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為第一輯同名書的續集(第一輯2022年5月首印2000冊,3個月后又加印2000冊),匯集了全國名老中醫藥指導專家、經方大家等核心寶貴經驗和臨證特色醫案等,從臨證心得、遣方用藥、特色療法、臨床心悟等多方面反映了對經方的研究。內容豐富、實用,為后來醫者開闊思路、指明方向,為患者帶來福音,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可謂是一件幸事。相信這本書的出版,一定會受到醫者的青睞,中醫經方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朱明軍 王永霞主編 ·中醫 ·36.6萬字
程門雪為中醫學家,上海中醫藥大學首任院長。1916年,丁甘仁在謝利恒、夏應堂等同道支持下,創辦了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和廣益中醫院。程門雪入學就讀,成為該校首屆學生。1921年,程門雪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本書上篇介紹程門雪生平史略,中篇講述其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與用藥特色、驗方,下篇選述經典醫案、醫論
袁燦興 ·中醫 ·21萬字
本書擬通過總結歷代中醫藥教育人才培養過程的經驗,針對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歷史與現實的研判,中醫藥傳統師承教育特色與價值取向,高等中醫藥院校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的困惑與改革,中醫藥人才崗位勝任力與社會驗證,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要素解析與判定,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與架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傳承與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教學評價等開展研究,為中醫藥高等教育和高等中醫藥院校提供借鑒與參考,為更好推進中醫人藥才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不斷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服務。
郭宏偉 ·中醫 ·25萬字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中醫文化傳播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全書按照歷史發展脈絡,分為中國原始社會衛生文明及其傳播、夏商時期中醫文明及其傳播、兩周時期中醫文明及其傳播、秦漢時期中醫文化傳播、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醫文化傳播、隋唐五代時期中醫文化傳播、兩宋時期中醫文化傳播、金元時期中醫文化傳播、明代中醫文化傳播和清代中醫文化傳播,共十章,全面而又清晰地展現了我國古代中醫文化傳播的歷史風貌。
王明強 張稚鯤 高雨 ·中醫 ·42.9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月經病、婦女炎性疾病、婦科常見腫瘤、滋養細胞疾病、婦科雜病及乳房疾病。每病按概述、飲食宜忌(包括飲食宜進及飲食禁忌)、藥物宜忌(中西醫治療及藥物禁忌)進行闡述。本書內容全面、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方法簡便、實用性強,可以成為婦科醫療保健的指導用書,既適合醫護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家庭常備的醫療科普讀物。
劉奕平 ·中醫 ·21.2萬字
本書倡導中醫重視脈診,對《傷寒論》之綱目“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脈”為綱。進行從脈診為切入點的解讀,回歸《傷寒論》之原點。以臨床實踐為依據,總結“八綱六經脈法”解讀《傷寒論》之“六經辨證”。創立“八綱六經脈法”之“宏觀脈圖”“微觀脈圖”對《傷寒論》之方脈進行解讀。以“八綱六經”為綱,以“經方”為目進行分類。以宏觀脈象對《傷寒論》之八綱六經進行辨證,以微觀脈象對《傷寒論》之癥因、病機、氣血陰陽、病理產湯及病因、病理及進行辨方證及疾病診斷。以期達到“診脈知病”、“一脈一方”的診療景界。書中對每一常用“經方”進行六經歸類下的詳細脈診解讀,對“經方”內在脈象內涵進行分解,讀者可據脈對“經方”病機及組方深入理解,并可據不同“脈象”異同進行靈活化裁。做到“指下澄明、心中了了”。
陳日含 ·中醫 ·33萬字
本書是埋線療法的一種,此書屬于中醫療法類的教科書,主要的讀者對象是埋線療法醫生和基層醫務工作者,用于埋線療法學習參考。本書共九章節,第一章主要內容是介紹埋線療法的歷史和發展過程,穴位埋線與病根穴埋線的區別、特點及治療原理和作用等;第二章是針具和腸線的操作指南,對腸線的配比要求、治療室的設置、人員資質、操作規程、埋線注意事項及操作中細節和處理等做了詳細講述;第三章是埋線進針層次解剖細節,這也是本書與其他埋線書籍的區別與特點,對不同位置的進針解剖做了詳細解析;第四、第五章是病根穴的概念、定位、應用等,這是核心內容;第六章重點介紹病根秘穴十六個組合配穴的定位、解剖和操作手法;第七章是埋線常用腧穴;第八章是臨床常見疾病的埋線方法;第九章是臨床埋線典型病例。
董立君 ·中醫 ·23.2萬字
本書介紹了常見肺部疾病的藥食宜忌,每病按概述(包括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標準)、飲食宜忌(包括飲食原則、食療藥膳方、飲食禁忌)及藥物宜忌(包括中西醫治療及藥物禁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敘述。本書內容全面、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方法簡便、實用性強,是肺部疾病患者及家庭常備用書,亦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學習參考。
孟昭泉 孟靚靚 ·中醫 ·21.3萬字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傷伏氣致病學術流派代表性傳承人。明確提出奇經八脈辨證論治,認為八脈辨證可以羽翼臟腑辨證。本書主要為作者的臨床醫案,每篇醫案均給出按語。
董幼祺主編 ·中醫 ·26萬字
選取作者有特色、有學術價值和臨床借鑒意義的醫案200~250則。醫案包括各類常見病癥及部分疑難雜癥,客觀記錄,最后再以按語說明辨病辨證要領、治法選方心得、處方用藥經驗等個人臨證體會。
汪受傳 ·中醫 ·21.2萬字
全書共分為5個章節,依次論述了高血壓病的中醫基本理論及研究,高血壓的現代醫學認識與治療,高血壓病的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食療及常用藥膳,高血壓前期的中醫藥防治。該書以臨床實用為出發點,著眼于研究和理論與臨床相結合,內容全面、實用,可供臨床醫生和中醫藥愛好者參考閱讀。
岳桂華 熊興江主編 ·中醫 ·22.2萬字
