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分5章,在概述了生活垃圾現狀、危害、分類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餐廚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及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本書是“環保行動系列叢書”中的一分冊,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平實,適合資源再生、城鄉環境衛生治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處置等領域的從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關心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和綠色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大讀者閱讀。
韓丹主編 ·環境科學 ·5.9萬字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也是一種新時尚。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垃圾分類》(全彩版)將枯燥無味的環保常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通過新鮮有趣的漫畫和深入淺出的文字,在主人公詼諧幽默的一問一答中向讀者介紹了以下內容:生活垃圾的定義及存在的問題,實用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垃圾分類的常識和誤區,垃圾分類處理流程,垃圾的資源化和綜合利用技術,廢舊物巧改造、小物件大變身以及國內外垃圾分類的經驗分享和成功案例解析,幫助讀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和養成隨時隨地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本書旨在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適合所有對環保和垃圾分類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親子閱讀。
李玉鵬 趙冬梅主編 ·環境科學 ·2.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機動車尾氣污染形成的原因,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機理,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關鍵技術,機動車尾氣污染管控措施等內容。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技術在我國機動車維修行業還基本處于空白階段,通過本書的閱讀,希望能有效推廣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技術及治理工作的開展。
倪初寧 ·環境科學 ·12.9萬字
本書分為基礎篇和應用篇,共九章。基礎篇主要介紹了農產品生產對土壤質量的要求,土壤污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對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重要作用;現行農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建立;土壤(重金屬)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結果的評價等內容。應用篇主要介紹了新評價體系的應用概述;新評價體系在土壤環境質量等級劃分及種植結構調整中的應用;新評價體系在農田污染土壤修復效果評估中的應用以及對土壤環境質量高風險區的預測等內容。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針對性,可供環境、農業、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閱,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劉鳳枝 李玉浸 劉書田等 ·環境科學 ·21.5萬字
本書以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的典型湖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騰湖為研究對象,通過遙感解譯、模型計算、現場監測等方法,系統解析了博斯騰湖水資源時空分布規律及演化趨勢、博斯騰湖污染成因、博斯騰湖湖濱濕地演變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博斯騰湖湖濱自然濕地生態修復綜合技術方案,以及博斯騰湖水污染防治與富營養化控制綜合治理中長期規劃技術方案。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性和參考價值,可供環境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地理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湯祥明 許柯 賽·巴雅爾圖 ·環境科學 ·15.3萬字
本書基于農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及資源循環利用需求,以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供技術支撐為導向,對我國農村固體廢物產生及污染現狀進行分析,并梳理了農村固體廢物對水、土壤和人居環境造成污染的成因,闡明了我國農村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需求;對農村固體廢物資源化及能源化技術的機理、工藝方法和工程應用經驗進行整合,總結了適用于我國農村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以及基于農村狀況的相關技術工藝設計及管理技術等。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針對性,有助于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生物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席北斗 楊天學 李鳴曉 侯立安等編著 ·環境科學 ·32.9萬字
世上所有的垃圾,都曾是源于大自然的"財富"。它們曾是火熱的能量和珍貴的原料,曾是涌動的生命之流的一部分,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滿足和快樂。可是從被丟棄的那一刻起,它們就變成了"廢棄物",進入了另一個黑暗而隱秘的世界。這本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精致之書,從自然界萬物循環的原理出發,講述了人類垃圾的故事--垃圾的"身世之謎",垃圾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糾葛,"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再大量拋棄"的時代所引發的嚴重環境和健康問題,以及垃圾的處理之法。本書最后強調,"資源"與"廢棄物"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因此,它不僅是一部"垃圾之書",也是一封邀請函,邀請我們用各種方法來節約資源、減少垃圾的產生,并守護生命的循環……
自然之友 ·環境科學 ·4.8萬字
本書從當今世界全球化對環境設計的沖擊入手,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梳理、探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共生”自然觀、中國傳統環境營建中的可持續設計思想。同時,以“跨界”的大視野,考察了包括當代建筑、當代藝術、當代數字科技在內的多學科與環境設計的關系,倡導當代環境設計向研究型設計轉變。本書的核心是將以“物”為核心的設計觀向以“環境”為核心的設計觀轉換,最終形成當代中國需要的人、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面向環境的可持續整體設計體系。全書內容圖文并茂,理論系統而切合實際,適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行業的設計師,以及各高校、研究機構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董治年 ·環境科學 ·14.2萬字
本書將城市排污河道作為城市生態復合系統的子系統,通過水質試驗監測確定主要控制的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排放強度、時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水平,解析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污染情況,提出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控制方法與途徑,以及區域內主要污染物減排限排途徑調控策略。本書還對城市排污河道及重點污染源附近沉積物中重金屬、有機質的污染狀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并針對排污河道疏浚底泥,進行了多種生物修復技術的對比實驗研究,最終提出適合該排污河道復合污染沉積物的生物修復技術。本書適合于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人員閱讀參考,對城市河湖水生態系統建設和水環境管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培養具有跨學科或專業交叉滲透知識結構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李亞男 ·環境科學 ·8.2萬字
