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鄭偉達教授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臨床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主任委員,幼承家學,又師承名中醫呂炳奎先生,臨床經驗豐富,在中醫腫瘤治療方面尤有特色。本書為其經驗的首次系統整理。本書系統整理了鄭偉達教授行醫40余年以來在中醫內、外、婦、兒科積累的寶貴經驗,每病設: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論治要點、常見證治、臨證權變、應用例案、筒便驗方等欄目,詳略得當,個人特色突出,切合臨床實用。
鄭偉達 ·中醫 ·87.9萬字
本書在查閱大量的中醫古籍文獻基礎上,搜集記載其中有關腫瘤論治的資料。內容涉及積聚、癥瘕、癭瘤、石癭等80余個中醫腫瘤古代病名,每個病名按概述、名論、名方、名案、小結等五部分闡述,名論篇以書名為綱,主要選錄病名、病因、證候、診斷和治則等方面的重要論述,對臨床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名方篇以方名為綱,按出處、組成、主治、用法,主要是精選古代治療古代腫瘤的著名方劑;名案篇也是以書名為綱,主要選擇古代醫家治療腫瘤的典型案例,一般是理法方藥合拍,對今天臨床有重要啟示和借鑒作用。
柴可群主編 ·中醫 ·74萬字
本書應用反射學的觀點,把經絡歸結為人體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統,提出針灸療法是一種反射療法,使傳統的針灸療法與經絡學說面目一新,并為它們與現代醫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本書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來在國內外從事針灸臨床、科研的豐碩成果與經驗,闡釋經絡的實質與探討針灸療法的主要技術理論,尤其注重從臨床實際出發,分析針灸治療常見頑固病癥時的難點與提高療效的途徑,故它不僅是針灸臨床、科研、教學人員的高級參考書,也是西醫學習、融合針灸療法的理想教材。通過提供了大量的問題和案例,用深入淺出的內容來詮釋一些精神分析理論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國內針灸專業人員提升臨床實踐分析能力和治療效果。
(美)金觀源 相嘉嘉 金雷 ·中醫 ·63.4萬字
中醫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鮮明的特色優勢和完整的理論體系。目前,中醫已經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對人類健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醫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其中包含的科學奧秘是極其深刻的,等待我們去發掘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中醫振興發展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深入發掘中醫寶庫中的精華,彰顯中醫的獨特優勢,切實把中醫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發掘好、整理好、繼承好、利用好,一定能書寫建設健康中國的新篇章。通過中醫的多學科研究,加深人們對中醫理論的認識,架起中醫與多學科研究的橋梁,創立中醫新的辨證論治體系,促進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為大健康理論奠定堅實基礎。
雷順群等主編 ·中醫 ·61.9萬字
本書以祖師九代家傳臨證治病經驗為基礎,以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為核心,以疾病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熱進退,邪正虛實,氣血失調,陰陽盛衰病變規律為重點,全面系統闡述了師承中醫應掌握的入門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通過臨床認知、判斷、決策、驗證,熟練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診治規律。
石興華 ·中醫 ·71.6萬字
本書以現代藥理學的理論及研究結果為基礎,結合傳統的中醫藥學理論進行闡述,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藥藥理的基本知識以及中醫臨床最常用中藥的最新藥理作用于臨床應用。全書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其中總論7章,介紹了中藥藥理研究的發展概況、藥理理論的研究、中藥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的關系等。作者簡介:1982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藥專業并獲學士學位。先后擔任過湖北蘄春李時珍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蘄春縣藥檢所副所長、湖北蘄春李時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博羅先鋒藥業集團藥物研究所所長、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現任科教科科長、教授、主任中藥師、碩士生導師。
梅全喜 ·中醫 ·68.6萬字