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了古九針的名稱、形狀、主病及其相關理論,并詳細介紹了新九針針具的名稱、操作方法及其適應證,以及各針具治病的臨床報道。下篇主要根據近40余年來公開發表在醫學雜志的新九針治病文章,按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不同科室分類,介紹了各科常見病的新九針治療方法及其療效情況。由于收集的文獻報道的原作者眾多,不能一一致謝,故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
解秸萍 ·中醫 ·21.6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新進展大系》的一個分冊。該套叢書由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吳偉康教授擔任總主編,組織國內臨床一線經驗豐富的中西醫結合專家編寫。本書重點介紹糖尿病中西醫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與治療、中西醫結合臨床難點疑點、國際研究動態與國內研究方向。將為中西醫結合臨床及研究工作提供指導
朱章志 ·中醫 ·30萬字
本冊分為叢書的上卷,即基礎卷,共分為五章,分別由緒論、陰陽五行、藏象、精氣神、養生組成。全書訪照中醫基礎理論的體系,以陰陽五行、藏象、精氣神為綱,以《黃帝內經》的條文為線索,以臨床驗案為點睛,將中醫理論融會貫通。
陳鋼 ·中醫 ·24.2萬字
全書分為學術思想、專病論治、自創醫方、誤治救誤、醫案實錄、絕招偶拾、科研論文、診余隨筆、學術傳承等專題。書中內容既借鑒現代醫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同時遵循中醫辨證論治規律,具有詳盡的醫理論述、深厚的臨床功底、獨特的預防與調護方法、寬廣的學術視野,具有系統性、創新性和知識性。書中有作者從醫以來的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危重病、誤治救誤等精彩病例的詳實記錄,可供中西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者借鑒,具有實用性和啟迪性。書中專病論治等章節突出了“預防與調護”內容,有別于既往重治輕防的傾向,承襲了《黃帝內經》所提倡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預防醫學思想,緊扣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醫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讓人不生病”的健康理念。作者簡介:全國首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出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余年,在國家和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省市優秀論文獎10余篇。
張耀 張一琳 ·中醫 ·26萬字
中醫婦科治療學,是一門研究治療婦女疾病的科學,幾千年來,祖國醫學在和婦科疾病作斗爭中,針對婦女的病理特點,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不少的文獻資料,逐漸形成一種專門的醫學。古圣先賢和近代全國各地的名老中醫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名方良方,對于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醫學偉大寶庫中的新財富。
費云喬 ·中醫 ·20.9萬字
本書倡導“溯本求源、平脈辨證”,作者李士懋教授與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對各類專病的具體診療做了深生動地闡釋和解析。本書所論述的專病,包括高血壓、發熱、肝風、咳嗽、頭痛、不寐、冠心病等常見病。本書以“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學術思想貫徹其中,尤其突出三:一、精審病機:首分虛實,精細探討,必以規矩;二、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三、給邪出路:熱則發之,寒則散之。其中,本書在論述治療常見專病的過程中,尤其突出體現了“以脈診為中心”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脈診占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徑,取得較好療效。本書以“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學術思想貫徹其中,尤其突出三:一、精審病機:首分虛實,精細探討,必以規矩;二、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三、給邪出路:熱則發之,寒則散之。其中,本書在論述治療常見專病的過程中,尤其突出體現了“以脈診為中心”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脈診占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徑,取得較好療效。
李士懋 田淑霄 ·中醫 ·34.8萬字
本書收集整理嶺南針灸臨床上各種天灸方法,深入淺出并較全面的介紹嶺南傳統天灸療法。主要內容包括嶺南傳統天灸的源流、種類和材料、藥物制作、原理、傳承、各病癥治療及預防保健等方面,對于臨床針灸工作者和患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符文彬 徐振華 劉健華 ·中醫 ·20.3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詳細解讀夢與健康的關系,告訴你做了什么夢、預示著什么病、怎樣來調養。一些夢境可能在提醒我們——身體有“病”了。人體內本來就有著嚴密的“收發信息庫與報警裝置”,一旦收到外來不良信息,或內環境(生物鐘)紊亂,影響疾病發生,報警器便頻頻發出信號,此信號就是夢先兆(病先兆),當然人體內也有著強大的抗病能力,因此往往會掩蓋疾病的潛在。夢兆可以早期揭示病理信息,早日發現隱患潛在的動態,無疑是揭示匿病的一個突破口,必然有利于推動醫學診斷水平的整體升級。夢病兆對疾病的早期預測與早期阻截治療,以鏟除孽生疾病隱患,根除細菌與病毒的萌芽苗頭,在預防醫學與治療醫學上均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楊峰 ·中醫 ·20.3萬字
本書為著名中醫眼科專家祁寶玉先生經驗集。祁寶玉先生從事中醫眼科臨床60余年,先后師從韋文貴、唐由之先生,深得其傳,對多種眼科疑難病癥深有體悟,如老年眼底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視神經萎縮、青光眼等,經驗豐富,效果顯著。本書分為醫家小傳、專病論治、用藥用方心得、診余漫話及年譜等,詳細介紹祁寶玉先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良好的醫德醫風。尤其在專病論治中,對疾病的辨治思路、病癥結合等頗具臨床意義。
周劍主編 ·中醫 ·2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