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和波蘭西里西亞大學法律與行政學院合作的關于本國經濟活動介紹的系列書籍之一。該系列書籍以中文、波蘭語和英語三種語言編寫,旨在為在波蘭的中國商主體以及在中國的波蘭商主體分別介紹在兩個國家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信息。本書為系列圖書的首部作品,主要以波蘭法律為研究對象,為在波蘭從事經濟活動的中國企業(yè)介紹了波蘭法律的基本情況。
萬猛 (波)拉法烏·波利哈什主編 ·外國法律 ·16.3萬字
日本民法典制定于19世紀末期(1898年通過),對日中國法制出版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該法典雖經2004年大修改,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財產法部分仍顯不足以應對社會結構和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因此,法學界和政府均認為民法(債權法)有全面修改的必要。在此背景下,2009年,以鐮田薫(時任早稻田大學法科大學院院長,2010年至今任校長)為首的法務省法制審議會民法(債權關系)部會開始了民法(債權法)修改法案的審議工作。2015年3月,內閣將法案提交國會,眾參兩院經過兩年多的審議,于2017年5月26日通過《關于民法部分改正的法律》,官報于6月2日公布該法的全文。至此,完成了財產法部分百年來的首次全面、重大修改。以下,將詳細介紹此次日本民法修改的經過和主要修改內容,并探討其對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借鑒意義。
劉士國 牟憲魁 楊瑞賀 ·外國法律 ·13.2萬字
拉丁美洲是我國全方位外交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xù)推進,拉美地區(qū)掀起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浪潮。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和智利均是拉美地區(qū)非常重要的國家,本書結合各國最新大選局勢,對上述四國的政黨法和目前執(zhí)政黨的相關黨內法規(guī)進行了收集、整理與翻譯,為探索和研究拉丁美洲政黨的制度建設提供了有力幫助,同時也為研究拉丁美洲政黨的法律規(guī)范提供了豐富資料,對我國學者開展有關拉美地區(qū)重要政黨及其黨內法規(guī)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祝捷 ·外國法律 ·16.4萬字
為充分介紹歐盟數(shù)據(jù)相關法律制度構建情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與京東集團攜手,全面梳理了歐盟在個人數(shù)據(jù)保護、數(shù)據(jù)流動、數(shù)據(jù)跨境等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并將其譯成中文出版。制度建設是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中國正在積極構建數(shù)據(jù)相關法律制度,促進數(shù)字經濟持續(xù)繁榮發(fā)展。衷心希望本書能夠作為我國數(shù)據(jù)相關立法的參考之一,為全面實施國家大數(shù)據(jù)戰(zhàn)略法治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lián)網法律研究中心 京東法律研究院 ·外國法律 ·16萬字
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作者近年來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涵蓋東南亞國家法律的起源與演進;現(xiàn)行法律制度,包括憲法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投資法律制度、貿易法律制度、土地法律制度、水資源法律制度;等等。作者對這些論文重新修訂、補充內容、更新信息之后,按照部門法體系進行歸類,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最后形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整體,旨在為讀者了解東南亞國家法律制度提供有益借鑒與參考。
米良 ·外國法律 ·15.7萬字
《德國勞動法(第11版)》對德國勞動法的基本結構和重要領域作了比較詳盡的闡述,不僅介紹了法律問題的學理討論和司法實踐,而且結合相關數(shù)據(jù)展現(xiàn)了德國社會現(xiàn)實中的法律實施情況。《德國勞動法(第11版)》首先討論了集體勞動法領域的同盟自由、集體合同和勞資博弈等問題,介紹了企業(yè)職工委員會、監(jiān)事會的職工代表制度。然后著眼于個體勞動法領域,關注個體勞動關系的命運,涉及招聘中的歧視禁令、勞動報酬和替代支付到解雇保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另外,《德國勞動法(第11版)》也指出了近年來勞動關系非標準化的趨勢,深入分析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的相關問題。最后,《德國勞動法(第11版)》對勞動法院和勞動監(jiān)察機構的相關制度作了簡要介紹。
(德)沃爾夫岡·多伊普勒 ·外國法律 ·36.5萬字
本書為中、英文版本的伊拉克涉商法律文件匯編,對了解伊拉克相關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價值。
李杰 李申編譯 ·外國法律 ·6.1萬字
《俄羅斯聯(lián)邦行政訴訟法典》于2015年2月頒布,法典多達365條,譯成中文15萬字。該法典在法律比較和借鑒上具有重要意義。本法典由國內最權威的俄羅斯法研究專家黃道秀翻譯,本譯本是最權威譯本。
黃道秀 ·外國法律 ·14.3萬字
埃及法是世界古代法系中的一支。本書對古代埃及的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tǒng)的歷史研究。作者從法的淵源和作用入手,通過歷史的敘事,對古埃及的行政法律制度、土地法律制度、調整交易的法律制度、婚姻家庭和繼承制度、犯罪與刑罰制度、司法制度、訴訟制度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古埃及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本書是對古埃及法研究的一次有益嘗試,填補了法學史研究的空白。
井濤 ·外國法律 ·13.2萬字
