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城市為立足點,由反映改革開放的親歷、親見、親聞資料匯編而成。通過四十余位城市發展的建設者與見證者,講述了一個個難忘的城市故事,包括南浦大橋實現“一步跨過黃浦江”的百年夢、小漁村里崛起的鹽田港、世界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磁浮列車、拿下六個第一的黃河公鐵第一橋、溫州大學“三元券”的動人記憶、首個海鮮美食之都的誕生等,內容豐富,從多個角度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在改革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市民生活的變遷。
韓淑芳 ·中國政治 ·18.6萬字
書稿總結和回顧了中國志愿服務興起與發展的歷程,描述了中國志愿精神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的過程,既有理論上的探索,又有對中國志愿服務實踐經驗的分析和實證研究。過去我們曾認為,志愿精神是一種不為報酬而自愿參與推動社會進步和社區發展的精神。志愿精神在中國是相當引以為榮的公民精神。志愿精神是公民社會的基本精神。現在看來,它的含義遠不止這些。志愿精神是一種看不見的和諧;志愿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志愿精神是一種社會責任;志愿精神還是一種生活品質的具體體現。本書作為中國志愿服務研究的理論成果,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實踐意義。
丁元竹 江訊清 譚建光 ·公共管理 ·29萬字
《近觀香港》收錄作者發表在香港《文匯報》專欄“求真集”等上面的時評文章,寫于1995—2001年間,正好涵蓋了香港回歸前后最關鍵的6、7年時間。在回歸風雨之中,在錯綜復雜的情勢下,這些文章或針砭時弊,或辟謠求真,或抨擊錯謬,或宣傳內地,或說服港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旗幟高揚,愛憎分明。在當時引起較大的社會影響,發揮了主流輿論陣地的配合作用,對香港順利回歸、對維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做出了貢獻。
朱正紅 ·中國政治 ·32.5萬字
本書以建黨以來重要歷史時期和事件為線索,系統回顧了領導干部選拔的發展歷程,全面總結了領導干部選拔工作在一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中積累的成功經驗,深入探討了領導干部選拔工作的制度演變、體系發展、比較優勢、探索創新等內容,為進一步推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走向深入、推進干部管理工作科學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言獻策。
方振邦 陳曦 ·中共 ·20.4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階段性成果(19ADJ007)。本書為建黨100周年獻禮書。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為基礎,以探求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為價值導向,通過對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思想淵源、理論資源和實踐資源的深度挖掘,緊扣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存在的如下問題展開研究,即:(1)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基本構成是什么?(2)為什么現在提出中國共產黨規律?(3)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體現為一種規律?(4)為什么要把“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與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并列,與其他三個規律又什么區別?(5)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的特征、功能與發生機制是怎樣的?(6)如何科學理解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與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之間的關系。(7)著眼于長期執政,如何科學應用黨的自身建設規律以不變應萬變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
馮志峰 ·中共 ·19.9萬字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既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又順應全球綠色治理趨勢。圖書在介紹“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提出背景和認識過程的基礎上,概述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理念內涵,思考了實現路徑,并通過梳理國際社會對該理念的響應和實踐案例,深刻把握和認識“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時代意義和現實要求,增強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啟示。
許勤華 ·中國政治 ·3.5萬字
