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本書使用200余張圖片,全程記錄天問一號的“探火”之旅,分《去火星》《在路上》《到站了》《落下去》《走著瞧》五章,分別聚焦天問一號任務的重要階段,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大量火星科普知識和天文學、天體物理學、空間應用學、航天工程學等學科知識,深度解析火星探測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完美展現中國航天的精神風貌。
王立歡編著 ·宇宙知識 ·5萬字
這是“2014中國好書”獲獎圖書《小樓與大師:科學殿堂的人和事》的姊妹篇。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年撰寫一系列科普作品,包括混沌理論、相對論、反物質、黑洞、蟲洞、時間旅行、諾貝爾物理獎獲獎成果、著名數學猜想和問題、谷歌背后的數學等諸多深受科學愛好者喜愛的內容。本書的取材和分析嚴謹深入,文筆卻生動詼諧,深入淺出,適合廣大科學愛好者及大、中學生閱讀。通過本書,讀者既可以學到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也可以了解知識背后的科學探索故事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等。
盧昌海 ·宇宙知識 ·15.8萬字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我們從何得知?跟著本書來尋找答案吧……從原子出發,到黑洞、引力波、暗物質,甚至宇宙的邊緣——人類認知的前線,作者用基本粒子解開宇宙之謎。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本書會帶領我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一窺隱匿的宇宙的魅力。當我們的尺寸縮小到比原子還小的尺度之后,我們將進入這一妙不可言的科學世界——粒子世界。讓我們跟隨前言物理學家喬恩·巴特沃思,一起踏上尋找原子和夸克、電子和中微子,還有形成了當今宇宙的基本力的奇妙之旅吧。
(英)喬恩·巴特沃思 ·宇宙知識 ·10.8萬字
本書從自然現象出發,建立了一個“系體”理論,并以此理論為基礎介紹了“系體”的概念、結構、特性,宇宙的結構,宇宙中的生命,暗物質,質量與能量、大統一理論等內容。
稅國正 ·宇宙知識 ·10.6萬字
黑洞是什么?黑洞里有什么?宇宙本身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黑洞?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發現黑洞”!本書共分四章,最章介紹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包括紅移、暗物質、大統一理論等;第二章系統地介紹了黑洞的產生、演化、性質,及不同類型的黑洞;第三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前沿科學對于黑洞的解釋;第四章將帶我們了解白洞、蟲洞等其他宇宙學知識。太空近在眼前,天文學就是在人們對宇宙的無盡好奇與不斷探索中呈現了現在的繁榮,而《發現黑洞》將為我們帶來一場奇妙的黑洞之旅,閱讀本書后我們將會發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奇點科普》編委會編著 ·宇宙知識 ·6.5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圖書。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浩瀚的星空充滿了好奇。宇宙如何誕生?星辰如何出現?銀河系和地球為什么是現在這樣?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人類重新認識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也重新認識了文明的意義。本書以平實易懂的語言、舉重若輕的風格,向普通讀者介紹宇宙學知識,以及人類觀察星辰、探索宇宙的故事。作者以宇宙的時間初始為起點,從大爆炸寫到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誕生,再寫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全書串聯了宇宙140億年演進的關鍵知識,將一部精彩而宏大的宇宙史娓娓道來。
(美)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唐納德·戈德史密斯 ·宇宙知識 ·16萬字
