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樓夢》中大量關于圖像作品的文本描寫,具有極強的吸納力量,將《紅樓夢》文本內部繁雜多樣的個別要件凝結成帶有隱喻性和思想性的事件整體。本書即以這些圖像文本為研究對象,系統分析、探討曹雪芹作為畫家的身份對《紅樓夢》創作的影響,仇英、唐寅、冷枚等人的繪畫作品與《紅樓夢》文本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曹雪芹從繪畫作品中獲得了藝術靈感,吸收了畫作容納萬有的藝術手法和程式化的事件、意象、場景,使之成為隱藏于文本內部的帶有原則性和穩定性的藝術結構。
王懷義 ·藝術理論 ·44萬字
《東西美術互釋考》是作者將16年來撰寫的14篇重要論文按照一定脈絡梳理而成的文集,其主題是探討東西方在美術實踐與理論上的相互解釋與影響。《圖像敘事順序與文字書寫方向》討論以文本為依據的“敘事”題材與圖像敘事互為補充;《西畫來訪與東方態度》講述同屬漢字文化圈的中日兩國,在16世紀上半葉對傳教士們帶來的西方繪畫的接受情況;《倫勃朗藝術中的東方元素》,討論倫勃朗藝術中的印度題材、日本紙和中國式造型的來源,尤其是中國青花瓷上的圖式對倫勃朗可能產生的影響。《西學“美術史”東漸一百年》討論美國學者赴日本做題為“美術真說”的講演,由此將“美術史”這一西方新興學科引入日本后,東方文化對這一西方學科表現出的各種理解。《中日六位作家與中國畫論西傳》討論了岡倉天心、瀧精一、滕固、蔣彝、坂西志保和林語堂六位中日作家用英語和德語對中國畫論做出的解讀,并影響了歐美學者對中國藝術觀念的理解……全書考據扎實、論述縝密、語言優美,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文集。
邵宏 ·藝術理論 ·17.8萬字
本書采用項目任務式的講解方式,詳細介紹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內容包括認識設計、設計類型、設計元素、設計原則、設計程序和設計審美等。本書內容全面,兼具實用性和適用性。本書注重培養讀者的設計思維、設計素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對大量設計作品進行分析,幫助讀者打好設計基礎、鞏固設計技能,使讀者能獨立進行作品的設計,成為一名合格的設計人才。本書適合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設計人員與設計愛好者的參考書。
陳繼 黃春梅主編 ·藝術理論 ·7.3萬字
本書共7章,內容包括:神奇的色彩物語、配色設計必備的基本原理、打破設計平庸的配色訣竅、從色調出發尋找配色的靈感、驚艷的配色速查方案等。
紅糖美學 ·藝術理論 ·7字
全書二十講,所述皆為名家杰構,凡繪畫、雕塑、建筑、裝飾美術諸門,遍嘗一臠。既講述大師們個人的身世片段、藝術風格、學問修養,又結合歷史、文化、經濟、社會之時代背景,將文學、音樂、哲學等融為一體,深入淺出地闡發人類對真、善、美理想的不懈追求。在傅雷的引領下,我們被帶往幾個世紀前的翡冷翠、羅馬,荷蘭、英國、法國……走近喬托、波提切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倫勃朗、魯本斯、委拉斯開茲……感受杰出作品里蘊藏的精妙的造型語言、細微的情緒色彩,以及它們帶給我們的心靈震動。
傅雷編譯 ·藝術理論 ·12.1萬字
探討中國藝術的審美本源,還原中國藝術獨特的精神品格。《書寫美學》針對中國書法、中國繪畫藝術所獨具的書寫性表達方式,從書法、中國畫創作與鑒賞的角度出發,對各種流派的書法、中國畫的書寫性審美特征進行了系統歸納和深入闡釋。同時對書法中的篆、隸、楷、行、草五大書體的美學特征,以及中國畫中的人物、花鳥、山水等繪畫樣式做了具體的審美探討與闡釋,并進一步探討了書法、中國畫創作與鑒賞中獨特的審美路徑和審美境界。
邱正倫 ·藝術理論 ·24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了形成博伊斯關于“社會雕塑”“擴展的藝術”和“總體藝術”思想的基礎性內容。通過談話揭示了博伊斯藝術觀念的思想淵源和脈絡,包括具有實踐意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本書從實踐和認識的角度,通過對物質和藝術作品的基礎性分析,闡述了那些與物質,以及物質的滲透和強化緊密相關的過程。并且作者嘗試對什么是水,什么是油脂,什么是色彩,以及什么是灰色材質的深入研究,在最大程度上去接近那些“本質”,“內在實質”或是“精神性的實在”。全書的內容涵蓋了博伊斯藝術思想的核心內容,所涉及的方面很廣,包括自然科學、物理學、人智學、現象學等等,并且是完全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討論,毫無疑問是研究博伊斯藝術的重要文獻。