全面從嚴治黨,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就要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本書結合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從“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在新起點上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等章節,對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全面從嚴治黨精神進行了系統梳理,權威解讀,在附錄部分則收錄了以中辦印發的《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題責任規定》。書稿作者權威,內容扎實,可以作為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通俗理論讀物。
《將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編寫組 ·中共 ·11.6萬字
本書由北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傳播基地組織、籌劃、編著,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針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技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和政策解讀,以期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進一步形成生動實踐。
唐立軍 ·中國政治 ·15.4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普通教學藝術、思想政治學科的新教學模式創設藝術、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藝術(總論)、教學準備藝術、課堂組織教學藝術、新課導入藝術、教學啟發藝術、理論知識講解藝術、課堂提問藝術、教學板書藝術、激勵藝術、激趣藝術、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教學幽默藝術、教態變化藝術、教學空白藝術、結課藝術、學法指導藝術、課外活動指導藝術、對學生進行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藝術以及考試命題藝術等。其每種教學藝術基本結構是由功能、基本原則和藝術技法三部分構成,而主要介紹各種教學運用的技巧,并有較顯著創新,特別強調了功能性、原則性、前瞻性、技巧性、新穎性、可讀性、可教性等。學術上突出了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和藝術的系統性。在目前,是培養滿足思想政治學科新教材教學要求,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教師的少有的較好教材。
高耀東 ·黨政讀物 ·24.1萬字
本書分六個部分探討了在21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生巨大經濟、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世界社會主義在新形勢下的發展狀況,提出:在新的歷史機遇條件下,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條件和機遇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生存發展環境發生了有利轉變,迎來了反思和創新社會主義理論的好時機,社會主義力量得以恢復并有所作為,各社會主義力量之間謀求聯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姜輝 ·世界政治 ·3.8萬字
北約介入亞洲是北約冷戰后轉型的必然結果。“9.11”事件后,北約開始大規模系統性地介入亞洲安全事務。美國希望北約介入亞洲服務于其全球戰略的需要,歐洲國家則認為北約的首要使命是歐洲-大西洋地區的集體防御。北約在阿富汗的經驗證明,北約在復雜的危機地區執行使命存在諸多能力短板。在介入亞洲過程中,聯盟內部其他盟國對美國的追隨存在著一定限度。北約亞洲伙伴關系網絡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亞洲伙伴國的防務能力和雙方的安全合作水平。但由于北約內部對伙伴關系的分歧與亞洲伙伴國各自不同的具體情況,亞洲國家對北約的追隨也將長期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北約介入亞洲事務既為中國提供了機遇,也為中國帶來了挑戰。只要中國能夠合理應對,中國和北約間一定能夠實現互利雙贏的合作。北約介入亞洲事務對于北約全球化戰略具有指標性意義。未來北約全球化的方向更可能的是對危機地區進行有選擇有限度的干預,在發展伙伴關系時主要集中于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同時兼顧新的伙伴關系的發展。
朱耿華 ·世界政治 ·18.5萬字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開始了民主化浪潮,在這一從威權政治向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浦現出眾多女領袖,她們擁有較高的道德資本。女領袖都來自于政治家族,其父親和丈夫是開國之父或民主斗士,受人敬仰,他們的光環籠罩著女領袖,使她們獲得巨大的號召力;女領袖投身民主運動,被視為民主象征;大部分女領袖過去很少涉足政治,被認為沒有被骯臟的政治所污染,所以是純潔的。女領袖也充分發揮女性特質,強調自己是賢妻良母,充滿溫柔、關愛和非暴力,她們被譽為“圣母瑪麗亞”“大地母親”“菩薩”,臝得民眾擁護。上臺之后,女領袖像男政治家一樣,為建立民主,振興經濟,消除貪腐而努力。但是,女領袖因其性別,面臨的困境和爭議格外多,普遍陷入雙重困擾之中。本書以女性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社會性別、父權制、道德資本和雙重困擾為分析工具,對東南亞女政治領袖的上臺路徑和執政表現進行梳理,提出民主政治發展與父權制形態的互動理論,探討民主化與父權制對女領袖的影響,并比較東南亞女領袖的共性與差異,及其與世界其他地區女領袖的異同。
范若蘭等 ·政治理論 ·23.5萬字
