊接件磁粉檢測
- 7.1.1 焊接件檢測的內容與范圍
- 7.1.2 檢測方法選擇
- 7.1.3 焊接件檢測實例
- 7.2 鍛鋼件磁粉檢測
- 7.2.1 鍛鋼件探傷的特點
- 7.2.2 鍛鋼件探傷方法選擇
- 7.2.3 鍛鋼件檢測實例
- 7.3 鑄鋼件磁粉檢測
- 7.3.1 鑄鋼件探傷的特點
- 7.3.2 鑄鋼件檢測實例
- 7.4 在役與維修件磁粉檢測
- 7.4.1 在役與維修件磁粉檢測的特點
- 7.4.3 在役與維修件檢測實例
- 7.5 特殊工件的磁粉檢測
- 7.5.1 彈簧的磁粉檢測
- 7.5.2 帶覆蓋層工件
- 7.5.3 需要檢查內腔的工件
- 7.5.4 過渡級鋼和超高強度鋼在磁粉檢測中遇到的問題
- 7.5.5 板彎型材磁粉檢測
- 7.5.6 帶螺紋或鍵槽的工件
- 7.5.7 異形工件磁粉檢測
- 8 磁痕的觀察與分析
- 8.1 磁痕分析的意義
- 8.1.1 缺陷
- 8.1.2 磁痕
- 8.1.3 磁痕分析的意義
- 8.2 磁痕顯示分類及影響因素
- 8.2.1 磁痕分析應如何著手
- 8.2.2 磁痕顯示的分類
- 8.2.3 磁痕顯示的影響因素
- 8.3 鑄造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3.1 鑄造裂紋
- 8.3.2 疏松
- 8.3.3 冷隔
- 8.3.4 夾雜
- 8.3.5 氣孔
- 8.3.6 冷豆
- 8.3.7 縮孔
- 8.3.8 氣隔
- 8.3.9 石墨漂浮
- 8.4 鍛造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4.1 鍛造裂紋
- 8.4.2 鍛造折疊
- 8.4.3 白點
- 8.4.4 鍛造夾雜
- 8.5 焊接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5.1 焊接裂紋
- 8.5.2 焊縫未焊透
- 8.5.3 焊縫氣孔
- 8.5.4 焊縫夾渣
- 8.5.5 焊縫未熔合
- 8.6 熱處理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6.1 淬火裂紋
- 8.6.2 滲碳裂紋
- 8.6.3 表面淬火裂紋
- 8.6.4 熱應力裂紋
- 8.7 原材料和軋制件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7.1 發紋
- 8.7.2 分層
- 8.7.3 劃痕
- 8.7.4 原材料裂紋及夾雜
- 8.8 機加工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8.1 磨削裂紋
- 8.8.2 矯正裂紋
- 8.9 在役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9.1 疲勞裂紋
- 8.9.2 應力腐蝕裂紋
- 8.10 非缺陷磁痕顯示特征及分析
- 8.10.1 粗糙工件表面
- 8.10.2 表面油污
- 8.10.3 棉線
- 8.10.4 氧化皮或油漆斑點
- 8.10.5 磁懸液濃度過高
- 8.11 非相關顯示
- 9 磁粉檢測質量管理與控制
- 9.1 概述
- 9.2 人員資格控制
- 9.3 設備與儀器控制
- 9.4 材料有效性控制
- 9.5 系統綜合性能試驗
- 9.6 文件記錄與工藝方法控制
- 9.7 檢測環境的控制
- 9.7.1 光照度控制
- 9.7.2 環境條件
- 9.8 質量控制周期
- 10 全與健康
- 10.1 介紹
- 10.2 機械與操作安全
- 10.3 電氣安全
- 10.3.1 觸電危害
- 10.3.2 電磁輻射危害
- 10.3.3 紫外輻射危害
- 10.4 磁粉檢測器材的安全使用
- 10.4.1 油基載液
- 10.4.2 水基載液
- 11.4.3 鉛襯墊
- 10.5 防火防爆安全
- 11 國內外磁粉檢測標準對比分析
- 11.1 國內外常用的磁粉檢測及相關標準
- 11.1.1 國家標準
- 11.1.2 機械行業標準
- 11.1.3 鐵道行業標準
- 11.1.4 其他行業標準
- 11.1.5 國際標準
- 11.1.6 歐洲標準及美標、日標
- 11.2 國內外對磁化驗證方式的規定
- 11.3 國內外對磁粉檢測綜合性能測試的規定
- 11.4 國內外對檢測介質的規定
- 11.5 國內外對磁軛提升力的規定
- 11.6 國內外對電流表精度及輔助儀表校驗的規定
- 11.7 國內外對觀察條件的規定
- 11.8 國內外對剩磁的規定
- 參考文獻
- 附錄A 術語
- 附錄B 實踐培訓推薦試驗
- 附錄C 部分常用鋼材磁特性和其工件表面磁通密度至少達到1T時的切向場強參考值
- 附錄D 磁粉檢測使用的單位制及換算關系 更新時間:2019-10-28 10:58:15
推薦閱讀
- 鐵路運輸主要工種考前自測:接觸網工、變配電值班員、給水人員、抄收工
- 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 踐行:北京鐵路局車間干部成果實踐篇
- 公路橋涵施工安全交底
- 手把手教您學汽車鈑金修復(第2版)
- 鐵道之心:打造獨一無二的戰斗
- 車輛(動車)分冊
-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
- 高速鐵路無砟軌道
-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監測系統運用與維護
- 汽車控制器與執行器維修百日通
-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就這么簡單
- 電力機車電工
- 廣義共振、共振解調故障診斷與安全工程:城軌交通篇
-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系統(第4版)
- 新能源汽車高壓及電控系統電路彩色圖解
- 自動駕駛場景仿真與ASAM OpenX標準應用
- 汽車構造與原理三維圖解 :底盤、車身與電器(彩色版)
- 旗映高鐵火樣紅:京滬高鐵上海段聯調聯試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 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通信基礎
- 青島北站結構設計
- 村鎮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
- 與健康相伴:鐵路女職工健康手冊
- 交通安全手冊
- 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
- 大數據云平臺城市大型活動公交運行狀態與組織管控分析技術
- 5G+ 智能網聯汽車:新基建浪潮下的汽車產業革命
- 基于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CBTC)系統
- 汽車發動機電腦控制系統故障與維修(第2版)
- 軌道交通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