(德)福爾克爾·哈蘭 ·藝術理論 ·12萬字
在這本《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中,傅雷先生圍繞文藝復興以來西方近二十位藝術大師及其名作展開討論,波提切利的姿態、倫勃朗的光影、魯本斯的色彩、委拉斯凱茲的肖像畫,在其筆下形成了強烈、曼妙、嫵媚、古典、莊嚴等多種色調和情貌,并融文學、音樂、哲學、社會、時代于一體,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藝術總是相通的,藝術也是流動的,美不僅會跨越邊際,也能遞進層層,永不浮于易于流逝的表面,也不給人徒增復雜的幽思,只在自然的情狀下顯示出征服的權力與氣度。美就在這里,它為人們帶來了壯麗、歡愉與宴饗,而人們與藝術一起去愉悅、去通透、去暢懷的心,已是亙古不變的共同情感和耐人尋味的生命課題。
傅雷 ·藝術理論 ·10.8萬字
具有700年歷史的古典戲劇——日本能樂于2001年與昆曲同時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高度融合詩歌、音樂和舞蹈的古典歌舞劇,表演使用能面。能面造型具有超越雕刻藝術品和舞臺道具的實物性,凝聚俳優心志與藝道,代表專演逝者往事的能樂戲劇精神。其不僅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亦在世界面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能面師及其匠心是日本傳統手工藝及其文化傳承的縮影。
李玲 ·藝術理論 ·4.3萬字
阿瑟·丹托是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哲學家之一,他的很多思想如“藝術界”、“藝術終結”論等都對當代藝術哲學的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再現論是西方美學史上歷久彌新的藝術理論,本書將再現作為丹托藝術哲學乃至其整個哲學體系的核心概念,從而將其藝術哲學與其整個哲學體系、與西方傳統藝術哲學、與當代其他哲學思潮聯系起來,構建其藝術再現本體論、藝術史哲學及藝術批評為一體的再現論藝術哲學體系,在理論和視角上具有創新性。
周靜 ·藝術理論 ·12.8萬字
《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是一本帶領大家暢游藝術天地的導游書,也是一本經典文藝理論著作。書中內容來自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授課時的講稿,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丹納在書中不僅對美學提出科學見解,還將理論結合歐洲藝術史,深入講解了藝術發展的主要潮流,能夠很好地幫助人們理解領會藝術。不論是藝術專業人士,還是業余愛好者,都可以從中獲益。
(法)丹納 ·藝術理論 ·6.5萬字
本書立足于一個跨學科的學術語境,對當代藝術理論所涉及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全書分為上下兩編共六章,形成了若干彼此獨立又相互呼應的理論議題。上編以藝術理論的當代性為依據,一方面對其演進邏輯進行了多個面向的剖析;另一方面對當代藝術實踐給予了較為深入的理論檢視,并重點探討了其中極具理論和實踐雙重價值的藝術生產問題。下編則聚焦于當代文化實踐,在一個更開闊的跨學科視域中解析了視覺文化、大眾文化中的若干理論與現實問題。所有這些討論,一方面以藝術理論的當代發展為核心議題,并在總體上帶有顯著的跨學科色彩;另一方面則對其在本土語境中的理論效應問題給予了較為深入的反思。
李健 ·藝術理論 ·18.1萬字
本書系統闡述了人類工效學的基礎理論與方法,介紹了其在工業設計及相關設計領域的應用實例。全書內容分為基礎篇、應用篇和資料篇3部分,共14章。主要內容包括:人類工效學概述、工效學基礎知識、人和物的關系;衣服、鞋子、臥具、家具、居住、交通工具座席、器具的工效學、通用設計與工效學;常用人體動作尺寸等。本書吸收了日本人間工學在設計領域的理論和方法,同時引用了大量的設計案例和實驗案例作為理論的支持和補充,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參考書。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工業設計等各類設計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其他專業的學生使用,還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工效學領域的研究人員、設計師和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黃河編著 ·藝術理論 ·11.2萬字
