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李玉奇(已故)先生系我國著名中醫專家,首屆國醫大師,在中醫界有重要影響。《李玉奇臨證經驗集》系統整理了李玉奇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力求反映在個人擅長病種方面的辨證治療思路,即突出專科特色,不求大求全,體現臨床實際情況。本書理論介紹注重創新性,經驗整理注重實用性,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王垂杰 ·綜合 ·9.9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系統歸納了小型豬的生物學特征,行為學特征及飼養技術和營養要求,為小型豬在動物實驗中的具體應用奠定基礎。下篇重點論述了實驗用小型豬動物模型制備的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本書對中醫藥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楊關林 ·綜合 ·8萬字
乳房不僅僅承載了哺乳后代,傳承生命的意義,也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是體現女性形體美和性感美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標志。很多女性都飽受乳腺疾病的困擾,在全世界范圍內,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有“紅顏殺手”的邪惡綽號,然而很多女性并不了解乳房,面對問題經常出現錯誤的處理方式。本書旨在向女性系統科普有關乳房的健康知識。總體概述癌癥的認識預防、早期診斷、規范治療、康復管理總體概況。
盧靜華 ·綜合 ·4.7萬字
家庭支持系統即支持家庭的存在,幫助家庭能夠正常履行功能的內外條件有機結合的體系。本書基于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家庭的深入調查和分析,質和量的研究方法相結合,探尋有效的內外途徑和方式以支撐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家庭,以提高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家庭的整體生活質量。本書可作為特殊教育專業學生、自閉癥兒童家長,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的重要參考資料。
孫玉梅 ·綜合 ·13.4萬字
本書分為四章:一、證治心悟,介紹了宋老內治外治心得與秘訣。二、辨病論治,講解了臨床常見病種的辨病才能辨治的新成果。三、方藥醫技,介紹了內用制劑87方,外用制劑39方,治療奇數6項,簡易外治法35項。四、證治縱橫,記錄了了書評經緯10篇。
宋兆友 ·綜合 ·12.2萬字
朱秉宜為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從事肛腸專業近50年,有深刻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醫傳統療法治療痔、瘺、肛裂、肛門膿腫等肛門疾病。本書是朱秉宜教授從事肛腸科醫療工作近50年的臨床治療肛瘺的經驗,有益于中醫臨床醫師提高中醫肛腸科疾病的治療技術。
谷云飛 ·綜合 ·7.1萬字
①“創新”是本題關鍵詞,包括策劃理念、內容定位和編寫團隊的創新。②真實世界研究是指研究數據來自真實的醫療環境,反映實際診療過程和真實條件下的患者健康狀況的研究,是非隨機、開放性、不使用安慰劑的研究。③真實世界研究在全球蓬勃發展,如何在中國有效開展真實世界研究,減少真實世界數據偏倚,規范真實世界研究中的方案設計、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等環節,將“真實世界數據”轉化為“真實世界證據”,本指南的推廣和利用至關重要。④由CSCO發起,吳一龍牽頭,循證醫學專家和輝瑞等幾大制藥企業科學家團隊共同撰寫,旨在推進真實世界研究在中國規范化發展,以此獲得高度科學性的中國數據,轉化為中國證據,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
吳一龍 陳曉媛 楊志敏 ·綜合 ·1.4萬字
名方之所以為名方,首先在于它經過了幾百年乃至幾千年的臨床使用,被證實療效確切;同時,一首名方的構建更是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醫理。名方常常被制成膏、丹、丸、散等不同劑型的成藥,在如今各種藥店甚至便利店中,都有中醫名方成藥的銷售。本書精選了一批代表性強、使用頻率高、應用范圍廣的名方成藥,細心解密每一首名方,從而讓更多的人能真正認識名方,更好更準確地去使用名方,在切身體味古人高深醫理哲理的意境中,盡享我們的健康人生!
