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道德真經注
免費

四卷。初唐李榮(生卒年不詳)撰。李榮,初唐元天觀道士,號任真子,為高宗、武后間人。撰有《道德真經注》四卷。僅存一至三十六章。舊題稱:“元天觀道士李榮注”。書分《道經》、《德經》二經?!兜澜洝纺┱屡c《德經》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發現此書下卷。因書前奏表稱道士臣榮,所以都誤認為李榮是息齋道人,進而認為此書為息齋道人所著。白云齋《道藏目錄詳注》在《道德真經義解》下誤抄為息齋李榮注,實乃錯誤。然《道德真經注》與《道德真經義解》之間存在異端有四:其一,《道德真經義解》分《道經》、《德經》共八十一章;而此書僅分《道經》、《德經》并無章次。其二,《道德真經義解》之旨在于:“常無,欲以觀其徼,常有,欲以觀其微”。認為《道德經》上、下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極限,掌握它可以得道、治國、修身;而此書之旨闡述:“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提倡圣人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治。其三,《道德真經義解》認為“非常道,非常名,常者不變謂也”,又認為“谷神不死,神藏于體,猶山之藏谷,故曰谷神”。此書認為:“非常道者,非是人間常俗之道,非常名者,非常俗榮華之虛名也”,又認為“谷空也”。其四,《道德真經義解》多散句,而此書似駢文,如此等等。說明此二書實非一人之作?!缎绿茣に囄闹尽?、杜光庭《道德真經廣圣義》及唐末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對《道德真經注》都有記載和引用,因此學者認定此書為李榮著而于息齋道人《道德真經義解》無涉。后世學者認為此書闡述詳實,對《道德經》的理解、解釋均有獨到之處。為唐以后研究《道德經》者引以為參考?,F存明《道藏》本、明《道藏舉要》本。

河上公 ·國學 ·2.6萬字

最新章節 第5章 2015-11-27 15:20:03
佛國記
免費

原名《歷游天竺記傳》,又名《高僧法顯傳》,簡稱《法顯傳》。中外交通著作。東晉釋法顯(約337—約422)撰。一卷。法顯俗名龔,平陽武陽(今山西臨汾)人。三歲即度為沙彌,二十歲受大戒??诼刹貧埲?,不顧六十多歲高齡,自東晉隆安三年(一稱于義熙中)與同學慧景等從長安(今陜西西安)出發,抵天竺求法,經三十余國,于義熙八年經海道回國,歷十四年,行程四萬余里。據所見聞,纂為是編,九千五百余字。記述我國西北、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地三十余古國的佛教文化、歷史傳說、山川地形、物產氣候、建筑造型、風俗習慣等頗翔實。所載信風,是我國文獻中有關信風最早有系統的紀錄。鄯善條記被流沙所埋沒之古城方位、文化、風俗等資料。它是我國現存有關南亞和南洋最早的確切記錄,是研究地理學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史料。為世界學者所重視,有英、法、德、日等文譯本。惟其受宗教的束縛以天竺為中國,而稱中國為“晉地”或“漢地”。有《漢魏叢書》本,《四庫全書》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法顯傳校注》本。另有清人丁謙《佛國記地理考證》、日本足立喜六《考證法顯傳》、以及岑仲勉《佛游天竺記考釋》、賀昌群《古代西域交通與法顯印度巡禮》等書可供參考。

法顯 ·國學 ·1.7萬字

最新章節 第1章 2015-11-24 15:02:37
傷寒總病論
免費

六卷。宋龐安時撰。龐安時,字安常,蘄水(今湖北省浠水縣)人,自幼隨父學醫,博覽《素問》、《難經》、《靈樞經》、《甲乙經》等書,尤精于《傷寒論》。龐安時多才多藝,曾與蘇軾、黃庭堅等著名文人交游,而醫名甚著,傾倒淮南。龐安時曾撰有《難經辨》、《主對集》、《本草補遺》等,此三書均已失傳,唯存《傷寒總病論》一書。此書成于元符三年(1100),有黃庭堅序、蘇軾回帖各一。卷一首列敘論一篇,闡述了作者的學術思想,認為治傷寒主要應從病因入手,并結合體質、地理、氣候等進行探討;然后闡述六經諸證。卷二闡述汗、下、水、吐、灸、火、溫等療法適應與禁忌諸證。卷三論結胸、痞氣、陰陽毒、狐惑、百合及痓、濕、暍等傷寒雜證。卷四論暑病、時行、寒疫、斑痘等證。卷五論天行溫病諸證及小兒傷寒證等。卷六為傷寒雜方,妊娠雜方,傷寒刺法,傷寒、熱病、溫病死生候,差后禁忌等,并解仲景脈說、解華佗內外實說、辨論、上蘇子瞻端明辨傷寒論書。書中內容不僅限于傷寒,還論及溫病,又及內、婦、兒科諸證。有論有方,隨證施治。書中特別將頗具流行性、傳染性的溫病與一般廣義的傷寒加以區別,主張二病分治。此書對溫毒五大證的治法遣方富有特色,為后世所重。此書博采傳統典籍精華,對《傷寒論》加以補充發揮,實為研究《傷寒論》的一部重要著作。此書后附《傷寒論音訓》一卷,《修治藥法》一卷,均為龐安時門人董炳編。有黃丕烈藏宋刊本,清道光三年(1823)黃丕烈士禮居仿宋刊本,1956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8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點校本。

