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醫典籍學習是守正統文脈、傳承精華的必由之路,而古典醫籍歷經年歲更遷義奧難解。《中醫經典著作學習大綱與輔導指南》對《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文分章節或段落加以提示,對溫病學直接總結歸納,旨在引導讀者對經典原意的理解,提高讀者對經典學習的效力,有助于臨床醫師讀經典、上臨床學習、參加《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級測試,是中醫經典學習初學者、中醫愛好者以及院校師生的主要參考資料。
洪蕾 鄧莉主編 ·中醫 ·18.2萬字
王琦院士所著《師承論》最早于2006年《中醫教育》上發表,洋洋灑灑六千余言,系統反映了王琦院士的中醫傳承思想,十幾年來廣泛傳播,影響甚廣。關于中醫藥傳承方向的專業出版書籍目前很少,此書也可彌補市場的不足,引起各方面對于中醫傳承教育的重視。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師承縱覽、于師之“傳”、于弟子之“承”三部分。中醫之學,璀巍光燦,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進,繁衍傳繼者,師承之教,未曾離之。從師而成者,代有其人,而于師之“傳”、于弟子之“承”均有要求。本書通過闡述中醫傳統傳承方式,揭示歷代名醫成長規律,為中醫人成為名醫、名師、名家提供有效路徑。本書適合中醫學專業學生、中醫教育工作者、中醫從業人員及中醫愛好者使用。
王琦 ·中醫 ·7021字
本書系中醫臨床必讀叢書之一。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均為精善底本,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全書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系民間常用的有效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制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書中許多方劑至今仍廣泛用于臨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書堂鄭天澤刊本為底本,經過精心校勘而成,書前增加導讀。本書是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以及從事中藥炮制、制劑、調劑研究工作的必讀書籍之一,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中藥學、方劑學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編 劉景源整理 ·中醫 ·19.2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經典醫案點評,共收集臨床效案37則,以真實案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師生問答,層層挖掘醫案背后的病因病機、診療思維、組方特點、識脈辨證等內容。下篇為師徒問答,將趙老在名醫之路上的感想體會及弟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對趙老的訪談,以答疑解惑,為后生的成長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標桿。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臨床醫生及廣大中醫學子開拓思路、啟迪思維。本書編寫組也愿意傾聽大家的反饋聲音,一起討論,在中醫的春天,讓中醫最大限度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趙繼福 熊麗輝主編 ·中醫 ·11.5萬字
《幼幼集成》,成書于1750年,清·陳復正著。全書6卷。卷一載賦稟、指紋晰義、小兒脈法、保產論、變蒸辨等醫論17篇。卷二列驚風辟妄、驚風等醫論8篇,并附小兒時疫及癇癥等病之治。卷三、卷四分述咳嗽、哮喘等40余種小兒雜病的證治。卷五、卷六收載經刪改的萬氏痘麻歌賦。卷末附方239首。
(清)陳復正 ·中醫 ·18.2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部分。在理論研究部分,將分別從古代醫籍及現代文獻兩個維度,梳理證候的概念及成因的歷史變遷與現代爭鳴;分析證候“三因”學說提出的背景;從臨床試驗及動物試驗研究證據,詳細闡釋致病因素、遺傳體質、疾病階段對于證候形成的影響,全方位解析證候“三因”學說的科學內涵。在應用研究部分,從證候辨識模式、病證結合動物模型、證候生物學基礎研究等三個方面,系統論述證候“三因”學說在臨床診療及證候基礎研究中的應用成果及未來發展前景。
王偉 ·中醫 ·12.8萬字
《萬氏家傳幼科發揮》,成書于1549年,明代萬全著。全書4卷。首卷論小兒生理、診斷和肝經主病等;卷二論急驚風、慢驚風及心經主病;卷三論脾經主病;卷四記述瘧、疳、疸病和肺、腎經主病及五臟虛實補瀉之法、五邪所致病等。
萬全 ·中醫 ·6.9萬字
王惠珍教授為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產科、乳腺科福建省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本書系其從事中醫女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四十余年的心血結晶:創造性地提出“子宮與乳房相表里”之見解;結合臨床感悟對《內經》《金匱要略》《傅青主女科》等經典醫籍部分章節予以評注,探微溯源,釋疑解惑;系統介紹了常見病、疑難病的辨治經驗,理法方藥,毫無保留。本書特色鮮明,求真求實,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王惠珍 ·中醫 ·11.8萬字
本書可供所有從事中醫醫療的工作者參考使用;也可用于中醫院校的臨床教學;對于西醫臨床醫生,同樣不失為一本可以參考閱讀以擴展思路和提高臨床能力的醫學書籍。本書的編寫,主要有以下目的:一、記錄第一手臨床資料。二、驗證和充實中醫理法方藥。三、開拓辨證論治思路。四、挖掘理論創新源泉。五、構建中醫學術研究的資料庫。本書以與同道切磋,共享臨證經驗,同時也不斷充實自己和易德中醫團隊的診療水平,從而更好地為百姓健康服務!
