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將圍繞肌骨超聲的現狀和進展撰寫一部全面、系統、權威、實用的學術專著,力爭全面體現國內肌骨超聲醫學專家在當下條件下對學科的認識水平,同時搭建“中華肌骨超聲病例庫”,將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載體優勢(比如動圖的展現),最大限度地展現肌骨超聲醫學“靠圖說話”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超聲科醫師臨床診療水平提升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強基層”、“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的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目標。
朱家安 邱邐主編 ·臨床理論 ·32.6萬字
漂浮治療技術研發于上世紀50年代,原稱為限制環境刺激治療。如今,國際上漂浮療法已經被廣泛認可并應用。漂浮療法不僅對于減壓放松、心身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且對學生的學習、右腦的開發、創新與頓悟有很好的幫助;并對運動員成績與競技狀態的改善、飲食與睡眠的質量均有很好的益處。國際上現有幾千家漂浮治療中心。漂浮技術除了在醫療臨床領域廣泛應用,更被美國NASA宇航局,澳大利亞國家運動研究中心等國家級機構運用。國外許多著名的運動員擁有自己的漂浮館,每次比賽前都要用漂浮設備調理心身。中國漂浮治療技術起步略晚,從1997年,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胡佩誠教授制造了我國第一臺漂浮治療儀,對心身醫學漂浮治療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中央電視臺等許多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報道。漂浮治療的臨床試驗取得了顯著效果,發表了多篇論文。全國各地也開始有很多機構與醫院引入這一療法,如北京天倫醫院、北京市二院,廣州中山大學等專業或醫療機構。
胡佩誠主編 ·臨床理論 ·27.2萬字
對比超聲對冠心病診斷及預后評估、心肌微循環功能的病理生理機制探討、心功能評價、心外臟器的占位性診斷、血管斑塊穩定性評估有重要的價值,在超聲分子影像診斷及超聲介導的靶向治療方面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今年來進展較快。本書擬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更新理論與相應的技術,主要從對比超聲的歷史與現狀、對比超聲的基本原理、對比超聲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對比超聲在心外疾病器官的應用、對比超聲在溶栓治療中的應用現狀、靶向超聲分子成像和藥物基因輸送幾方面展開論述,詳細介紹超聲造影的基本原理、方法學、臨床適應證、超聲靶向診斷及治療的進展。
劉伊麗 賓建平 查道剛主編 ·臨床理論 ·27.1萬字
本書從康復醫學科空間配置、床位配置、設備配置、醫師配置、治療師配置闡述了康復質控的基礎保障;從完善的康復評定技術、規范的康復評定技術、完備的康復治療技術、規范的康復治療技術闡述了康復質控的內容保障;從康復醫師職責、治療師職責、護士職責闡述了康復質控的崗位保障;從康復病房院感控制、康復危急重病人應急預案、病人隱私保護、康復治療設備安全管理、康復消防預案闡述了康復質控的安全保障;從康復康復質量與安全的定期評估、PDCA循環闡述了康復醫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何成奇 岳壽偉 李建軍主編 ·臨床理論 ·26.3萬字
本書由廣東省和陜西省放射專業規培基地聯合編寫。為貫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進一步提升住培醫師和青年醫生臨床技術水平,基于醫學影像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諸多疑難病例和誤診病例,結合放射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和青年醫師影像診斷技能提升的需求,精心篩選出180例左右的疑難及誤診病例,指出疑難之處,剖析疑難原因,解析疑難要點,提出解析思路。依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放射專業亞專科要求,將病例分為神經系統(含頭頸部)、胸部(含呼吸、循環)、消化、泌尿生殖和骨肌關節五個部分,每個部分精心篩選約30~40個病例,分別進行臨床資料、影像學檢查、手術記錄與病理、診斷思路分析、鑒別診斷要點梳理、文獻回顧復習等部分進行詳細論述。
藍博文 代海洋 楊健主編 ·臨床理論 ·32.6萬字
本書是中國第一本聚焦于罕見病診療和多學科會診的病例集,依托北京協和醫院罕見病團隊和疑難病會診中心的資源,匯集北京協和醫院各個科室的智慧,突出病種齊全,病例資料完整,特別細化專家對多學科會診的價值和思路的分析。
張抒揚主編 ·臨床理論 ·29.6萬字
全書內容共分12章,包括緒論、災害傷員早期醫學救援、災害傷員康復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假肢矯形)、災害傷員護理、災害心理應激及應對、災害傷員社區康復、NGO在災害傷員康復中的作用、物理治療師在災害傷員康復中的作用、國際視野中的災害康復醫學、康復在災害傷員中的應用報道、災害康復醫學在臺灣、災害康復實驗室建設思路等。
何成奇 李浩 ·臨床理論 ·20.2萬字
書中共解答了400多個前列腺疾病相關問題,從疾病的病因、癥狀、預防以及治療等方面詳細解讀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古語有云:"上醫治未病",真正優秀的醫生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本書的編寫傾注了各位專家的心血,內容不僅涵蓋了詳細全面的基礎知識,還融合了各位專家在臨床工作中的個人體會,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前列腺疾病相關常識,各位"上醫"通過書中的內容與患者用心交流,為患者答疑解惑。