本書共收載常用中藥19類295味,以臨床實用性為原則,對中藥臨床應用既有理論總結,也有名老中醫特色用藥、用藥注意事項、古代文獻摘要以及現代藥理研究等的介紹,對于擴展臨床用藥思路,提升臨床用藥水平大有裨益。本書可供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西醫臨床醫師,基層中醫工作者,實習中醫師和中醫中藥愛好者閱讀、借鑒。
劉俊 ·中醫 ·58.4萬字
本套叢書是將古代針灸文獻與現代臨床相結合,匯總分析古代醫籍中針灸治療150余種臨床常見病證的相關文獻。文獻資料來源于先秦至清代末年的130余種重要針灸著作。通過數據庫的應用全面、準確地整理出相關內容,對各病證的取穴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出臨床治療的規律和特點,包括循經取穴、分部取穴、辨證取穴、針法灸法特點等,以求起到提綱挈領的效果,并與現代臨床進行比對,尋找異同點,最后提出合理的臨床參考處方。此書涉及兒科病癥近25種,內容全面,分類準確,實用性強。
劉立公 黃琴峰 胡冬裴主編 ·中醫 ·57.3萬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醫。榆林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榆林百年醫粹》總結了這個地區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中醫藥經驗,原生態地再現了榆林中醫藥狀況,尤其是珍貴的醫方及地方中成藥。全書共分五卷,即醫史卷、醫論醫話卷、醫案卷、醫方卷及成藥卷。醫史卷:介紹榆林中醫藥歷代發展概要。醫論醫話卷:以醫家為綱,介紹醫論醫話。醫案卷:以醫家為綱,病證為目,介紹該醫家經驗。醫方卷:按內、婦、兒、外、皮膚、五官、腫瘤分科,以病證名為綱,以醫方為目,介紹各醫家經驗方。成藥卷:收錄地方中成藥。
郭冠英 ·中醫 ·66.9萬字
1981年至1985年,周鳳梧、張奇文、叢林主編的《名老中醫之路》第一輯至第三輯相繼正式出版發行。記錄了著名中醫學者和名老中醫的成才之路,對一代青年中醫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奇文作為原作者之一,繼承《名老中醫之路》之志,繼編《名老中醫之路續編》。《名老中醫之路續編》,載名老中醫近200位,他們學習中醫理論,則記誦、精讀、覃思、博覽,夜以繼日;學習中醫臨床,則嘗藥、侍診、求師、省身,未曾停頓;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更是來自實踐,豐富多彩,理論創新成一家之言,臨證積累殊多真知灼見和獨到之秘,誠為中醫藥學之瑰寶;而他們百折不回、艱苦奮斗、精誠專一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醫德醫風,更令人肅然起敬。合集將之前我社出版的1—6輯何在一起,按照老中醫姓氏筆畫排序,分冊出版,這對于宣傳中醫,繼承和發展名老中醫之學術經驗,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醫,具有重大積極意義。
張奇文等主編 ·中醫 ·61.9萬字
自2017年11月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組織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統一考核。為幫助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我們組織專家編寫了這套《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通關系列》。作者經深入解讀最新大綱、剖析歷年真題后,估測出真卷的考點分布,力求為考生還原最真實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環境,使考生在備考前對大量習題進行充分練習,從而全面了解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補缺。本書包含11個學科2500道題,每題附有參考答案和解析,方便考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解題思路,高效復習。
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命題研究組編 ·中醫 ·50.1萬字
《黃帝內經說什么》系列叢書涵蓋書目:《黃帝內經·四氣調神》《黃帝內經·上古天真》《黃帝內經·天年》《黃帝內經·異法方宜》《黃帝內經·金匱真言》。本系列叢書采用對話方式,徐文兵、梁冬對話談笑之間,告訴您活得好,活得長,心想事成的智慧和方法。其中《四氣調神》是教我們如何有效吸取四季及身邊各種環境中的正能量,讓自己活得強大、圓滿;《上古天真》是講男人、女人一生每七年、八年間如何做快樂之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天真才是做人成功、快樂的根本;《天年》講述什么年齡段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情,教您順利度過生老病死難關的各種竅訣。《異法方宜》重新發現了《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人與地理環境的相處之道,其內容從未面世,堪稱當今獨一無二的養生風水學著作;《金匱真言》講述了氣候變化對人的影響,教您借助天時來讓人生省力,活得很順。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活得苦,不管有錢沒錢,依然擋不住身體生病,精神壓抑,不知道從何解決。而只要您讀過此套叢書,所有問題自會悄然而解。它告訴我們,原來經典應該這樣讀,原來身心的健康和舒適應該這樣來獲取,才可以歷久彌新。
徐文兵 梁冬 ·中醫 ·77萬字
《丹溪心法附余》是明代著名醫家方廣器的著作,成書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此書是方廣刪削《丹溪心法》中一些與朱丹溪學術理論相矛盾的“附錄”,另曾諸家方論于后,并附按語予以闡述,前后歷時五年編撰而成。全書加卷首共二十五卷。
