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總結了碳纖維片材普通粘貼法與預張應力法加固橋梁技術的研究成果與應用現狀,介紹了國內外典型的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體系與產品特點,以及國內外成功的應用案例。提出了預應力碳纖維板抗彎加固技術的加固案例、參考標準、技術要求、施工要求等。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橋梁加固技術研究組 ·建筑科學 ·3.7萬字
本書重點研究了路面冷再生技術,全書共有六個章節,第一章介紹了道路路面再生技術的類型及特點、發展研究概況,并總結冷再生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情況;第二章主要結合課題組的調研,分析瀝青路面破壞類型、原因及路面性能評價等,為確定合理的再生維修方法提供依據;第三、四章將冷再生材料性能試驗研究成果提煉歸納,整理成本書的試驗研究部分,重點是半剛性冷再生混合料和乳化瀝青冷再生材料性能試驗。第三、四章為冷再生技術應用,結合工程實例詳細介紹冷再生技術的施工機械、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等關鍵內容。第六章簡要介紹了冷再生技術的開發應用與效益分析。
劉明輝 ·建筑科學 ·7.4萬字
本書主要針對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開展研究,系統測試了粉煤灰用量、膨脹劑用量、養護條件、約束條件等因素對高性能混凝土碳化速率的影響,運用XRD、SEM、MIP、TG-DSC、FTIR和顯微硬度分析等技術分析不同組分、不同養護條件試樣的微結構特征,重點針對混凝土孔結構和Ca(OH)2含量參數,分析和測試了傳輸與碳化過程對混凝土微結構改變的規律,并利用合成C-S-H凝膠碳化的方法,研究不同組分C-S-H凝膠的碳化規律,為工程研究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提供了理論依據。
馬軍濤 ·建筑科學 ·5.4萬字
本書介紹了V型墩連續剛構橋的國內外發展及典型橋梁概況,闡述了其結構選型原則和設計計算方法。以石家莊市友誼大街橋為例,介紹了該橋尺寸的擬定方法、預應力鋼筋布置和橋梁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的靜載受力性能和動力性能計算成果。同時,總結了該類型橋梁的施工技術。
李曉克 劉世明 ·建筑科學 ·7.4萬字
作為起承力和調平功能的“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系統自密實混凝土調整層是一種特殊的自密實混凝土,也是板式軌道的關鍵工程材料之一。本書主要圍繞材料配置時存在的三大技術難題開展可以滿足特殊使用條件下的高流態高均質自密實耐久混凝土(簡稱FHDC)的充盈性數學模型、流變性能、體積穩定性能、耐久性能的研究,揭示特種自密實混凝土的材料-結構-性能-工藝之間的相關規律,建立可應用于長距離運輸、長時間灌注、復雜薄壁空間結構、高精度要求等特殊使用條件下的自密實混凝土的材料與結構匹配設計、制備工藝、工程應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以期為高鐵充填層自密實混凝土的設計、制備與性能研究以及工程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王慧賢 ·建筑科學 ·7.2萬字
建筑作為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事物,也是科幻電影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本書作者是中南大學專家,憑借自身專業和興趣愛好,對經典科幻電影中的古代建筑、近現代建筑、當代建筑、未來地球建筑、外星建筑、太空建筑和虛擬建筑等7個方面進行了介紹。本書通過大眾易于接受的形式講解建筑知識,展現人類文明與科學技術發展,剖析建筑學與科幻要素相結合的科學工程,描繪了建筑多樣性以及建造科學的知識全景。本書適合廣大科幻愛好者和建筑愛好者閱讀,更能為游戲美術設計人員提供一本難得的參考資料。
單智 李哲 ·建筑科學 ·9.9萬字
本書以客觀記錄的方式,展示基于校企聯合培養設計人才模式下的景觀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實踐全過程。通過全過程參與的企業管理者、設計師的視角,反應這一過程中所發生和面臨的問題,以及具體解決的辦法;通過校內導師的體驗與感悟,尋找自身的角色的準確定位,如何使自身在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最大化;借助學生在全過程的記錄,反饋教學改革實踐的實際效果。本書將為校企聯合設計教學的模式提供可供借鑒的范本。本書適合景觀設計、建筑學、環境設計等專業高等院校師生作為教學輔助用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設計企業、設計師和行業管理者參考借鑒。
曲廣濱 王未編著 ·建筑科學 ·6.9萬字
