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延伸的表型
會員

《延伸的表型》是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經(jīng)典作品,是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的續(xù)篇。道金斯在書中回應了學界對《自私的基因》中各理論的批評,澄清了諸多誤解,并擴展了基因的表型效應的范圍:表型不再只是基因所在軀體的可見特征,它可延伸至更廣闊的環(huán)境中,甚至包括其他生物體的特征。這種理論被道金斯稱為“延伸的表型”,并早已被證明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種基因解讀方法,為我們理解演化和自然世界提供了獨特視角。道金斯通過嚴謹?shù)恼撟C與生動的思想實驗,通過對基因決定論、基因選擇論、復制因子、越軌基因、修飾基因、自私的基因、個體適合度等概念的探討,對共同演化、生存競爭、寄生蟲對宿主的操縱、生物對無生命世界的操縱等現(xiàn)象的分析,深入地闡述了“延伸的表型”的理念,以及到底什么是基因的表型效應,充分討論了關(guān)于“選擇單位”的爭論,引領(lǐng)讀者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動物及其行為,理解演化和自然世界。這本書論述嚴謹扎實,見解獨到深刻,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兼具一定的學術(shù)深度與可讀性,與《自私的基因》《盲眼鐘表匠》一起,被視為道金斯“遺傳學三部曲”。

(英)理查德·道金斯 ·生物科學 ·28.2萬字

第三種黑猩猩
會員

人與動物不同,毋庸置疑。我們與黑猩猩不到2%的基因差異,終究導致了人獸殊途。然而,人是一種動物,也毋庸置疑。人類還有超過98%的基因和黑猩猩完全一致,因此,若從基因科學的層面來看,人類就是“第三種黑猩猩”。在幾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成為現(xiàn)在我們所熟知的樣子,才幾萬年的歷史。若以自然史的時間軸來檢視,這不過須臾一瞬。那么,這種演化是如何發(fā)生的?人之所以為人,究竟是哪些關(guān)鍵因素起了作用?賈雷德·戴蒙德從多個方面討論了上述問題。作為一個生理學家,他諳熟于人類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生理基礎(chǔ),人類才得以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這是我們成為人的前提。但戴蒙德的敘述沒有止步于對生理層面的解釋,而是將眼光延伸到人類多層面的文化表現(xiàn)和社會發(fā)展。我們擁有語言、藝術(shù)、文明,自詡“萬物靈長”,但人性光輝的另一面也充滿陰暗糾葛——擁有多元文化,發(fā)展先進科技,創(chuàng)造燦爛藝術(shù)的是人;嗜毒成癮、仇殺外族、滅絕物種、破壞環(huán)境的也是人。當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貫穿科學與人文,追溯人類的本原,印證人從動物界興起的足跡,也許將重塑我們對人何以為人的認知,認清人之本性。人類的未來或許正根系于此。

(美)賈雷德·戴蒙德 ·生物科學 ·27.7萬字

解碼生命:破解遺傳密碼的競賽與20世紀以來的分子生物學革命
會員

在《解碼生命:破解遺傳密碼的競賽與20世紀以來的分子生物學革命》中,作者馬修·科布回顧了自孟德爾開創(chuàng)性的豌豆研究以來,科學界對遺傳現(xiàn)象和遺傳信息、DNA的組成與結(jié)構(gòu)、基因與DNA的關(guān)系等問題的認識歷程,并以偵探小說般的筆觸描述了在雙螺旋結(jié)構(gòu)被發(fā)現(xiàn)后,多國科學家展開的一場破解遺傳密碼的競賽。這場有關(guān)生命的認知革命也是學科融合的結(jié)果,本書新穎地展現(xiàn)了物理學、信息理論、控制論、計算機等領(lǐng)域的研究和研究者為認識遺傳信息、破解遺傳密碼貢獻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理念。在遺傳密碼的破解過程中,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分子生物學。從轉(zhuǎn)基因作物到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基因療法到基因編輯,從人工合成生命到用DNA存儲的唱片,分子生物學引發(fā)的革命今天已經(jīng)觸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使一個又一個科幻小說中的情節(jié)成為現(xiàn)實。對歷史的回顧和審視使本書堪稱詹姆斯·沃森的名著《雙螺旋》的前史和續(xù)篇,而對分子生物學誕生、發(fā)展和影響的呈現(xiàn)則使本書成為生命科學史經(jīng)典《創(chuàng)世紀的第八天》的更新與延續(xù)。本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命科學史佳作,述及數(shù)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科學成就,并入圍英國皇家學會2015年度科學圖書獎決選名單。

