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計劃分總論篇、中醫生殖基礎篇、中醫生殖方劑篇、男性不育篇、女性不孕篇、中醫輔助生殖篇、生殖健康篇、計劃生育篇;第一次從中醫的各個角度系統闡述中醫生殖學科的理論與實踐,本著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突出中醫生殖的特色與優勢;遵循中醫生殖醫學理論,突出中醫學術特色與優勢;結合中醫生殖醫學當今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原有國內外一系列有關中醫生殖論述的基礎上,汲取中醫生殖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力爭成為一部中醫生殖醫學精品書籍。
孫自學 龐保珍 ·中醫 ·30.7萬字
本書根據全科社區醫生遇到的常見案例,從全科醫療(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風濕類疾病和血液系統、中醫)、公共衛生(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傳染病社區管理、精神衛生)和社區護理三方面介紹相關內容。
杜雪平 王永利 ·醫藥教材 ·38.2萬字
本書以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創傷、畸形與殘缺治療中的應用為特點,重點介紹用傳統手術方法和內固定技術無法治療的上肢復雜創傷骨折、殘缺畸形的外固定技術治療方法,外固定與內固定技術的優化結合。主要內容包括:上肢的進化、功能解剖、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應用的國際、國內概況;上肢骨外固定器構型、穿針原則和方法、風險規避及外固定與其它固定方法在上肢矯形與重建的結合使用;臨床常見的上肢畸形與殘缺的治療方法。
秦泗河 范存義 張群 ·藥學 ·22.9萬字
本書共九章,包括常見急診癥狀的診斷與治療、危重患者的搶救、內科常見急癥、普通外科常見急癥、產科常見急癥、傳染科常見急癥、兒科常見急癥、耳鼻咽喉科及眼科常見急癥、常用急救技術操作等。本書內容全面、注重實用,便于攜帶,可作為門診、急診醫師的工具書,也可供臨床醫師及基層全科醫師參考使用。
方銘 胡敏主編 ·臨床理論 ·22.5萬字
全書分四篇39章,通過對手術室專科護士進行系統培訓與考核,使手術室專科基礎理論、手術室護理操作、手術配合技能等課程能夠有計劃的設置。本書系統介紹了手術室護理發展、潔凈手術室建筑與技術、手術室感染控制、手術室應急預案、手術室科研與論文、數字化手術室等,以及各種手術的術前準備、麻醉方法、手術體位護理、手術主要步驟及配合方法、手術護理要點等手術配合技能。42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此外,為便于專科護士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在第四篇還備有習題練習與考核。本書詳細闡述了專科護士分層培訓內容,對促進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的規范化、系統化及科學化有著深遠意義。
高興蓮 田蒔 ·護理學 ·39.8萬字
紙質書以疾病為單元,圍繞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進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病理診斷要點、病理鑒別診斷/鑒別診斷要點。病例集以病例為單元,主要內容包括臨床基本信息、電子切片、病理診斷結果、需要鑒別的疾病、病理診斷思維提示等。
李鐵軍主編 ·臨床理論 ·27.9萬字
分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研究,國民健康政策框架研究,人口與健康政策法規評估系統研究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及時跟進國際社會在倡導和增進健康方面的新理念、新實踐,開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研究”。第二部分是全面把握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關于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總體要求,開展“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框架研究”。第三部分是以提高衛生計生政策法規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協調性為目標,借鑒國際政策評估和國內環境影響評價等實踐經驗,研究建立人口與健康政策法規評估系統。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法制司 ·護理學 ·22.1萬字
本書以中醫藏象理論為指導,以五臟系統病位為核心,按病性分類立證,從整體上揭示了中醫辨證的基本原理與普遍規律,將各種辨證方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科學地融為一體,為臨床各科提供符合普遍規律的共性的辨證新體系,對提高臨床診治水平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填補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一項空白。專著突出“以象測藏、從癥辨證”的原創思維,建立了完整、統一、規范的中醫藏象辨證新體系,符合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思維。