本書即家具與內檐裝修保護培訓2021屆14名學員交出的一份答卷。家具與內檐裝修保護培訓由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與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設立,2021屆已是第5屆。學員年齡在20~40多歲,包括高校師生、文物遺產保護人員、設計師、遺產地管理人員等。自2020年11月起,在培訓教師和專家的指導下,學員進行了約1年的實地勘察,研究成果匯成本書。本書從史料梳理、大木結構設計做法研究、佛塑及彩畫工藝做法研究、保護工作棚設計構想等五個方面,系統介紹了2021屆學員的工作歷程、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包含全面的研究角度、對中國營造學社珍貴史料的整理挖掘、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如三維激光掃描、攝影測量、X射線無損探傷、微損取樣分析等)獲取的豐富數據、深入獨到的分析,以及對未來保護工程技術的考慮等。本書是當前應縣木塔保護研究的前沿成果,專業和文化并蓄,適合建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普通讀者閱讀。
趙鵬 趙波 方國一主編 ·建筑科學 ·9萬字
本書針對柳州地區鋼鐵產能迅速擴張,高爐水淬礦渣產量迅速增加和該地區水泥熟料供應不足以及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快速增加等區域條件,開發出了大量使用礦渣、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幾乎不用水泥熟料的膠凝材料。所研發出的固體復合激發劑與傳統的堿激發水泥激發劑相比,不僅使膠凝材料的成本大幅度降低,還克服了傳統堿激發礦渣水泥在包裝、儲存和應用等方面的困難。用該固體激發劑所配制的礦渣膠凝材料及礦渣粉煤灰膠凝材料可以達到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標準。并采用電鏡掃描、X-射線衍射分析、紅外分析、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對礦渣及礦渣粉煤灰膠凝材料的微觀結構、水化產物進行了分析,并對水化硬化機理進行了初步探討。
張旭芳 ·建筑科學 ·6.7萬字
本書涵蓋了給水排水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水工程施工、物理性污染與控制等工程中的經典實驗和科研轉化成的實驗項目,重點在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的設計和更新,使實驗更加貼合工程實踐,并且易于在教學中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水處理實驗技術、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實驗、水工程施工實驗、物理性污染與控制實驗五大部分。
黃忠臣主編 ·建筑科學 ·6.5萬字
本專著是一部關于單目視覺建筑物三維重建方法的研究成果的系統書籍,結合作者對圖像處理、分析和三維重建進行的研究和工作,對從數碼相機拍攝的建筑物圖像中以參數化建模的方法恢復建筑物的三維幾何結構進行了論述和探討。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包括面向對象的點、面、體分層建筑物建模方法、基于尺度分析建筑物圖像分割方法、形態學尺度空間(形態篩)的應用、基于特征的建筑物自動分類、輪廓的自動提取等方面的算法,對平頂和非平頂城市建筑物分別介紹了實現三維參數化建模的具體方法。
楊淼 ·建筑科學 ·6.5萬字
本書系統地總結和闡述了作者在裝配式結構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論述了裝配式結構節點的抗震性能。第1章論述了裝配式結構節點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第2章論述了階梯鋼板式節點的抗震性能,第3章論述了階梯鋼板式節點的受力機理,第4章論述了鉤掛式節點的抗震性能,第5章論述了鉤掛式節點的受力機理,第6章論述了加強環節點的抗震性能,第7章論述了加強環節點的受力機理。本書可供土木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的廣大科技人員以及各設計院與施工企業參考,也可作為上述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學習參考書。
張延年 ·建筑科學 ·4.8萬字
鋼筋混凝土文物建筑的保護是文物保護領域比較新的方向,過去很少有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但隨著大量的近現代建筑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這方面的保護需求急劇增加。除了建筑結構方面的保護,鋼筋混凝土作為一種面世才一百多年的新型工業時代的建筑材料,它的劣化特點、保護處理方式都和傳統的古代材料很不一樣。本書從材料的角度探討鋼筋混凝土文物建筑的保護方法,對這類建筑材料的特點、維護處理的方法做了總結,并結合文物建筑的調查,分析了這類建筑出現的典型病害,提出了新的保護方法和保護材料。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對這些方法和材料進行評價,從而為近現代文物建筑的保護提供前瞻性的指導。
張暉 ·建筑科學 ·8.1萬字
