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數據分析與挖掘思想為主線,深入剖析關聯、分類、回歸、聚類、順序模式挖掘、深度學習以及異常檢測等算法的原理、實現、相似算法、改進思路以及地學案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完整性以及落地性,可以作為各行業特別是地球科學領域中希望駕馭大數據并發掘其價值的科研人員和工程人員的參考書,讀者既可以通過本書系統掌握大數據分析挖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將其作為算法工具書查閱。
李國慶 劉瑩 龐祿申等 ·地球科學 ·16萬字
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湖泊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近百年來該區湖泊在自然和人為的雙重脅迫下發生了巨大改變,湖泊的眾多服務功能受到了影響。本書從湖泊沉積環境地球化學的角度出發,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并收集整理了該區其他研究成果,揭示了湖泊沉積物堆積速率變化、沉積物碳氮磷埋藏、湖泊沉積物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的時空變化特征,揭示了長江中下游湖泊近現代湖泊流域環境演變的趨勢特征,地球化學本底,以及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薛濱等 ·地球科學 ·16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藍色生命王國、海洋植物、古老海洋動物、海洋哺乳動物、海洋魚類、海洋爬行動物。
青少科普編委會 ·地球科學 ·15.4萬字
本書立足沿海地區社會變遷的視角,將海洋發展置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整體性框架中加以考察,從內涵維度和地區視野方面,開展沿海地區海洋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書中在追溯沿海地區海洋發展思想淵源的基礎上,綜合時間、領域和影響三個維度,探討海洋發展內涵;基于對海洋發展內涵的理解,將由此所形成的評價框架和相關指標體系的構建作為測度的核心問題;提出藍色指數等一系列概念及其理論內涵,采用動態分析與結構分析的方法,從時空兩個維度進行指數測算的全方位分析。
張一 崔鳳 ·地球科學 ·15.2萬字
國家統計機構發布季節調整數據有助于用戶準確把握數據的基本走勢。季節調整的理論和實踐在發達國家已經非常完善,而目前我國季節調整的理論和實踐才剛剛起步。本書通過對國際季節調整理論及應用的系統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和政策建議。它將為季節調整理論和實踐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貢獻,為宏觀經濟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前期基礎性研究,同時為各級政府部門準確把握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桂文林 ·地球科學 ·14.7萬字
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程,本書以吳起縣為例,試圖通過對該縣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效果進行科學、全面、系統的監測與評價研究,探索分析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后的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客觀科學監測評價退耕還林的生態功能和效益價值,不僅有利于完善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和管理體系,及其宏觀掌握全國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全國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宏觀決策水平等,并為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鞏固提供科學依據,特別是對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修復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郭建英 李錦榮 孫保平 何京麗 王利兵等 ·地球科學 ·14.6萬字
作為業內廣泛使用的地圖引擎之一,OpenLayers已被各大GIS廠商和廣大WebGIS二次開發者采用。借助于OpenLayers強大的擴展功能,可以與不同的WebGIS平臺產品相結合,開發出各具特色的WebGIS應用系統。本書的主要內容涵蓋WebGIS和OpenLayers的開發基礎,OpenLayers的快速入門、多源數據加載、圖形繪制、OGC服務、高級功能,最后給出了OpenLayers的項目實戰——水利信息在線分析服務系統。
郭明強 黃穎編著 ·地球科學 ·14.4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絢爛的星空、廣闊的宇宙、恒星家族、太陽系家園、不懈的探索。
青少科普編委會 ·地球科學 ·14.3萬字
本書闡述了大陸漂移理論,展現了作者魏格納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成果,也從側面表現了當的時代背景,以及大陸漂移學說曾經引起的巨大波瀾和承受的重重阻力。
(德)魏格納 ·地球科學 ·14.3萬字
本書立足“實用性”、重視“可操作性”、突出“應用性”,針對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實時監控管理,并結合具體應用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全書共分5章,第1章主要為河道管理理念與河道管護實踐;第2章主要為河道保潔管理與實踐;第3章主要為水政執法、水政巡查;第4章主要為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實時監控管理及其應用實例;第5章為結論與展望。
陳吉江等編著 ·地球科學 ·14萬字
《黑客地球》講述了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前端科技技術,為我們開啟了全新的環保方向。幾十年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一直在為全球變暖的影響敲著警鐘。隨著洪水、風暴和極端溫度等各種極端氣候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減少、利用、再利用”的努力已經不夠了,地球現在已經過了安全臨界點。在《黑客地球》一書中,作者托馬斯·科斯蒂根帶領讀者了解了全球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和其他有遠見者為解決與全球變暖相關的問題而開發的地球工程項目的前沿技術。從懸掛在地球上空的巨大遮陽傘,保護我們免受無情太陽的傷害,到射向云層的激光,喚出急需的雨水。這些未來主義者,遠見卓識,想通過改變地球來拯救人類,《黑客地球》為讀者提供了他們對未來的新視野。
(美)托馬斯·科斯蒂根 ·地球科學 ·13.9萬字