(英)馬修·科布 ·生物科學 ·25.8萬字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
會員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是赫胥黎在《物種起源》廣受爭議的背景下寫成,赫胥黎通過梳理類人猿的發(fā)現(xiàn)史,人類、類人猿和大猩猩在解剖結(jié)構(gòu)和行為習性等方面的比較,胚胎學方面的證據(jù),詳細討論人類和次于人的動物的關(guān)系。赫胥黎的立場十分明確,他不僅擁護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而且他毫不猶豫地從中推論,人類正是、也只能是進化的產(chǎn)物。赫胥黎在《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中強調(diào),人類與黑猩猩等猿類的如此接近,表明人就是源于這樣的動物祖先。但是,他更深信,文明人和獸類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這就是說,不論人是否由獸類進化而來,但肯定不屬于獸類?!度祟愒谧匀唤绲奈恢?全譯本)》后半部分為赫胥黎的演講集,通俗生動,從中可見赫胥黎卓越的演講風格,對科學方法的注重,還有他投入科學教育及其普及事業(yè)的極大熱情。他對達爾文理論的論述精辟凝練,以深厚的說辯技巧和俏皮睿智的文筆,酣暢淋漓地展示了物種進化的浩蕩長卷。無論讀者是否了解科學史,都可以從《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中獲得啟發(fā)和閱讀的快感。

(英)赫胥黎 ·生物科學 ·23.4萬字

“她”的力量
會員

有一個問題曾困擾達爾文多年:像雄鹿的鹿角或孔雀的尾巴這樣的復雜特征似乎是無用的奢侈品,對一般的生存過程而言沒有任何好處。達爾文最終意識到,除了自然選擇,一定還有另一種演化機制在起作用,他將其命名為性選擇。自然選擇是為了生存而戰(zhàn),性選擇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爭奪配偶,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配偶選擇或“美的演化”。然而,在達爾文看來,這種競爭主要是雄性的事情。受限于其所處時代根深蒂固的文化影響,達爾文認為雌性的力量是通過“相對被動”和不具威脅性的方式實現(xiàn)的,她們“作為旁觀者站在一邊”,觀看雄性虛張聲勢的表演。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科學家逐漸發(fā)現(xiàn)雌性動物會和雄性一樣濫交,她們同樣好斗、占主導地位和充滿活力。就駕駛演化的變革巴士這件事而言,雙方權(quán)利平等。在這本書中,露西·庫克的目標是揭穿動物王國關(guān)于性和性別的過時敘事,她打破了學界一直以來以雄性為中心的科學偏見,將各種雌性動物的真實行為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你將發(fā)現(xiàn)雌性并不像刻板印象中那樣溫柔、被動、溫順和充滿母性,也會重新認識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她”的力量。

(英)露西·庫克 ·生物科學 ·21.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淮阳县| 武城县| 迭部县| 道孚县| 绵竹市| 邳州市| 四子王旗| 宝坻区| 沅江市| 乌拉特后旗| 平昌县| 临湘市| 孟连| 临湘市| 泽普县| 吉安市| 洛川县| 启东市| 慈利县| 茂名市| 大厂| 上栗县| 芜湖县| 秦安县| 鸡东县| SHOW| 应城市| 济源市| 独山县| 略阳县| 城口县| 芜湖县| 平顺县| 苏尼特左旗| 唐海县| 和田县| 梁平县| 枣庄市| 肃南|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