本套“科學百家講壇文庫”,主要包括《科學創造萬物》、《科學創造生活》、《科學創造精彩》、《科學創造未來》、《科學創造無限》、《科學走向太空》、《科學解密地球》、《科學揭曉自然》、《科學關注健康》、《科學警告生存》共15冊。本套書將科學與故事結合起來,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瑣事,都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小道理,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啟發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科技、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素質、激發探索和啟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代虹編著 ·宇宙知識 ·8.5萬字
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后,為什么太空中人類的身影還如此之少?我們會到達火星嗎?人類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殖民太陽系并前往其他恒星?本書將直面這些問題。對奇跡的渴望會帶領我們走很遠,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則需要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籌劃。萬杰克向我們介紹了那些規劃者,他們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為現實。
(美)克里斯托弗·萬杰克 ·宇宙知識 ·21.6萬字
從20世紀40年代提出暗物質概念以來,宇宙觀察中發現的很多引力現象都表明宇宙中隱藏了大量的暗物質,其質量約占宇宙物質總質量的85%。除了引力外,難道真的沒有其他辦法“看”到它了嗎?為此,從20世紀末就開始了一場偵測暗物質的大戰。由被動到主動,從地下到水下,從高空到太空的偵測活動不斷。科學家們采用了所能想到的各種探測手段,使用了各種可能的辨別或判斷暗物質的分析方法,想盡快揭示出深藏在宇宙中的秘密,將暗藏在宇宙中的物質大白于天下。暗物質和暗能量被認為是21世紀物理天空中的兩朵烏云。揭開這兩朵烏云的面紗將會對宇宙、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我國也不例外,為探知暗物質建立了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開展了直接尋找暗物質碰撞的實驗,發射了專門探測暗物質的衛星,進展異常迅速,舉世矚目。本書旨在向讀者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地介紹有關“暗物質”的基本知識,了解暗物質的來由、偵測暗物質的方法和手段及其艱苦歷程,也展望了暗物質偵測的前景。
李金 ·宇宙知識 ·9.2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6.1萬字
前沿科學研究揭示的驚人真相,生命及其意識創造了我們的宇宙。生命以及世間萬物都是從何而來?宇宙和恒星到底是怎樣運作的?自然規律又是由誰制定的?古往今來,人類一直思考這些問題,但科學的發展并未能夠提供完整而精確的答案。時至今日,一種融合了生物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革命性理論——生物中心主義,對“宇宙是如何運作的”這一問題作出了獨一無二的突破性解釋,并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未曾設想過的大畫面——即時間、空間和現實本身最終都取決于我們。《生命大設計·重構》對生物中心主義以及其背后的科學理論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深入探討了本系列前兩本書中介紹的那些令人驚奇的理論原則之起源,重新強調了“生命創造現實”這一革命性的觀點,并且進一步完善了生物中心主義。在本書中,蘭札博士更深入地探討了我們的意識、觀察行為,甚至是我們頭腦中的知識都可以影響物理對象的行為方式的證據等話題。《生命大設計·重構》是蘭札博士基于自己科學之旅所創造的終極作品,為我們理解宇宙本質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開辟了一個全新且獨特的生物學視角。
(美)羅伯特·蘭札 (斯洛文尼亞)馬泰·帕夫希奇 (美)鮑勃·伯曼 ·宇宙知識 ·12.5萬字
這是一本針對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進階必備圖書。書中詳細介紹了全天88星座的起源、神話及觀測方式,配有精細的圖表分析,以及NASA或哈勃拍攝的高清天文圖像。同時,還介紹了恒星、行星及其他天體的觀測方法,包括裸眼觀測及望遠鏡的使用技巧。本書沒有繁雜的公式和深奧的科學理論,可供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觀測、尋找定位各個星座、星體和深空物質。