《公務員勝任特征實證研究》書稿共由四個研究報告及相關輔助材料組成:課題研究采取集中時間深入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的辦法,對具有代表性的公務員進行了深度行為事件訪談的方法,研究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勝任特征模型建構方法思路,國家公務員核心勝任特征通用結構模型的建立,對不同類別公務員勝任特征模型及差異的比較分析。為探索國家公務員選拔考核的新途徑新方法,為培養、選拔、考核、評價各級各類公務員領導干部,進一步提升公務員隊伍綜合能力素質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胡月星 ·中國政治 ·12.4萬字
從宮廷到地方,從軍事到宗教,長期專制下形成的政治生態背后,源起于游牧部落的奧斯曼帝國如何獲得與遼闊疆域相適應的制度張力?如何維持賴以長久統治的制度效用?其中又如何隱藏著使之日薄西山、積重難返的根源?本書縱覽奧斯曼帝國為統治龐大領土而創設的獨特制度體系,在幽深的宮廷、血腥的政治陰謀和單一的軍事擴張之外,探討帝國在制度建設上的創造性。作為國內首部奧斯曼帝國政治制度的專題研究著述,本書博采大量原始材料,梳理帝國從鼎盛到崩塌之間的制度架構與演進,解讀奧斯曼政治統治的得失,探究帝國盛衰的內在邏輯。
王三義 ·世界政治 ·24.5萬字
本書首先從對政治參與理論進行梳理與闡釋,對本文中使用的政治參與、農民工及農民工政治參與等核心概念進行界定,然后對中國農民工的產生發展的歷史和現實處境及社會功能進行描述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農民工政治參與對于政治穩定、社會和諧、政治發展、政治合法性及城市化進程的價值與意義進行闡述。隨后,本文對中國政治參與現有制度環境進行簡要分析,之后分析了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基本狀況及特征,同時以農民工創意討薪為例,對農民工底層的政治參與形式進行闡述。最后,著重分析了影響農民工的制度、文化、經濟等多種制約因素,并對如何促進農民工進行制度化政治參與提出了相關思路和建議。
高洪貴 ·中國政治 ·12.8萬字
本書收錄了張琢先生在發展社會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方面的13篇論文。這些論文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四個維度,回顧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和中國發展研究的學術進路,反映了學者對國家、社會的關切和理性思考,體現了作者從歷史演進、世界格局看待中國的具體問題的視角,和以學理研究及實際數據為基礎的分析方法。
張琢 ·中國政治 ·19.9萬字
本書選擇新中國成立至今已經執行的十一個五年計劃為研究對象。本書第4章對五年計劃中央地方目標的匹配性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六五”以來,中央與地方趨于激勵相容。第5章構建了五年計劃績效指數,對我國的十一個五年計劃績效進行了定量評估。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后,五年計劃的績效明顯高于計劃經濟時期,到“十一五”時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鄢一龍 ·中國政治 ·16.3萬字
政治動員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前進動力。政治動員成為中共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是革命和建設年代的實踐結果。1927年“蘇維埃”移植中國后,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尋求更大生存與發展空間的過程正是政治動員開展的過程。伴隨土地革命和蘇維埃政權進行的政治動員,是在沒有完備的政治體制、政治規范情況下開展的,是一種處于特殊時期、特定區域的“戰時狀態”政治動員。論著從時間縱向發展首先闡述中央蘇區政治動員的曲折性。然后,論著別從數量資源、工商資源、性別資源的獲取,詳實呈現中央蘇區政治動員的實踐策略。本書最后從兩個方面進行辯證分析:一方面,蘇維埃革命血的代價換來中央蘇區政治動員主要經驗:創建先進理論成為中央蘇區政治動員的行動指南;發揮強大組織資源在中央蘇區政治動員中的關鍵作用;樹立依靠群眾、不斷壯大群眾基礎的政治利益動員觀;創造多種方式,把政治動員向深度廣度延展。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手段、由外推內的表面化效果、宏觀又單一的目標負荷等動員策略,部分消減了中央蘇區政治動員功效,帶給中共深刻教訓。
鄧美英 ·中國政治 ·24.8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專題研究著述。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意義,第二部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形成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第三部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基本內涵,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婦女解放和發展的目標與任務、路經與階段、動力與條件、主體力量等,并比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與中國傳統婦女理論、與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的聯系與區別。
岳素蘭 魏國英 ·工農組織 ·24.9萬字
本書闡發了《談治國理政》的思想,以及今年來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展示了中國如何成為世界新興力量以幫助彌合世界分歧的基礎,并認為這將促進優選和平與合作,而不是加劇大國的對抗,并由此提出中國在未來世界中承擔優選領導角色問題的探討。另外,書中還將對西方重要理論家馬克斯·韋伯的研究與當今優選轉型時期對思想的研究富有成效地聯系起來。作者認為,在重新發現共同文明價值觀的深層根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塑造優選倫理,由此形成優選合作復蘇的基礎。
(英)馬丁·阿爾布勞 ·世界政治 ·1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