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緊密聯系中國共產黨成長的歷史,厘清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從而進一步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文明傳統的優秀傳承者和發揚光大者,說明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百年老黨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不竭的活力,就在于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傳統這塊肥沃的土壤之中,就在于它又是全心全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鄭必堅 ·中共 ·6.7萬字
本書是在2012年1月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以大事記的形式梳理兩千余年來的中日關系歷史,分四個部分細致地展現了中日兩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互動和關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要讓歷史的友好之光和經驗教訓,指引后人的前進道路,最終實現“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崇高目標。
陳錦華 ·國際關系 ·5.4萬字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也是民生極大改善的40年,民生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舉世矚目,得到了民眾的認可。本書系統整理了改革開放以來民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運用統計數字說話,展示了我們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社會建設實踐中取得的偉大成就。
陳光金等 ·中國政治 ·5.3萬字
本書從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等視角出發,深入分析古絲綢之路的興起以及陸上絲路衰落和海上絲路興起的歷史性交替,解析“一帶一路”倡議的來龍去脈、偉大意義和理論依據,結合歷史經驗教訓統籌思考在推動“一帶一路”中需要進行的多方面的精心的持續準備。
何珊 張一凡 ·中國政治 ·7.3萬字
《共贏新時代:高水平開放的中國與世界》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經濟及對外開放政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走勢進行解讀。中國堅持推進以內需為導向的高水平開放,有利于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全球共享中國市場,有利于中國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而且有利于全球分享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紅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與世界共贏新時代。
遲福林主編? ·國際關系 ·6.3萬字
本書為人大代表履職實用工具書。圖書以代表法為主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梳理代表法中的概念和問題,并進行規范的解釋。本書結合了人大工作的實踐經驗,加入履職所需的必要知識,全面系統地囊括了人大代表開展工作所需的要點。人大代表在工作之余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了解代表必備知識,也可以隨手查找有關人大代表工作的解釋。本書開本小巧,攜帶、使用方便,能夠幫助代表快速了解履職程序及要點,更好地肩負起人大代表的職責和使命。
黃士孝 ·黨政讀物 ·7.4萬字
本書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6+1)合作五年成就報告:2012~2017年》的英文版,從“16+1合作”如何推進中國和中東歐16國雙邊關系的發展;“16+1合作”如何推進次區域合作;“16+1合作”如何推動中歐關系;“16+1合作”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幾個方面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16+1合作”取得的進展與成就,從智庫研究的視角分別從以上角度描述了所取得的成績。
劉作奎 黃平等 ·國際關系 ·2.1萬字
從中國古代先哲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講起,介紹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且,圍繞這個總目標,分別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治理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時,正確地解決了“誰來治”、“治什么”、“怎么治”這三個基本問題。同時,中國共產黨正在改革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構與此相適應的國家治理體系。
李君如 ·中共 ·6.2萬字
集中展示中國人權事業成就全面解讀中國人權保障舉措積極回應國際社會重大關切深入分析人權保障改革趨勢中國已建成完善的人權法律保障體系,憲法確立了公民的基本權利體系,相關法律法規從不同的角度構筑起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保障;通過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司法制度建設,建立起了完善的人權司法保障體系。陸續出臺了保障人民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以及保障特定群體人權的各項政策措施,有力地起到保障公民各項權利的作用。中國人權研究、教育、培訓與知識普及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公民的人權意識進一步提升。中國加入并嚴格履行國際人權公約,參加國際人權機構,開展了諸多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
常健 ·政治理論 ·5.1萬字
本書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從就業理論、就業事實、實證研究三個維度概括了重大疫情對就業市場的全面沖擊;第二部分分別從國際組織與國別的實踐角度展現了全球抗擊疫情促進就業的經驗做法與政策實踐;第三部分從勞動者、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字經濟平臺、政府部門等利益相關者主體的角度,基于疫中、疫后短期、疫后長期等三個時期呈現了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促進就業的全方位探索。
楊偉國等 ·公共管理 ·7.5萬字
《皮佑選集》主要內容:讓·雅克·皮佑(生于1808年,卒年不祥),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的空想共產主義者,巴黎公社積極的戰士。他的一生是在反對封建暴政、宗教迷信以及宣傳空想共產主義的激烈斗爭中度過的。皮佑曾經數度入獄,遭到審訊和放逐,巴黎公社失敗后死于獄中。皮佑認為人人生來都是平等的,而社會卻把人分為富人和窮人、老爺和奴隸、大人物和小人物等等,這是違反自然的規律的。因此他主張廢除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代之以一個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絕對平等的新社會。
