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公共管理評論》常設“論文”、“評論”、“教育”、“書評”四個專題,“論文”專題發表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章;“評論”專題刊登對學術流派、學術理論、學術觀點和學術發展狀況的評論文章以及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教育”專題刊登探討公共管理學科與教育發展方面的文章;“書評”專題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關領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紹和評論。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0.8萬字
運行良好的鄉村治理體系對我國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書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宏觀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旨在構建具有現實針對性和可行性的鄉村治理體系模式,并提出具體的實踐路徑,以豐富關于鄉村治理的研究、促進新時代鄉村治理的發展。
王微 ·公共管理 ·16.4萬字
治理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和管理的重要概念,無論政府文件、企事業單位的工作報告還是具體領域的工作推進,都將治理作為核心內容,如政府的社會治理、企業的產業發展治理、農村貧困治理等等。治理更多地運用在社會行為中,由多元化的主體,運用多元化手段,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維護和達成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的過程。本書分為七章,從多角度剖析了社會治理和社會實踐的方法,可以作為從事相關工作人員的參考書,提升社會治理相關工作的能力。
胡曉兵 鄭浩 曾媛媛 ·公共管理 ·16.5萬字
本書涵蓋政務數據監管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政務數據監管體系構建的總體框架、監管理念、監管思路、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政務數據監管為案例的監管實踐分析和包括數據治理監管、數據監管與平臺工具監管的數據監管實施及評估體系建設,以及政務數據監管的挑戰與對策等。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對數據監管理念與思路、政務數據監管體系構建和政務數據監管實踐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本書適合政府數據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監管系統咨詢設計單位、通信設備廠商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員、高校師生等閱讀。
朱欣遠 黎侃 張華榮 檀童和 劉紅波主編 ·公共管理 ·8.7萬字
現代人雖是國家化生存,但未必理解國家如何與自己“心理”相通。本書揭示了以合法性與有效性增強為軸心的國家治理如何以文明為根基,以政治理念為宗旨進行政治體制構建、制度設計、治理方式選擇、人財物資源配置、協同發展以及達成共同體理想的心理機制。本書采用“中國本位”“問題中心”的研究取向,創新性地跨越了“個體”的心理學與“公共行動者”的心理機制、組織的“管理心理學”與國家治理的心理規律、西方的“國家在社會中”的知識系統與中國的“社會在國家中”的治理實踐之間的三重知識鴻溝,構建了體系性的國家治理心理知識原理。
景懷斌 ·公共管理 ·20.8萬字
書稿在著者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形成,書稿運用共生的視角、理論與分析框架研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在國內學界屬于開創性嘗試。書稿因應我國以人為本城鎮化、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實踐訴求,選題極具時代感;同時研究視角獨特、理論工具、觀點新穎,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與政策參考價值。書稿運用共生理論,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共生”治理”這條主線,在文獻研究、實證研究基礎上開展政策研究.
姚德超 ·公共管理 ·17.8萬字
《政府監管評論》(2023年第2期)對公用事業監管、環境監管、健康與公共安全監管、醫療監管、金融監管、數字經濟監管等領域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推進中國政府監管效能提升和政府監管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支持。
王俊豪主編 ·公共管理 ·8.3萬字
《信訪工作條例》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該條例總結了黨長期以來領導和開展信訪工作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堅持和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理順信訪工作體制機制,是新時代信訪工作的基本遵循。本書邀請中國信訪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專家對本條例的制定背景、內容亮點、重大意義等進行解讀,有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掀起學習本條例的高潮,同時也有助于信訪工作的法治化、專業化發展,促進法治政府的建設。
翟校義 王凱 ·公共管理 ·8.8萬字
《中國治理評論》是一本專注于發表中外治理研究成果的專業性學術出版物,旨在為我國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以及海內外學界同仁提供展示其思想智慧、溝通和交流其思想觀點的公共空間和專業論壇。主要欄目有“理論前沿”“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城市治理與鄉村治理”“治理理論與實踐”“國外治理理論”等;同時,“公共治理”“全球治理”“生態治理與環境治理”等也是本刊所關注的重要問題。
陸丹主編 ·公共管理 ·13.2萬字
本書精選了十余篇上海新航社區服務總站負責的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社會工作案例,這些案例或聚焦社區矯正對象與刑釋解矯人員人群特點、或針對社區矯正對象與刑釋解矯人員的需求,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工作相結合形成本土化服務方法的同時,充分展示了社會工作服務理念、技巧和方法。
李峰 鄭波主編 ·公共管理 ·14.7萬字
作為一場突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生活秩序的沖擊及其連帶而生的諸多影響,需要我們從更加多元的學科視角加以觀察與思考。在此次疫情之下,無論是社會力量的組織動員、城鄉社區的隔離防控、科學技術對危機應對路徑的塑造,還是民眾情緒的疏解與調適等,都在不同程度體現出了我國社會應對突發風險的強勁韌性,但也同時暴露出了治理體制機制存在的短板、漏洞和弱項。如何化“危”為“機”,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就成為后疫情時期需要面對的關鍵議題。對標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立足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目標,本書聚焦于從組織、技術與公眾心態三個維度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治理實踐、問題困境進行探討,并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具體的對策建議,以求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應對、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完善、社會秩序與活力的均衡發展能有所助益。