吳承玉 ·中醫 ·40.4萬字
本書系統整理了醫書中的貼敷方、古代貼敷應用醫案及現代貼敷療法的研究成果,分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從宏觀上介紹貼敷療法的發展歷史、作用原理、應用范圍、特點及現代研究;中篇介紹貼敷常用藥物的作用及不同劑型的制造及功用;下篇介紹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等科近200種常見病癥的貼敷治療方法;附篇介紹田從豁教授的學術成就、貼敷治療操作規范等。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是貼敷療法的系統總結。適合從事中醫內科、中醫外治療法和針灸臨床工作者參考,對中醫學教學和科研人員及貼敷療法愛好者也很有參考價值。
田從豁 彭冬青主編 ·中醫 ·48.7萬字
本書大綱依據于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南的要求;本書基礎部分納入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相關行業組織關于新生兒救治體系建設的系列規范文件、以及新生兒救治基本知識和技術,適應中心建設和管理需要;本書臨床部分內容按系統疾病“癥候”和救治技術“技術”編排,貼近臨床實際需要;編寫者均為省級以上NICU帶頭人。本書內容包括新生兒病房分級與管理,新生兒急診、分診、評估,危重新生兒轉運、新生兒穿刺與置管,新生兒標本采集,影像檢查基礎,極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兒早期處理,母源性疾病概要。
封志純 李秋平 ·臨床理論 ·43.5萬字
術后和創傷后疼痛(一些手術和損傷之后,存在持續至少三個月以上的疼痛)臨床上很常見,危害也很重。有統計表明慢性術后痛大約30%為神經病理性疼痛,而含有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復合痛比傷害感受性疼痛更嚴重,對生活質量造成的損害也更重。本書將針對各種手術及創傷后慢性疼痛的發生率,可能的機制、診斷和鑒別診斷、預防和治療簡單精辟的論述,對常見的的術后和創傷后的慢性疼痛,如面部手術或創傷后三叉神經痛、臂叢神經損傷后疼痛、脊髓損傷后疼痛、開胸手術后疼痛、乳腺癌切除術后疼痛、脊柱手術后疼痛、截肢手術后疼痛(殘肢痛和幻肢痛)、疝氣修補術后疼痛等按照病因、臨床表現、相關檢查、評估、診斷、預防和治療為線索,提綱挈領式撰寫,盡量應用圖解或臨床路徑方式,以便于臨床醫生參考使用。
金毅 李偉彥 ·內科學 ·22.5萬字
本書梳理了我國基層衛生發展脈絡,回顧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件。圖書以時間為序分為三章:“篳路藍縷枯木逢春”“改革創新攻堅克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再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極度匱乏到逐步健全、醫療衛生人員從少到多、服務能力從弱到強的發展變化,展現了廣大基層衛生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的不平凡工作業績,弘揚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不畏困難、勇于創新、不斷拼搏的奮斗精神,謳歌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司 健康報社有限公司組織編寫 ·預防醫學 ·26.4萬字
近十年來,我國衛生事業和醫院藥學的迅速發展,要求我們不斷的培養出以病人為中心的、能夠提供差異性藥學服務的藥師人才。因此,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的藥師進入藥劑科工作后的最初幾年培訓,就顯得尤為關鍵。我國每年藥學專業畢業生從事醫院藥學人員估計有數千人,這些新人的規范化培養,如果有本教材的指導,就會更加順利和成功。北京地區醫院藥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自1999年開始運行至今已有十余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王育琴主任,一直作為這項工作的組長,負責《培訓細則》的起草制定、培訓基地考評標準和歷年的考試考核等組織領導工作,有著豐富的培訓教學經驗。目前我國尚無此類教材,本書的出版可填補空白,而且會極大地促進我國醫院藥學人才的培養以及醫院藥學事業的發展。組織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黑龍江等地醫院藥學專家編寫本書。
王育琴 李玉珍 甄健存主編 ·醫藥教材 ·33.6萬字