梁朝朝 夏術階 ·臨床理論 ·21.2萬字
本書共6篇20章。第1~5章系統介紹了腦動脈解剖學基礎。第6~9章介紹了腦動脈狹窄的病因和分布、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及發病機制、腦動脈狹窄或閉塞的臨床表現及治療,使讀者對腦動脈狹窄性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知識有較深入了解。第10~14章介紹了腦動脈側支循環的概述、側支循環途徑及代償能力、評估方法及臨床意義,使讀者對腦動脈側支循環有較全面了解。第15~20章介紹了TCD檢測技術的操作和分析標準、臨床應用及進展、新型腦血流評估及監測系統。在最后一篇中,對50例腦動脈狹窄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神經血管影像檢查和TCD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解讀,使讀者對缺血性卒中與側支循環之間的內在關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張雄偉 王佳楠 ·臨床理論 ·34.8萬字
全書共約70個病例,每個病例后都有分析與對策,該書的特點為:①非教科書式編排;②選取的病例典型、鮮活,大多是臨床上容易忽視甚至難得一見的真實、有代表性的病例;③闡述的內容貼切、生動,每一個病例都融入作者在實際診療過程中的親身體會,"前有車,后有轍",使廣大一線骨科醫生能夠少走彎路。
李無陰 周中華 ·臨床理論 ·49.9萬字
本書完整系統地討論了醫學臨床上最常見的X光(包括X-CT)、超聲、磁共振、核素等四大成像的基本原理,描述對圖像性能的評價,說明最新發展與趨勢。除此之外,對目前成像領域的研究熱點如分子成像、功能成像也在最后給出了簡要介紹。本書的特色是注重基本概念和方法,盡可能地采取定量描述以使討論達到一定深度。通俗易懂,方便自學,只要經過理工科大學二年級的數理訓練,讀懂本書應該不存在知識盲點。
黃力宇編著 ·臨床理論 ·37.6萬字
本書中的藥品編排順序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一致,但僅涉及靜脈使用的138個藥品,其中西藥131個、中藥7個,而不涉及肌內、皮下、口服或其他途徑給藥的藥品。另增加了目錄外國家集中采購談判品種28個(名稱前加△表示),其中西藥25個、中藥3個。我們在編寫時力求提供每個藥品完整的信息內容:含藥品分類、中文名稱、英文名稱、藥理作用、適應證、成人與兒科常規劑量、劑量調整、溶媒與基礎輸液選擇、稀釋度、相容性、用藥滴速、注意事項、禁忌證、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和藥物過量解救等。本書不僅是從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和藥房調劑工作的藥學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用書,也是為患者進行治療的醫護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以作為藥學類專業院校教學或學生學習的參考用書。
董梅 張建中 劉煒主編 ·臨床理論 ·39.4萬字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療養機構存在思想認識不統一、發展質量不高、功能定位不準、療養路徑與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療養康復事業的健康發展。為了給廣大療養機構和從業者提供工作遵循,規范行業標準,促進事業發展,在中國康復醫學會的領導和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指導下,我們療養康復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全軍各大單位及院校的療養專家編寫了《療養康復指南》。本指南系統總結了療養預防、療養康復寶貴經驗,同時為和康復系列叢書統一,本指南突出側重于療養康復內容的撰寫。本指南按照我國療養事業發展規劃,認真總結療養事業在國家衛生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以療養地和療養院的性質、任務,療養事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政治方向,及建設中國特色的的療養事業發展方針、療養保障制度,療養在健康促進、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功能康復中的作用為主題。共分療養康復概論、自然療養因子、常用療養康復技術、療養康復路徑與管理、常見疾病療養康復等5個章節。
單守勤 于善良主編 ·臨床理論 ·26.9萬字
本書針對疼痛康復概論、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總結了經驗,為康復醫師在臨床工作提供了正確規范處理意見。全書共分3篇,第一篇疼痛康復概論;第二篇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第三篇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本書針對疼痛康復概論、疼痛康復常見疾病、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問題總結了經驗。疼痛康復是指應用各種醫療手段,針對疼痛疾患,特別是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疾患以及疾病康復過程中的疼痛進行治療、管理和康復,以保障患者進行正常的康復以及有關疼痛傷病的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全書對藥物治療、疼痛康復技術、侵入性技術、神經調控技術、中醫傳統技術、正骨手法、針灸、小針刀、銀質針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疼痛的各項技術,以及涉及頭頸部、上肢、腰部、盆底下肢、全身性疾病中的疼痛問題和腦卒中后偏癱肩痛,脊髓損傷后神經病理性疼痛,截肢后疼痛,以及腫瘤康復期的各種疼痛等進行了詳細的歸納總結,為康復醫師在臨床工作提供了正確規范處理意見。
畢勝主編 ·臨床理論 ·32.6萬字
