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上下篇。上篇為理論篇,介紹關于特色小鎮和全城旅游的內涵、特征及發展模式,為案例研究提供理論提導;下篇是實證篇,選擇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作為案例,在對寧城縣旅游資源進行詳實調研的基礎上,以皇家溫泉和寧城老窖作為切入點,結合寧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提出寧城全城旅游發展戰略。
倪維秋 ·民俗文化 ·14.8萬字
民間信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究中國基層社會運行與延續的重要內容,是民眾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重要反映,對民間信仰的研究,從深層意義上說是對民眾心理、意識的探究。靈漱信仰、昭澤王信仰、李衛公信仰是濁漳河流域具有特色的民間信仰,代表了三種類型——神話人物、傳說人物、歷史人物——的民間信仰。長期以來,在民間信仰的不斷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民眾對其不斷刻劃、型塑,使民間信仰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地域特性。透過對此過程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民眾以民間信仰為依托,展現自我意識的主動反映。
段建宏 ·民俗文化 ·13.6萬字
妖怪文化在日本民俗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對日本宗教、民俗習慣、文學及藝術創作都有深遠的影響。《妖怪來襲》以“浮世妖怪顯形記”“浮世間的繪妖人”“浮世名妖錄”和“浮世之外信仰之間”四個章節梳理妖怪在日本文化中的由來和發展,書中的妖怪千姿百態,有石燕的青行燈、北齋的鐘馗、國芳的大骷髏、芳年的清姬、曉齋的肉筆九尾狐,還有現代藝術家筆下的DJ阿巖……將具有代表性和在別處不多見的浮世繪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呈現給讀者。《妖怪來襲》由一本圖文書和一本立體書組成,配以200余幅浮世繪作品,并將妖怪形象立于紙上,給讀者提供多樣的欣賞體驗。
王逸杰 ·民俗文化 ·2.9萬字
本書為第10輯,設有廣府歷史地理與城市文脈研究、廣府文學與藝術研究、廣府民俗文化研究、廣府商業文化研究四個欄目。拓寬廣府文化研究的領域,加強對現有僑批局舊址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有利于增加廣州市的歷史厚度,推動荔灣區的文創事業的發展。
紀德君 曾大興主編 ·民俗文化 ·19.7萬字
祭詞是佤族祭師“巴猜”們代代口傳的祭祀文本,是一種“活形態”押韻口頭傳統,是佤族口頭傳統的典型代表。內容涉及佤族生產勞作、賀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語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點,在韻律、語義與結構、語用與修辭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過祭詞,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歷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語的特點。
葉黑龍 ·民俗文化 ·8.2萬字
作者以不同層面反映中國民間幻想故事面貌的四部故事集,以及個人第一手資料為藍本,進行了確定邊界內的量化分析。作者在全面吸收瑞士民間童話研究者麥克斯·呂蒂(MaxLüthi)的民間童話樣式理論和其它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究了中國民間幻想故事的文體特征,以把握民間幻想故事和其它民間敘事體裁之間的界限,讀出其特定文體所蘊含的意味。
(日)西村真志葉 ·民俗文化 ·1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