《中國色:手藝里的中國色彩美學》是一本以中國傳統手藝人的工作以及他們的生活為內容的訪談錄以及關于他們手藝里的色彩美學的合集。全書由民藝研究者和獨立設計師聯袂打造,按照色系進行章節安排,在每個色系中,挑選了幾種有代表性的色彩。在這些色彩背后,是中國手藝人的歷史,或引人注目,或舉足輕重,或令人震驚。旨在解讀中國傳統色的源流和美學特征,讓傳統色彩走進日常生活,讓讀者讀懂中國傳統手藝的美學精髓與精神內核。
自然造物 張雨秋 ·藝術理論 ·6.7萬字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學習美術賞析、西方藝術史的入門書和必讀書,被譽為“中國版《藝術的故事》”。全書圍繞文藝復興以來西方近二十位藝術大師及其名作展開討論,著重介紹了文藝復興初期自喬托以來,經過全盛期“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十七世紀的倫勃朗、魯本斯,到十八、十九世紀的近二十位畫壇巨匠及其名作。講解其藝術風格、繪畫技巧,又輔以大師生平、時代思潮等內容,從藝術風格延至人格操守,行文生動洗練,深入淺出,融文學、音樂、哲學、社會、時代于一體,授人以美慧而無虛浮之心。
傅雷 ·藝術理論 ·11萬字
本書以數字媒體藝術本科專業為研究對象,對北京市各高校進行數據分析和內容分析,總結各高校培養目標、人才定位、學科設置、課程體系等情況,從而分析出目前北京市高校數字媒體藝術本科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馬永紅 景于 宮萬琳 ·藝術理論 ·15.4萬字
本書輯錄了作者研究青島藝術的諸多篇章,包含在青島演出的主要藝術形式、場所以及眾多藝術界名人與青島的淵源,梳理了青島諸多藝術門類的發展和流變,展示了老藝術家們為藝術獻身、為人民奉獻的崇高品德,是為人們保存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呂銘康 ·藝術理論 ·16.2萬字
本書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美術史專著。里格爾考察了從古代到現代的藝術史,以獨特的視角闡明自己對藝術理論的理解,指出了造型藝術中的核心元素:圖像產生的目的、主題以及平面和形態之間的基本關系,這些元素根據地點和時間的不同而變化。里格爾的觀察從藝術史延伸至世界觀的發展史,因此,本書不僅為理解藝術提供了新穎的方式,還給斯賓格勒、德勒茲、帕諾夫斯基等哲學家帶來了啟示。
(奧地利)阿洛伊斯·里格爾 ·藝術理論 ·28.1萬字
當代設計深入中國社會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對時代潮流和社會風尚具有重要影響。但在中國當代設計急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因此需要設計批評的聲音。《人道的棲居:中國當代設計批評》一書收錄了作者近十多年來的設計批評文章,從設計的人道觀、中道觀和有機觀立場出發,對中國當代設計的一些重要現象、問題和人展開了建設性的批評和討論。作者認為,設計批評必須是設計研究的一部分,這樣,設計批評才能真正變得成熟和理性。
周博 ·藝術理論 ·14.3萬字
20世紀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是中國畫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國畫脈絡錯綜,流派紛呈,呈現多元化發展的狀態,各個主要流派特點鮮明,或者持守正統,或者融合中西……本論文選在20世紀中國畫各主要流派的風格特點、傳承脈絡和代表人物等方面都有涉及,力圖從寫意和寫實兩個路向上對中國畫在這個時期的傳承與發展做出整體的考察和呈現。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編 ·藝術理論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