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實踐的新特色,本書系統總結了物聯網在生態環境方面的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成果,展望了物聯網在生態環境應用方面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導向。緊扣“物聯網與生態環境”主題,本書介紹了基本概念、功能原理、應用范圍、政策空間、整體架構、系統設計、支撐體系、關鍵技術、核心設備、決策平臺、發展趨勢、政策導向及典型案例。本書可作為環境和資源類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及水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等相關政府部門、科研單位、企業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溫宗國等 ·環境科學 ·27.1萬字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叢書包括《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生態文明》《節能減排》《生活節水》《遠離霧霾》六個分冊,采用科學的視角和生動的形式,對綠色環保行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將一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知識融入有趣的漫畫中,通過容易理解的趣味漫畫,輕松地勾勒出綠色環保的新概念。《節能減排》(全彩版)主要介紹了節能減排的基礎知識,以及生活中、工業中和農業中的節能減排。本書旨在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適合所有對環保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親子閱讀。
趙冬梅 吳耀輝主編 ·環境科學 ·2.7萬字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叢書”包括《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生態文明》《節能減排》《生活節水》《遠離霧霾》六個分冊,采用科學的視角和生動的形式,對綠色環保行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將一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知識融入有趣的漫畫中,通過容易理解的趣味漫畫,輕松地勾勒出綠色環保的新概念。《生活節水》(全彩版)幾乎涵蓋了生活中能夠做到節水的方方面面,告訴大家從生活中這些小細節做起,簡單又環保。具體內容包括:你真的了解水嗎、節水從日常生活做起、選對器具也能節水、你應該知道的公共節水、不可忽視的水循環、國外節水經驗分享。本書旨在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適合所有對環保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親子閱讀。
江洪 唐在林主編 ·環境科學 ·2.9萬字
本書介紹了水中有機物及分類、水中有機物檢測、水中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超濾法及凝膠色譜法)、水中有機物的三維熒光光譜、工業水處理流程中各處理單元對有機物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機物的吸附處理。本書側重水中有機物問題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有較強的實用性。
丁桓如 ·環境科學 ·11.6萬字
氨氮是我國流域水環境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我國“十三五”流域水環境污染減排的重點約束性指標。本書對我國頒布的首批國家水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氨氮》(2020年版)的制定方法和制定過程進行了介紹,包括氨氮水質基準或標準的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氨氮毒性數據的篩選和分析方法、氨氮毒性數據的分布和檢驗、氨氮水質基準的模型擬合方法等,可為我國氨氮水質標準的制定提供良好支撐。本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可供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監測、環境標準制定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環境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閆振廣 張依章等編著 ·環境科學 ·2.8萬字
本書共10章,結構按大類食品劃分,主要包括食品工業固體廢物概述,固體廢物預處理及資源化技術,谷物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應用實例,淀粉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實例,酒類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大豆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工程實例,餐飲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畜產品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及工程實例,水產品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農作物秸稈資源化技術及實例。書后還附有相關法律,供讀者參考。本書內容系統性、可讀性及應用性強,可供食品加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環境保護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食品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徐忠 趙丹編著 ·環境科學 ·15.3萬字
本書是在各申報單位報送的技術文件的基礎上,經必要的審核、編撰完成的,包括35項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與34個示范工程,簡明地介紹了各項實用技術及示范工程的適用范圍、基本原理、工藝流程、技術指標、效益分析及技術服務等內容。本書可為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用戶單位的污染減排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環境科學 ·12.5萬字
全書共分為七章,內容主要包括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技術、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生物強化修復技術、高效誘變菌對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應用、生物炭質材料的環境影響、生物炭質材料輔助誘變菌的生物強化修復作用等。本書可作為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農業及相關專業的人員閱讀。
王婷編著 ·環境科學 ·9.3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有機污染物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領域中所應用的多種光譜學方法、色譜分離方法及計算機化學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及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同時以研究角度從分子水平介紹了有機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實例,圖文并茂,理論與實用并重。本書適合化學、生物、環境等領域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趙剛 魯奇林編著 ·環境科學 ·10.8萬字
多年以來,我國農村面臨著因農業廢棄物處置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可再利用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巨大潛力逐漸被重視并開發出來。本書針對這種現象,從綜合利用的現狀、技術、國外綜合利用方法和立法情況幾個方面討論了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管理問題,并從政策與法規角度探討了循環經濟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之間的關系,論述了管理立法的必要性與操作思路。本書可供從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循環經濟的研究者等參考使用。
朱建國 陳維春 王亞靜 ·環境科學 ·16.6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收錄了貴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有關講話、文稿以及直接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文件資料編輯成冊,反映了其多年來對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如何建設生態文明、相關的政策措施等的思考、探索,并介紹了貴陽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等方面的經驗、創新。
本書編輯組 ·環境科學 ·5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