《法國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自1804年以來.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民事立法樹立了一面旗幟,對我國民法理論的發(fā)展影響甚為深遠,是我國民法教學與理論研究的必讀著作之一。近年來,法國立法機關對這部法典進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人的身份能力、人權與人格權的保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規(guī)定修改幅度更大,繼承法幾乎全部修改,并且開創(chuàng)了同性戀婚姻人民法典的先河,原法典保持了200年不變的“人法”、“物法”與“債法”三卷體系也被突破,增設了第四卷“擔保”法。法典整體構架的變動反映了立法觀念的變革,適時地反映了法國現(xiàn)代社會不同層面的深刻變化。本法典是按照2009年11月法國“Legifrance”公布的最新文本翻譯,期望它能成為對我國法律工作者有參考價值的最新文獻。
羅結珍 ·外國法律 ·55.2萬字
本卷分主權與國家、共和與自由、宗教與政治、政黨與議會、經濟與財政、法律與理性六個主題,選編了16-18世紀英國實現(xiàn)大國崛起的現(xiàn)代化大轉型過程中探討政治文明與制度文明的一系列思想文獻,意在追溯現(xiàn)代英國優(yōu)良政體得以確立的機制緣由與理論淵源。
畢競悅 ·外國法律 ·42.8萬字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的二三十年間迅速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國家轉型,這一轉型的速度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其間各種分歧爭議也為日后埋下興國與敗國的伏筆。本書分政治背景、著述學說、建議建言、論說論爭、憲法草案五大主題,系統(tǒng)選譯了在明治前期國家轉型與制度建設過程中,反映日本朝野各界對政制新秩序構想與謀劃的文獻。
張允起 ·外國法律 ·42.9萬字
本書對東南亞國家的法律制度進行了綜合介紹,共分11章:第一章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法律;第二章馬來西亞法律制度;第三章新加坡法律制度;第四章菲律賓法律制度;第五章泰國法律制度;第六章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法律制度;第七章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法律制度;第八章緬甸聯(lián)邦法律制度;第九章柬埔寨法律制度;第十章老撾法律制度;第十一章文萊法律制度。
陳興華主編 ·外國法律 ·39.2萬字
俄國的大國崛起之路極為曲折漫長,到19世紀末已經實現(xiàn)了數(shù)量規(guī)模意義上的大國崛起,但是在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領域卻困難重重。本書遵循左、中、右三派的思想脈絡,將俄國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各路政治思想家探討國家政制與民族命運的一系列思想論辯文獻集中呈現(xiàn)給國人。
郭春生 ·外國法律 ·40.7萬字
2013年,菲律賓就中菲南海爭議單方面提起仲裁。2015年和2016年,國際仲裁庭分別作出裁決,嚴重損害中國在南海斷續(xù)線內的島礁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此次由菲律賓主導的“司法化”運作,不僅未有效解決中菲的復雜爭議,反而令南海局勢再度緊張。同時,此案法理上的正當性在國際社會和學術界也引起廣泛爭議,并成為進一步惡化南海秩序的一個因素。為此,本書匯集國內知名南海專家學者關于該案的研究文章,圍繞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核心問題展開法理分析,全面客觀評析該案所涉的主要國際法問題,并豐富相關理論研究。由此,本書既可作為相關研究的補充乃至政策參考,亦可為一般讀者了解南海仲裁案提供完整的圖景。
黃瑤 黃靖文主編 ·外國法律 ·33萬字
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是人類邁入現(xiàn)代政治世界的重要里程碑,法國就此開始的革命與反革命的動蕩持續(xù)將近百年。本書選取了法國大革命及隨后的復辟時期法國朝野左、中、右三派思想家圍繞著國家與革命的種種論辯文獻,希望完整呈現(xiàn)法國革命前后的政治思想譜系。
施展 ·外國法律 ·45.6萬字
德國實現(xiàn)大國崛起是在19世紀下半葉的俾斯麥時期,但是崛起之后的德國卻經歷了“一戰(zhàn)”的失敗與隨后魏瑪時期的政治混亂。魏瑪時期的國家憲制辯論在德國史和世界史上都是登峰造極的,本書則選取這一時期富有德國特色的國家理論和國家法學論辯文獻,希望為國人提供大國崛起史中的一段法政思想教訓。
黃卉 ·外國法律 ·40.7萬字
在《法國人格權法(上)》當中,筆者憑借良好的法語知識,通過所占用的詳盡資料,第一次在華語世界對人格權究竟是由哪一位民法學者在哪一年提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準確的、確定性的回答;第一次在華語世界以編年史式的方式對人格權的產生、發(fā)展和確立過程做出了立體式的、大跨度的、全方位的闡述;第一次在華語世界以最清晰的方式、最宏大的篇幅和最充分、最原始、最直接的法文資料將人格權的產生、發(fā)展和確立路線圖展現(xiàn)在中國民法學者的面前,既包括將德國人格權的產生、發(fā)展和確立路線圖展現(xiàn)在中國民法學者的面前,也包括將法國人格權的產生、發(fā)展和確立路線圖展現(xiàn)在中國民法學者的面前。《法國人格權法(上)》所援引的法文資料豐富詳實,除了涉及法國當今主流民法學者的著作之外,也涉及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民法學者的著作;所翻譯的法文詞語準確干練,能夠反映這些法文詞語的內涵和外延;所介紹的人格權理論形形色色、千姿百態(tài),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格權理論均為華語世界首次介紹。《法國人格權法(上)》除了有助于我國民法學者清晰地了解法國人格權的產生、發(fā)展和確立過程之外,還對深化我國的人格權理論研究和完善我國的人格權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指導意義。
張民安 ·外國法律 ·56.6萬字
美國的獨立建國是其大國崛起的史前史。本卷分殖民地的權利與地位、聯(lián)邦政府、財政與聯(lián)邦主義、司法權與司法審查、權利法案五個專題,選編了美國獨立前后社會各界圍繞建國制憲問題的一系列論辯文獻,希望更全面地將美國建國時期的法政思想面貌介紹給國人。
柯嵐 畢競悅 ·外國法律 ·36.6萬字
本書是國內南非共和國勞動法系統(tǒng)性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南非政治經濟的歷史演進、獨特的混合法制度的形成作為研究背景,對南非勞動法的歷史、基本制度和勞動法案例進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對南非和中國的勞動法律制度進行了比較、分析和總結。
肖海英 ·外國法律 ·2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