龐安石 ·國學 ·6.7萬字

最新章節 第9章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2015-12-23 11:43:47
遺山集
免費

詩文集,40卷,附錄1卷,金元好問撰。好問才雄而學贍,工詩、詞、散文,尤以詩的成就為高,是金代唯一的杰出詩人。他論詩,主張以北人剛健質樸之風,救南人綺靡輕浮之習。主張表現真性情,反對虛偽矯飾;主張創造,反對模擬因襲。金元兩代,談藝者奉其為大宗。好問生當金元交替之際,親身經歷了金朝遭受蒙古族侵略、蹂躪的現實。他的詩比較忠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現狀,突出地表現了他反戰爭、反侵略的情緒。尤其是他的“喪亂詩”,多以悲憤的筆觸反映兵火戰亂中人民的沉重災難,風格沉雄,意境闊遠,它們對社會生活和情感的概括力,在杜甫以后是少有的。同時,又善于在豐繁的生活素材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事件、細節入詩,反映生活,表達感情,樸實無華,真切動人,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郝經《遺山先生墓志銘》說他“挾幽并之氣,高視一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好問詩“無宋南渡江湖諸人之習,亦無江西流派生拗粗獷之失”。是書有《四部叢刊》本。又有海豐吳氏《九金人集》本40卷、附錄一卷、初載一卷、年譜四卷、新樂府五卷、《續夷堅志》四卷。其中詩歌部分,清人施國祁有箋注本。

(金)元好問 ·國學 ·40.4萬字

最新章節 第45章 新樂府五 2015-12-27 06:27:21
入蜀記
免費

《入蜀記》6卷,南宋陸游撰。陸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閏五月十八日以故鄉山陰動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度胧裼洝肪褪撬诟笆裢局杏浧渌娝劦囊徊咳沼洝4藭c一般行記惟知流連風景不同,它所記沿途物產、民俗及社會情況甚為豐富,不論是對研究陸游本人,還是對研究南宋社會,都有較大參考價值。陸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記他在鎮江神廟中遇到的一個北方義軍戰士王秀,王秀向他發了一通感慨:王在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南侵時參加了北方的抗金義軍,并攻下了大名府,與宋軍遙相呼應,但他南歸以后卻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說時覷欷不已。陸游對此事雖未加一句評論,但他對朝廷薄待愛國志士的不滿卻已流露無遺?!度胧裼洝返奈牟梢差H可觀,陸游本是大手筆,書中描摹山川風物極有韻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記瞿塘峽云:“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已落,峽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記游記類雜著中,《入蜀記》以它優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談資》上卷說:“宋陸務觀、范石湖皆作記妙手。一有《入蜀記》,一有《吳船錄》,載三峽風物,不異丹青圖畫,讀之躍然”。陸游還對沿途所見古跡進行考辯,如謂丹陽皇業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諱而改,又謂李白詩所稱“新豐酒”,其地在丹陽、鎮江之間,非長安之新豐;謂歐陽修詩“江上孤峰蔽綠蘿”中的綠蘿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蘿,等等。這些考訂對歷史地理及文學的研究都有助益?!度胧裼洝芬浴吨蛔泯S叢書》本為最佳,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叢書集成初編》就是采用的這個版本。

(南宋)陸游 ·國學 ·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6章 2015-12-26 21:48:1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平和县| 波密县| 偏关县| 奎屯市| 灌阳县| 桑日县| 永福县| 河北省| 宜州市| 虹口区| 营山县| 安庆市| 潢川县| 尚志市| 陇西县| 建湖县| 余江县| 大城县| 汽车| 青岛市| 华阴市| 黄龙县| 霸州市| 天津市| 东源县| 和政县| 前郭尔| 定襄县| 广河县| 西平县| 喜德县| 奉贤区| 光泽县| 应城市| 疏附县| 井研县| 全州县| 赤城县| 平罗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