(英)賈爾斯·斯帕羅 ·宇宙知識 ·9.4萬字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有名科普、科幻作家經典獲獎作品展現科學之真、善、美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慧!中國科普作家協會xuan編推薦!張沖編著的這本'小行星來的大力士'就是該書系之一。
張沖 ·宇宙知識 ·19.7萬字
紫圖圖書宇宙探索大系共10冊,涉及宇宙公民、重返月球、登陸火星、觀察太陽、星座文化、太空移民及人類的未來。《火星全書》從45億年前至今的火星全記錄。《太陽全書》一部絢麗的太陽史詩。《月亮全書》本書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人類對月球的觀測歷程。《星座全書》這是一本針對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進階書。《行星全書》這是一部精彩紛呈的行星檔案。《太空全書1、2》梳理匯總了人類幾千年來探索太空的星路歷程。《地球與太空Ⅱ:太空傳奇》跟著NASA“頭牌”哈勃看太空。《宇宙2》這是一本有溫度的140億年宇宙演化史著作。《紙上天文館》跨越138億年的宇宙歷史和人類3000年的探索史,涵蓋100座人類探索宇宙的里程碑。
(美)阿默斯特媒體公司等 ·宇宙知識 ·103萬字
本書全方位集攬世界各地關于UFO的重要事件,以及塵封的UFO檔案資料,多角度探秘UFO。故事體的敘述方式結合頗具沖擊力的配圖,將讓星際迷們享受到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阿凡德 ·宇宙知識 ·32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6.7萬字
本書是全世界著名的星圖。這本集星圖和參考手冊于一身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堪稱星圖領域的“無敵艦”。《諾頓星圖手冊》的傳奇性成功很大程度歸因于其獨一無二的圖片排版形式:幾條天區的切片通過拼接構成全天星圖,每條切片大致相當于五分之一的星空。星圖給出了在晴朗的天空下,人類肉眼可見的每一顆恒星,還標出了星圖、星云以及星系。與精確繪制的圖片同時展現的還有豐富的數據表格,詳盡地列出天文愛好者感興趣的天體信息。星圖之前的部分是獨特而權威的參考手冊,內容包括計時和天球位置的測量;太陽、月亮以及其他太陽系天體;望遠鏡和其他觀測、星空照相設備;恒星、星云以及星系。全書通過簡潔、基礎、實用的介紹,引領讀者深入夜空。在國外經歷經百年,至今已經20版(2003年出版),是經典的星圖手冊。
(英)伊恩·里德帕斯 ·宇宙知識 ·14.6萬字
本書收錄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攝影集檔案中200多張高清、專業的照片,配以詳實生動的文字說明,以最新、最完善的數據和圖像,重塑我們對行星的認識。這是一部精彩紛呈的行星檔案,你將擁有一場壯麗震撼的視覺之旅。在這場探索太陽系的奇妙之旅中,你將遇到木星新近探索的區域,目擊金星炙熱的火山,行經土星的衛星——泰坦星上的甲烷湖,以及其他宇宙近鄰。在星際移民持續熱門的今天,只要是對科學、天文學,以及茫茫天際中的未解之謎感興趣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感受到如獲至寶的閱讀體驗。
(美)尼爾馬拉·納塔瑞杰 ·宇宙知識 ·4.9萬字
本書作者設想在征服月球后,在將來若發射載人飛船前往距離地球1.2億公里外的火星,會遇到什么樣的挑戰。外太空零重力的環境下要保存一個在地球環境下存在的生命體,在方方面面究竟需要多少努力。跟著作者鍥而不舍的研究,我們才發現原來人的普通吃、喝、拉撒,在外太空的環境下,竟然變得如此讓人啼笑皆非;原來宇航員充滿光環的生活下,有這么多讓人難以啟齒的細節。
(美)瑪麗·羅琦 賀金譯 ·宇宙知識 ·14.9萬字
人類對宇宙的想象始于神話而不限于神話。如今,廣義相對論和大量的天文觀測資料,已經構成現代宇宙學理論及實驗的牢固基石。特別是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出來并先后發射運行的天文觀測衛星:COBE、WMAP、普朗克衛星等,使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手段如虎添翼。人類觀測宇宙的眼界大開。如果我們“巡天遙看”,已經遠遠不是“一千河”的境界,而是已經有了上千億個“河外星系”供我們觀測研究。中國這方面的發展也指日可待,2015年底,中國成功地發射了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便是一個例證。那么,如此浩瀚的茫茫宇宙,遵循怎樣的運動規律?宇宙如何隨時間演化?宇宙之未來與人類有何關系?本書之目的是以通俗的語言,向大眾介紹現代高科技探測手段背后的科學知識,為讀者解讀若干“宇宙之謎”。
張天蓉 ·宇宙知識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