魏欽恭等 ·公共管理 ·5.8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入闡釋了生態立區戰略的內涵,深刻分析了寧夏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把握了生態立區戰略實施的基本要求,對《關于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實施意見》部署的6項任務28項具體舉措,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和分析。
寧夏社會科學院 ·公共管理 ·21萬字
本書研究了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第一篇是理論分析,從定性的角度對公平正義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深度解讀。第二篇重點研究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公平性問題,分析了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平性問題。第三篇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公平正義性研究,重點分析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公平性問題。第四篇主要從國際對比的角度分析了國際上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社會公平正義情況。第五篇提出了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戰略構想和實施路徑。
孫祁祥等 ·公共管理 ·26.1萬字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4.1萬字
陸丹主編 ·公共管理 ·14.7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公共客戶服務理論及實務的書籍,書中從客服中心的組織建構、服務流程、管理指標、實際操作和未來走向等方面,全面介紹了公共客戶服務熱線工作中常用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全書共17章,將模擬的“陽光客服中心”作為公共服務工作的研究對象,在參照國際先進客服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公共客戶服務實踐的特點,采用仿效和模擬方法,圍繞公共客服中心關心的“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客戶服務成本”等要旨展開研究討論。書中采用實際工作中的數據、圖表和案例對客戶服務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做出分析、判斷,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提高客戶服務人員素養,提升社會服務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熊英 江慶紅編著 ·公共管理 ·25.7萬字
楚天云是湖北省加快智慧湖北建設的重大工程,是集云計算、大數據于一體的全省統一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平臺和數據交換樞紐平臺。本書以楚天云項目建設的時間線為主線,共分為6章:第1章是籌備階段,介紹楚天云項目的由來以及楚天云公司的成立;第2章是設計階段,介紹楚天云項目的設計過程及主要方案組成;第3章是建設階段,介紹楚天云建設過程及經驗總結;第4章是運維階段,介紹建設完成后的運行維護體系的建立;第5章是應用遷移階段,介紹政務應用和數據從原有系統向楚天云的遷移;第6章是未來展望,描述楚天云公司對于未來的規劃。
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 ·公共管理 ·18.1萬字
在中國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現實問題的復雜性催生了治理實踐的多樣性。本書以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為個案,在整合縣、鄉、村三級制度文本,檔案臺賬,以及項目組深度訪談與問卷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盂縣村級治理的實踐、經驗和挑戰,重點探討了“村改居”推進、鄉村黨員作用發揮、鄉村人才培養、鄉村法治建設等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深入總結和分析盂縣的治理實踐,對于中西部地區鄉村治理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也可為中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鑒。
肖唐鏢 余泓波等 ·公共管理 ·12.6萬字
本書介紹了英國、德國、美國、日本和韓國民間組織參與對外援助的扶持與監管政策,分析比較了各國民間組織參與對外援助的特征和優劣勢。同時,對不同國家民間組織參與海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案例進行了分析,剖析了國外民間組織參與海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策略與路徑。最后,提出了我國民間組織參與“一帶一路”,特別是“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建議。
鄧國勝 王猛 南方 宋天琪等 ·公共管理 ·18.5萬字
21世紀以來,各類公共危機事件頻頻發生,人們在面對火災、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侵襲的同時,還面臨著技術、管理等因素造成的人為事故災難挑戰。2019年到2020年發生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造成了近三十億只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至2021年感染人數已達4.8億人,死亡人數480多萬,等同于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量,人類進入了危機時代。危機的背后是利益關系的協調、矛盾的凸顯,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較量。本書從大數據和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角度,對我國公共危機治理理論加以總結、完善,并按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危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類公共危機,梳理近10年重要案例,發現進步找出不足,以期對危機治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最后本書針對海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時代使命提出可能出現的公共危機及相應的治理方案,以期對自貿港的建設有所裨益。
李叢 孫晨編著 ·公共管理 ·2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