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功妄念錄
根據《聊齋志異》改編。魯地,青州府,臨淄縣。時值大清乾隆年間,春和景明,柳絲拂堤,碧波蕩漾。然而,在城東一處名為“硯田居”的僻靜院落里,年輕的生員譚晉玄卻無心欣賞這盎然春意。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一種玄奧而神秘的修煉之中。譚晉玄,字子深,年方二十有四,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本是縣學中頗有幾分才名的學子。奈何科場屢試不第,功名之心漸淡,轉而寄情于異術。他家境尚可,父母早逝,唯有一老仆譚福相伴。父母在世時,見他聰穎,便送入縣學,期望他能光耀門楣。然天意弄人,文章錦繡雖能動人心,卻始終難入主考官的法眼。久而久之,譚晉玄心中郁結,加之性情本就偏于內向沉靜,不經意間接觸到一本殘缺的道家氣功秘笈,名曰《龜息吐納訣》,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縣學的作息頗為規(guī)律,清晨卯時開課,申時散學。其余時間,除了必要的溫習功課和應付師長,譚晉玄幾乎將所有光陰都耗費在了那方寸之間的修煉之上。他尋了一間光線晦暗、寂靜無人的靜室,四壁貼滿符箓(多是照著秘笈臨摹,不知其意),地上鋪著厚厚的蒲團。每日寅時三刻(凌晨三點四十五分)準時起身,凈面漱口,換上素色寬松的練功服,便盤膝坐在蒲團之上,開始了他漫長的內修之路。
·連載 ·4.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