本報告系《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特別報告中的氣候變化風險特別報告。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也是最具挑戰的風險管理問題。氣候變化的風險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全球低碳轉型受挫、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的風險;二是氣候變化引起的直接影響超過“無法忍受”的閾值的風險;三是氣候變化風險與其他風險相互作用,使得災害疊加、放大形成的系統性風險。由于氣候變化的廣泛影響和人類社會在影響面前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正進一步對國家安全和繁榮帶來嚴重威脅。近年來氣候變化已經與國家安全問題緊密聯系,從戰略角度通過應對氣候變化,避免不可控的安全問題變得愈加重要。本書組織國內氣候變化風險的主要研究團隊,圍繞氣候變化風險,從排放風險、直接風險、間接風險、基礎設施風險及風險管理等多個角度對近年來國內外氣候變化風險研究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評估。在評估基礎上對影響我國氣候變化風險的關鍵指標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并對我國未來加強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議。
滕飛等編著 ·地球科學 ·13.8萬字
在黨的十九大“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通過研發和運用新技術,勘查地球的資源與環境特征,目標為地球資源的“透明化”,形式為各類信息的“數字化”,并且勘查修復因自然災害或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環境問題,最終達到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和諧的“美麗化”。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地勘行業的具體化體現。為此,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組織開展了“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簡稱“三個地球”)建設理論體系的系列研究。作為其研究成果,本書共分8章,分別闡述了“三個地球”建設的時代背景、重大意義、理論框架、技術基礎、研究內容、發展方向、指標體系、具體方法和典型實例,最后總結了地勘行業在“三個地球”理論指導下的新時代愿景與展望。通過對“三個地球”建設理論體系的研究,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彰顯行業擔當,擔負歷史責任,保障國家資源與環境的安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共生。
趙平等編著 ·地球科學 ·13.7萬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營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交通、測繪、航空、航天、航海、農業、水利、救援等領域,在中國的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根據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最新技術文獻,以及導航接收機的特點,在北斗衛星導航原理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北斗導航電文的組成、北斗接收機的技術指標和軟件接收機的信號處理方法。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空間坐標系統與時間系統、衛星的運動與星歷、北斗導航衛星信號、北斗系統定位原理、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BDS信號的捕獲與跟蹤、GPS系統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等。
范錄宏 ·地球科學 ·13.2萬字
《大地的故事》本書是科普巨匠亨利·法布爾所著經典名作,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趣味科普佳作。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又嚴謹:大到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本書通俗易懂又趣味性強,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法)亨利·法布爾 ·地球科學 ·12.8萬字
本書是一本面向警用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實踐的專著。分為10章:第1章書中首先闡述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以及發展的背景、現狀與趨勢。在第2、3章闡述了警用地理信息的采集、處理、集成、可視化。第4、5章分別論述了警用地理信息的地理編碼與地址,以及警用地理信息的共享與服務。第6~8章針對警務工作實際需要,分別闡述了警務時空分析技術、突發公共應急分析模型、城市應急管理系統模型。第9、10章探討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實踐的兩個實例。
陳樹輝 顏偉 向冬梅編著 ·地球科學 ·12.6萬字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本書基于現狀梳理、綜合評估、模型構建、實證分析、案例總結,科學提出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思路、重點領域,并提出低碳工業園區、低碳旅游、低碳城鎮、低碳社區、低碳農業、低碳建筑、低碳景區、低碳企業、低碳校園九個方面的低碳試點創建思路。
楊鵬 尚毛毛 ·地球科學 ·12.5萬字
本書從上述認知和觀點出發,以設問的形式,介紹了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的概念,將其與地球演化史和人類發展史結合,又例舉了歷史上氣候變化的極端事件,讓讀者從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未來氣候變化可能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喚醒人類善待自然,保護環境,準確把握科技進步對自然界的影響及與人類可持續發展關系的脈搏,揭開了氣候變化科學的神秘面紗,強調了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的大眾觀,瞄準可持續發展這一全球關注的問題,將科學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使“高雅”的氣候變化科學更易讀者理解,值得稱道。
葉謙 ·地球科學 ·12.4萬字
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在書中系統論述了他所提出的大陸漂移說,闡述了漂移論的本質內容以及與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關系,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學科方面對漂移論的合理性進行了論證,探討了大陸漂移的可能性以及動力。本書內容在地質學界和地球物理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之后拉開了地球科學革命的序幕。
(德)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地球科學 ·12.3萬字
《流域降雨徑流理論與方法》系統地介紹了水電能源系統辨識理論、方法和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7章,第l章、第2章包括確定調度函數的回歸分析方法、徑流的Marko、描述、時間序列分析及其在水電能源系統中的應用;第3章、第4章為辨識型水庫優化調度方法介紹,包括總體框架、單庫和梯級水庫的非線性實時調度函數建立;第5章是洪水的分類預測和院化調度;第6章為神經網絡模型;第7辛為混沌理論及應用。
張文華 郭生練 ·地球科學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