在保持原書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充實和更新內容:1、調整章節:如近年肺間質性疾病是關注的熱點,有很多的研究進展,擬明確列為一章;又如人類基因研究有著突飛猛進的進展,擬單列一章進行介紹;2、增加新的病種:如近幾年的呼吸道傳染病SARS、新型甲流及手足口病的肺部表現等;3、對原有疾病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調整,如兒童哮喘新指南的介紹,兒童哮喘新藥物的應用等。4、對新的診療技術進行介紹:如雙源CT、MRI、基因診斷技術等。新的版本將會有新的面貌,充分反映當代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進展,必將成為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診療的權威性著作。
鮑一笑 ·兒科學 ·47.6萬字
本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首先闡述了五體相關理論,然后依次講述了刺皮術、刺肉術、刺筋術、刺骨術、刺脈術的概念、原理、相應針具、相應刺法,尤其是微鈹針、刺骨針為作者改進的針具,很有特色;各論闡述了五體針刺療法在內科、骨傷科、婦科、皮膚科、兒科等的臨證應用
李平華 孟祥俊 ·中醫 ·20.9萬字
《藥物檢驗技術》(第二版)分為五大模塊、共16章,具體為緒論、藥物檢驗基礎知識、藥物的性狀、藥物的鑒別、藥物雜質檢查、藥物制劑的檢查、容量分析法、儀器分析法、芳酸類藥物分析、芳胺類藥物分析、巴比妥類藥物分析、雜環類藥物分析、生物堿類藥物分析、維生素類藥物分析、甾體激素類藥物分析和抗生素類藥物分析,同時配有藥物檢驗技術實訓指導。為增強教材的實用性,本教材設計了大量的實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教材增設知識鏈接和知識拓展,可以增強教材內容的趣味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課后的知識積累對主要內容和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有助于學生把握重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思考與訓練不但能幫助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考慮到學生以后的工作需要及職業特點。本書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類院校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有關行業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梁穎主編 ·藥學 ·23.3萬字
曹炳章先生醫藥兼通,又熱衷醫藥書籍的收藏、著述及社會公益活動,因此一生著作宏富。除編撰出版巨著《中國醫學大成》外,于醫、藥、公共衛生等領域皆有書籍刊行,并有大量論文散見于醫藥報刊。本書擇取其影響較大或有代表性的書籍,包括醫學診斷方面的《(彩圖)辨舌指南》,外感病防治方面的《瘟痧證治要略》《秋瘟證治要略》《暑病證治要略》,藥物考辨方面的《規定藥品之商榷》《增訂偽藥條辨》《鹿茸考》,有關社會問題的《鴉片癮戒除法》,以及外埠醫藥事跡的輯錄《醫界新智囊》等,另將《醫藥叢書五十六種》中所收錄的曹炳章署名文章一并錄入,以備參考,庶幾可較為全面地反映出曹炳章先生的學術思想和醫學軌跡。其余發表于各報刊上的短篇文章以及未刊手稿,由于時間和精力所限,不再一一收錄。
張葦航主編 ·中醫 ·49.9萬字
上版書出版后,受到了眼科臨床醫師的一直好評,幾乎成為所有眼科醫師必備的手術指導用書,內容貼近臨床實踐,實用性極強,備受推崇至今。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新技術的投入使用,部分原先的臨床理論得到了更新,很多原先的手術術式得到了改進,并且借助于一些新的技術設備的研發,也涌現出了一些新的手術方式,例如激光淚道探通術、角膜內皮移植術、飛秒激光白內障摘除術、青光眼粘小管成形術、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等;此外,一些新藥的研發和投入使用,也涌現了一些新的手術方式,如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玻璃體腔內注射、玻璃體腔內緩釋系統植入、視網膜色素上皮移植術等,有必要修訂。
魏文斌 施玉英主編 ·臨床醫學 ·47.6萬字
本書論述了中醫原創思維研究的背景、意義、哲學基礎;論述了中醫理論思維的重要性,闡釋了中醫理論思維的形式和特質、中西醫理論思維之比較,指明中醫理論思維存在的局限性和發展路向;討論了中醫臨床思維的現狀和困惑,探討了解決中醫臨床思維的策略以及臨床思維診療模式的構建;介紹了方藥應用思維模式,從經方、名方、專方、小方、自擬方、辨體用方、主病主方等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闡明了中醫思維與方藥應用的關系,進一步揭示中醫思維程序的規律性。
王琦著 鄭燕飛整理 ·中醫 ·20.5萬字
馬凡氏綜合征、主動脈夾層、心源性腦栓塞、心血管病的溶栓抗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風濕性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療等。
鄧長金 舒春明主編 ·臨床理論 ·3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