(明)方廣 ·中醫 ·56.8萬字
運用50年來臨床親自拍攝的典型病材實例彩色照片取代了古醫籍中文字加描繪圖像以定病位的模式,真實地記載了外科諸病的部位、范圍、形態、色澤等特點,使閱者如入其境,如睹其癥,病證一目了然,清晰易辨,對提高讀者的認病識證能力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以簡明扼要的文字全面系統總結了河南著名張八卦外科第五代傳人,先師李道洲傳統外科經驗,并融入自己幾十年來的臨床研究,給讀者一個不同于教材的治療方法。同時擷取了歷代前賢、當代諸家的學術精華,重點突出專科專病,辨證論治,創新、實用。
李明道等主編 ·中醫 ·80.7萬字
本書匯集了陸廣莘論文、論著等研究成果,訪談、序言、書信及政協提案、述評報道等相關資料,是其學習經歷、科研經歷、臨床診療經歷及其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經歷等方面的真實寫照和成果總結。內容主要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證實踐與科研、中醫學的特色、中醫學的發展、中醫建言獻策(政協提案、書信建議、述評報道)、雜記(訪談、序評、隨筆)等。本書集陸廣莘學術之大成,凸顯了其在中醫基礎理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成就,有助于推動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對于廣大中醫院校師生、中醫藥科研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當有一定的啟迪。
李海玉等主編 ·中醫 ·55.4萬字
本書由“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多為醫家推崇,尊為必讀經典醫籍,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所選醫籍均為各位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謹校堪,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修訂擬從開本、裝幀形式、用紙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并改寫導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說明等。全書分為臟腑門、奇經八脈門、六淫門、內傷外感門、面部門、身形門,每門介紹病證若干,每一病證,先述源流,詳述原委,列其形證、主治、用方,并附導引等治法。讀者對象:中醫臨床醫生。
(清)沈金鰲撰 田思勝整理 ·中醫 ·63.9萬字
作者遴選出由4味及4味以下中藥組成的簡易名方500首,對每首方劑出處、組成、臨床應用、古今驗案等內容進行整理研究。堅持繼承與發揚并舉,整理與提高結合,即真實反映原方的組成和方義,又密切聯系現代臨床實際,尤其是全國名老中醫運用簡易名方的經驗,并結合典型病案進行闡述,力求融匯古今,切合實用。全書匯集了古今臨床研究成果,內容簡明實用,切合臨床實際,便于讀者查閱和參考。本書適用于臨床醫生,是中醫臨床人員的案頭必備的重要常用參考書。
陳永燦主編 ·中醫 ·60.5萬字
全書共有3章。第一章圍繞金石類藥調神的理論,系統介紹了金石類藥的源流、金石類藥的分類、金石類藥的炮制方法、古代醫家運用金石類藥的經驗、用藥如用兵論與五臟苦欲補瀉理論、精氣神理論在精神疾病中的應用、金石類藥調神的優勢,以及金石類藥臨證應用注意事項等。第二章介紹了21種當前臨床常用的金石類藥,從藥物的來源、始載、異名、產地、采收加工、性狀特征、成分、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臨床應用、古代醫案涉及病種等方面進行了介紹。第三章從臨床應用的角度,圍繞46種疾病,結合133個典型醫案(含湯方142首、丸方9首),闡述了作者運用金石類藥的經驗和臨證體會。
唐啟盛 ·中醫 ·51.3萬字
《本草綱目》是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著,也是中華醫庫中一部食物養生學和藥物學大典,影響后世的食物養療學,飲食烹飪學、醫藥學、動物學、種植學,以及400年來人們對日常食物品味的選擇。影響中國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國藥物學的著作!白話文譯本,900張全彩手繪插圖,一物一圖,700多頁內文!內附7000多條生活附方,涵蓋吃穿住行,適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書。
李時珍 ·中醫 ·75.8萬字
本書分緒論(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緒論部分擬對新安醫派概貌及其內部的學術流派情況做一總體介紹。各論部分精選30余位影響較大、醫名較著、有獨到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新安醫學專家,對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全面系統挖掘梳理。每位醫家的內容包括:生平著作、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典型醫案、醫論醫話、代表方劑等幾部分內容。內容詳實,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對于弘揚新安醫學、促進傳承創新、提高臨床療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儲全根主編 ·中醫 ·5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