自古以來,對黃帝的祭祀從未問斷。據《絡史》卷五引《紀年》及《博物志》載:“黃帝崩,其巨左徹取衣冠兒仗而廟祀之”。說明黃帝一仙逝他的臣子就把他當作祖先而祭祀,一直流傳至今。在堯、舜、禹時代,黃帝受到當時人們的高度崇敬。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觀念,把黃帝視為遠祖,并用祭祖之禮的最高規格對他加以祭祀,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黃帝深深的敬愛和懷念之情。商周時代,由于父系制的高度發展,人們計算祖先祭祀系列時,更加關注直接的血緣關系,但黃帶作為華夏族藥始祖,仍被商、周兩代的子孫們祭祀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 ·建筑科學 ·7.2萬字
《電梯工程項目管理與安全技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電梯工程項目管理,由6章組成,主要介紹電梯項目管理的基本知識,包括施工前期準備和項目的跟蹤管理、電梯項目安裝施工組織和管理程序、電梯安裝質量控制、電梯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電梯項目維修保養施工組織和管理程序、施工現場零部件搬運儲存與防護等內容。下篇為電梯工程安全技術,分別介紹了電梯工程危險因素分析、電梯工程的安全技術條件、電梯施工現場常用的應急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理、電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電梯安裝和維修保養安全技術、電梯工程中搬運和起重安全技術要求等。《電梯工程項目管理與安全技術》可作為高職高專電梯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用于電梯項目經理的崗前培訓和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陳炳炎 呂小艷 ·建筑科學 ·8.9萬字
本書主要針對LDHs(無機插層)與MK(偏高嶺土)材料在混凝土中應用的復合疊加效應開展研究,表征分析了LDHs材料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和顆粒形貌等材料特性,測試論證了其固化各類陰離子的能力,并研究探討了LDHs改性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在以上研究基礎上,復合偏高嶺土(MK)發展了一種LDHs-MK基混凝土復合改性劑,構建了LDHs-MK復合防御體系,對其性能和應用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
馬軍濤 ·建筑科學 ·5.3萬字
本書探討了城市地下空間(以下簡稱“地下空間”)開發對城市微氣候的影響規律及理論含義,主要結合城市規劃與城市問題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及交叉學科發展前沿——城市規劃、建筑科學及城市氣候學的研究成果,將城市微氣候問題引入地下空間學科領域,實現了地下空間開發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的量化研究的突破,目的在于以城市微氣候指標作為量化參數,探索地下空間開發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機理、影響因素與影響規律。
楊曉彬 趙子維 馬林建 ·建筑科學 ·6.6萬字
為研究金屬材料力學性質的不均勻性、塑性各向異性以及低循環疲勞過程中的材料力學性質變化,本書以金屬材料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試驗測試,采用晶體塑性材料子程序模擬了單軸拉伸下單晶、多晶銅試樣的滑移變形。對晶體粘塑性模型進行了合理性的分析,證實了用單晶滑移本構關系模擬多晶行為的可行性。在經典晶體塑性模型基礎上引入了非線性運動硬化的背應力描述,開展了多晶集合體在循環加載下材料的屈服特性和循環硬化的各向異性研究,同時采用細觀統計的方法分析了多晶材料內部細觀變形和轉動的不均勻性,以探索材料的疲勞破壞機理。
石艷柯 ·建筑科學 ·5.1萬字
本書主要針對巖體水力劈裂問題開展研究,首先研究了擴展有限單元法中裂紋面間的接觸問題和多裂紋擴展問題;然后分別基于耦合和非耦合模型建立了模擬水力劈裂的擴展有限單元法模型,編制相應的程序,模擬巖體水力劈裂過程;最后應用于某地下隧洞水力劈裂分析。本書適合于研究擴展有限單元法和裂紋擴展方面的研究生及研究人員參考閱讀。
石路楊 ·建筑科學 ·5.1萬字
基于橋梁動態響應識別橋面移動車載,對監測橋上移動荷載、評估在役橋梁抗裂性能和承載能力、預測橋梁剩余壽命以及橋梁結構可靠度設計和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第一章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第二章介紹目前移動荷載識別主要方法,第三章提出采用預處理共軛梯度法識別橋梁移動荷載,第四章針對預優矩陣的選取理論及其方法,第五章通過實驗室試驗進一步闡述移動荷載識別理論和方法,第六章基于試驗數據驗證提出的預處理共軛梯度法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陳震 ·建筑科學 ·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