吳麗麗 ·綜合 ·10.3萬字
1。中國正在迅速步入老齡化社會,而對于衰老一直以來是人們所恐懼的話題,甚至在人們還年輕時就已經在恐懼衰老了。衰老讓我們想到疾病、失能以及接近死亡。研究表明,如果不能正確對待衰老會讓我們變老的時候健康狀況更差,幸福感更低。而這本書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幫助我們正確看待衰老,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也幫助年輕人正確理解衰老,消除對衰老的恐懼,真正做到越活越輕松。
唐麗麗 ·綜合 ·12.5萬字
本書精選其臨證效案120則,內容涉及內、婦、兒、外等科,內容精練翔實,識證、斷病、立法、處方、遣藥絲絲入扣,以案說理,以案論醫,其獨具特色的腦病證治體系、雜病脾胃觀、中醫免疫學說、溫病學說在書中均有體現,充分展示出劉老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劉芳 ·綜合 ·13.3萬字
《奇經八脈考》為明代李時珍名著,在中醫界有重要影響,也是研究奇經八脈學說必備的參考書之一,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孫朝宗先生年近八旬,畢生研究中醫奇經理論與臨床價值,對《奇經八脈考》一書探究甚深,并結合臨床體會,對該書做了較為深入的發揮。
孫朝宗 ·綜合 ·8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為心血管相關疾病的自我保健,自我護理的知識。特色:語言通俗易懂、圖片形象生動,對患者和家屬難以理解的問題,如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吸煙為什么對血管有害等問題進行詳細解答,方便讀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更加形象地了解書中的內容,提高大家的治病、防病等自我保健意識。
李海燕 陸清聲 莫偉 ·綜合 ·9.1萬字
本手冊共分三章,涵蓋社區醫療機構醫院感染基礎知識、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等多方面內容。編寫過程中,參考了《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等相關國標、行標、地標和規范指南,依據法律法規和規范指南闡明緣由,給出了可供參考的答案,求做到規范性、有效性;結合社區醫療機構實際工作內容,針對性強,能切實解答實際中的困惑;采用一問一答形式,配合圖片、圖表,直觀易懂、可操作性強;本手冊不僅可供社區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使用,而且是社區醫務人員,尤其是院感控制重點部門工作人員的必備用書。
李明 杜兆輝 ·綜合 ·5.9萬字
《劉沈林脾胃病臨證心悟》是對劉沈林教授從醫40年來,在脾胃病和消化道腫瘤方面的學術經驗的系統總結。包括醫家小傳、學術思想、學術源流、醫論、醫話、醫案、常用藥對、驗方等內容。該書由劉教授親自執筆,從脾胃病的常見癥狀著筆,緊貼臨床實際,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新穎性,對孟河醫派學術經驗的傳承與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沈林 ·綜合 ·16.8萬字
此書收錄了“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在耶魯大學授課的講稿。這位在當時最為杰出的醫學家追溯了醫學發展的歷史,從最古老的埃及一直講到當時最先進的醫學成就,詳述了古代醫學的有趣(可怕?)史實。語言平實生動,富于哲思。本書起初雖只針對非專業和大眾讀者,但也能為醫學生和從醫人士搭建云梯登高望景,遙看醫學演進的“毗斯迦山景象”,了解醫生的奉獻、韌性、英勇和才能如何促進醫學發展,認識醫生這一職業在科學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威廉·奧斯勒 ·綜合 ·10.8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馬珺 ·綜合 ·6.5萬字
動推療法即運動中推拿,為本書作者原創,將中醫推拿與西醫康復訓練相結合,在頸肩腰腿痛治療中療效明顯。本書首先介紹了動推療法的原理、特點,圍繞頸肩腰腿痛等具體病癥,分頸椎、胸椎、腰椎及四肢部位介紹動推療法具體操作手法,主要以圖譜形式詳細分解并配以文字說明操作要領、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及適應證等。本書以圖譜為主,簡潔明了,易學易練,不僅適合康復醫學及運動學專業人士使用,而且適合中醫特別是推拿學專業人員參考應用,廣大頸肩腰腿痛患者及家屬也可照書學練。
熊國星 萬飛 ·綜合 ·8.9萬字
本書圍繞糖尿病的概述、流行現況與趨勢、糖尿病影響因素、人群糖尿病認知情況、中國糖尿病負擔、大慶糖尿病研究及糖尿病防治策略與建議。糖尿病防治任務任重而道遠。本書詳細全面闡述了國內外糖尿病防控現狀,將為國家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借鑒。
寧光 趙文華 ·綜合 ·7.7萬字
緊扣社區慢病管理的特點、規律和方法途徑,分"遠程醫療與慢病管理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和"遠程醫療與慢病管理的臨床服務流程與實踐"兩部分,分上、下篇,共18章,上篇共5章,主要介紹遠程醫療、慢病管理的概念、定義,國內外的回顧和展望、相關法規制度和政策規定、服務體系和信息技術體以及遠程醫療與慢病管理應用流程。下篇共14章,主要介紹臨床常見慢性病患院外日常管理的臨床服務流程與應用實踐,以及這些疾病的日常中醫系統的分類與指導。
錢陽明 朱智明 ·綜合 ·19.6萬字
1.第一部分首先以真實、鮮活的急診室故事作為導入,讓讀者引起強烈的共振,記憶猶新;2.第二部分主要的急癥的介紹;3.第三部分描述急癥表現的特點,配備圖片說明,富有畫面感的表達,讓讀者銘刻至深;4.第四部分介紹處理方法,根據現場的條件設計操作簡便、實用有效的處理方法;5.第五部分何時需要專業救助,有些情況仍然是要盡快得到專業醫療救助,所以特別進行說明;6.第六部分是溫馨提示
金靜芬 ·綜合 ·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