從流式檢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入手,圍繞流式細胞儀的基本原理、技術以及其在臨床疾病診斷和醫學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淺出的介紹和討論。參照此書具體檢驗項目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參數設置、臨床意義可以進行流式檢驗常見項目的檢測和臨床咨詢工作;可以了解儀器的保養維護、質量控制、當前國際上的通用規范等。是從事臨床科研的必備工具用書。
吳麗娟主編 ·臨床理論 ·46.2萬字
本書分8個部分,800問,分別敘述了麻醉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重點介紹了與臨床麻醉、重癥監測及疼痛診療相關的臨床指南、新進展,對存在爭議的部分也進行了相應的介紹。
高敦明 屈鳳 林祖興 張旭濤主編 ·臨床理論 ·34.2萬字
本書是在2010年第1版基礎上修訂。總計70萬字,包括15章:快速型心律失常等不同類型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逐一闡述;對暈厥和心臟性猝死更加詳盡介紹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對導管消融治療心律失常補充近十年的進展;對心律失常相關指南的重點解讀也是本書的亮點。
張澍主編 ·臨床理論 ·39.5萬字
本書根據醫藥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教學的需要進行編寫,教材體例結構力求新穎,編寫體系力求嚴謹,著力做到重點突出,深淺適中,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共設18章,第一~六章為總論部分,主要介紹與藥物治療相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的基本過程及用藥指導、藥物的作用與不良反應、藥物的聯合應用及相互作用、特殊機體狀態下的臨床用藥、特殊人群的臨床用藥等內容;第七~十八章為各論部分,分別介紹各系統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藥物治療,主要簡述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重點闡述如何根據發病機制、藥物特性合理選用藥物和制定臨床藥物治療方案,包括常用藥物的應用及評價、藥物治療策略等。本書每章前均明確提出學習目標,章末附有目標檢測。本書適合高職高專藥學及醫學專業學生及臨床醫師參考學習,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醫藥衛生類專業的選修教材。
谷道宗 孟彥波主編 ·臨床理論 ·23.8萬字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1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目呈爆炸式的增長,成為糖尿病王國。據WHO首份《全球糖尿病報告》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為29億人,患病率為4%高于全球平均患病率5%,糖尿病占全部死因的2%,因并發癥導致的致殘率更高。不但消耗了大量的醫療資源,還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額的經濟損失。糖尿病并不是不可治療的疾病,飲食、運動、藥物、教育、自我管理等綜合康復措施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維持血糖穩定,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目前市場上糖尿病相關專著和健康教育材料眾多,大多數都是圍繞少吃多動和降糖藥物治療為主,具體如何操作則知者甚少。本書特色在于圍繞糖尿病造成的臟器、個體、社會功能障礙及其對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從康復醫學的視角,結合最新理論進展和新近發展的技術,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綜合康復方案。本書的特色是理論結合實際,在每一項評估和治療技術后面都附有典型案例分析,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理論動態的同時,掌握實際操作技術,學以致用,指導患者康復治療。此分冊的對象是康復醫學科、內分泌科、老年醫學科、全科醫學醫務工作者,相關養生保健領域的從業人員以及康復醫學大專院校的學生等。
江鐘立 ·臨床理論 ·48.4萬字
本書對中國心理治療與咨詢從業人員進行流行學現狀研究的同時,闡述了心理治療的臨床研究與過程分析的相關理論,例舉多種心理治療的量化實驗研究和質性案例分析等原創性研究,同時,介紹了多種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干預技術。此外,研究與討論了心理治療的生物學影響、文化與心理治療、以及心理治療中的不良效應等。特色:(1)實驗研究內容與數據的原創性:本書基于申請者參與主持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全國多中心研究成果,以及美國中華醫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的相關研究成果。(2)研究與分析方法的先進性:本書中的原創性研究內容中,對心理治療與咨詢研究采用量化實驗研究和質性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進行結果研究的同時加強過程研究;在進行隨機對照式量化研究的同時有發現式的質化研究;在研究治療與效果簡單的線性關系的同時加入復雜的非線性研究。將這些相輔相成的研究方法并重,發現了大量新信息與新結果,對心理治療與咨詢操作技能的完善將帶來革命性進步。(3)作者團隊的高水準與專業性:本書作者系由二十余位長期從事心理治療與咨詢臨床與研究的中青年博士與碩士組成(85%具有博士學位)。他們的思維活躍、勤于耕耘,將科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碰撞的火花集于作品之中。
曹玉萍 王國強主編 ·臨床理論 ·4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