劉敬霞主編 ·中醫 ·19萬字
本套叢書針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和適宜社區推廣的技術、運動養生相關內容,由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各科臨床專家編寫而成,以期對社區醫生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對社區患者給予生活起居、運動養生方面的指導,提升醫生診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套叢書共分為10冊,分別為:《社區中醫體質辨識與養生》《社區中醫師診療手冊》《社區常用中草藥》《社區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推廣》《社區糖尿病中西醫診療手冊》《社區脾胃病的中醫療法》《社區婦科常見病中醫診療》《社區兒科中醫療法》《社區傷病的中醫療法》《社區運動養生》
韶紅 ·中醫 ·5.5萬字
韓景獻教授,國家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天津市政府授銜的實驗針灸學專家、天津市“十佳”醫務工作者,天津文史館館員。是我國著針灸專家,通過40余年的臨床實踐及理論研究,提出“三焦氣化失常—衰老相關論”,并創立了“三焦針法”,在針灸界有一定影響。本書對三焦氣化理論的沿革及與臟腑的關系進行了細致深入的分析與闡述,并介紹了韓景獻教授針對三焦氣化失常致病說提出的兼具益氣調血、扶本培元之功的“三焦針法”以及在多種疑難病治療中的具體運用,理論與實際緊密相聯系,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參考價值。
韓景獻編著 ·中醫 ·10.4萬字
劉茂林先生,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南省名中醫評選評審專家,河南省中醫內科會診中心特邀專家,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中國醫藥科學》雜志審稿專家。通講《金匱要略》30余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本書精選101則醫案,癥狀記錄完整,辨證思路詳明,按語解析精當,充分展示了劉茂林先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中醫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明 葉險峰主編 ·中醫 ·12.7萬字
本書選取大眾最為關注且常用60種養生中藥,結合其中醫藥性特點,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剖析每種中藥的獨特作用,并提供該藥物在生活中的常見使用方法。在本書內容的設計上,力求使理論專業可靠而講解形象生動,以更好地傳播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將中醫這一寶貴遺產發揚光大。
盧傳堅 陳延主編 ·中醫 ·7.5萬字
本書由名老中醫臨證診余心得筆記整理而來,從諸病診治要點、醫中誤悟、證治驗錄等方面總結黃惠卿先生近60年臨床經驗,,原汁原味地向讀者介紹黃老精心辨證,巧布方藥的思路,具有較強的臨床實用價值。本書適合中醫臨床醫師、醫學生閱讀參考。
黃惠卿 黃海波編著 ·中醫 ·14.3萬字
蜂針療法技術操作規范的問世,是蜂療行業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切實舉措,填補了行業空白,當前蜂療技術在英、法、美、西班牙等國都有開展,本書也有一定的推廣價值。該標準經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相關的專家審閱與修改,已獲得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發布批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中聯)成立于2003年9月25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民政部登記注冊、總部設在中國北京的國際性學術組織)。該標準規定了蜂療針法的術語和定義、蜂針前準備、皮試法規程、蜂針技術各項操作方法、操作流程、適應證、注意事項等內容,內容全面,文圖并茂。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蜂療專業委員會 ·中醫 ·9601字
以蔡炳勤臨床驗案為主要內容,涉及內科、外科等多個學科,結合多位作者的學習體會,對廣大讀者領會名醫學術思想大有裨益作者常鋼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全身介入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介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介入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介入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放射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介入分會委員。
劉文導 劉明主編 ·中醫 ·11.7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以柴老臨床工作中的音像資料為基礎,以醫理、用藥、醫案為不同類別進行歸納整理,主要特色是對柴老臨證經驗最真實的記錄。全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是關于柴老對自己學術思想以及一些臨證觀點的表述。第二章是關于柴老在婦科用藥方面的特點和經驗。這部分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是關于柴老婦科用藥規律性的相關論述;第二節是婦科部分常見疾病的用藥規律;第三節是具體藥物的臨床使用特點講析。而柴老對于藥物的講解,常常是結合著不同的病證或者是不同的用藥組合,所以同一味藥有不同的側重,也不可避免地會有部分重復的知識點。第三章是關于跟診時柴老和學生們就一些事情的討論,有關學習方法,有關為人,有關為醫,因感慨頗深,常念常新,雖內容不多,也單列一章。第四章選取了跟診時記錄的25個臨床資料相對完整的醫案,每個醫案的診治特色各不相同。
黃玉華編著 ·中醫 ·11.9萬字
本叢書由“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均為各位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謹校堪,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時病論》為清代名醫雷豐撰。全書8卷,列四時病70余種,從病因、病機、病狀、治法、方藥等方面詳加論述,并于每一病證后附列自己治案。各病證持論有宗,作者總結自己臨床經驗,自擬60余種治法,切合臨床實際,對后世頗有影響,對臨床人員有指導價值,是一本重要參考著作。
(清)雷豐撰 方力行整理 ·中醫 ·9.8萬字
中醫正骨療法(章氏骨傷療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第三批:序號445;項目編號Ⅸ6)。確有必要對章氏骨傷療法的理論精髓進行挖掘、研究、應用及發揚光大。本選集匯編了浙江省章友棣骨傷研究所從業人員近幾年對章氏骨傷療法的理論探討及臨床實踐,對于國家級非遺傳承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中醫臨床也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本選集內容層次清晰、淺入深出,全書可讀性、實用性強,適合于廣大基層衛技人員臨床應用指導,也有助于章氏骨傷療法的學者、實踐者收藏參考。
章鳴等主編 ·中醫 ·6.2萬字
《原機啟微》,成書于1379年,元·倪維德著,全書2卷,附錄1卷。上卷論眼科諸疾的病因、病機與治療;下卷為附方;附錄1卷載薛氏增補的眼科醫論7首以及部分眼科方劑。一些眼科名方如黃連羊肝丸、磁朱丸、石斛夜光丸等,仍為臨床習用。
倪維德 ·中醫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