(法)讓·雅克·皮佑 ·世界政治 ·5.6萬字
世行貸款“貧困片區產業扶貧試點示范項目”是國家鄉村振興局(原國務院扶貧辦)與世界銀行合作開展的第六個大型綜合性農村扶貧開發項目,旨在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型經濟組織為依托,發展高效、生態、高附加值農業產業鏈,并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促進公平的組織安排與參與,提高目標群體收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貧困農戶可持續增收,為中國貧困片區產業扶貧積累有效經驗。該項目從2011年年底開始準備,到2022年結束,歷時10年,范圍涉及四川、貴州和甘肅三省所轄烏蒙山、六盤山兩個片區的10個市(州),共27個縣(市/區)。其中在四川,該項目支持了6個縣、10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本書集中展示了四川省項目的22個鮮活、生動的案例,講述了參與項目的干部群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奮斗和成長的故事。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 ·公共管理 ·6.3萬字
《中國如何治理?通向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道路》講述了政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尤其重大,沒有政治的進步,就不可能有經濟的進步。標志改革開放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本身也是一場政治改革。哪些是不變的基本制度框架?哪些是變革中的國家治理?弄清楚這兩個具體的問題,也就能夠大體明白:中國這個世上人口規模的國家是如何治理的,從而破解“中國發展之謎”。
俞可平主編 ·中國政治 ·5.9萬字
當前,中國周邊地區的安全形勢與結構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調整。整體來看,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安全關系和安全結構依然復雜多變,突發性事件仍難避免,風險升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形勢的調整與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和新趨勢。其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出現新的磨合與互動,中國塑造安全環境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顯著增強。
張蘊嶺 任晶晶 ·國際關系 ·2萬字
本書圍繞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昆明社會治理,在全國首次提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數”體系,并從社會活力、社會服務、社會環境“三大維度”,優選出符合社會治理現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經費支出”等44項指標。在此基礎上,運用主成分數學建模方式,既與全國平均水平和27個省會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又與曼谷、雅加達、新加坡等24個東南亞城市,以及新德里、孟買、伊斯蘭堡等13個南亞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全面真實呈現昆明社會治理的現狀、優勢和短板弱項。
鮑宗豪 ·公共管理 ·4.6萬字
本書強調世界正迎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在世界多極化的新格局下,一批發展中國家將共同和平崛起,發達國家將再發展。各個國家將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以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為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下,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鄭必堅 ·中國政治 ·5.8萬字
本書作為應急演練實施指南,是以導調過程為主線的,是對于演練組織方如何組織應急演練的方法與手段的介紹。本書分四個章節介紹其內容:第一章“應急演練實施基礎知識”介紹相關概念與原則。第二章“應急演練實施基本方法”介紹典型的應急演練實施方法和流程。第三章“應急演練實施工作表單”介紹有關的工作檢核表。第四章“應急演練實施實例展示”介紹有關實例。作為推薦性指南,這里介紹的方法并不是要給實踐者“立法”或居高臨下式地予以“指導”,而是提供一種值得信賴的、可供參考的方法。
李雪峰主編 ·公共管理 ·5.9萬字
公正是指按照一定的社會標準、正當的秩序合理地待人處事,是制度、體系和組織的重要道德品質。公正包含公民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其他生活的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該書梳理了公正的含義,公正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并進一步認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正與自由、平等以及和諧有著極大的相關度。自由、平等是公正的前提,公正則是和諧的保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在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過程中,公正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
韓震 王葎 ·中國政治 ·4.7萬字
201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會議指出,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新時代黨校(行政學院)工作,關鍵在于堅持黨校姓黨、從嚴治校、質量立校。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主業主課定位,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主要目標,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教育學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中國法制出版社 ·中共 ·1.4萬字
在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被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提出,其所指應該是宏觀意義上的,既包括這三個大文明,也包括了具體的公民文明素養,甚至涵蓋公民個人行為中的文明表現。該書對“文明”的含義進行了梳理,闡釋為什么“文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并探討如何實現文明。
韓震 李曉東 ·中國政治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